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帕金森病患者情绪障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帕金森病患者伴发的情绪障碍.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焦虑评价量表和抑郁评价量表对100例帕金森病患者和50例对照者进行情绪障碍研究;并根据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帕金森病统一评价量表(UPDRS Ⅲ)和改良Hoehn-Yahr分级,分别评价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运动障碍严重程度并进行病情分级.结果 帕金森病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评价量表评分[(14.45±8.30)分]和抑郁评价量表评分[(7.98±6.24)分]均高于对照组[(3.68±3.23)分、(2.76±3.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焦虑症状发生率为49%(49/100),高于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早期与中晚期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金森病组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12%)虽高于对照组(2%),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高于早期者(P<0.05).帕金森病组焦虑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性焦虑及躯体性焦虑,抑郁症状则以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迟缓以及睡眠障碍为主;性别与肢体发病侧别对情绪障碍无明显影响,而汉密尔顿焦虑评价量表(r=0.199,P=0.049;r=0.295,P=0.005)和抑郁评价量表(r=0.196,P=0.050;r=0.274,P=0.009)情绪均与病程和UPDRSⅢ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以焦虑情绪为主要情绪障碍症状,表现为躯体性焦虑和精神性焦虑,于疾病早期即已出现;而抑郁症状多出现于疾病的中晚期,主要表现为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迟缓以及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发病的情绪障碍及家庭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家庭功能量表(FAD)对29例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其家庭功能进行评定,并与大学生样本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SCL-90中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敌意,恐惧,偏执,精神病性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D问题解决,沟通,情感反应,情感介入,总的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功能各因子与SCL-90各因子存在相关.结论 神经性厌食患者对情绪障碍更易感,并且存在家庭功能的失调,并且其情绪障碍与家庭功能可以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校高中生功能性头痛患者中焦虑/抑郁障碍的发生率及其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入选对象分为病例组66例,对照组59例,均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匿名测试,并附加要求注明性别、年级、病程、伴随症状以及农村或非农村家庭。结果焦虑、抑郁评分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焦虑发生率分别为12.12%和0(P<0.05),抑郁发生率分别为48.48%和6.78%(P<0.01),焦虑者同时伴抑郁病例组中,有伴随症状者焦虑/抑郁障碍发生率明显较多(P<0.05);绝大多数焦虑/抑郁障碍患者均为病程1个月以上(P<0.01);高三患者焦虑、抑郁障碍发生率最高(P<0.05、0.01);男女相比以及城乡家庭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校高中生长时间的功能性头痛可引起焦虑/抑郁障碍,其发生率与病程、年级和是否伴随症状明显相关,而与性别、家庭无关。对头痛患者潜在焦虑/抑郁障碍的常规筛查有利于对这种共病的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绝育术后人群心理卫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绝育术(包括输精管结扎术和输卵管结扎术)后人群的心理卫生状况,为预防绝育术后心身反应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141名输卵管结扎术受术者和109名输精管结扎术受术者进行面访调查,填写自编一般资料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结果 绝育术后3月有49.5%的男性和66.7%的女性出现心身症状.男性SCL-90的焦虑、人际关系因子分与全国常模有显著性差异(t焦=1.996,t人=2.130,P<0.05),而女性的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与全国常模有显著性差异(t躯=4.264,t抑=4.419,t焦=8.537,P<0.001),男女受术者之间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均有显著性差异(t躯=2.216,t抑=2.381,t焦=3.306,P<0.05).女性心身症状的发生率比男性高(χ2=7.465,P=0.006).无生育男孩受术者的SCL-90各因子分和心身症状的发生率均高于有生育男孩的受术者(χ2=36.076,P<0.001).EPQ情绪稳定类型不同的受术者心身症状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χ2=45.897,P<0.001).结论 绝育术后部分受术者会出现心身症状.对高危人群如女性、未生育男孩或情绪不稳定型人格的受术者,应注意做好解释安抚工作,必要时请心理卫生专业人员心理辅导,以减少绝育术后心身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李刚  李涛 《四川精神卫生》2018,31(2):156-158
目的调查驻守高原地区执行运输任务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驻守高原地区某汽车团的156名军人为研究对象,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结果高原运输军人躯体化、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均高于军人常模,抑郁因子评分低于军人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均高于中国成人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军人SCL-90躯体化、强迫、焦虑、精神病性四个因子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高原运输军人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与常模相似,但躯体化、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症状更明显,受教育程度可能是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震荡患者的心理状况特征.方法 对186例脑震荡患者进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并与常模(正常人阳件症状均分)比较.