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X受体属于核受体家族成员,通过与视黄醇类X受体结合形成异二聚体,刺激靶基因的表达。其内生性配体为氧化甾醇和胆固醇生物合成途径的中间产物。肝X受体作为胆固醇和脂肪酸代谢的调节者,在脂质代谢中起关键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肝X受体信号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小鼠模型中,合成的肝X受体激动剂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其效应可能是源于对相关代谢和炎症基因表达的调控。这使肝X受体成为研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理想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巨噬细胞肝X受体及其下游的一些目的基因的表达和胆固醇外流的特点。方法分离冠心病患者和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并用佛波酯转化为巨噬细胞。各组巨噬细胞用或不用TO-901317刺激,观察载脂蛋白AⅠ介导的胆固醇外流的变化和肝X受体及其下游一些目的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冠心病患者巨噬细胞影响胆固醇代谢的肝X受体α基因、ATP结合盒转运体A1基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基因、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和磷脂转运蛋白1基因表达下调,涉及炎症反应的基质金属蛋白醇9基因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基因表达上调,同时载脂蛋白AⅠ介导的胆固醇外流能力下调;其对刺激肝X受体后的反应性也是降低的。结论冠心病患者巨噬细胞的胆固醇外流功能下降,一些影响胆固醇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基因的表达发生了改变,对刺激肝X受体信号,其反应性下降。提示巨噬细胞肝X受体信号途径可能是冠心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冠心病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巨噬细胞的肝X受体(LXR)及其下游的一些目的基因的表达和胆固醇外流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对LXR信号系统的作用。方法分离人外周血的单核细胞,并转化为巨噬细胞。在阿托伐他汀的作用下,观察巨噬细胞的载脂蛋白A-Ⅰ(apoA-Ⅰ)介导的胆固醇外流的变化和LXR以及其下游一些目的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阿托伐他汀显著影响巨噬细胞中一些涉及胆固醇代谢及炎症反应的基因的表达,同时apoA-Ⅰ介导的胆固醇外流也受到影响,表现为增强胆固醇的外流。结论巨噬细胞在阿托伐他汀的作用下,胆固醇外流增强,这种效应与阿托伐他汀上调LXR及其下游的影响胆固醇代谢的目的基因有关,同时,也抑制一些炎症反应的基因的表达。提示他汀类药物的治疗作用,与其影响巨噬细胞LXR信号途径有关,从而影响泡沫细胞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α(PPARα)作为核受体超家族的一员,不仅参与调节脂类和葡萄糖的代谢,而且参与了血管生物学及炎症反应,PPARα通过调节炎性细胞因子及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抑制巨噬细胞活化、促进胆固醇的逆转运、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等而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但也有一少部分试验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本文综述了PPARα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5.
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s,LXRs)属孤核受体家族,包括LXRα(NR1H3)和LXRβ (NR1H2)两种同源亚型,作为一种氧化固醇激活的核受体,参与调节脂类代谢的多种基因的表达,并通过抑制炎症介质基因的表达,从而阻碍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人体内多种核受体参与胆汁酸和胆固醇的代谢调节.近年来核受体调节胆汁酸及胆固醇代谢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其中尤以法尼酯X受体和肝X受体α作用最为重要,此文着重对该两种核受体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对其他核受体作用作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7.
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对维持机体代谢及正常的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肝X受体(LXR)是肝脏中丰富表达的一种核受体,通过在肝细胞层面调控胆固醇及胆汁酸的合成、转化及转运来影响胆固醇代谢过程,在维持机体胆固醇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另外,LXR能抑制食物中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从而降低机体外源性胆固醇水平,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机体总胆固醇水平,预防高胆固醇血症、胆结石等的形成。从肝脏和肠道两个层面对LXR调控胆固醇代谢的机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内多余三酰甘油堆积和胰岛素抵抗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基本特征,也是始终贯穿疾病进展的重要机制。胆汁酸除了对食物性脂类吸收和胆固醇代谢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外,也是糖代谢和脂代谢平衡中的重要信号分子。胆汁酸是G蛋白耦联受体(GPCR)TGR5以及细胞核受体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XR)的配体。活化的FXR调节胆汁酸的合成和肠肝循环,参与下调肝脂肪酸、三酰甘油的生物合成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产生。TGR5信号通路能增加入骨骼肌餐后的能量消耗,预防肥胖症发生。现通过讨论胆汁酸与糖脂代谢之间的联系,对其治疗胰岛素抵抗及NAFLD的药理学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肝X受体在代谢和炎症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受体超家族成员是一类结构保守、配体依赖的转录调节因子,主要调节内环境稳定和生长发育的各个方面。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s)-α(LXR-α)和β(LXRβ)(也被分别称作为NR1H3和NR1H2)属于核受体超家族,已被克隆出10多年,与其他核受体具有同源性序列。LXRs最初也被称作为孤核受体,不久之后陆续发现了LXR的天然配体,胆固醇代谢产物———氧化胆固醇,生理浓度下可以结合并激活这些受体,LXRs的功能和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1,2〕。1LXRs的分布和作用机制LXRα在肝脏高度表达,还在肾上腺、小肠、脂肪组织、巨噬细胞、肺和肾脏…  相似文献   

