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结核病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who估计,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每年约有200万人死于结核病[1-2].传统的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因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等缺陷限制了其推广应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enzyme-linkedimmunospot,elispot)是一种体外检测单细胞水平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功能的免疫学技术,由lalvani等[3 ]首先将其应用于结核病的快速诊断,为结核病的实验室检测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本文就t细胞斑点试验在菌阴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是单一病因传染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防治结核病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目前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主要有细菌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赛  汤逊 《实用骨科杂志》2012,18(9):819-822
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也是全球27个耐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耐多药结核病(multiple 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是指结核分枝杆菌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利福平耐药的结核病。由于MDR-TB的明确诊断费用昂贵并且治疗效果不佳,属于结核病中的顽疾,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结核病控制的主要障碍之一。骨关节结核是肺外结核的主要病灶之一,  相似文献   

4.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累及肺,是传染病中单一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也是最常见的与艾滋病相关的机会感染性疾病。MTB可侵入人体全身各脏器,经血源播散至脑、脊髓、肝、肾和肠等组织。结核病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包括HIV感染者,估计每年有800万肺结核新发病例,全世界每年有300万-400万人死于结核病,以发展中国家患者为甚。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结核( Congenital tuberculosis ) ,亦称宫内感染性结核,指母亲在妊娠期患有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经胎盘通过脐带垂直传播,使胎儿在宫内感染结核,多发生在肝脏,亦可由在分娩过程中吸入或吞入被结核分枝杆菌污染的羊水或产道分泌物引起[1]. 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呈增加趋势,而先天性结核病较为罕见,预后较差,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临床表现亦缺乏特异性,可突然、迅猛出现,亦可隐匿、迁延发病,一般多于出生后几天或几周内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 怀疑患儿先天性结核,应及时评估患儿母亲疾病情况,尽可能完善其母亲亚临床结核检测. 因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早期诊断困难,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极高. 2016 年10 月5日,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收治一例先天性肺结核患儿,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透析患者由于免疫力降低,极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研究显示,透析患者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率为普通人群的4.6~15.5倍,而且主要是肺外结核,占40.0%~87.5%,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淋巴结结核。透析患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的症状极不典型,甚至无明显的感染症状,且结核菌素试验常为阴性(阳性率仅为20%),普通的诊断方法较难发现。本文就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透析中心经严格筛查并诊断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9例透析患者相关情况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肺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策略。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肝移植手术,且术后合并肺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7例病例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疗方法及治疗结局。结果 肝移植术后发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时间为术后2.5~48个月,中位时间为12个月,感染部位均在肺部。7例病例中有5例在确诊时无明显临床症状(占比71.4%),有3例肺部CT有典型结核杆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占比42.9%);有5例结核特异抗原检测阳性(占比71.4%),3例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痰液1例,14.3%;肺泡灌洗液2例,28.6%),2例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阳性(占比28.6%)。7例病例的抗结核治疗策略有HRZE方案1例,异烟肼单药1例,左氧氟沙星+异烟肼+乙胺丁醇方案1例,莫西沙星+利奈唑胺+乙胺丁醇+异烟肼方案1例,莫西沙星+利奈唑胺方案2例,利福喷丁+异烟肼方案1例。随访2个月~19个月,2例于肝移植术后3个月余死亡,3例肺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治愈,2例仍在抗结核治疗中。结论 肝移植术后合并肺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诊...  相似文献   

8.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是为结核病的确诊提供病原学证据,也是确诊传染性肺结核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的重要依据,是结核病诊断、治疗和防治效果评价的技术关键。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我国15岁以上人群活动性、涂阳和菌阳肺结核的患病率分别为459/10万、66/10万和119/10万,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率为6.8%[1]。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血液结核分枝杆菌液体培养对HIV感染者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6年8月至2008年7月,对广西省4个诊疗机构中HIV感染者进行包括临床、胸片、痰涂片、痰快速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血液快速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在内的综合筛查以诊断活动性结核。分析结核分枝杆菌血培养在HIV感染者中的总体阳性率和在不同CD4水平患者中的阳性率,总结血培养阳性的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血培养对结核的诊断价值。结果 602例HIV感染者在结核筛查时进行了血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7例检出结核分枝杆菌菌血症,血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在HIV感染者中的总体阳性率为1.2%。在CD4计数〈200/μl、〈100/μl和〈50/μl患者组中,血培养阳性率分别为1.4%、1.8%和2.4%,逐渐增高。共诊断活动性结核133例,其中结核分枝杆菌菌血症的阳性率为5.3%。血培养阳性的结核患者中位CD4仅为17/μl,均有明确的肺部影像学改变,2例有粟粒样表现,6例同时行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其中5例(83%)阳性,5例患者伴有明确的肺外结核。与无结核分枝杆菌菌血症的结核/HIV合并感染者相比,有结核分枝杆菌菌血症的患者BMI和CD4计数较低,盗汗症状更常见。结论血液快速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在广西HIV感染者中的阳性率总体较低,但随着患者免疫缺陷的加重,阳性率逐渐增高。本研究中有结核分枝杆菌菌血症的HIV感染者均有明显肺部病变,且痰培养的阳性率高,提示结核分枝杆菌血培养对提高HIV感染者中结核的诊断率作用可能有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pRNA-3WJ-siLNA gapmer(Mce4)-aptamer(CD40)纳米微粒(简称pRNA纳米微粒)在脊柱结核细胞模型中对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成骨细胞建立脊柱结核细胞模型。先培养及准备人成骨细胞,人成骨细胞培养至第三代;然后构建培养荧光结核分枝杆菌;将培养良好的人成骨细胞用1×Trypsin-EDTA胰蛋白酶消化之后以70%密度在100mm细胞培养皿种植细胞,经24h培养使细胞稳定之后,将1麦氏比浊管的对数生长中期荧光结核分枝杆菌以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1∶10感染培养的人成骨细胞6h,用不加血清培养液清洗3次,在培养箱中培养24h;然后将感染成功的人成骨细胞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及B、C、D组(三个实验组),三个实验组分别置入本研究团队构建的0.1μM、1μM、10μM浓度的脊柱结核靶向治疗pRNA纳米微粒溶液,共培养36h之后,加入细胞裂解液裂解细胞,裂解产物用Middlebrook 7H9培养液稀释20倍,之后均匀涂抹到琼脂平板,放入到37℃,5%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1d,使用Gel Doc XR+system凝胶成像系统观察菌落影像,使用Bio-Rad Discovery Quantity One~?1-D analysis软件对四组的所有菌落进行了测定,统计分析各组人成骨细胞中结核分枝杆菌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FU)。结果:人成骨细胞培养良好;成功构建荧光结核分枝杆菌(H37Ra-GFP);荧光结核分枝杆菌结合并进入人成骨细胞。经统计分析A、B、C、D四组菌落形成单位(272.67±67.06、183.33±8.74、154.33±25.72、76.67±11.02)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14.68,P0.05);且B、C、D三组的菌落形成单位分别与A组相比时,均明显低于A组(P0.05),B、C、D三组菌落形成单位依次下调,三组菌落形成单位两两比较存在差异,并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NA纳米微粒以浓度梯度的方式抑制结核分枝杆菌在人成骨细胞中的生长存活,甚至低浓度也具备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35岁,待业。因“左颈部肿块8个月,咳嗽、咳痰伴声音嘶哑4个月余”于2010年11月25日到杭州市红会医院外科就诊。患者8个月前发现左侧颈部及颈根部出现肿块,伴有局部隐痛,夜间盗汗,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局部皮肤红肿,到浙江省肿瘤医院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找到抗酸杆菌1条,提示颈部结核性淋巴结炎。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月~2009年1月,我科采用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4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19~68岁。病程6个月  相似文献   

