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药师配制肠外营养液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推广临床营养支持小组药学服务的应用,控制肠外营养液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通过分析肠外营养液这一特殊输液形式的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的直接诱因,将药师实施质量控制和提供药学服务有针对性地应用在相应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各个环节,采取不同的处理对策。结果药师配制肠外营养混合液发生不良反应,通过相应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结论药师参与肠外营养液质量控制和提供药学服务在全面、系统控制输液不良反应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朱磊 《北方药学》2021,18(1):121-122
目的:分析肠外营养液规范化配制方法及稳定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肠外营养液治疗的50例患者临床治疗资料,总结肠外营养液规范化配制及稳定性等相关措施及信息.结果:本组50例患者经肠外营养液治疗后,有35例(70.00%)患者营养状况良好,11例(21.00%)营养不良,4例(9.00%)营养低下.输注期间,发生发热反应患者2例,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因肠外营养液成为较复杂,故在配制时应具有规范的配制流程、环境及无菌操作技能,分析影响其稳定性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严格审核医嘱,以确保营养液质量,降低不良反应,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3.
药剂科配制肠外静脉营养液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肠外营养 (totalparenteralnutrition ,TPN)指通过胃肠外途径提供机体代谢过程所需全部营养的营养支持方法。全肠外静脉营养液 (totalnutritionadmixture ,TNA)指将机体所需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电解质等营养要素按一定比例、一定程序混合于一个输液袋中所得的制剂。1 净化条件下配制TNA的必要性TNA需要把各种营养要素按一定程序混合于一个输液袋中 ,对环境提出了较高要求。在普通配液环境下 (如护士站化药室 )因环境污染较严重不能确保TNA无菌、安全。…  相似文献   

4.
自卫生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2002年1月21日)要求“医疗机构要根据临床需要逐步建立全肠道外营养和肿瘤化疗药物等静脉液体配制中心,实行集中配制和供应”的规定颁布以来,各医疗机构纷纷建立全肠道外营养液(TPN)配制室。因此,建立合理、科学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设计开发早产儿肠外营养(PN)管理软件,保证临床医生快速制订准确的肠外营养治疗方案。方法:运用Microsoft公司的C#开发工具设计开发早产儿肠外营养管理软件。结果:该软件能自动、准确计算早产儿肠外营养液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剂量,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结论:该软件简化了早产儿肠外营养医嘱,改进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肠外营养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6.
肠外营养支持是现代临床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既改善了病人的营养状况,又提高了治疗效果.肠外营养支持是一项理论深、技术强、要求高的临床工作.为确保肠外营养的正确实施及使用安全,肠外营养液配制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及配制人员的良好素质,对肠外营养液的质量起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7.
肠外营养因其复杂的化学性质、不同的个体差异以及需要每天临时配制的特殊要求,成为临床应用中最具挑战性的药物制剂,临床营养药师的职责是保证全肠外营养(TPN)支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院临床营养药师自2008年11月起采用定期审核配置中心肠外营养处方、及时与病区沟通以及在使用肠外营养较多科室轮转的方式开始规范肠外营养处方后,其合格率由原先的56%上升至97%。临床营养药师在保证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相容性、组方合理性以及高效益、低成本等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在肠外营养支持中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8.
吴狄 《天津药学》2013,25(3):30-33
目的:全面分析本院2009—2012年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药的使用情况,规范临床应用并为其合理化给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本院2009—2012年肠内、肠外营养药的应用情况,包括使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等。结果:2009—2012年本院营养制剂销售金额稳步增长;日均费用最高的为脂肪乳类制剂,最低的为维生素类制剂;丙氨酰谷氨酰胺的销售金额及DDDs均排在首位。结论:本院营养制剂用药基本合理,在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同时降低了用药成本。  相似文献   

