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的不断深入,广大医务工作者,不仅用X线诊断学知识开展对中医理论实质的研究,以客观依据阐明中医理论,而且用中医理论丰富X线诊断学内容,扩大检查范围,提高诊断水平,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X线诊断学在研究中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不断深入,许多医务工作者利用X 线诊断学技术,进行中医基础理论和证等的客观化研究,这不仅丰富了X 线诊断学的内容,而且对中医学的研究与发展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中医学有重要意义。有关这类论著很多,涉及面很广,本文从几  相似文献   

3.
一、重点掌握诊断学中症状和检体诊断诊断学是论述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一门科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其内容包括症状诊断、检体诊断、实验诊断、X线诊  相似文献   

4.
从临床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探讨了中西医结合的思路,认为既要辩证,又要辨病,做到诊断学上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学上的中醛结合,应做到中医特色与西医优势相结合,中医理论现代化指导中西医结合,宏观辩证与微观施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医病名的现状,从历史和临床实践的角度论证了病证结合是中医诊断学的精髓,从认识论和方法学上比较了中西医病名的异同,阐述必须坚持中医病名,继承和发展中医理论,规范中医病名学术体系,推动中医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6.
放射诊断学是医学诊断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应用X线透过人体后,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在荧光屏(或影像增强电视屏或录像)或X线片上显出影像,从而可以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目的的一门医学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学科——临床学科,也称临床放射学。它是一种特殊的检查方法,并与其他影像学一样,都属于活体器官的直接视诊范畴。  相似文献   

7.
诊断学常识     
根据中医临床的实际需要,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将从今年一期起,陆续刊登一些现代医学诊断学的常识,使我们的临床中医能运用西医诊断学的知识为中医诊病服务。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方法和原理的学科。内容包括问诊、检体诊断、实验诊断、X线诊断及其它诊断。我们将根据中医的需要选登适当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形神统一”观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神统一”观,寓于中医理论病因学、诊断学、养生学、治疗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有助于临床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骨伤科X线诊断学是中医骨伤专业重点基础课程之一,为配合北京中医药大学培养合格的中医骨伤专业人才,我科于2006年成立影像教研室,并开始承担北京中医药大学七年制中医骨伤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中医诊断学》是连接中医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桥梁,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中医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中医诊断学》临床模拟教学针对理论教学的不足,以建构主义认知理念为指导,采用情景设置构筑各种真实的临床问题,通过协作会话、合作学习解决各临床问题,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对所学的理论与技能进行实际应用并深刻掌握、理解。《中医诊断学》临床模拟教学符合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成长,是现行《中医诊断学》课程体系的有益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11.
脉诊是医生用手指对患者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的动脉进行切按,体验脉动应指的形象,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一种常规诊察方法,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在保持中医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实用性等方面较以往教材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笔者在脉诊的教学中体会,尚有以下几处内容值得商榷,以确保学生对脉诊理解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七、微观辨证沈自尹等首先提出。属于中医辨证学或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新概念。传统中医辨证方法主要是靠宏观望、闻、问、切等手段,收集辨证素材,运用中医理论归纳分析,"司外揣内"进行理论思维和辨证。虽然始终强调"探微求索"、"防微杜渐"等,追求辨证的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与X线在诊断脊柱骨折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0年7月期间区院脊柱骨科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行X线平片和CT扫描诊断,对影响学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CT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的相符率为96.25%,X线诊断结果与手术诊断的相符率为80.00%,两种方法的诊断相符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χ2=5.86,P=0.00)。CT诊断的各项指标平均得分为(11.62±1.62),X线诊断的各项指标平均得分为(8.89±1.71),两种方法的诊断指标得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t=4.67,P=0.01)。结论:CT诊断与X线比较,在诊断脊柱骨折方面具有较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对于轻度的脊柱骨折患者可选用X线诊断法,对于重度的脊柱骨折患者应该选用CT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肠梗阻消化道造影的X线影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6月于我院进行肠梗阻消化道造影X线诊断的156例患者,对其进行X线腹部平片诊断和X线腹部平片诊断辅助CT检查,将在肠梗阻的定位诊断及定性诊断方面的准确率与术中所见或临床随访诊断结果比较。结果:X线腹部平片诊断辅助CT检查在肠梗阻的定位诊断、定性诊断以及肠梗阻的程度的准确率方面均高于X线腹部平片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道造影的X线诊断是肠梗阻重要的诊断方法,结合CT检查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X线诊断左心衰肺水肿的特征性表现,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左心衰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X线特征性表现。结果胸部X线片示肺血管纹理增粗模糊,两肺部"蝶翼征"、支气管"袖口征"等特征性X线征象。血管蒂宽度和心胸比例也明显增大。结论肺水肿胸部异常X线改变比临床表现出现早,根据肺部X线特征性表现和临床症状,提高诊断左心衰肺水肿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叶振韬  李奕祺 《光明中医》2023,(8):1476-1479
象思维是中医理论中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思考方式,贯穿于整个中医基础理论之中。中医诊断学是研究诊法与辨证的一门学科,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学科基础,故亦离不开象思维,在诊法中多有体现。此文以中医理论的象思维为切入点,探讨其在中医诊断中的体现及运用,思考其在诊断思维中的贡献与不足。  相似文献   

17.
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诊察疾病,辨别证候的学科。其内容包括四诊、八纲、辨证三大部分。它是从基础理论课到临床学科的桥梁,也是学习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西医院校开展中医学教育有其独特的背景与要求,中医诊断学涉及面广,内容较多,而教学时数有限,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中面临既要有效地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和X线对脊柱损伤的诊断价值,脊柱的损伤CT比X线片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方法回顾分析120例脊柱损伤的X线与CT影像资料。结果120例中X线发现椎体骨折116例,CT扫描发现椎体骨折120例。多椎体骨折16例,椎管狭窄38例,损伤部位:颈椎2例,胸椎21例,腰椎81例,胸腰椎复合损伤16例。结论X线是脊柱损伤的基本诊断方法,但因体位和影像重叠的影响对骨折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CT扫描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比X线更多的信息和可靠的依据,是脊柱损伤的首选方法,CT在诊断椎管狭窄的程度有重要价值,CT检查明显优于X线片。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中医类专业和实验诊断学自身的特点,使中医类专业实验诊断学理论教学中存在着学科发展迅猛而教材内容滞后、教学对象为中医临床学生而教学内容为医学实验技术以及学生求知欲强而教材内容少、课时少等矛盾。优化教学内容的扬弃取舍,补充、更新和重组教学内容;缩短教学内容的临床距离;改变教学内容的组织线索以及适当引入中医理论有利于解决这些矛盾。  相似文献   

20.
CT,它的全称叫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技术,问世于1972年,是放射诊断的一项重大突破,CT不是X线摄影,而是用X线对人体扫描,取得信息,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而获得的重建图像。它能使传统的X线检查难以显示的器官及其病变显示成像,且图像清晰,解剖关系明确,从而扩大了人体的检查范围,大大提高了病变的早期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