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前不同禁食时间对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86例同期行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的足月健康产妇,根据术前禁食时间分为3组:Ⅰ组,术前禁食<6h组 21例(24.4%);Ⅱ组,术前禁食6~12h组38例(44.2%);Ⅲ组,术前禁食>12h组27例(31.4%),3组孕妇术前均未输注液体.检测3组术前产妇即时血糖、新生儿出生30 min未开奶时血糖值,比较3组低血糖的发生率以及血糖与禁食时间的关系.结果 Ⅲ组产妇和新生儿血糖值均较Ⅰ组与Ⅱ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4.8%(1/21),18.4% (7/38),48.1% (13/27);Ⅲ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与Ⅱ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择期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前禁食时间不宜过长,术前禁食时间过长孕妇、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增加,术前禁食时间<6h为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择期剖宫产术前输液补糖对降低产妇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影响.方法 122例行择期剖宫产术的健康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所有产妇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前禁食≥8 h.实验组术前3 h给予静脉滴注5%葡萄糖复方乳酸钠注射液500 ml,对照组未给予输液补糖,测定两组术前产妇即时血糖、新生儿出生30 min未开奶血糖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产妇和新生儿血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低血糖发生率为6.7%(4/63),对照组产妇低血糖发生率为35.6%(21/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为3.1%(2/63),对照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为32.2%(19/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择期剖宫产术前输液补糖,能明显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血糖,降低其低血糖的发生率,宜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陈新忠  沈佩箴 《浙江医学》1997,19(2):115-116
剖宫产术中输注葡萄糖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观察了输注不同浓度葡萄糖对母儿血糖及新生儿血气的变化,为剖宫产术中选择合适浓度的葡萄糖液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7例择期剖宫产产妇,ASA Ⅰ~Ⅱ级,均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征等疾患。剖宫产适应证为头盆不称,珍贵儿、羊水过少等。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9例。3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见表1。 2.麻醉与输液方法:术前禁食禁饮12小时,术前半小时肌注鲁米那钠0.1g或安定10mg。入手术室后先建立液体通路。Ⅰ组输注5%葡萄糖液,Ⅱ组输注林格液,Ⅲ组输注10%葡萄糖液。3组输注速度均为100滴/分左右。然后行硬膜外阻滞,控制麻醉平面在T_7~T_8以下,麻醉药为含1:200000肾上腺素的1.6%利多卡因。3组产妇的输液量、输糖量见表1。 注:输液量、输糖量均指从建立液体通路到胎儿娩出时止所输入量。经t检验,3组年龄、身高、体重及输液量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输糖量Ⅲ组>Ⅰ组>Ⅱ组(均P<0.05)  相似文献   

4.
张庆敏  甘丽霞 《广西医学》2001,23(4):948-948
婴幼儿代谢和氧耗较高 ,对饥饿耐受力极差 ,术前禁食禁水时间较长 ,对血糖有一定的影响 ,术中低血糖所带来的潜在危险相当重要。我们对 30例先天性唇裂整复术患儿术中输注不同的液体 ,观察对其血糖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l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 30例 ASA I~ 级诊断为先天性唇裂的患儿 ,年龄 8个月~ 3岁 ,平均 1 .90±0 .82岁 ,术前禁食、禁水时间在 4至 6小时。手术时间平均为 70 .2 5± 1 1 .2 2分钟。 30例患儿随机分成三组 ,每组 1 0例 ,A组 :输注 5%葡萄糖 ;B组 :输注 5%葡萄糖氯化钠 ;C组 :输注复方林格氏液。1 .2 麻醉…  相似文献   

5.