9.
医院药剂科在肠外营养支持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肠外营养临床适应证的日趋广泛,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已受到普遍证实.而合格优质的肠外营养制剂是临床营养疗法的关键所在,好的制剂不仅可以及时提供病人营养底物,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及抗感染能力,从而降低病死率,提高存活率,而且可以减少输注时并发症的发生率,使病人的治疗能够顺利进行.药剂科凭借其在药物制剂方面无法替代的优势,在肠外营养制剂配制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临床应用保证了制剂的安全有效.学习国内一些大医院药剂科配合临床营养治疗的成功经验,并从我院肠外营养疗法及肠外营养制剂配制开展的情况来看,医院药剂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开展肠外营养制剂处方点评工作,发现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或潜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对此实施干预,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方法:通过HIS系统随机抽样选取肠外营养制剂处方进行合理性统计分析。结果:本次抽查肠外营养制剂处方120张,分析指标为电解质浓度、糖脂比和热氮比,发现不合理处方61张,占50.8%。结论:TPN处方存在糖脂比、热氮比不合理、电解质浓度超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早产儿静脉营养处方设计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院2013年1-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静脉营养处方及病例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治疗计划,存活出院。平均应用静脉营养5.2 d后患儿体质量开始稳步增长,应用静脉营养期间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静脉营养虽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其处方设计仍存在问题有待改进。结论:该院早产儿静脉营养处方设计需改善,临床医生和药师可以共同合作提高临床静脉营养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肠外营养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提取某院2017年01月至2018年06月使用肠外营养制剂病历,随机抽取540份,结合患者营养状况,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其肠外营养医嘱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540份肠外营养医嘱中,不合理用药医嘱161份,不合理用药率为29.8%。肠外营养医嘱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给药途径不当(39份,占24.2%),药品遴选不适宜(38份,占23.6%),溶媒不适宜(37份,占23.0%)等。结论:开具肠外营养处方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基本情况,同时兼顾肠外营养制剂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3.
A method of charging for pharmaceutical services is described which includes the cost of drug products, dispensing fees for intravenous drug admixtures, per diem fees for basic dispensing and clinical services (according to patient type), and fees for special clinical services. The basic per diem charge covers drug purchasing and inventory control, department management, drug information services, dose preparation, drug order interpretation, drug therapy monitoring,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pharmacist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of nurses and physicians. The clinical services for which special fees are charged are: hemogram drug report, drug liver function report, aminoglycoside dosing guidelines, heparin i.v. infusion, oral anticoagulation, patient drug history, operant conditioning, parenteral nutrition guidelines, and pharmacokinetic drug level interpretations and consultations. The reasons for changing to the system, the services provided and experiences with the system are discusse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is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he calculation of fees; comparisons with alternate charging methods; approval of special clinical service charges; computer billing; information about pharmacy charges for patients; and third-party payers.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肠内联合肠外营养(EN+PN)支持在危重症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将60例有部分或全部胃肠功能的危重症病例随机分为肠内联合肠外营养(EN+PN)支持组、完全肠内营养(TEN)支持组和完全肠外营养(TPN)支持组,每组20例,对比观察营养支持前1d及营养支持后d7患者的体重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计数,且每天观察并发症情况. 结果:营养指标比较:经EN+PN支持后,血清前白蛋白明显升高(P<0.01),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计数亦有升高(P<0.05);而TEN和TPN支持后,各指标结果无显著差异.三组对比,EN+PN支持组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EN组和PN组(P<0.05),体重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无显著差异.并发症比较:EN+PN支持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EN组和PN组(P<0.05).结论:EN+PN支持更符合生理状态,有更好的代谢效应,能改善危重症病例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有部分或全部胃肠功能的危重症病例,应尽量早期采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新生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综合征(PNAC)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150例接受肠外营养治疗〉15d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胆汁淤积综合征分为病例组与对照组,其中病例组78例,对照组72例,总结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基本资料,比较胃肠外营养持续时间、禁食时间、体重增长、新生儿胎龄等一般资料,分析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的胃肠外营养持续时间、禁食时间较对照组长,氨基酸及脂肪乳提供热量比率高于对照组,每天总热量低于对照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胃肠外营养持续时间、禁食时间、新生儿体重较低、氨基酸脂肪乳热量比率高是发生新生儿PNAC的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PNAC与新生儿体重、禁食时长、胃肠外营养持续时间、氨基酸及脂肪乳热量比率有关,应从相关危险因素着手降低胆汁淤积综合征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我院新生儿肠外营养三种固定组套处方临床实际应用的合理性。方法:收集2018年1-7月我院NICU的新生儿肠外营养处方共320份,患儿共52例,其中早产儿38例,足月儿14例。对新生儿肠外营养三种固定组套处方的成分进行分析,统计患儿的住院时间、使用TPN的时间、患儿摄入的液体量、热卡量、血糖、肝功能等,并结合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来评价三种固定组套处方的合理性。结果:三种固定组套处方在临床应用中的稳定性能够得到保证,糖速、热氮比、电解质浓度均在合理范围内,但52例患儿中存在3例前期液体量摄入过多,320份处方中存在114份热卡摄入不足,早产儿组套处方中缺少电解质钠和镁,足月儿组套中缺少电解质镁等。结论:我院新生儿肠外营养三种固定组套处方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中,能够基本满足大多数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需求,但肠外营养处方存在热卡和蛋白质摄入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开展品管圈活动,缩短新生儿营养液调配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临床及时用药。方法:根据品管圈质量管理方法,以PIVAS新生儿营养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记录每一个流程所用时间,分析我院PIVAS新生儿营养液调配较慢的原因,活动按照PDCA循环法的十大步骤进行。结果:药师调配每袋营养液时间、计算汇总单时间、药师摆药时间、药师审核时间是我院PIVAS新生儿营养液调配流程耗时长的原因。通过采取加强人员培训、信息化计算汇总单、更改摆药流程等措施,我院PIVAS新生儿营养液调配时间由原来的62.1min下降到28.5 min,目标值为52.81%,改善值54.11%,目标达成率102.4%。结论:我院PIVAS开展品管圈活动,通过改进流程,优化信息,不仅缩短了调配时间,还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临床及时用药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自主设计肠外营养医嘱智能分析工具,并调研其应用实效。方法:基于微软电子表格软件设计肠外营养医嘱智能分析工具;通过医院信息系统随机抽取肠外营养医嘱两组,由审方药师分别进行人工计算审核和智能计算审核,比较分析其审核速度和准确度;回顾性调研某院2017年1月至10月和2018年1月至10月期间应用肠外营养支持的住院患者病例,点评其肠外营养医嘱合理性,比较分析工具应用前后肠外营养医嘱合格率变化。结果:运用肠外营养医嘱智能分析工具审核肠外营养医嘱的速度和准确度均显著高于人工审核(P<0.01);该工具推广应用后,2017年和2018年同期相比肠外营养医嘱合格率平均由13%提升至80%。结论:肠外营养医嘱智能分析工具的开发应用有助于提高医院审方药师的工作效率和肠外营养医嘱合格率,临床药师在肠外营养临床规范化应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and purpose

