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3例支气管哮喘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出院后不给予延伸护理干预,观察组出院后实施院外延伸护理干预,在住院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病人对哮喘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及症状、体征,进行个性化的延伸护理干预,于出院前和出院后3个月采用哮喘病人生活质量量表(AQLQ5分制)评估两组病人的生存质量。[结果]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 AQLQ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伸护理干预对控制支气管哮喘病人症状、提升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遗症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出院脑卒中后遗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病人在家自行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社区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入组时、6个月后对病人进行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价运动功能康复情况,认知功能评分(MMSE)评价病人认知障碍的康复情况;入组时评定病人的语言功能障碍,6个月后评定病人语言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6个月后FMA评分、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语言功能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促进脑卒中后遗症病人运动、语言、认知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病人近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6月—2017年2月86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随访10个月,采用欧洲癌症治疗与观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价病人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干预前后病人的焦虑、抑郁情况,比较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前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睡眠及情绪功能等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病人生存质量情况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病人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SAS、SD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病人护理满意率为86.05%,观察组为97.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到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病人中,可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提升病人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护理在糖尿病足高危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糖尿病足高危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出院后采取常规随访,干预组出院后实施延续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入院时和出院3个月后的血糖控制情况、出院6个月后的足部护理能力和生存质量。[结果]出院6个月后干预组病人足部护理能力评分为56.69分±5.25分,生存质量评分为45.81分±7.19分,优于对照组(52.52分±5.43分,49.69分±5.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院的糖尿病足高危病人实施延续护理有利于提高病人的足部护理能力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辅助自身免疫性肝炎病人出院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78例出院的自身免疫性肝炎病人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实施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辅助的延续护理干预,实施时间为3个月。采用生存质量量表(SF-36)、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价两组病人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生存质量、一般自我效能,比较两组病人干预3个月后药物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3个月后生活质量、一般自我效能及药物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微信平台辅助延续护理可以提高自身免疫性肝炎病人的生活质量、一般自我效能及药物治疗依从性,且干预效果优于电话随访。  相似文献   

6.
杨丽萍  潘淑慧  颜伟萍  王飞 《护理研究》2013,27(20):2108-2109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炎症性肠病病人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8例炎症性肠病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9例,干预组实施强化健康教育和强化心理干预相结合的强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两组均在入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采用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评定生存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焦虑水平。[结果]入院时干预组和对照组IBDQ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干预组IBD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改善病人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我护理教育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4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自我护理教育,分别于入院时及干预后3个月应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对两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前ESCA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ESCA总分及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功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及总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护理教育可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及认知行为疗法对年轻卵巢癌病人治疗后性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0例年轻卵巢癌病人分为认知行为治疗组、中医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认知行为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干预;中医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干预。3组病人于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及干预后3个月分别用卵巢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第4版(FACT-O)、安德森症状评估表(MDAS)、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及女性性生活质量调查表(SQOL-F)进行评估,收集3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第4个月、第6个月及第8个月的卵巢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安德森症状评估表、女性性功能量表及女性性生活质量问卷评估结果,认知行为治疗组明显优于中医护理组,中医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各组间均为干预后第3个月的评估结果优于干预后第1个月、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及认知行为疗法能显著提升年轻卵巢癌病人的性生活质量,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院外延续性护理在前列腺癌病人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收集在我科就诊的行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病人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所有病人在院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出院后给予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3个月后分别采用前列腺癌症状评分表(EPIC)、卡氏评分(KPS)及功能状态评分(PS)比较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和体力状态的差别。[结果]两组干预后泌尿功能领域和肠道功能领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性功能领域和激素功能领域得分明显低于干预组(P0.05);干预组KP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外延续性护理可有效降低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临床相关副作用,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院外延伸护理模式对老年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9月至2012年10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74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出院后不给予护理干预,观察组出院后实施院外延伸护理,于出院前和出院后3个月采用EORTC QLQ-C30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出院前两组的QLQ-C30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的5个功能子量表评分和总体健康状况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疲乏、疼痛、失眠和气促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肺癌术后患者实施有效的院外延伸护理,可显著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伸性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服务模式进行常规出院宣教,观察组患者出院后接受延伸性护理干预.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患者及家属出院后的护理需求,并根据患者病情分析影响其术后生存质量的诸多因素,制订相应的延伸性护理计划.