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心脏瓣膜替换术早期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 987年 8月~ 1 999年 1月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行心脏瓣膜替换术 5 6例。现将早期手术并发症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与结果   5 6例心脏瓣膜替换术中男 31例 ,女 2 5例。年龄 2 2~ 5 8(平均 39.7)岁。 5 6例中二尖瓣替换术 (MVR) 36例 ,主动脉瓣替换 (AVR) 1 2例 ,双瓣膜替换 (DVR) 8例 ;风湿性心脏病5 2例 ,感染性心内膜炎 4例 ;首次换瓣 5 1例 ,再次换瓣 2例 ,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换瓣 3例。主要并发症见表 1。表 1 各种早期并发症在不同术式中的发生率及死亡情况并发症类别 MVR AVR DVR总计发生率 (% )死亡例数…  相似文献   

2.
1997年 8月~ 2 0 0 2年 8月 ,我科在体外循环下实施心脏手术 16 87例 ,术中及术后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2 9例 ,发生率为 1.72 % ,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9例病人 ,男 16例 ,女 13例 ;年龄 2~ 72岁 ,平均4 0 .5岁。手术类型 :房室管畸形矫治术 8例 ,心脏二尖瓣并主动脉瓣置换术 7例 ,二尖瓣并三尖瓣置换术 4例 ,法洛四联症矫治术 5例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3例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并二尖瓣置换术 2例。术中发生 2 6例中 ,有 2例发现后再次转机拆除原缝线 ,重新缝合后恢复窦性心律 ;2 4例在心脏复苏后心率明显减慢 ,药物…  相似文献   

3.
我院 1998年 7月至 2 0 0 1年 7月完成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直视手术 76例 ,其中应用抑肽酶 5 0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76例患者均完成CPB下心脏直视手术 ,其中男 36例 ,女 4 0例。年龄 2~ 5 4岁 ,平均年龄 36岁。手术类型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2 0例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2 2例 ,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 6例 ,单心房矫治术 1例 ,马凡氏综合征行Robin Seck手术 1例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 1例 ,单纯二尖瓣膜置换术 8例 ,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 6例 ,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膜置换术 9例 ,三尖…  相似文献   

4.
我院 1995年 12月— 1998年 12月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 80例 ,无 1例死亡 ,均痊愈出院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0例中 ,男 5 8例 ,女 2 2例。年龄 3~ 5 5岁 ,平均 2 1.5岁 ,体重 15~ 70kg ,平均 35 .2kg。其中ASD 12例 ,VSD 15例 ,PS 10例 ,PDA 12例 ,部分房室通道 2例 ,TOF 3例 ,佛氏窦瘤破裂 5例 ,二尖瓣替换 12例 ,主动脉瓣替换 4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替换 5例。2 手术与结果80例均在全麻 ,低温和体外循环下手术。术中顺利 ,术后恢复良好 ,复查多普勒显示 :心内缺损修补满意 ,无残余漏 ,狭窄者疏通理想 ,梗阻…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心脏手术心肌保护的方法众多 ,我们自 1996年 6月~ 1999年 5月采用氧合血停跳液行心脏手术 37例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 2 0例 ,女 17例 ,年龄 11~ 70岁 ,平均 37.4岁 ,体重 2 8~ 90kg ,平均 53.2kg ,心功能Ⅱ~Ⅳ级 ,Ⅱ级 16例 ,Ⅲ级 13例 ,Ⅳ级 8例。行冠脉搭桥术 3例 ,F4矫治术 3例 ,干下室缺修补加主动脉瓣置换术 2例 ,房缺修补术 5例 ,室缺加肺狭矫治术 1例 ,室缺修补术 4例 ,二尖瓣置换术 10例 ,双瓣置换术 4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5例。2 材料及方法手术采用北京普惠公司产成人Ⅰ型心肌停跳液装置。全…  相似文献   