围手术期输糖的多少是麻醉术中输液管理的问题之一。为了解择期剖宫产术中输注不同糖量对母体和新生儿的影响,寻找较为合理的输液方法,指导临床。本文在临床选用44例择期足月待产产妇,根据术前输糖量的不同随机分为四组。结果表明,当母体输入糖量达50g时,不但可使母体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明显上升,而且可出现新生儿出生后低血糖的发生率增加,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增加,建议择期剖宫产术前少量输糖限糖量在10g左右(5%葡萄糖液速度为10ml·Kg-1·h-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产儿血糖紊乱的特点及影响血糖变化的高危因素。方法:163例早产儿进行血糖及皮质醇监测.并以80例足月新生儿为对照。分低血糖组和高血糖组进行比较分析。对早产儿胎龄、日龄、静脉输葡萄糖、危重度、血皮质醇水平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早产儿发生血糖异常均高于对照组(P〈0.05),一般早产儿组以低血糖为主.发生率37.04%.危重早产儿组以高血糖多见,发生率41,46%。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而高血糖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5)。一般早产儿组早期皮质醇水平低于足月新生儿组,而危重早产儿组明显高于足月新生儿组.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分析表明,胎龄、日龄、未静脉输糖是影响早产儿低血糖的高危因素,而危重度、静脉输糖、皮质醇水平是影响高血糖的高危因素。结论:早产儿血糖紊乱发生率高,危重疾病能激发早产儿应激反应,早产儿血糖紊乱有一定特点及高危因素。加强早产儿血糖监测,并给予合理输液、输糖管理可有效防治早产儿血糖紊乱。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水平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根据美国ADA空腹血糖(FIG)标准,将22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A组116例,术前FIG≤6.9mmol/L;B组88例,术前FPG≤〈9.0mmol/L;C组18例,为急诊手术组;然而分析3组患者术前血糖水平与术后FPG、2HPG、尿酮体、低血糖、心律失常、抗炎时间及伤口愈合天数的变化。【结果】术后酮症:A组2例(1.72%);B组8例(9.10%);C组8例(88.88%);术后低血糖反应:A组4例(4.55%);B组6例(5.17%);C组2例(22.22%);术后心律失常:A组8例(6.90%);B组5例(11.36%);C组8例(88.88%)。其中B组和C组各有2例伤口不愈合,A组抗生素治疗天数也较B组与C组缩短。由此可见,A组患者因术前FPG及2HPG控制较满意,故术后并发症与B组和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加强术前血糖控制,使FPG〈7mmol/L,2HPG〈9mmol/L以下,是保证手术效果和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骨折的糖尿病患者术前血糖控制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折的糖尿病患者术前血糖控制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的糖尿病患者6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三组,A组术前FPG≤6.9mmol/l,B组术前FPG〉7.0mmol/l,C组为急诊手术组,观察糖尿病患者手术后FPG、2hPG、尿酮体、低血糖、使用抗菌素的天数,伤口愈合天数等。结果:(1)术后空腹血糖:A组和B组患者术后空腹血糖水平低于c组患者,P分别〈0.01和〈0.05。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2)术后酮症的发生:A组58例病人中,有一例患者出现尿酮体阳性,占1.72%;B组44例病人中,4例患者出现尿酮体阳性,占9.1%;C组9例病人中,有4例患者出现尿酮体阳性,占44.44%;A组和B组术后酮症的发生低于C组,P分别〈0.01和〈0.05。(3)术后低血糖反应:A组58例病人中.有3例发生低血糖反应,占5.17%;B组44例病人中,2例发生低血糖反应,占4.55%;C组9例病人中有1例发生低血糖反应,占11.11%;三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4)术后抗炎时间和伤1:7愈合时间:A组患者术后抗炎时间明显短于C组患者,P〈0.05。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伤口愈合时间,三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但B组和C组各有1例伤口不愈合。结论:糖尿病患者除非在紧急情况下需要急诊手术外,应尽可能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实施限期和择期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产妇静脉应用小剂量磷酸肌酸钠对剖宫产新生儿Apgar评分、脐静脉血血气及心肌肌钙蛋白(cTnI)的影响,探讨提高剖宫产手术新生儿预后的方法。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22~36岁行剖宫产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n=30):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和c组)。三组患者均在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行剖宫产术,A组于麻醉前10min静脉注射磷酸肌酸钠1异/20ml;B组麻醉前14min输注10%1,6-二磷酸果糖(FDP)的溶液250μg/kg;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ml。比较三组患者新生儿出生时1、5、10minApgar评分,胎儿娩出后脐静脉血血气值及心肌cTnI。结果A组新生儿出生时1minApgar评分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新生儿的pH值较A组偏低,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vCO2)值较A组偏高,呈酸性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cTnI相比:C组〉B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EA前静脉注射小剂量磷酸肌酸钠后行剖宫产有利于胎儿能量代谢和利用,预防新生儿心肌早期损伤,提高剖宫产后新生儿的Apgar评分,维持新生儿内环境的稳定。磷酸肌酸钠优于1,6-二磷酸果糖。  相似文献   

10.