结果 腩震荡患者SCL-90总分(137.71±39.48),总均分(1.53±0.44),阳性项目数(32.90±19.41),躯体化症状因子分(1.57±0.52)、强迫症状因子分(1.79±0.50)、焦虑症状因子分(1.50±0.49)、敌对症状因子分(1.63±0.57)、恐惧症状因子分(1.57±0.51)、偏执症状因子分(1.62±0.51)、精神病性因子分(1.49±0.43)明显高于常模(129.96±38.76、1.44±0.43、24.92±18.41、1.37±0.48、1.62±0.58、1.39±0.43、1.48±0.56、1.23±0.41、1.43±0.57、1.29±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1.67±0.54)也高于常模(1.65±0.5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震荡可导致患者心理障碍的产生,应早期就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幼儿教师的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以四川集市523例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用应对方式同卷(C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非结构式访谈法进行调查.结果 城市幼儿教师、中高职称幼儿教师多采用成熟的应对方式,农村幼儿教师、初级职称幼儿教师多采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幼儿教师SCL-90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除躯体化、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四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幼儿教师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四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称比较,除躯体化、强迫、抑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幼儿教师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应对方式有职称、城乡、幼儿园类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患者心理状况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心理状况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对98例脑卒中患者,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查心理状况与人格特征。结果脑卒中患者自评量表的总分、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常模,人际关系低于正常人(P<0.05);艾森克人格问卷中神经质维度分高于中国常模,内外向和精神质维度分低于中国常模(P<0.05);艾森克人格问卷中神经质维度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均呈正相关,内外向维度与偏执敌对两因子呈正相关,精神质维度与偏执因子分呈正相关。结论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心理状态较差,情绪不稳定,内倾的人格特点可能为其人格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2例ALS患者进行心身状态调查,并将结果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的SCL-90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意、精神病性、总分等项目得分高于常模组(P<0.05),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ALS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比普通人群低,需要整体的护理以有效地减轻或解除心身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我院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干预方法.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院150名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干预前后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干预前SCL-90量表测查,总分和人际关系、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强迫六项因子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5),干预后 SCL-90量表测查,除躯体化、人际关系两因子外与中国常模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引起关注,给予心理干预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解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的给予心理咨询及疏导,提高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以连为单位,严格按照测试要求进行测验。结果(1)驻训特种兵SCL-90总分〉160分者占总人数19.6%。主要表现在:躯体化6.6%,强迫5.1%,人际关系敏感4.2%,精神病性5.1%。(2)驻训特种兵躯体化因子较中国男性军人明显增高(P<0.01),而人际关系敏感及敌对因子较后者明显降低(P<0.01);与中国正常男性比较显示:在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较中国正常男性明显增高(P<0.01)。(3)不同军龄的SCL-90结果比较:躯体化、抑郁因子分1年军龄组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1年组焦虑因子分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1)驻训特种兵的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有必要在驻训期间对官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官兵的适应能力。(2)驻训特种兵较中国男性军人有更多的躯体化症状,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中国普通男性。(3)不同军龄的驻训特种兵SCL-90结果比较显示:低军龄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说明低军龄特种兵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群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持续性自主状态患者直系亲属照顾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6例脑卒中后持续性自主状态患者直系亲属照顾者进行心理干预,于干预前后采用SCL-90对直系亲属照顾者进行测评.结果 脑卒中后持续性自主状态患者直系亲属照顾者SCL-90的各项因子分(尤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高于全国常模,干预后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持续性自主状态患者直系亲属的心理问题较为明显,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持续性自主状态患者直系亲属照顾者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济南市监狱男性服刑人员的心理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550名监狱男性服刑犯进行调查.结果 研究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EPQ的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分量表评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掩饰性分量表评分低于全国常模(P<0.01).