6.
体外循环 (CPB)是在施行心脏手术时 ,将腔静脉血液引流到体外的人工肺中进行氧合 ,然后由血泵将氧合血输送到动脉系统 ,维持全身的血液循环 ,以保证全身各器官组织在手术中的血液供应的操作( 1) 。在 76例心内直视手术配合中 ,我们针对手术尖端、复杂、危险性大、用药多、参加人员多 ,配合要求快、稳的特点 ,认真做好机器管理。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我院自 1992年 12月至 1998年 10月施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共 76例。其中男性 31例 ,女性4 5例 ,年龄 2岁 6个月~ 51岁。术式有二尖瓣替换术 2 8例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2 5例 ,房间隔…  相似文献   

7.
顾佩宝  姚琦玮 《浙江医学》1995,17(3):156-157
随着心脏外科手术的广泛开展,育龄妇女心脏术后妊娠也逐年增多。我院自1983年10月至1993年3月,心脏术后妊娠孕妇30例,共妊娠45次,现就其妊娠和分娩的临床过程进行分析,并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临床资料 本文30例中先心术后21例,年龄23~39岁,平均28.11岁;风心术后9例,年龄23~40岁,平均28.76岁。 心脏手术类型:心脏行房缺修补术7例,室缺修补术2例,动脉导管结扎术5例,法乐四联症纠正术6例,肺动脉狭窄扩张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4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1例,二尖瓣扩张术4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自体瓣感染性心内膜炎 (NVE)外科治疗的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  2 0 0 1年 9月至 2 0 0 4年4月收治NVE患者 2 0例中男 14例 ,女 6例 ,平均 2 9.5岁。发病前无原发性瓣膜病变或心脏其它畸形者 4例 ,具有原发性瓣膜病变或心脏其它畸形者 14例 ,术前心功能Ⅱ级 3例 ,Ⅲ级 13例 ,Ⅳ级 4例。感染性病变侵犯主动脉瓣 13例 ,二尖瓣 8例 (其中主动脉瓣、二尖瓣均受损 5例 ) ,肺动脉瓣 6例 (1例合并二尖瓣受损 ,1例合并主动脉瓣受损 )。施行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双瓣膜替换 5例 ,主动脉瓣替换 8例 ,二尖瓣替换 3例 ,肺动脉瓣赘生物摘除 1例 ,肺动脉瓣修补成形 5例。结果 本组 2 0例全部生存。 1例主动脉瓣瓣周脓肿合并左室右房瘘病人 ,主动脉瓣替换术后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术后随访 1~ 2 4个月 ,心功能全部恢复至Ⅰ级 ,无瓣周漏 ,无再感染。结论 NVE首先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右心瓣膜心内膜炎待感染进入稳定期后采取瓣膜修复术 ;而左心瓣膜心内膜炎 ,应依据患者心功能和赘生物的状态决定手术时机 ,心脏瓣膜替换术仍是左心瓣膜心内膜炎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抗凝治疗后出血和栓塞是瓣膜替换术后常见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占所有瓣膜替换术后并发症的75%[1]。因此正确地掌握术后抗凝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是提高瓣膜替换术后生存率的重要环节。1 临床资料我院自1993年9月~1998年9月,共施行心脏瓣膜替换术30例,全部为机械瓣。其中男7例,女23例。年龄13~52岁。二尖瓣替换术24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替换术5例,主动脉瓣替换加室缺修补术1例。术后均施行抗凝治疗,并发栓塞1例,并发出血1例。2 护理体会2.1 常用抗凝药物及给药方法 瓣膜替换术后常用抗凝药物有:①香豆素类:华法令,新抗凝片等;②抗血小板药物:…  相似文献   

10.
1997年12月至1998年9月 ,我们选择性地对35例心脏疾病患者通过锯开部分胸骨进行心脏直视手术 ,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35例中男16例 ,女19例 ;年龄6~63岁 ,平均29岁。行主动脉瓣替换术6例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5例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5例 ,二尖瓣替换术8例 ,四联症根治术l例。主动脉瓣替换术转流时间61~90min ,平均78min ;主动脉阻断时间为39~72min ,平均56min。二尖瓣替换术转流时间为46~90min ,平均73min ;主动脉阻断时间为26~62min ,平均49m…  相似文献   

