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玉师 《中医杂志》2002,43(9):650-650
乌梅,生津、敛肺、止咳平喘,有"去痰"(<本草拾遗>)、"止久嗽"(<本草纲目>)之功效.对于寒热错杂,且正气虚弱的多种疾病,收效较好.笔者曾用之治疗肺胀咳喘,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2.
国医大师阮士怡在中医药治疗胸痹心痛方面用药独特、疗效显著,临证重视顾护正气,倡"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治疗理念,善用黄芪以益肾健脾扶正气,重用鳖甲以软坚散结祛邪气;临证喜用对药,常自拟组方,临证辙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3.
沈英森治疗肿瘤临证思维及用药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英森教授治疗肿瘤经验丰富,疗效可靠.笔者有幸侍诊两载,现将其治疗肿瘤的临证思维及用药经验介绍如下. 1 一看正气盛衰 1.1 正气尚可者宜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肿瘤的治疗,沈教授强调中西医疗法相结合.尤其是青中年患者,一般正气尚盛,宜先进行靶点明确的手术、放疗或化疗.此时中医治疗措施如大黄、芒硝施用于邪盛而正气不虚之患...  相似文献   

4.
在外感热病中,凡正气亏损而高热不退者,其病机多为正虚邪恋.即正气愈虚、邪热愈炽,治之愈难.此时正虚常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倘不顾正气,一味攻邪,非但徒劳,反伤正气,加重病情.补虚法是中医治疗高热、的一种有效方法.正虚有气虚、阴虚及气阴两虚之分,宜细加分辨.同时尚应注意此类高热虽以正虚为主,但究系外因所致,与内伤发热有本质区别,故在扶正的同时,应根据邪热的不同性质,辅以透热、除蒸、清气、凉血之品,切记蛮补留邪. 1 阴液亏耗 滋阴透热 耗伤阴液是热病的重要特点之一,高热日久每伴有口干渴、五心颊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等阴液亏损的见证.此时当重视阴液的固护,古人曾明确指出"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相似文献   

5.
杜克约 《四川中医》1995,13(9):11-11
正气乃人身之真气,泛指机体抵抗疾病的生理功能,《内经》把疾病的产生归为本身内有条件和致病因素两个方面、概括为“邪”和“正”,疾病的产生主要取决于正气与邪气两个力量相互较量的结果,人体气血充盈,脏腑经络功能正常,正气强盛,“阴平阳秘”,卫外固密则疾病就无从发生.反之,正气虚弱,卫外不固,外邪则乘虚而入,使阴阳失调,则疾病由此而生.故《灵枢·百病始生篇》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素问·评热病论》也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见正气虚是形成一切疾病的内因和先决条件,外邪是构成疾病的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6.
正气与体质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气强弱"和"体质强弱"是一回事吗?正气和体质之间是什么样的异同呢?以下分4点来阐述. 1 正气和体质概念的异同 1.1 什么是"正气" "正气"有如下意思:一是同"真气",人体机能活动的总称;是人正常的功能活动和抗病防御能力以及病后的康复能力.通常与病邪相对而言,指人体的抗病能力.<素问·剌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二是四季正常气候,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等.<灵枢·剌节邪>:"正气者,正风也."以后历代医学多取前意,而且常常特指与邪气相对的抗病能力.所以"正气强弱"换句话说,就是"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7.
孙冬阳  王春毅  燕飞妮  孟娜  张体顺 《陕西中医》2007,28(10):1365-1366
目的:介绍张体顺主任的临床经验。方法:特选张医师典型病例二则,试以此分析张医师的诊疗思路。结论:张老师在心血管疾病方面以中医中药为主进行治疗,谴方多从"本"出发,注重人体正气的恢复,在不损伤正气之余,驱邪外达,为我们这些年轻医生提供了有效的经验指导。  相似文献   

8.
李旭英  雷陵 《中医杂志》2011,52(23):2052-2053
十堰市中医医院雷陵主任医师从医20余年,致力于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的研究,现将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慢性乙型肝炎据其发病规律及临床表现,可归属中医学"湿温"、"肝着"、"胁痛"、"黄疸"、"湿阻"、"积聚"、"虚劳"范畴.雷老师认为,慢性乙型肝炎外因系感染湿热疫毒之邪,内因乃正气不足.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心肌炎属祖国医学"心悸"、"胸痹"范畴.本病因正气不足,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内舍于心所致.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致心力衰竭或猝死,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本病若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细心护理,大部分患者可完全康复;若失治、误治或护理不当,可迁延不愈或并发其它病.现仅就本病的辨证施护,略陈管见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肿瘤早期手术是目前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但术后由于人体正气受损,脏腑阴阳失衡,因此,对术后出现的一些症状,治疗时要始终维护正气,把扶正抗癌、平衡阴阳的原则贯穿辨证论治的全过程.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田卫卫  王庆苗 《河北中医》2000,22(10):791-792
由于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间缺少根本性的代谢差异,肿瘤化疗对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缺乏理想的选择作用,由此所致的骨髓抑制是限制化疗广泛应用和疗效发挥的重要因素.现代医学对骨髓抑制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因此,探讨中医药疗法防治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 病因病机1.1 脾肾虚损为本恶性肿瘤属于中医积聚范畴,<治法机要>曰:"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景岳全书@积聚>亦谓:"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外证医案>认为:"正气虚则成岩.”李中梓<医宗必读>更进一步明确提出:"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即是说,积聚是在正虚感邪,正邪斗争而正不胜邪的情况下,邪毒踞之,逐渐发展而成.  相似文献   

