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瘤栓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48岁。因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H)并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瘤栓术后 1个月入院。CT发现右肾占位约 10. 0cm×8. 0cm×8. 0cm,无血尿、无腰痛。在外院行右肾切除术,术中见右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内瘤栓形成,未处理下腔静脉内瘤栓。右肾及肾静脉内瘤栓病理诊断均为RH。术后彩超及MRI均提示右肾静脉平面至第二肝门平面下腔静脉内占位性病变,腔静脉造影提示上述病变范围有充盈缺损。查体未见异常,肝肾功能正常。于 2004年 5月 20日在全麻下行下腔静脉探查术。术中见下腔静脉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游离并于右肾静脉残迹以下及第二肝门平面…  相似文献   

2.
人造血管移植治疗长段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女性,48岁。1998年8月6日因右侧腰背部及季肋部胀痛3个月余入院。身体检查:右肋部一肿块,约15cm×15cm大;腹部B超显示位于腹膜后右侧一肿块,紧贴右肾,大小为17cm×14cm×18cm;磁共振成像(MRI)和CT检查提示肿瘤起源于下腔静脉(IVC)的血管壁,已累及右肾静脉汇入处,肿瘤包裹整个右肾,MRI检查还提示在IVC内的肿瘤大小为长16cm、宽6cm(图1);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左肾正常显影,右肾30min不显影,提示右肾功能完全丧失;血尿素氮及血浆肌酐清除率在正常范围。术前诊断:IVC肿瘤,疑为平滑肌来源。于8月20日拟行IVC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右肾切…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61岁,因右腰痛7个月于99.9,14日住院,体检:血压:22/12kPa,心率:80次/分,于肺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脾肋下未扪及。双肾区及输尿管走行区无异常。B超:右肾上腺区探及115×64×60mm大小略强回声区,边界清,形态规则,回声不均,周围有包膜,右肾受压下  相似文献   

4.
例 1   男 ,5 5岁。因间歇性血尿 2个月于 1 999年 1 1月入院。外院 B超检查示右肾肿瘤伴下腔静脉瘤栓。体检 :右上腹可触及约 1 3 cm× 1 1 cm的肿块 ,表面不平 ,上界不清。 CT检查显示右肾中下极有 8.0 cm× 9.0 cm× 1 0 .0 cm低密度不规则肿块影 ,增强扫描后肿块不均匀强化 ,右肾静脉、下腔静脉内见低密度癌栓形成 ,腹膜后淋巴结无肿大 (图1 )。 MRI显示右肾中下极有 8.0 cm× 9.0 cm×1 0 .0 cm的异常信号肿块影 ,边界尚清 ,T1WI呈等信号和部分低信号 ,T2 WI呈高信号 ;右肾静脉及相应水平的下腔静脉内见 3 .0 cm× 4.0 cm的软组…  相似文献   

5.
时德 《临床外科杂志》2000,8(3):191-192
病例报告实习医师:男性患者,29岁,因上腹部多处刀刺伤伴休克,于1996年3月7日在某医院行急诊剖腹探查,腹腔不凝血1500ml,胃体前后壁穿通性裂伤,立即缝合,脾下极3cm裂伤,予以缝合修补,胰体中部裂伤1cm,予以缝合。术中发现腹膜后有较大血肿,未作进一步处理,术毕胰体尾处置引流。术  相似文献   

6.
肠系膜上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一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患者女性.56岁。因腰背部疼痛行增强CT检查提示胰腺颈部后方异常增强影(图1)。血管造影显示腹主动脉、肝总动脉及胃左动脉正常。胃十二指肠动脉变异性增粗,经胰十二指肠前、后动脉下行进入右肾和髂腰区。脾动脉起始部变异,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相当于肠系膜上动脉第一条分支,其起始部下方为结肠中动脉、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和第一空肠动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肾静脉平面以上结扎大鼠下腔静脉及应用川芎嗪后的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在肾静脉平面以上结扎大鼠下腔静脉及川芎嗪治疗,术后1、6、24、48h检测心率、射血分数、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鼠尾动脉压等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单纯结扎大鼠下腔静脉后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但至术后48h可完全代偿,动物全部存活。结扎下腔静脉并川芎嗪治疗术后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但术后24h即可完全代偿,动物全部存活。结论 肾静脉平面以上结扎大鼠下腔静脉可使回心血量急骤减少而影响心功能,但术后48h即可完全代偿。若结扎下腔静脉同时加用川芎嗪治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状况。建议当腹膜后肿瘤侵及肾静脉平面以上的下腔静脉时,切除肿瘤及其累及下腔静脉段后,可直接结扎下腔静脉,同时加用川芎嗪治疗,无需附加健康右肾切除。术后早期应注意经上肢浅静脉补充液体以增加回心血量。  相似文献   

