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观察与治疗效果.方法 对80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经治疗治愈48例,好转27例,死亡5例.结论 对症治疗为主的综合 治疗措施,处理好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是抢救乙脑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流行性乙型脑炎血常规的临床特点,探讨血常规对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血常规特点。结果 6例患者血常规血象、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2例正常;8例患者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均降低。结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血常规特征是血象、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或正常,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均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病情变化,针对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症状进行护理.注意把握好高热、抽搐、呼吸衰竭这三关的护理.重视恢复期护理和营养供给,做好心理护理等.结果:19例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中治愈17例,好转2例.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使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严重症状得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促使患儿康复痊愈,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干扰素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23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扰素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23例观察泉州市儿童医院郑忠实,黄恩娥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病死率高,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我院自1994年来用干扰素治疗23例乙脑患者,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病例选用1993年以来夏秋季收治的47例乙脑患儿,诊断...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44例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的有效护理方法及其作用。方法对44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在行综合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一般护理、高热护理、抽搐护理、呼吸衰竭护理和恢复期康复护理等多方面的护理措施。结果经积极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本组治愈33例,好转8例,仅3例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可以保证疗效、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脑脊液(CSF)及头颅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水抑制成像(MRI+DWI+Flair)检查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5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50例,通过对两组患者血常规、hs-CRP、PCT、IL-6、CSF、头颅MRI+DWI+Flair对比研究,明确上述指标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和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血常规白细胞数目、中性粒细胞数目、淋巴细胞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s-CRP、PCT、IL-6、CSF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头颅MRI+DWI+Flair检查提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灶以中线受累为著,丘脑、脑干、颞叶、海马受累多见,基底节、侧脑室次之。丘脑、海马、脑干、侧脑室旁病灶在流行性乙型脑炎与病毒性脑炎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血常规、hs-CRP、IL-6、PCT、CSF可作为筛查中枢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近年来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本县2010年1月~2012年12月231例经实验室与临床病理学诊断确诊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县乙型脑炎发病率存在直接降低趋势,病情发生时间主要集中于7~9月份,年龄〈15岁患儿为94.5%,散居儿童为大多数。结论普及乙型脑炎疫苗接种,提高乙型脑炎疫情监管力度,重点监测农村地区,以便减少乙型脑炎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压氧辅助治疗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疗效。方法就巴中市中心医院感染科对2007年7月至2009年10月期间确诊的64例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分为治疗组32例经高压氧辅助常规治疗,对照组32例常规治疗,将其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病例昏迷、抽搐、发热及病理征阳性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照组(P<0.05),病死率及后遗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尚无特效疗法。我科对1994年收治的1例森林脑炎,3例乙型脑炎采用大剂量病毒唑治疗。效果满意。4例患者全部治愈,且无后遗症,与往年比疗效明显。 森林脑炎1例(该患者发病前曾在黑龙江省森  相似文献   

10.
加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波  李青 《贵州医药》2001,25(10):943-944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流行于夏秋季的传染病 ,目前尚无特殊疗法。 1999~ 2 0 0 0年我们采用清开灵注射液结合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5 0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我院儿科住院病例共 10 0例 ,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标准[1] 。其中男 60例 ,女 4 0例 ;年龄 10个月至 11岁 ;轻型 2 0例 ,普通型 60例 ,重型 12例 ,极重型 8例。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 5 0例为常规治疗加用清开灵注射液 (山西太行制药厂生产 )的治疗组 ,B组 5 0例为对照组 ,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分…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对2002~2011年保山市乙脑疫苗接种后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病及死亡率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保山市疾控中心2002~2011年的乙脑疫情资料和乙脑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保山市乙脑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从乙脑死亡率看,从2002年1月~2011年10月呈逐年下降趋势;从地域分布来看,隆阳区的发病例数占了总发病的84.6%:近5年来流行性乙型脑炎死亡率显著降低,同时发病率也明显减低。结论乙脑疫苗的接种以及诊疗水平的提高从根本上改善了保山市乙脑的发病率,经过系统调查分析,保山市乙脑的下步工作还是应着重于预防.提高各地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2.
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北京 《中国药房》2006,17(3):205-206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将66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为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疗程5d~7d,比较2组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7.3%、70%,二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组在症状缓解程度及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后组(P<0.01或0.05),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辅助常规治疗可以促进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愈。  相似文献   

13.
张建道 《淮海医药》1999,17(4):19-20
目的 探讨乙型脑炎并发院内获碍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预防。方法 对我院1993—1997年收治乙型脑炎并发院内获得性肺炎46例进行临床回顾分析。结果 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在乙型脑炎重型42例(91.3%)。发生在极期的昏迷患儿38例<84.6%),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58.81%)。结论 院内获得性肺是与乙型脑炎病情轻重、昏迷时间的长短呈正相关,侵入性操作增多或不规范是乙型脑是并发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医院内控制手足口病传播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诊治的98例手足口病患儿,向医护人员、患儿及其家属普及预防知识,并将患儿集中诊治,实施有效的消毒方法,加强诊疗器械、环境级患儿消毒的隔离管理等处理措施.结果 经过采取健康教育和严格的防控措施后,患儿对于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知识的知晓率、手卫生的依从性均明显提高,与控制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足口病流行期无一例患儿出现医院内传播.结论 健康教育、集中诊治以及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等多个环节联动能使医院内手足口病的传播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奥德金)在流行性乙型脑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77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1.1%,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神志清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疗效较好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尹红  王盛书 《中国当代医药》2013,(33):167-168,170
目的 了解某医院重症监护室疥疮的局部暴发及疫情处置情况,为有效防控类似接触性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调查处置,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疫情.结果 经过1~2个疗程,34名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且有效控制了疥疮的进一步传播.结论 各级领导应重视卫生防病工作,各业务科室充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加强对医护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并提高其卫生防病意识,是防止医院疥疮暴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乙型脑炎患儿的病情、预后及脑脊液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干扰素(IFN)的影响。方法把33例重型极期乙脑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地塞米松组18例给予静脉地塞米松针4~5d;对照组15例则不用地塞米松。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过程和脑脊液TNF-α与IFN的变化。结果入院时两组的主要临床特点和脑脊液TNF-α与IFN的水平相似,4~5d后地塞米松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但两组的脑脊液TNF-α与IFN的水平却无明显改变,并经过一个月的观察地塞米松组的恢复期症状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重型极期乙脑患儿给予静脉地塞米松可以改善病情,减轻症状,减少恢复期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乙型脑炎患儿的病情、预后及脑脊液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干扰素(IFN)的影响。方法把33例重型极期乙脑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地塞米松组18例给予静脉地塞米松针4-5d;对照组15例则不用地塞米松。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过程和脑脊液TNF-α与IFN的变化。结果人院时两组的主要临床特点和脑脊液TNF-α与IFN的水平相似,4-5d后地塞米松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但两组的脑脊液TNF-α与IFN的水平却无明显改变,并经过1个月的观察地塞米松组的恢复期症状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重型极期乙脑患儿给予静脉地塞米松可以改善病情,减轻症状,减少恢复期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艾滋病的流行趋势越来越严重,给世界各国社会与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已成为21世纪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尚没有治愈艾滋病的有效方案及进行预防的有效疫苗,采取健康教育、艾滋病母婴阻断、血液制品的管理等有效措施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根本途径。本文对儿童艾滋病现状有关文献进行综述,系统概述了儿童艾滋病的分布、影响因素、治疗及预防措施,为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