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急救中心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方法每年对医务人员采用确立内容,制订计划、演练方案、配置角色、现场模拟实景实施急救等步骤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学习和模拟仿真急救演练,演练结束后对预案总结、分析、修订。结果使所有医务人员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综合急救能力和抢救成功率得到了提高,并成功完成了多起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援,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演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使得急救中心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院前医疗急救事业的发展,体现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富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院前医疗急救事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2003年SARS在我国肆虐后,院前医疗急救事业更是被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国务院相继出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医疗救援应急预案>等有关建设和发展医疗急救的法律法规.加快了各地市院前医疗急救的建设,提高了院前医疗救治能力.据报道,在四川汶川地震中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是120急救人员,首先启动的应急预案也是医疗急救应急预案.我市乘此东风,筹建并成立了紧急救援中心,并于2008 年1月正式启动,运行一年来取得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就加快我市院前医疗急救事业科学发展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当前突发群体事件医疗应急救援的成因和特点,探讨医疗应急救援的策略,为卫生应急事件提前预警,制定应急预案,为应急处置提供数据。方法统计眉县急救中心2009~2012年度3人以上突发群体卫生事件88起,伤亡530人的原因。结果在所有突发群体应急事件中,按发生原因件数和伤害患者人数排列从高到低的排列均为:交通事故72起383人;食物中毒7起106人;群殴事件4起18人;一氧化碳中毒2起6人;亚硝酸盐中毒1起8人;自然灾害1起6人;电击伤1起3人。结论交通事故是目前突发群体事件医疗应急救援的主要任务。分析突发群体事件的性质和特点及其发生发展规律,探讨医疗应急救援的策略,总结应急处置经验。根据突发群体事件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医疗应急预案和预警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突发群体事件"120"紧急救护的工作流程。方法对柳州市医疗急救指挥中心(亦称"120"急救指挥中心)接警紧急处置175起突发群体事件各环节、流程的疏理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受理突发重大事件175起,受伤人员647人均得到及时紧急救治并合理分流到相应医院。结论科学、规范化"120"工作流程,完善院前急救网络建设,保障突发群体事件的紧急救护。  相似文献   

5.
张巍  李薇 《当代医学》2010,16(31):120-120,43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对人类生命健康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大。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卫生医疗急救机构应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做出反应,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院前急救应急预案,科学调度,及时到达事故现场展开急救,合理分流、科学转运,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6.
茂名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茂名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建设状况。方法用问卷方法对茂名市级及各县(市、区)级7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应急能力调查。结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针对不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做好预案和应急准备,应急体系初步形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能力较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亟需提高。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是长期的任务,需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不懈努力;应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应急意识和现场处置能力培训。  相似文献   

7.
基于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以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的现实,切实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准备工作是各级医疗卫生部门面临的迫切任务。本文根据近10年来本单位参与的历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疗救援情况,同时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反思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应急预案编制和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与困难,如预案设计和更新、与其他部门预案之间的衔接和协调、院内救治预案体系及应急专业队伍建设、应急培训演练与应急卫生评价和科研等问题,以及存在经费困难、急救专业队伍不稳定、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等,并就此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准备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卫生应急是指通过采取监测、预测、预警、现场处理、医疗卫生救援、应急保障和善后处理等措施,及时对产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可能因素进行预防和对已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控制.如何搞好卫生应急工作管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样也是基层医院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现发生频率高,新发传染病危害严重,灾害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容忽视等的特点和趋势[1].2003年以来,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主体的卫生应急法律法规体系已初步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基层应急队伍作为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但是,各地基层应急队伍建设中还存在着人才匮乏、组织管理不规范、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应急处置能力成为当前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杨赛  孟利霞 《吉林医学》2010,31(14):2070-2070
院外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所谓应急就是针对突发事件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和处置过程,而应急能力反映的是处置突发事件的水平和效果,由此可见,应急与突发事件紧密相连,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模拟仿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演练的方法,提高医院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方法每年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学习及仿真模拟急救演练,即采用确定内容、制订计划、拟订演练方案、角色配置、现场实景模拟实施急救,演练结束后进行分析、总结、修订预案。结果全院医务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急救综合能力和抢救成功率提高,成功组织并完成了多起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援,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模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演练是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急救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教学实验平台的建设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教学实验平台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重组实验课程体系、强化快速检测能力和训练现场处置能力,使其成为高素质应急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区域公共卫生应急型人才培训的重要基地、区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网络的重要成员.  相似文献   

13.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能力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能否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对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拟通过对洛阳市属15个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00年~2004年所有的突发性公卫事件现场应急处理情况的分析,对其综合处置能力予以全面评价,找出其特点和薄弱环节,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建设起到促进作用。1资料来源与方法1.1研究对象洛阳市属8县1市6区共15个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2研究…  相似文献   

14.
张燕  宋文爱 《基层医学论坛》2013,(36):4926-4927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急救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规范应急处置抢救程序,增强医务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意识和处置能力,我院于2009年起实行场景模拟应急演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突发公共卫生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围绕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侦、检、消、防、治"关键技术,加快"核、化、生"相关学科融合,改善教学支撑条件,加强教学内容改革,增设应急课程,研制便携式应急装备,形成现场快速诊断和实验室精确鉴定能力,培养学生现场处置能力和组织指挥能力,培养我国高素质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  相似文献   

16.
食源性疾病事件应急处理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伟 《广西医学》2008,30(7):1114-1115
2003年SARS事件和2004年禽流感事件之后,各级政府对卫生部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医疗救助、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这三大体系建设的发展,卫生部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的能力逐渐提高,但是在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处理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急救护理措施以及应用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本文随机选取2013年至2017年该院收治的4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0例患者中,25例患者为轻伤,7例患者为颅脑损伤,5例患者为四肢骨折,1例患者为胸腹脏器损伤,2例患者为脊柱损伤.本院在接收到40例患者的急救电话后,立即启动本院应急预案,并及时前往患者位置给予紧急救护,然后安全的将患者转移至医院进行治疗.结果:在本次急救护理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结论: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员,医院应该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和针对性护理措施,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对于患者的急救效果,尽量降低护理风险,减少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于急救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强化急救意识.方法: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模拟演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观察模拟演练前后护士的急救综合能力.结果:急诊科护士的临床护理急救技能考核成绩和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抢救配合满意度均较演练前提高(P<0.01).结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情景演练,能够稳步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综合素质,更好地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19.
<正>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规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卫生救援机构和队伍的建设,是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遵循‘平战结合、常备不懈’的原则,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组织和队伍建设"。由于一些原因,目前国内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尚存在很多问题,但对承担灾害救治任务的医疗机构而言,如何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化管理来加强自身医疗救治与应急收容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18起突发群体伤患者的救护,使我院急救护理应急预案进一步得到改进和完善。方法对18起突发群体伤患者按急救护理应急预案实施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危重症监护等救护。结果整个救护过程物资充足、分工明确、任务清晰、有效地维护了急救秩序、改善了急救环境。结论18起突发群体伤患者得到及时、快速、有效、准确的整体救护,真正做到了院前院内急救的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