11.
李建梅 《华夏医学》2001,14(5):612-613
传统的二尖瓣替换术都是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进行 ,切除前、后瓣叶及瓣下结构。传统术式因切除瓣下结构破坏了瓣叶与左心室的连续性 ,术后易致左心功能不全。1992年 6月至 2 0 0 0年 1月 ,我科在 16 1例二尖瓣替换术中行保留瓣膜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术 2 3例 ,术后重点加强循环的维护和神经系统、呼吸道、引流管等护理 ,收到良好的效果。术后住院时间短 ,心功能恢复理想。现将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2 3例患者 ,男 14例 ,女 9例 ;其中风湿性心脏病 2 2例 ,先天性心脏病二尖瓣前叶脱垂 1例 ;年龄 12~ 43…  相似文献   

12.
育龄妇女心脏缺损修补术及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是否能承担妊娠 ,在妇产科界已引起高度关注。本文就我院自 1 996年 6月~ 2 0 0 2年 1 0月收治的 5例心脏手术后妊娠 ,经随访有关妊娠分娩情况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五例患者 ,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1例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1例 ,二尖瓣置换术 2例 ,二尖瓣置换 +主动脉瓣置换术 1例。孕前心功能均在I~II级 ,妊娠距手术时间 4~ 1 3年。除一例在妊娠 3 0周出现心衰 ,其余 4例妊娠经过均顺利。 3例在 3 8~ 3 9周自然分娩 ,2例在 3 9~ 40周行剖宫产 ,产后心功能I~Ⅱ级。 2例在产前一周停用抗…  相似文献   

13.
自1992年12月至1995年9月,我科为66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人施行瓣膜替换术,其中二尖瓣替换53例.双辩替换术12例,单纯主动脉瓣替换1例。手术早期无死亡,晚期死亡3例.本文围绕换瓣手术指征、术中操作、自体输血应用、围手术期处理进行了讨论。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66例中男19例,女47例。年龄18~63岁,平均34.48岁。病史1~33年。病因:风湿性心脏病,其中二尖瓣病变53例,双瓣膜病变12例,单纯主动脉瓣病变1例。有脑栓塞史3例,心内膜炎史4例,冠心病史1例。曾行二尖瓣闭式分离术8例。正线胸片:*Th.5~0.88(平均0.61丈0…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临床总结探讨3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30例IE中,男22例,女8例;年龄3~50岁(平均26.3岁);心功能(NYIIA)Ⅱ级5例,Ⅲ级19例,Ⅳ级6例。择期手术18例,急诊手术12例。施行二尖瓣替换术4例,主动脉瓣替换术6例(其中1例合并主动脉窦瘤破裂同期行窦瘤切除修补术,主动脉二尖瓣双瓣替换术8例,三尖瓣修复成形术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5例,动脉导管直视缝闭术4例,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2例,右室双腔心根治术1例。结果:本组死亡3例,死亡率10%,分别为主动脉二尖瓣替换术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室颤各1例,法乐氏四联症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1例。27例术后随访9~250个月(平均86.4个月),晚期死亡2例,均为人造瓣膜心内膜炎。存活25例(83.3%)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恢复至Ⅰ级者20例,Ⅱ级者4例,Ⅲ级1例。结论:外科治疗是难治性IE的有效治疗手段,IE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尽可能清除感染病灶和彻底根治心脏基础疾病。  相似文献   

15.
陆秀萍  蒋欢潮 《医学文选》2001,20(5):733-733
迟发性心包填塞是心脏直视手术后的一个严重并发症 ,是手术 1周后发生的心包腔积血、积液造成的心脏压塞。因发病时大多数患者已不在监护室监护 ,加之症状不如急性心包填塞典型 ,往往易被漏诊误诊而延误处理 ,造成致命的严重后果。作者曾参与救治护理本组患者共 7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男 5例 ,女性 2例 ,年龄 12~ 5 2岁 ,其中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1例 ,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 5例 ,二尖瓣置换术 1例 ,发生积液时间为术后 9天~ 4个月。其中 1例 12岁男孩室缺修补术后 ,表现为出现渐进性低心排和心衰表现 ,经对症处理没有改善 …  相似文献   

