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阳  曾果  冉隆蓉  姜桅  刘晓倩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1):2125-2127
目的:评估成都市儿童保健人员的婴儿喂养知识水平、指导现状及需求.方法:整群抽取成都市妇幼保健系统儿童保健人员共157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专/大学文化以上的调查对象知识评分集中在“优”,高/初中文化的调查对象知识评分以“差”为主;家庭访视人员的知识水平明显低于门诊儿保人员;基层门诊儿保人员的知识水平明显低于市、区级.调查对象回答辅食添加原则单一法引入辅食的原因等知识点的正确率低.调查对象在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时间和原则等方面给予看护人的指导最多.而对婴儿异常情况时的饮食、辅食的量和婴儿进食行为培养等方面,部分调查对象存在指导困难.调查对象更新知识主要依靠业务培训和专题讲座.结论:基层儿保人员的婴儿喂养知识和指导能力亟需提高.  相似文献   

2.
汪阳  曾果  冉隆蓉  姜桅  刘晓倩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7):3313-3315
[目的]评估成都市儿童保健人员的婴儿喂养知识水平、指导现状及需求. [方法]整群抽取成都市妇幼保健系统儿童保健人员共157名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大专/大学文化以上的调查对象知识分集中在"优",高/初中文化的调查对象知识评分以"差"为主;家庭访视人员的知识水平明显低于门诊儿保人员:基层门诊儿保人员的知识水平明显低于市、区级.调查对象回答辅食添加原则、单一法引入辅食的原因等知识点的正确率低.调查对象在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时间和原则等方面给予看护人的指导最多.而对婴儿异常情况时的饮食、辅食的量和婴儿进食行为培养等方面,部分调查对象存在指导困难.调查对象更新知识主要依靠业务培训和专题讲座. [结论]基层儿保人员的婴儿喂养知识和指导能力亟需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了解海淀区婴儿辅食添加喂养现状及知识来源,为进一步加强婴儿营养与喂养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0年5月至2010年8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儿童早期发展中心6-12月龄门诊健康检查的婴儿193例,对其母亲进行婴儿喂养现状及辅食添加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有88.97%婴儿添加了水果或蔬菜,87.05%的婴儿添加了谷类,84.97%的婴儿添加了蛋黄及肉类,随着婴儿年龄的增加,添加率逐渐增高,至12个月龄时,婴儿各类辅食基本添加完成。获取添加辅食的知识来源主要是儿保医护人员。结论目前海淀区参加早期教育的婴儿辅食添加大多能遵循喂养原则,仍有极少部分还不尽合理,辅食添加的知识来源,从儿保医护人员处获取率尚未达百分之百。儿保医护人员仍需努力加强婴儿辅食添加知识普及和技能指导,以望提高婴儿营养与合理喂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成都市婴儿辅食添加知识及喂养行为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成都市婴儿辅食添加知识及喂养行为现状,为开展婴儿营养改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成都市3~12月龄婴儿580名,对其看护人相关婴儿辅食添加知识及喂养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婴儿看护人辅食添加知识得分不及格率为39.9%,优秀率为12.3%;获取辅食添加知识的实际和期望来源均主要是儿保医护人员(70.7%、63.8%);6月龄婴儿谷类、水果/蔬菜类、蛋类、鱼/肝脏和其他肉类的添加率分别为95.7%、83.6%、84.5%、31.9%、30.2%;各类辅食首次添加时间集中在4~6月龄。【结论】目前成都市婴儿看护人辅食添加知识水平较低,婴儿辅食添加不尽合理,建议通过儿保医护人员加强婴儿辅食添加知识普及和技能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婴幼儿家长喂养行为,提高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水平。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在儿保门诊调查了213例1~24月龄婴幼儿家长喂养方式情况;对2013年出生的204例婴儿的保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6月龄时的喂养方式及贫血情况,采用BC-32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结果 "6个月内应纯母乳喂养"知晓率为96.2%,1~3月龄添加配方奶原因母婴暂时分离占39.1%,4~6月龄混合喂养占76.6%,家长准备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平均为10.1个月,13~24月龄人工喂养占94.8%。204例婴儿中6月龄贫血患病率26.5%。有160例在6月龄前添加含铁辅食,有44例未添加含铁辅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9,P0.01)。结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迫切需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促进新生儿母亲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在儿保门诊指导母亲正确哺乳,合理添加辅食。  相似文献   

6.