8.
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认识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主要症状有腰部不适、右肾绞痛、血尿等;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等多可明确诊断;11例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1例行右肾切除术。结果:随访1~9年,右肾积水缓解,输尿管通畅,肾功能正常,临床症状消失;1例发现输尿管吻合口上段结石,行输尿管镜碎石后留置双J管,4周后拔除,上述各项检查正常。结论: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多能确诊、诊断困难时联合MRU或CT检查可明确诊断,不主张Presman法;手术是其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单一体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并下腔静脉Ⅲ级癌栓切除术的关键步骤及围术期结果。方法 患者女性,57岁。10 d前至当地医院体检,B超检查示右肾占位。MRI进一步检查示右肾实性占位,考虑透明细胞癌,伴右肾静脉及肝段下腔静脉内癌栓形成。超声造影示下腔静脉肝后段可见一低回声占位,范围约74 mm×40 mm,边界尚清,上缘距膈肌约19 mm。关键手术步骤:(1)切开侧腹膜向内推开结肠和十二指肠,游离、显露下腔静脉和左肾静脉。(2)在下腔静脉与腹主动脉之间左肾静脉后上方找到右肾动脉,用Hem-o-lok夹闭后切断。(3)在右侧肾静脉下方游离下腔静脉,结扎性腺血管及部分腰静脉,下腔静脉远心端游离后放置血管阻断带备阻断用。(4)将左肾静脉、第一肝门适当游离后,分别放置血管阻断带备阻断用。(5)沿下腔静脉向上分离,切断肝脏三角韧带、右侧冠状韧带后挑起肝脏,游离出右侧肾上腺中央静脉后用Hem-o-lok夹闭后切断。(6)解剖出肝后间隙并建立部分肝后隧道,游离右肝,分离并结扎下腔静脉外侧缘的肝短静脉;挑起肝尾状叶再解剖肝后间隙并结扎部分下腔静脉内侧缘的肝短静脉。(7)将右肝向左侧旋转显露...  相似文献   

10.
腹主动脉瘤并下腔静脉瘘(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并下腔静脉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1例因腹主动脉瘤并下腔静脉瘘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为65岁的男性患者,予以施行下腔静脉瘘修补、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腹主动脉、双侧股总动脉移植术术毕,患者腹壁怒张血管消失;术后第4d,患者双下肢、臀部、阴囊水肿消退,下肢血运良好;术后17d痊愈出院。结论 CT增强扫描对腹主动脉瘤并下腔静脉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由于腹主动脉瘤破裂可引起致死性的大出血,因此,腹主动脉瘤一经诊断,如无特殊情况,应及时施行手术或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1.
我院收治经二次手术证实为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6岁.主要症状为上腹疼痛.1997年9月以“腹膜后肿瘤”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术后8个月出现右上腹疼痛,第二次来我院治疗,术前经B超、CT证实右侧腹膜后有一实质占位病变,侵及右肾静脉、下腔静脉.DSA检  相似文献   

