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精细触觉与平衡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 平衡(balance)是指人体处在的一种姿势或稳定状态下.以及不论处于何种位置时.当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控制其身体重心在身体支撑面上以保持身体直立姿势不至于跌倒的一种能力。长期以来的研究认为,人体平衡感觉输入包括3个方面:前庭(vestibular)、视觉(visual)和本体感觉(proprioceptive)系统。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前庭输入对于平衡维持、听觉、视觉刺激定位的重要性。视觉对于身体低频率的晃动具有稳定作用;当前庭系统障碍时,视觉对站立位姿势控制的影响更大,对视觉依赖程度的增加可以通过实验证明:在周围视觉环境快速变化或者阻断视觉输入时,会出现更大的身体摆动;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在复杂多变视觉环境时出现身体失去平衡的主诉增多来反映。本体感觉系统通过位于肌腱、关节和内脏的本体感受器,感觉身体各部位的相对位置和运动,有人认为其作用在维持平衡中较前庭和视觉小。平衡功能中枢对感觉信息有复杂的调节整合作用,且个体差异比较大。  相似文献   

2.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出现一系列退行性变化,视觉、前庭、本体感觉等平衡感觉到70岁以后明显降低[1-8],中老年人维持直立姿势的平衡机能下降,比其他生理机能的下降更为明显[9],老年人随着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的减弱[10],会增加跌倒的几率;  相似文献   

3.
<正>姿势控制属于运动控制的范畴,是人体基本运动技能之一,其行为机制主要来源于对视觉、前庭感觉和本体感觉的综合处理[1],调节人体的重心相对于支撑面的摆动,从而适应压力在不可预知环境下的变化,以维持运动时身体的直立平衡[2]。因此,前庭系统、躯体感觉和视觉系统在这一复杂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而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其最常见的运动控制障碍就是动作笨拙和姿势控制异常[3,4],导致自闭症儿童在日常稳定行走上较为困难,进一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平衡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功能问题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保持人体平衡需要感觉输入(包括本体觉、视觉、前庭觉)、中枢整合、运动控制的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相同BMI、身高的老年男性与青年男性站立于硬地和软垫时,前庭、视觉和本体感觉在维持静态平衡中的作用,对提早预防老年男性跌倒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使用Biodex平衡仪测试对老年男性43例和在校普通男性大学生40例进行姿势稳定度测试30s、睁眼硬地双脚站立30s、闭眼双脚硬地站立30s、睁眼双脚软垫站立30s、闭眼双脚软垫站立30s及跌倒风险测试。记录不同平衡感觉器官作用下静态平衡能力的变化,并分析前庭、视觉和本体感觉在维持平衡时的作用效果,并分析不同BMI、不同身高和不同年龄段老年人静态平衡能力的特点。结果:①个体在维持平衡的过程中不同平衡感受器作用的差异较大,老年男性与青年男性在不同测试条件中前庭觉作用变化相同,前庭觉在不同年龄段受试者中无明显差异,视觉和本体感觉的退化是引起老年男性平衡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②T1和T2测试中,老年男性的本体感觉占比分别为:30.14%、38.06%,青年男性的本体感觉占比为23.28%、33.83%,老年男性本体感觉占比始终大于青年男性,说明在调节人体平衡过程中,本体感觉对老年男性的作用大于青年男性。③维持人体平衡主要因素是前庭觉,不同测试条件下最低占比58.40%。④老年男性更易发生前后跌倒,跌倒风险随年龄增长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⑤身高165cm的老年男性表现出更好的平衡能力。老年男性年龄的增长引起视觉的退化会对T3、T4及跌倒风险有较大影响(P0.05)。结论:前庭觉是影响人体平衡能力的重要因素,老年男性与青年男性在不同测试条件中前庭觉作用变化相同,前庭觉在不同年龄段受试者中无明显差异。影响老年男性平衡能力下降的原因为老年男性本体感觉和视觉的下降。老年男性更易发生前后跌倒,且发生可能性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身高越高的老年男性越容易发生跌倒风险。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平衡功能障碍主要由本体感觉障碍、视觉障碍、前庭功能障碍、中枢神经系统整合功能下降、核心肌力下降、肌群协同能力降低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引起。本文介绍如何从病理因素着手提高患者的平衡功能,并系统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对脑卒中平衡障碍康复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临床运动疗法和利用计算机等高科技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平衡功能,同时要依据患者平衡障碍的病理因素进行一种或多种方法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老年人平衡能力特征。方法通过对189名老年受试者进行电脑化动态平衡仪感觉整合能力平衡总分测试;同时还分别进行平衡能力简单测试方法,闭目原地踏步、平衡木上行走、起立-走的测试、闭眼单足站立、强化Romberg检查的测试、垂直X书写、改良Wolfson测试、前庭步测试的测试。对以上测试结果的不同性别的不同年龄段作t检验。结果发现老年人随增龄产生的平衡能力变化特征:行动的迅速、协调能力、动态和静态抗干扰维持平衡能力、前庭功能、肌肉力量,随增龄而呈显著下降趋。结论随着增龄,视觉、前庭、本体等平衡感觉功能的退行性变化,必然导致平衡功能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脑瘫患儿的平衡功能训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平衡功能训练是脑瘫患儿康复训练的一项内容 ,对提高患儿的康复效果有重要作用。1维持平衡的决定因素维持人体平衡的因素主要有 :①支持面 (supportsurface) ;②稳定极限 (limitofstability ,LOS) ;③平衡感觉组织 (sensoryorganization) :a.前庭系 :提供有关身体在一个不动的参照系统中的定位以及身体运动时的加速情况 ;b .视觉 :提供周围环境的信息以及身体运动和方向信息 ;c .本体觉 :由肌肉、关节、肌腱等处的感受器产生 ,传递各有关效应器发出的状态信息。2平衡功能评定2 .1平…  相似文献   

9.
运动延缓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年化进程的加速,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跌倒是老年人独立生活的障碍,在美国,70%的老年人跌倒与其死亡有关[1].跌倒由许多复杂的因素引起,而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之一[2].中老年人维持直立姿势的平衡功能下降,比其他生理功能的下降更为明显[3].研究证实运动具有延缓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的功效[4],所以就运动延缓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借此提高国内康复医学专家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操联合本体觉训练在内耳微循环障碍前庭性眩晕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收治的90例内耳微循环障碍前庭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本体觉训练,观察组采用前庭康复操联合本体觉训练。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8周结束时眩晕症状(眩晕残障量表)与平衡功能(Breg平衡量表评分、稳定性指数)。结果:干预8周结束时,观察组眩晕残障量表评分、稳定性指数均低于对照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庭康复操联合本体觉训练可减轻内耳微循环障碍前庭性眩晕患者眩晕症状,改善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