南京城区婴儿辅食添加指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家长或抚养人进行针对性辅食添加指导,改善添加辅食的质量,对辅食添加指导满1岁婴儿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儿保医生对干预组婴儿在出生4、5、6、8、10和12个月时进行喂养情况调查、24 h膳食回顾调查,计算摄入辅食的能量与营养素摄入量。根据婴儿辅食添加的情况,给予家长应添辅食种类、量、次数和喂养行为的指导。【结果】两组婴儿在出生和6个月时的体重、身长和头围无明显差异,12个月时干预组婴儿平均身长明显高于对照组及1995年九市城市男童身长评价标准的均数水平,而对照组低于均数水平。6个月时干预组婴儿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12个月时两组婴儿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锌水平无差异,但干预组血清维生素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婴儿1岁时膳食中热能和蛋白质摄入均高于每日推荐膳食供给量(RDA),且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维生素A、维生素B1摄入达到RDA的80%以上,对照组低于RDA的80%;干预组维生素B2、维生素C、钙摄入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城市婴儿定期健康检查,家长已具有较好的喂养知识和方法,为了保证婴儿健康生长,对婴儿进行膳食调查、营养计算及针对性辅食添加指导,是改善添加辅食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食物转换期喂养指导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如何利用儿保门诊引导家长及时正确添加辅食,进行食物转换,以减少食物转换期的营养性疾病.[方法]选取两组婴儿为观察对象,对其中的一组进行有计划的干预指导,另一组按常规儿保门诊程序观察,定期检测两组婴儿的生长情况、血色素、微量元素,并对两组婴儿家长喂养知识及行为作定期评价.[结果]①不同观察期两组婴儿体重、身长均值比较,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6、12、18月龄时两组体重差异有显著性(P<0.05),18、24月龄时两组身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干预0.5、1.0、1.5年后干预组末梢血红蛋白及微量元素铁含量、贫血率及铁低下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③干预0.5、1.5年后两组喂养人喂养知识及行为评价表明,两组喂养人对婴儿食物的选择及进食行为的培养上有一定差别.[结论]婴幼儿食物转换期给予恰当的喂养指导可以促进婴儿正常发育,基层儿保门诊可以经过多条途径达到效果.  相似文献   

8.
阜阳市农村婴儿营养状况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市农村婴儿的生长发育及喂养方式,以提高母乳喂养率和婴儿家长的科学喂养知识水平及降低婴儿营养不良患病率。方法:用标准方法测量婴儿身长、体重,应用WHO推荐的儿童体格发育标准进行评价。贫血按《实用儿科学》标准诊断。以问卷了解婴儿的喂养方式及辅食添加情况。结果:母乳喂养率及营养不良、贫血患病率与全国水平接近。体格发育正常婴儿的贫血患病率低于体格发育异常儿,7~12月儿营养不良患病率明显高于0~6月儿。影响7~12月儿童体格发育主要食物是谷类、鸡蛋及其摄入频率。结论:要减少婴儿营养不良的患病率,必须结合本地实际对广大农村婴儿家长进行婴儿辅食添加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婴儿辅食添加现场演示交流与喂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婴儿辅食添加喂养状况及婴儿家长对辅食添加的认识、喂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 【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 171名婴儿家长进行调查 ,并定期进行各类辅食的现场制作及搭配示范的演示交流 ,指导家长采用正确有效的辅食添加和制作方法。 【结果】 婴儿辅食添加与家庭经济收入有直接关系 ,收入越高 ,对婴儿辅食添加的重视程度就越高。通过干预可使儿童家长能按正确方法添加及制作辅食 ,干预组与对照组的辅食添加时间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婴儿辅食现场制作示范及喂养指导 ,能有效加强婴儿家长对辅食添加的认识 ,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知识水平 ,降低婴儿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0~12月婴儿辅食添加及相关因素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婴儿辅食添加现状及家长对辅食添加的掌握程度、态度及相关的行为。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问卷形式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婴儿辅食添加的好坏直接与母亲的文化程度、喂养知识的强化培训、家庭经济收入的高低呈正相关;鱼、肉、动物肝、血类食物添加相对不足;应继续保护母乳喂养,适当延长断奶年龄。结论实施婴儿辅食添加知识的指导与宣教项目能有效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促进儿童体格发育,减少营养不良儿的发生,应大力推广并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婴儿辅食添加现状及家长对辅食添加的掌握程度、态度及相关的行为.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问卷形式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婴儿辅食添加的好坏直接与母亲的文化程度、喂养知识的强化培训、家庭经济收入的高低呈正相关;鱼、肉、动物肝、血类食物添加相对不足;应继续保护母乳喂养,适当延长断奶年龄.结论实施婴儿辅食添加知识的指导与宣教项目能有效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促进儿童体格发育,减少营养不良儿的发生,应大力推广并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2.