12.
患者 女,72岁,主诉呼吸困难伴乏力人院。36年前曾因肾结石在外院行右肾切除。27年前因反复出现急性呼吸困难被诊断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此后病人因不明原因的心力衰竭先后7次住院。体检:血压:130/75mm Hg,双肺湿罗音,双下肢胫前水肿,右上腹可扪及一质软肿块,无压痛。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58岁,2022年2月9日因“左下肢水肿4 d,伴疼痛2 d”住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史,口服药物控制;先天右肾缺如,且有反复左下肢水肿病史。入院体格检查示左下肢水肿明显,皮肤张力高,腓肠肌压痛阳性,Homans征及Neuhof征呈阳性,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双下肢静脉彩超提示左下肢股腘静脉全程血栓;查血浆D-二聚体为14.57 mg/L。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8例腔静脉后输尿管中6例行腔静脉前端端吻合,1例切断下腔静脉再吻合,1例行右肾切除术。结果 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腔静脉前端吻合6例,平均出血约20ml,腔静脉切断再吻合出血约120ml。结论 腔静脉后输尿管引起的肾积水通过手术治疗,预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时误入左锁骨下动脉与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的影像学鉴别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7451例射频消融术及1525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中的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患者资料,分析穿刺时导丝走行异常的影像学特点及处理方法。结果78例误穿左锁骨下动脉,77例明确判断,1例误判;23例为PLSVC。误穿左锁骨下动脉被误判为PLSVC而置入鞘管的1例患者,24 h后锁骨上窝按压联合球囊封堵,成功闭合动脉破口。结论进入左锁骨下动脉的导丝易顺畅通过心脏到达膈肌以下;而进入PLSVC的导丝常受阻于右心房下部。误穿左锁骨下动脉时可拔出导丝按压,如误判置鞘则需谨慎,PTCA球囊封堵与锁骨上窝按压止血并用,可安全拔除左锁骨下动脉鞘管。  相似文献   

16.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合并肾静脉和下腔静脉瘤栓一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合并肾静脉和下腔静脉瘤栓临床罕见 ,我院收治 1例 ,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 患者 ,女 ,63岁。已婚。因右腰部隐痛 1个月于 2 0 0 0年 4月入院。无发热 ,食欲正常 ,无消瘦 ,无肉眼血尿。查体 :腹部平软 ,无压痛 ,未扪及包块 ,双肾区无叩痛。 7年前B超发现右肾囊肿 ,未治。KUB和IVU检查 :右肾上极占位性病变 ,双肾功能良好。B超示右肾上极实性占位性病变 6.8cm× 5 .8cm ,下极囊肿分别为 4.1cm× 3 .0cm及 1.9cm× 1.8cm ,肝下方下腔静脉瘤栓 4.2cm× 1.4cm。MRI检查 :右肾占位性病变 ,右肾静脉…  相似文献   

17.
例1,男,68岁,1年前因右腰痛于本院就诊为“右肾铸形结石并右肾积水”,行右肾盂并右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术中探查见肾盂粘膜光滑,术后未见残石。2周前因无意发现腹部包块,以“右肾积水”再次入院。查体:病人消瘦,精神好,右上腹可触及一囊性包块,下极平脐,无压痛。B超提示右肾18cm×8.9cm,肾皮质变薄,约0.5cm,集合系统分离8.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报道双镜联合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并右肾结石的初步经验,探讨其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并右肾结石患者的诊治资料,2例患者行CT尿路成像(CTU),右侧输尿管均呈典型S型改变,且合并右肾结石。手术方式均为腹腔镜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矫形,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 结果2例患者诊断明确,术程顺利,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分别为:115 min、108 min;术中出血分别为:30 ml、20 ml;均于术后第1天恢复肠道功能,术后第3天拔除右肾周引流管,术后复查腹部平片(KUB)均示右输尿管内双J管位置正常,右肾无结石残留,术后第5天出院,术后1个月拔除双J管。 结论腹腔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并右肾结石安全、高效,可作为该疾病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患,女,36岁,因右侧腰部及右上腹部疼痛1年余加重3月入院。疼痛呈持续性隐胀痛,向会阴部放射。无肉眼血尿,无脓尿,无发热。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45岁。10年前因患“系统性红斑狼疮”而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和激素治疗,病情稳定后每日服用强的松10~15mg。本次入院前两月出现右腰部及季肋部的疼痛,尿频,2~3次/夜,镜下血尿(++),无尿痛、尿急等症状,经双肾CT扫描发现右肾中上极占位病变,肿块大小约5.0cm×5.2cm×5.4cm,CT值约22HU~28HU,诊断为“右肾肿瘤”拟行“肿瘤根治术”。术中发现右肾上极肿块表面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