13.
第17届国际肝移植学会(InternationalLiverTransplantationSociety,ILTS)年会于2011年6月22—25日在西班牙瓦伦西亚会议中心举行。来自73个国家逾1400位学者参与本次学术盛会。本次会议入选口头交流论文171篇,壁报交流论文591篇。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我国严重的卫生健康问题,目前大约有1.7亿慢性HBV感染者,约占世界慢性HBV感染者的一半。HBV基因组结构为部分环状双链DNA,全长约3.2kb,其核心启动子对于HBV的复制和形态构成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肺移植是公认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纤维化、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及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引起的肺气肿等终末期肺疾病的唯一有效方法。根据国际心肺移植协会的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球共完成肺移植32652例,受者术后1,3,5,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9%,63%,52%,29%[1]。肺移植延长了受者的生存时间,同时也提高了受者的生活质量[2]。然而大多数研究仅关注生理指标,对心理指标的研究报道较少,目前国内也尚无预防和治疗肺移植受者术后心理问题的干预标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胸科ICU对肺移植成人受者在ICU监护治疗期间进行集束化护理,取得了良好的心理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10年肝移植趋势 2010年共64个移植中心实施肝移植手术2144例次,占总体肝移植手术的11.37%(2144/18849)。其中活体肝移植62例次,可控型心死亡供者肝移植23例次,儿童肝移植38例次。2010年肝移植手术例次与前两年相比变化不大,但活体肝移植和儿童肝移植占比(2.89%和1.77%)则低于前3年。  相似文献   

17.
圆锥角膜是一种双眼角膜锥形扩张的致盲性眼病,一般青春期发病,影响患者终身。对于曲率较大,特别是中央明显变薄前突的完成期圆锥角膜一般需要手术治疗。我们采用改良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完成期圆锥角膜,不仅手术安全性提高,而且患者术后1年以后的视觉效果与穿透角膜移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1]。现将手术方法介绍如下,具体操作见视频。  相似文献   

18.
2009年5月至2010年7月我们采用改良手辅助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切取29例供肾,手术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26min,平均热缺血时间1.6min,平均出血量20mL。该术式结合了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和手辅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两者优势,手术创伤小,热缺血时间短,学习曲线低,易于掌握,现介绍如下,具体操作见视频。  相似文献   

19.
肾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后大量生成的活性氧及其引起的脂质过氧化过程在IR损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前期研究已经证实乙醇预处理可以减轻心脏和脑IR损伤,其机制与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有关。  相似文献   

20.
Glutamate neurotoxicity, which can result in both neuronal damage via c-Jun N-terminal kinase (JNK)/c-Jun pathway and increased GIuR6 SUMOylation, has been related to hypoxia or ischemia. Here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glutamate on GluR6 SUMOylation status and the impact that these modifications have on c-Jun activity. We showed that SUMOylation of GIuR6 at lysine 886 (K886) could be induced by glutamate treatment and occurred in a rapid manner; however, induced mutation at this site would block SUMOylation in vitro. The activation of c-Jun and PC12 cell death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inhibition of SUMO pathways in cells treated with glutamate. We further demonstrated that Ubc9 played a functional role in GluR6 SUMOylation and that the C93S mutant of Ubc9 abrogated SUMO-1 conjugation activity. In conclusion, SUMOylation of GIuR6 has key roles in the regulation of glutamate neuronal excitotoxicity. These data reveal another role of SUMO in protection against cell dea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