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肩关节习惯性脱位已经成为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在肩关节首次脱位后,脱位再复发的几率和第一次发生脱位时的年龄及所从事的职业有密切的关系。据统计,第一次因创伤造成肩关节脱位,20岁以下的年轻人,脱位再复发的几率为60%—95%~([1]);20—30岁的人复发几率为40%—70%;特别是喜好运动的年轻人复发几率高达80%—95%~([2]),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运动员的训练、比赛乃至  相似文献   
2.
正跟腱病(tendon tendinopathy)是跟腱肌腱病的简称,多是由于跟腱的过度使用造成,常引发并伴随跟腱肌腱中部疼痛~[1],被称为跟腱痛,在经常从事运动的人群中发病率非常高。伴随竞技体育和大众健身的兴起,其发生率也有逐渐增长的趋势~[2]。跟腱病的发生率在跑步类运动员中约为11%,在舞蹈演员中约为9%,在优秀的长跑运动员中约为7%—9%~[3],青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跑台运动后徒手被动牵张对骨骼肌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牵张组、运动对照组和安静对照组,进行连续跑台训练,牵张组在每次运动后进行徒手被动牵张练习。结果:光镜和透射电镜结果表明,运动对照组骨骼肌横截面积增大,肌丝排列紊乱,Z线扭曲。牵张组腓肠肌的肌纤维排列、Z线和线粒体结构明显好于运动对照组,肌纤维横截面积小于运动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后徒手被动牵张可改善腓肠肌超微结构.延缓骨骼肌横截面积的增加.从而有效防止骨骼肌过分粗大.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背景:研究表明足横弓的完整和稳定对足部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前足过度承重是导致足横弓变形的主要因素,关于国人足横弓承重类型研究至今少有报道。目的:探讨步行时足部冲量峰值区域,区分足横弓承重类型,为足部损伤的预防和康复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采用Footscan高频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1000名女大学生自然行走时的动态足底压力分布进行测试分析,观察其步态及支撑期冲量、时相、足内外翻等指标。结果与结论:通过聚类分析,第1跖骨承重类型109例、第2、3跖骨承重类型213例、第3跖骨承重类型517例、第3、4跖骨承重类型161例。第1跖骨承重类型离地阶段时间百分比大于其他3类,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第1跖骨承重类型在离地阶段过度足外翻的比例最大,第2,3跖骨,第3跖骨,第3,4跖骨承重类型的足外翻比例依次减小。基于足底压力分析,正常人步行时足横弓负重可分为4类承重类型,为解释足步行时的足部功能提供帮助,其中第1跖骨承重类型易前足发生足部损伤。  相似文献   
5.
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统计学分类研究对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414篇运动人体科学方向论文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认识目前运动人体科学类论文研究方法及测试手段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结果显示: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方法具有自身专业特点;多种研究方法联合运用将成为未来方法学发展的趋势;运动生物力学测试于段将在录像解析、足底压力测试及运动医学方向上有所发展;多学科方向、偏重定量化的测试手段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推动了运动人体医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体平衡能力的评价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平衡是人体一项重要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平衡能力对于维持各种姿势、进行各种活动以及对外界干扰产生适宜的反应尤其重要.那么在进行体育运动过程中,平衡能力就更为重要,特别是在技能主导类难度项群的项目中,所以平衡能力的准确测定在国民体质监测、运动选材及平衡能力训练过程中具有现实意义.文章较详细地介绍了目前人体甲衡测试系统的研究现状,得出到目前为止对人体平衡能力的评价仅局限于单一的利用平衡量表或平衡测试仪,还没有几种测试方法的结合或配备其他一些辅助方法来综合反应人体平衡能力,比如步态、足底压力以及下肢肌肉力量等测试等手段,还未形成一个完善、合理和科学评价人体平衡能力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肥胖青年平地自然行走时足底压力分析与步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肥胖青年人平地自然行走过程中左右双足平均峰力值、受力间期、冲量等参数特征,探索足底压力参数的分布规律.方法:实验于2007-11在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步态分析室进行.抽取河北师范大学20~22岁、体质量指数>28 kg/m2的肥胖学生94名,采用比利时Footscan USB2平板式足底压测试系统对其进行动态足底压力测试.所有受试者测试期间足踝关节活动正常,测试时均脱鞋袜,以个人平常步态自然行走,每人行走3次,记录动态足底压力,计算足底各个区域的平均峰力值、受力间期、冲量等参数特征.