婴儿期的合理喂养及辅食添加直接影响儿童体格发育、身体健康,为了解目前本地段婴儿辅食添加状况,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营养门诊于2003年1~12月对800名0~12个月婴儿的父母进行了婴儿辅食添加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参加0~3岁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工作的0~12个月婴儿家长800名为调查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为曾在本院保健部家长学校接受过辅食添加知识培训的母亲400名;对照组为未接受过辅食添加知识培训的母亲400名。1.2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0~12个月婴儿喂养状况回顾性调查表,包括婴儿一般…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婴儿血锌水平,为预防锌缺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由专人对儿保门诊852例6~12个月婴儿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喂养情况,调查资料用SAS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52例婴儿中,母乳喂养占46%,混合喂养占35.56%,人工喂养占18.43%,母乳喂养婴儿的血锌值明显高于另外两组,3组的血锌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锌值越低,食欲不振、反复呼吸道感染等临床症状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锌组婴儿家长在母乳喂养重要性、辅食添加时间、动物性食物添加等方面的认知率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母乳喂养及辅食添加指导,能积极防治锌缺乏症,减少锌缺乏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对韶关市区儿保门诊系统管理的2001年出生的婴儿进行贫血监测分析。结果780名系统管理儿6月龄、1岁和2岁时的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4.48%、19.08%和11.05%,混合喂养和辅食添加过晚者贫血患病率分别高于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及时者。提示进一步提高6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是预防小儿营养性贫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张家港市0~2岁系统管理儿童营养性贫血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张家港市区儿保门诊系统管理的2000年出生的婴儿进行了贫血监测分析。结果 807名系统管理儿6月龄、1岁、2岁时的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4.91%、19.60%和11.25%,混合喂养和辅食添加过晚者贫血患病率分别高于母乳喂养和捕食添加及时者。提示进一步提高4足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是预防小儿营养性贫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浙江省三门县婴儿喂养状况,为更好地指导儿童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在固定的保健门诊日由儿保医师对保健体检的4~12个月龄婴儿母亲或喂养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个月内全母乳喂养、部分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率分别为53.9%、32.7%和13.4%,人工喂养的主要原因是母乳不足或产后无母乳(45.5%);6个月龄婴儿谷类、果/蔬类、蛋类、肉类、鱼虾类和豆制品的添加率分别为95.7%、83.6%、80.5%、29.6%、32.0%和31.5%;各类辅食首次添加时间集中在4~6月龄。结论4个月龄婴儿的母乳喂养率较低,辅食添加不平衡,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善辅食添加仍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儿保门诊4~12个月婴儿贫血状况,探讨发生缺铁性贫血相关因素,制定防治措施。方法:对663例婴儿外周血常规、血红蛋白(Hb)检测及体格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月龄组婴儿患病率与喂养方式及添加辅食等有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婴儿Hb检测,掌握婴儿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婴儿贫血,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江门市0~12个月婴儿辅食添加现场制作示范进行喂养指导的效果,我院于2000年5月-2001年8月对1 286名0~12个月婴儿家长进行婴儿辅食添加健康教育知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九市婴儿辅食喂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分析我国婴儿辅食添加的现状、变化趋势以及与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以"2005年中国九市七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中1~12个月婴儿为对象,现场询问获得辅食添加信息。【结果】①1~3、4~5和6~12月婴儿辅食添加率:城区分别为11.0%、82.5%、98.9%,郊区为11.4%、69.1%、96.8%。郊区明显低于城区。蛋、水果、粥的添加时间最早,肉、鱼、面食次之,豆制品添加最晚;②北、中片辅食添加率低于南片;③1985~2005年辅食添加率城区表现为1985~1995年有增长,1995~2005年无明显变化;郊区则呈逐渐增长趋势;④4个月内添加辅食组体重、身高均低于未添加组,4月龄以上添加多种辅食组体格指标高于添加单一辅食组。【结论】①多数婴儿均能按照喂养建议进行辅食添加;②辅食添加存在地区差别;③1985~2005年辅食添加有所改善;④辅食添加时间、种类与生长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福田区婴儿辅食添加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怡  张瑞倚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3):1839-1840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婴儿辅食添加状况,并探讨提高辅食添加质量的实施方法。方法:随机整群抽取300例婴幼儿,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福田区婴儿合理的辅食添加喂养率为36.3%,有相当大的比例辅食添加状况不良。结论:提高母亲喂养知识水平是改善辅食添加现状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