12.
贫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诸多症状中的必有症状,其原因是多因素的.祖国医学认为,慢性肾衰贫血属"虚劳"范畴,多由病初延误治疗,或久病失于调养导致正气虚损,精血耗伤.笔者从十余年的临床中,归纳为四类证型,并典型病例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高宏 《四川中医》2007,25(10):19-20
通过对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的病理演变的论述,强调"气阴两虚"是其发病的关键,正气损伤是其发病的基础,益气养阴,佐以祛邪是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4.
张丹  石岩  李游 《北京中医药》2021,40(1):27-29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播范围广泛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可发展为重症,甚至危重症而引起死亡,属中医学"时行感冒""外感发热""温病"范畴,本文对齐文升教授传承国医大师薛伯寿治疗流行性感冒经验进行了初步探究和整理.齐文升认为时行感冒因天地之气失和,加之人体正气虚弱而发病,证多属于客寒包火证,治疗应当宣透解毒,注重斡...  相似文献   

15.
本院肿瘤科自1995年6月始,对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开始化疗后,给予自拟的"扶正养胃合剂".通过对照发现,本方对提高人体正气,改善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副反应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原因不明、具有不可逆肺纤维化特征的间质性肺疾病,因病因不明、诊断困难、预后不良、易感染加重是目前国内外诊疗及研究的难点.李光熙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该病属中医"肺痿"范畴.肺肾亏虚、正气不足为致病之本,痰浊瘀血、痹阻肺络为发病之标,本虚标实,病程绵延,反复不愈.中医治疗本病以补益肺肾、宣通肺气、...  相似文献   

17.
王鹏程 《中医杂志》2012,53(10):882-883
目前,由于抗结核治疗不合理等问题,使得耐多药结核和泛耐药结核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一直无特效的抗结核药问世.因此,如何寻找复治肺结核治疗的新途径已成为当务之急[1].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李凫坚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中西医治疗呼吸内科疾病20余年,对耐多药肺结核的诊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李老师认为,肺痨的产生是"痨虫和气血虚弱"两种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气血虚弱"是发病的基础,尤其是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病程相对偏长,邪气盛且正气已衰,或经攻补治疗后,正气衰而未复,此时"气血虚弱"更加突出.因此,李老师在临证中提倡"补其虚,以复其真元",治法当以扶正补虚为主,具体治法当为补肺肾以复其元、调肝脾以充其气、全身调护以固其本,酌情佐以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或泻火止血之法.  相似文献   

18.
甲型H1N1流感临床以发热、鼻塞、流涕、咽干咽痛、咳嗽、肌肉酸痛为主要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气短、呼吸困难、咳血痰或痰中带血.其特点是传染性强,波及面广[1].我们认为,本病属于中医"疫毒"、"戾气"致病,加之起居失常、饮食不节、寒温失调、正气受损而导致本病的发生.现结合验案介绍辨治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外感热病中,同清泻实热法一样,补虚法也是中医治疗高热,特别是长期高热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笔者认为持续较长时间的高热,必耗伤气血津液,致正气亏损,尤以病中饮食不佳者为著。在热病中,凡正气亏损而高热不退者,其病机多为正虚邪恋,即正气愈虚,邪热愈炽,治之愈难。此时正虚常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倘不顾正气,一味攻邪,非但徒劳,反伤正气,加重病情,此即前人所谓“有热莫攻热”之义。此时当针对具体证情,以扶正为主的方法,改善和提高机  相似文献   

20.
新冠肺炎(COVID-19)初愈后核酸"复阳",本质为疾病恢复阶段,中医认为此属病后正气不充,余邪未尽所致,病因病机为肺脾不足、气阴两虚,并夹杂"湿"、"瘀"、"毒"等余邪。主张立足仲景"养慎"思想,确立"肃清余邪"、"补益虚损"、"外避邪风"、"摄生调养"、"内慎瘥复"的防治法则,以培护正气为要旨,为减少新冠肺炎核酸"复阳"提供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