16.
张维  范珊红  薛卫斌 《医学争鸣》2000,21(12):1521-1521
0 引言 缺血缺氧性脑损害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是患者致死或致残的重要原因 . 1990 - 12 / 1997- 0 5 ,我科共发生心脏术后脑缺血缺氧性损害 16例 ,占同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 0 .8% .就其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16 (男 10 ,女 6 )例 .年龄 0 .5~ 5 9(平均2 6 )岁 .其中室间隔缺损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矫治术后 5例 ;房间隔缺损修补和法鲁四联症根治术后各 1例 ;二尖瓣置换及三尖瓣成形术后 3例 ;二尖瓣置换及 COX迷宫术后 1例 ;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术后 3例 ;二尖瓣成形及未闭动脉导管结扎术后…  相似文献   

17.
体外循环心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14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 5月~ 2 0 0 2年 12月 ,在我院实施体外循环心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14 3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5 6例 ,女 87例。年龄 2岁 4个月~ 5 0岁。体重 10~ 6 2kg。体外循环时间 18~2 10min。其中房间隔缺损 34例 ;室间隔缺损 31例 ;动脉导管未闭 3例 ;肺动脉狭窄 4例 ;法乐三联症 4例 ;部分心内膜垫缺损 2例 ;左房粘液瘤 9例 ;心脏瓣膜置换术 5 6例 ,包括二尖瓣替换术 (MVR) 17例 ,二尖瓣加三尖瓣成形术 (TVP) 12例 ,主动脉瓣替换术 (AVR) 9例 ,AVR加MVR18例 (10例同时行TVP)。1.2 手术…  相似文献   

18.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手术创伤大 ,术中气管插管 ,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较长。分泌物增多 ,容易发生呼吸道粘膜水肿及并发症。我们自1 994年~ 1 999年为 55例不同类型的心脏病患者进行了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 ,通过加强呼吸道的系统管理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5例 ,男 30例 ,女 2 5例 ,年龄最小 4岁 ,最大 47岁 ,其中 8岁~ 1 5岁最多 (占 58% ) ,室间隔缺损 2 2例 ,房间隔缺损 1 6例 ,法乐氏四联征 1 2例 ,二尖瓣瓣膜置换术 5例 ,术后监护 3d~ 7d ,呼吸机辅助通过气 6h~ 2 4h ,除 1例因…  相似文献   

19.
白韬  刘邕波  杜正隆 《华夏医学》2000,13(6):766-767
传统的二尖瓣替换术都是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进行 ,切除前、后瓣叶及瓣下结构。传统术式因切除瓣下结构破坏了瓣叶与左心室的连续性 ,术后易致左心功能不全。1992年 6月至 2 0 0 0年 1月 ,我科在 16 1例二尖瓣替换术中行保留瓣膜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术 2 3例 ,收到良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3例 ,男 14例 ,女 9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 2 2例 ,先天性心脏病二尖瓣前叶脱垂 1例 ,年龄 12~ 43岁 ,心功能分级 (NYHA) 级 3例 , 级 10例 , 级 10例 ,伴房颤者 11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5 2~ 81m m,平均 6 5 …  相似文献   

20.
人工机械瓣膜替换手术做为心脏瓣膜病变的可行性治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我科1990年1月~1994年6月急诊接治术后晚期猝死病人12例,现就死亡原因及预防方法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1.1 瓣膜替换术后晚期死亡12例,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最大59岁,最小27岁,平均48.6岁。12例病人均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其中二尖瓣替换7例,主动脉及二尖瓣双瓣膜替换5例。1.2 死亡时间距手术时间最短为5个月,最长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