范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4,(30):4078-4080
目的:总结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3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术前加强入院评估、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术前准备,术中做好血糖监测,术后进行良好的代谢控制、病情观察、预防感染、新生儿护理和出院健康教育等。结果本组36例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产妇术后血糖控制良好,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未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论加强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围术期护理,有助于控制孕妇血糖,减少感染发生率,降低新生儿低血糖和呼吸窘迫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分析婴幼儿在体外循环术后血糖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行心内直视手术患儿60例,按年龄、体重、体外循环时间分组。分为幼儿组(1~3岁)、婴儿组(≤1岁),体重≤10kg(A组)、体重〉10kg组(B组),体外循环时间〈60min(C组)、体外循环时间≥60min(D组)。观察患儿手术前(t0),手术结束时(t1),手术结束后1h(t2)、3h(t3)、5h(t4)血糖变化。结果体外循环术后各组血糖水平较转流前均明显升高;婴儿组与幼儿组相比手术结束时和术后1h血糖水平升高更明显;A组手术结束时和术后1、3h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B组同时点血糖水平;D组手术结束和术后1h血糖水平明显高于C组同时点血糖水平。结论体外循环对小儿糖代谢有明显影响,体外循环期间糖代谢紊乱,血糖明显升高,且体外循环术对低龄、低体重、体外循环时间长的患儿血糖水平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中血糖与TURS的关系。方法择期选择患者103例,术中、开始及结束时测定血糖值,若血糖值迅速升高,应同时急查血钠,根据化验结果及时补钠及利尿。根据血糖值分轻度升高组(A组)、中度升高组(B组)、显著升高组(C组)。对比三组相应的血钠值及临床表现。结果 C组10例(占9.8%),其血钠为114-129mmol/L,B组22例(占21.36%),血钠为130-135mmol/L,A组69例(占68.93%),血钠全部在正常范围内(〉135mmol/L)。应用速尿和胰岛素后测血糖及血钠均比用药前有明显改变(P〈0.01)。结论 TURP术中血糖与血钠成明显的负相关性,术中测定血糖可较准确预测TUR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雷强  杜一平  邓刚 《四川医学》2011,32(8):1227-1229
目的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及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120例围手术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双C组(A组)、单纯CSⅡ组(B组),MDI组(C组)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组。双C组行CGMS连续监测血糖,后两组均采用指尖血糖仪监测血糖,分别根据各自的血糖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各组强化治疗2周。结果①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双C组及CSⅡ手术切口愈合及防止切口感染明显优于MDI组;②空腹血糖:强化治疗后3组均明显下降,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③餐后2h血糖:强化治疗后3组均明显下降(P〈0.05),双C组下降更明显(P〈0.05),CSⅡ组与MDI组相较差异不明显;④血糖漂移:双C组MAGE显著低于CSⅡ及MDI(P〈0.05),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达标时间双C组和CSⅡ组明显短于MDI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4.
华永飞  陆才德  彭涛  夏涛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1):1217-1220
目的研究异甘草酸镁减轻兔肝缺血模型的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经肝门阻断20min后再开放手术建立的30只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为3组,A组为对照组,B组及C组为实验组,各10例。A组于术前1 d、10min和术后1 d经耳缘静脉注射5%葡萄糖10 ml。B组经兔耳缘静脉注射异甘草酸镁6 mg,用药时间同A组。C组术前1 d及术后1 d经兔耳缘静脉注射异甘草酸镁6 mg,术前10min经门静脉注射异甘草酸镁6 mg。各组均在术前1 d、术后1、3及7 d分别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IL-1)、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结果 3组实验动物无手术或其他原因死亡。3组术后1、3及7 d ALT、TNF-I、L-1、SOD与NO值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术后1 d ALT、TNF-与IL-1水平A组高于B组,B组高于C组;术后3 d3组ALT、TNF-与IL-1值继续升高,但A组仍高于B组,B组高于C组;术后7 d3组ALT、TNF-与IL-1值下降。术后1及3 d SOD值水平B组与C组均高于A组,术后7 d SOD值B组高于A组,C组高于B组。术后1 d NO水平A组低于B组,而B组低于C组;术后3 d NO值继续升高,但A组仍低于B组,B组低于C组;术后7 d3组NO值下降。结论异甘草酸镁可增加缺血再灌注损伤兔血SOD及NO含量,并降低IL-1、TNF-含量及ALT活性,能有效减轻缺血再灌注对肝细胞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异甘草酸镁减轻氧自由基对肝细胞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5.