Malnutrition is a common problem in patients who are hospitalized in surgical and medical wards. Surgical patients, geriatric populations and individuals with severe illness are more vulnerable to malnutrition during their hospitalization course.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evaluation of parenteral nutrition services in a referral teaching hospital, Tehran, Iran.

Method

Medical records of 72 patients who received parenteral nutrition during one year period in different surgical and medical wards of Imam Khomeini hospital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by clinical pharmacists. Criteria for initiation of parenteral nutrition,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formulation and monitoring parameters were assessed based on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recommendations.

Results

Based on the patients'' anthropometric parameters and serum albumin levels, 4.2%, 75% and 20.8% of the patients were well-nourished, moderately malnourished and severely malnourished respectively at the hospital admission and before nutritional support. Adequate calorie, protein, carbohydrate and lipid supports were achieved in 21.1%, 32.4%, 23.7% and 10.5% of the patients respectively. About 91% of the patients experienced at least one complication of the nutritional support.

Conclusion

In this evaluation, several errors in assessment, establishing goals, and monitoring of parenteral nutrition regimens have been detected. Approximately all of the patients did not receive to the trace elements supports goals.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PIVAS(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对肠外营养不合理医嘱干预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某院PIVAS 2017年1月~2017年12月肠外营养医嘱共计5900组作为本文研究的实验组,另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肠外营养医嘱共计4700组作为本文研究的对照组。对照组该阶段不予以做任何干预,研究组该阶段予以综合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不合理医嘱的发生率变化。结果:较之于干预前的4.4%,干预后的临床不合理用药比例为0.8%,相比显著下降(P<0.05);PIVAS肠外营养不合理医嘱主要表现在液体容量比不当、pH值高、电解质稳定性、超说明书剂量用药、重复用药及其它。结论:药师对PIVAS肠外营养不合理医嘱进行有效干预,能有效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保证静脉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