10.
肝X受体(LXR)是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的核受体之一,对脂代谢的转录调控起重要作用。LXR是多种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感受器,被激活后,诱导一系列与胆固醇吸收、转运和分泌相关的基因表达,并促进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合成。LXR激动剂减少肝糖异生,降低血浆葡萄糖水平,增加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的胰岛素敏感性。LXR是胰岛素信号通路的组成部分,与能量平衡和肥胖相关,并参与调节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作为代谢通路与炎性反应信号通路的结合点,LXR可能成为代谢性疾病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
肝脏X受体活化药物可促进体内胆固醇的反向转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背景:肝脏X受体(LXRs)是配体活化的转录因子,可参与脂质代谢和炎症反应的调控。人工合成的 LXR激动剂可抑制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LXR激动剂可上调巨噬细胞中编码 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和G1(ABCG1)的基因表达,促进胆固醇外流;同时还可上调肝脏和肠内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目前PB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核受体是配体依赖性转录因子超家族,通过信号分子与转录应答间构建联系,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人类中核受体家族包含48个成员,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孕烷X受体、组成型雄烷受体、肝X受体、法尼醇X受体、维生素D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等,受到广泛关注。这些核受体在转录水平调节胆汁酸代谢的关键酶和转运体基因,从而调节体内胆汁酸水平及参与炎症反应。而胆汁酸代谢紊乱和炎症的持续可能是PBC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核受体在PBC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PBC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丹参素对巨噬细胞的肝X受体(LXR)及其下游的目的基因的表达和胆固醇外流的影响,探讨丹参素对LXR信号系统的作用。方法:分离人外周血的单核细胞,并转化为巨噬细胞。在丹参素的作用下,观察巨噬细胞的aopA-I介导的胆固醇外流的变化和LXR及其下游目的基因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丹参素增强细胞内胆固醇的外流,使胆固醇外流的基因LXRα及其下游的一些目的基因表达上调,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巨噬细胞在丹参素的作用下,上调LXR及其下游影响胆固醇代谢的目的基因,从而使胆固醇外流增强。  相似文献   

14.
肝X受体(LXR)属于核受体家族,包括LXRα和LXRβ两种亚型,不但参与胆固醇逆转运过程中多种靶基因的调节,促进体内胆固醇逆向转运,还对多种炎症因子及炎症介质的表达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主要结合LXR作为胆固醇逆转运与炎症的共同平台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肝X受体(fiver X receptor,LXR)可分为肝X受体α和β两种亚型,是核内受体超家族成员,是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LXR与类维生素X受体组成异源二聚体,分别可以被两者的配体激活。当细胞内胆固醇升高时促进氧化类固酮的产生,激活LXR.  相似文献   

16.
肝脏是调节体内脂类代谢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肝脂肪变性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与脂类物质合成和分解之间的不平衡有关。脂肪肝的患病率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提示性激素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目前有关雌激素和雄激素通过雌激素受体和雄激素受体来调控肝脏脂类代谢机制的文献。于雌性而言,雌二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降低肝脏脂肪生成及脂肪酸摄取,同时增强脂肪分解和胆固醇分泌。在雄性体内,睾丸激素通过雄激素受体减少脂肪生成并促进脂肪分解。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性激素及其受体可以作为预防肝脂肪变性的潜在靶标。  相似文献   

17.
肝脏具有再生的能力是众所周知的,他在部分切除或损伤后通过代偿增生的方式能够实现自我再生.法尼酯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是配体激活转录因子的核激素受体超家族中的一员,胆汁酸是FXR的内源性配体.作为一种代谢调节因子,FXR在调节胆汁酸、脂质和葡萄糖的代谢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来,研究发现胆汁酸与其受体FXR结合激活细胞间的信号转导对肝再生起重要作用,胆汁酸/FXR信号通路是正常肝再生所必需的.此外,FXR能促进肝脏损伤后的修复,且FXR的活化能够减轻年龄相关性的肝脏再生缺陷.这些新的发现提示FXR介导的胆汁酸信号在正常肝再生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突出了FXR配体对促进部分肝移植或肝癌切除术后的肝脏再生的潜在应用.这篇综述概述了FXR的基本资料和对肝脏再生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正>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是核受体超家族的成员之一,发现于1990年,迄今为止已确定3个亚型:PPARα、PPARβ/δ和PPARγ。其中PPARδ在糖脂代谢、转运和胰岛素敏感性方面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PPARδ的活化不仅可以减轻肥胖、改善胰岛素抵抗(IR),还可促进巨噬细胞胆固醇代谢,抑制炎症介质表达而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本文就  相似文献   

19.
关于核转录因子肝X受体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脂代谢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肝X受体在糖代谢及炎症反应等多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并有可能为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胆固醇是机体各种组织及细胞的必要组成物质 ,是各种甾体类激素的重要前体 ,与人体多个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及多种疾病 (如胆石症、动脉硬化、脂肪肝等 )的生理、病理机制密切相关。胆固醇在人体内主要通过胆汁酸来代谢 ,新近研究表明 ,一些孤受体如法呢醇X受体 (FXR)、肝X受体α(LXRα)等在这一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一、FXR、LXRα与配体人体细胞核内存在一类具有基因调控作用的核受体(nuclearreceptor) ,由于长期以来未发现其生理性配体而被称为孤受体 (orphanreceptor) [1] 。目前孤受体家族约有 70余个成员。每一个孤受体都应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