门静脉淤血对硬化肝脏缺血再灌注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研究肝硬化大鼠肝缺血再灌注(HepaticIscheiaReperfusion,HIR)损伤的机制。方法用60%四氯化碳(CCl4)溶液皮下注射的方法制作肝硬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四组A组假手术组(6只),B组单纯肠系膜上静脉阻断(16只),C组肝门阻断+门腔转流(16只),D组肝门完全阻断40min(16只)。观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透明质酸(HA)、肿瘤坏死因子(TNF)、7d存活率及肝、肺病理的变化。结果B、C、D组的7d存活率分别为5/10只、8/10只、4/10只;再灌注后4h血清TNF含量,B、C、D组分别为(0.631±0.198)u/ml、(0.596±0.223)u/ml、(0.789±0.371)u/ml,明显高于术前的(0.177±0.139)u/ml和A组的(0.315±0.182)u/ml(P<0.01);D组再灌注4h的AST明显高于C组(P<0.01);C组的AST、ALT显著高于B组(P<0.05);同时的HA水平,D组明显高于B组,C组显著高于A组(P<0.01);肝、肺组织学检查可见肝、肺的病理损害,程度以D组最重、B组次之。结论门脉淤血是导致肝硬化大鼠HIR损伤乃至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多种应用方法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8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三短一长"组、"二短一长"组、"一中一长"和"一长"组,比较治疗后4组血糖达标时间、平均空腹血糖、血糖漂移、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三短一长"组在血糖达标时间、治疗后空腹血糖、日内血糖漂移、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水平下降方面均优于其他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时,"三短一长"组降糖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多种应用方法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8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三短一长”组、“二短一长”组、“一中一长”和“一长”组,比较治疗后4组血糖达标时间、平均空腹血糖、血糖漂移、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三短一长”组在血糖达标时间、治疗后空腹血糖、日内血糖漂移、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水平下降方面均优于其他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时,“三短一长”组降糖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利多卡因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自由基及NO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对家兔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4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利多卡因组(C组),每组8只。B组、C组阻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min,再灌注90min,A组仅穿线不结扎。C组于开放冠状动脉再灌注前经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mg/kg,B、C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再灌注90min取颈静脉血测定NO。再灌注90min后取心肌组织测定GSH-PX、MDA、NOS。结果:心肌组织GSH-PXB组较A、C组降低(P<0.01),MDA较A、C组升高(P<0.01);血清NO、心肌组织NOSB组较A、C组降低(P<0.01)。结论:利多卡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富氢水对糖尿病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健康ICR雄性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和糖尿病富氢水干预组(C组)。链脲佐菌素(STZ)150 mg/kg腹腔注射诱发糖尿病,造模成功后,C组每日腹腔注射富氢水5 m L/kg,B组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连续8周。尾静脉取血测定小鼠血糖,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ADPH氧化酶4(Nox4)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的表达。结果:C组Nox4表达水平明显低于B组,而HO-1表达明显高于B组;B组与C组的空腹血糖均明显高于A组(P〈0.01),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肾脏组织病理HE染色未显示明显病变。结论:富氢水可减轻糖尿病小鼠肾脏组织的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Hemocoagulase Injection used in the joint operation and the effect on the blood coagulable function.Methods:A total of 60 patients who undergoing joint opera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Experiment group(Group A,n=30)was injected with 2 U Hemocoagulase Injection in 5 min before anesthesia induction.The contrast group(Group B,n=30)was treated with 0.9%normal saline in 5 min before anesthesia induction.Then common anesthesia was given to t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