研究组SCL-90总分及所有因子分与EPQ分量表精神质(P)维度、神经质(N)维度呈正相关(P<0.01);SCL-90总分及除敌对及偏执因子外所有因子分与内外向(E)维度呈负相关(P<0.05);SCL-90总分及除躯体化因子外所有因子分与掩饰性(L)维度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婚姻状况、犯罪类型和EPQ的神经质(N)、内外向(E)、精神质(P)进入SCL-90阳性症状的回归方程.结论 服刑人员存在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人格特征上存在高精神质、高神经质、高外倾性和低掩饰性的特点,其影响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伴肺结核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3例精神分裂症伴肺结核患者进行评定,并与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资料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伴肺结核组WHOQOL-100总分以及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精神支柱领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精神分裂症伴肺结核组SCL-90总分以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0.01)。WHOQOL-100总分与SCL-90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伴肺结核患者较不伴肺结核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更差,二者关系密切。应重视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失眠与SCL-90各因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CL-90计算机测试软件,对门诊就诊患者随机进行测试,失眠组164例,非失眠组101例.对两组SCL-90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粗分和总分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Logistic回归。结果失眠组SCL-90各因子粗分和总分均明显高于非失眠组(P〈0.001);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发现失眠与躯体化、焦虑因子呈正相关。结论失眠患者常常出现心理及躯体症状,尤其与躯体化或焦虑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精神障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更有效的治疗脑卒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各168例进行测评,并且在脑卒中的不同病变性质之间、病灶部位之间以及病灶大小之间进行神经心理学的对照研究。结果脑卒中组SAS焦虑状态总分、SDS总分以及精神情感症状、躯体化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抑郁的心理障碍的评分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CL-90总分以及躯体化、抑郁、焦虑、紧张、强迫、睡眠障碍的评分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脑卒中组内左半球病变、皮层病变、多发病灶、大病灶和大脑前部受损者的神经心理学改变程度比右半球病变、皮层下病变、单发病灶、小病灶和大脑后部受损者重(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症状,且有较多的心身症状;急性脑卒中患者有神经心理学改变,且神经心理学改变与病变性质、部位、数量和面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精神症状的特点、影响因素及排铜治疗对精神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WD患者80例(脑型60例,肝型20例),正常对照20例,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智能量表(MMSE)、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精神症状评估。脑型WD患者神经症状用改良Young量表进行评估。所有患者进行脑脊液铜、血清铜、尿铜、头部核磁共振检查。二巯基丙磺钠排铜治疗后,进行上述量表评分,复查铜代谢指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WD患者SCL-9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精神症状依次是:行为障碍、情感障碍、智能障碍、记忆力下降、思维障碍、感知障碍。改良Young评分与精神量表评分无相关(P〉0.05)。改良Young量表震颤项目评分与SCL-90量表中躯体化、焦虑、敌对项目评分呈正相关(P〈0.05);咽喉肌张力障碍、肢体肌张力增高、步态异常项目评分与抑郁项目评分呈正相关(P〈0.05)。基底节、丘脑病变是出现情感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脑脊液铜、血清铜、尿铜与精神量表评分无相关性(P〉0.05)。排铜治疗后,40%患者SCL-90量表总分降低,其中躯体化、焦虑、敌对项目评分明显下降(P〈0.05)。结论WD患者出现精神症状比例高。基底节、丘脑病变可能涉及WD患者异常情绪产生的病理机制。单独排铜治疗对精神症状的治疗效果不佳。精神症状的治疗应以排铜为基础,结合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成都市公安局青羊区分局在岗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2013年5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和自愿参加的原则抽取成都市公安局青羊区分局的在岗警察366名,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测量其心理健康状况,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9个因子。结果SCL-90总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143.95±52.23)分vs.(129.96±38.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8,P0.01)。128名(35.0%)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4名(9.3%)为中度心理问题。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其余8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因子和偏执因子与年龄呈正相关(r=0.126、0.103,P0.05)。结论成都市公安局青羊区分局在岗警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可能较差,尤其是民警和年龄较大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单亲家庭入伍士兵儿童期虐待情况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法对南京军区某部310名入伍新兵进行儿童受虐问卷(CTQ-SF)、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结果 单亲家庭组CTQ-SF中虐待总分、情感忽视、躯体忽视评分均明显高于非单亲家庭组(P<0.05,P<0.01);单亲家庭组SCL-90中精神病性因子评分明显高于非单亲家庭组(P<0.05);单亲家庭组儿童期虐待总分与SCL-90总分及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存在明显正相关(P<0.05,P<0.01).结论 单亲家庭的新兵儿童期遭受更多的忽视,且儿童期虐待会对心理健康状况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