采用欧洲研究治疗组织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EORTC-C30(V3.0)\]测评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后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状况、疼痛、恶心和呕吐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与实施有计划的延伸性护理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9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中位生存时间为6.55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4.9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R=1.209,95%CI=0.728~1.236)。出院前,两组心理痛苦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时,试验组心理痛苦评分低于出院前及对照组(P<0.05)。出院前,两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时,两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出院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伸护理是对肺癌患者住院护理的延续和补充,尽管不能明显延长患者长期生存时间,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基于微信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110例支气管哮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干预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组根据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结果将其分为A组(完全控制组)、B组(部分控制组)、C组(未控制组),针对每组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微信健康教育、吸入激素(ICS)装置演示、肺功能测定、病人经验交流、专家健康咨询等多种形式的个体化健康教育,且干预组每月进行1次ACT评估,每次根据ACT评分结果对病人进行重新分组并采用不同方法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6个月后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病人对哮喘的认知水平、ICS治疗依从性、ACT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的认知水平、吸入治疗依从性、ACT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微信对哮喘病人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延伸护理服务对大肠癌术后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0月该院普外科收治的大肠癌术后造口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在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采用常规护理,出院后3个月、6个月、1年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调查,而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家庭随访、电话随访和联谊活动等延伸护理服务.采用生活质量量表(cor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QLQ-C30)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延伸护理干预3个月、6个月和1年后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大肠癌术后造口患者实施延伸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对知识的掌握和社会交流能力,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认知疗法对提高农村乳腺癌化疗期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病理诊断为乳腺癌,并行改良根治术后,开始接受化疗治疗的农村乳腺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6个月的认知干预治疗,对照组接受乳腺癌化疗治疗的常规护理.分别在住院及复查期间的第5天及第1,3,6个月对2组进行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评价,观察并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后第5天及第1,3,6个月,干预组与对照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总分比较差异显著,认知干预治疗后,干预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总分的下降趋势明显快于对照组,提示干预组相关生命质量优于对照组. 结论认知干预疗法是提高农村乳腺癌化疗期患者生命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认知疗法对提高农村乳腺癌化疗期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病理诊断为乳腺癌,并行改良根治术后,开始接受化疗治疗的农村乳腺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6个月的认知干预治疗,对照组接受乳腺癌化疗治疗的常规护理.分别在住院及复查期间的第5天及第1,3,6个月对2组进行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评价,观察并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后第5天及第1,3,6个月,干预组与对照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总分比较差异显著,认知干预治疗后,干预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总分的下降趋势明显快于对照组,提示干预组相关生命质量优于对照组. 结论认知干预疗法是提高农村乳腺癌化疗期患者生命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活动干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18年4月—12月在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40例患者纳入试验组,选取2017年6月—2018年3月住院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试验组接受早期康复活动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期间患肢髌骨上缘15 cm和髌骨下缘10 cm腿围周径、尿激酶用量、溶栓天数、舒适度评分、疼痛评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穿刺处渗血及溶栓导管移位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及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 PTS)评分。 结果 住院期间试验组患侧肢体髌骨下缘10 cm腿围周径差小于对照组、尿激酶用量及溶栓天数少于对照组、疼痛数字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试验组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PT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试验组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状况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PT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试验组在出院后3个月的生理机能、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方面的得分高于出院后1个月得分,PTS评分低于出院后1个月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出院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8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出院后1个月得分,PTS评分低于出院后1个月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术后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活动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保护动机干预模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选取本院经手术治疗后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及对照组(n=60)。住院期间对照组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保护动机干预模式实施护理。出院后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干预前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 ODI )、腰椎间盘突出症知识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1个月、3个月、6个月时OD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运动知识、疾病知识、康复护理知识、日常生活知识、饮食知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干预后总体健康、心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健康精神、情感职能等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保护动机干预模式能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疾病知识,改善患者胸椎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30例老年晚期肿瘤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12月收治的30例老年晚期肿瘤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和希望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时Herth 希望量表(HHI)、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纬度方面的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HHI量表的积极态度、积极行动、亲密关系和总体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SF-36量表的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社会功能、一般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晚期肿瘤患者在出院后给予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他们的希望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提升低位结直肠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效果。 方法 将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低位结直肠行永久性结肠造口出院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知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54例。对照组出院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护理干预。比较干预6个月后2组患者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结果 观察组造口黏膜脱落及总计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4.673,P<0.05; χ2=14.037,P<0.01);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功能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疲劳、疼痛、食欲下降、便秘得分低于对照组。 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低位结直肠癌Miles术患者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