结果:94名受试者进入结果分析.①平均峰力值:足部最大受力部位在足跟和前掌第2,3跖骨头,各部位最大压力由大到小依次为足跟、第2,3,1跖骨、足弓、第4跖骨、第1趾骨、第5跖骨、第2~5趾骨.②受力间期:足部最大受力间期部位在前掌第3,4跖骨头,各部位受力间期由大到小依次为第3,4,2,1跖骨、第5趾骨、足弓、第1趾骨、足跟、第2~5趾骨.③冲量:足底所受冲量最大的部位是足跟内侧,各部位所受冲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足跟内侧、第2跖骨、足跟外侧、第3,1,4跖骨、足弓、第1趾骨、第5跖骨、第2~5趾骨.④肥胖青年行走时重心运动轴线在跟部和第1~3跖骨头的范围内,但压力中心移动速度过快且不均匀.结论:①肥胖青年平地自然行走时的足底应力-时间曲线呈明显的双峰型.②肥胖人群足底各区域所受地面反作用力的冲量大,所以其鞋的设计应尽可能增大与脚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足与地面的接触时间,达到减小冲击力值的目的.③肥胖青年行走时重心运动轴线符合正常人体生理规则,前脚掌处压力中心过于密集,若长期大负荷刺激第2,3跖骨头处易形成胼胝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短跑成绩与上下肢等速肌力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于2004-10/2004-11随机抽取河北省少年体校女子短跑运动员10名为观察对象。用澳大利亚KINITECH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测试右侧肩、髋和膝关节60(o)/s、120(o)/s、240(o)/s的等速肌力。测试前进行2次练习,然后在3种测试速度下全力屈伸6次,不同速度测试之间每次间隔30s。取相对峰值力矩。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得到上下肢等速肌力与运动成绩的关联程度。结果:因素关联度较大的依次为:肩关节伸60(o)/s,120(o)/s,240(o)/s;髋关节屈120(o)/s;髋关节伸120(o)/s,240(o)/s,膝关节伸120(o)/s,髋关节屈240(o)/s;膝关节屈120(o)/s。结论:肩部肌力、各关节快速肌力和膝关节120(o)/s的等速肌力对运动成绩贡献大。加强女子短跑运动员肩部快速肌力和大腿后群肌力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其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9.
学术背景:平衡能力是人体的一项重要生理机能,在人类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直接影响老年人独立生活能力,严重的会引起老年人跌倒,诱发其他疾病.目的:总结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展望未来老年人平衡能力研究的发展方向.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12/2007-06有关老年人平衡能力方面的文章,检索词“elderly,balance“,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共检索到208篇文章.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97-12/2007-06的相关文章,检索词“老年人、平衡能力“,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共检索到85篇文章.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有关文章找全文.纳入标准:①平衡能力的研究.②老年人平衡特征.③平衡能力评价.④运动干预对平衡能力的研究.排除理由:①较陈旧的文献.②重复研究.文献评价:共19个研究满足全部纳入标准,予以纳入.其中6篇为老年人平衡特征的文献、8篇平衡评价的文献、5篇运动干预老年人平衡影响的文献.资料综合:①平衡能力是人体相关系统功能的集中表现,研究影响平衡能力的前庭系统、视觉系统、躯体感觉、神经系统及肌肉-骨骼等系统功能增龄性的变化趋势,探究导致平衡能力增龄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待解决的问题.②平衡测试是定量评定平衡能力的前提,针对老年群体的特殊性,逐步寻求安全、简捷能全面反映其平衡能力的测试方法.③国内专业人员日益提高了对平衡的关注,发表的论文也较多,但由于平衡评定方法不统一,对中国人民平衡能力增龄性变化的研究没有继承性,研究国民的平衡能力增龄性变化是必要的.④众多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延缓平衡能力的衰退.但研究比较分散,运动项目比较单一,探究利于干预的运动项目以及最佳时机是待解决的热点课题.结论:建立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民平衡能力评价体系,研究国民的平衡能力增龄性变化是十分有必要的,为全民健身活动中的老年人科学地进行健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系统的观点,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影像拍摄解析测量法等研究方法,并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理论知识结合篮球运动员个体,从多个视角分析篮球运动员身体协调功能与竞技战术学习能力的密切关系,探讨身体协调功能与竞技战术能力的相关性及生理机制。得出:协调功能是篮球运动员重要的基础身体素质,是形成运动技能和竞技能力的重要基础。协调能力较好的运动员能够较快地掌握篮球竞技战术,能够在比赛时较流畅地运用已掌握的运动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