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总结聚桂醇瘤内注射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畸形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采用聚桂醇瘤内注射治疗52例颌面部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畸形患儿,并加强操作中、注射后的护理.结果:52例患儿平均疗程21d,治疗完成后经8-18个月随访,治愈和有效率为98.3%.结论:聚桂醇作为国家级新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硬化剂注射制剂,具有疗程短、药量少、不良反应易处理等优点.在注射前后加强健康宣教和细致有效的护理,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儿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585/1 064nm染料激光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混合性血管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混合性血管瘤患儿165例,用双波长染料激光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激光能量密度PDL6.0~9.0/YAG30~45J/cm2,脉宽0.5~40/10~40ms,脉冲间隔为:中或长,光斑直径5~7mm。激光对病灶进行点状照射,术后冰块局部物理降温20min,聚桂醇0.5~3ml局部注射,抗生素药膏涂抹于患处,并观察其局部热反应和疗效,6~8周复诊,治疗1~4个疗程。结果:165例皮损的治愈率78.18%,有效率98.18%。各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皮损厚度越薄,有效率越高(P0.05),皮损部位不同对疗效无影响(P0.05)。随访观察3~6个月,治愈病例无1例复发。结论:双波长染料激光联合聚桂醇照射治疗混合性血管瘤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患儿痛苦小。随着治疗后时间的延长,治疗部位与周围皮肤颜色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聚桂醇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9年6月间,在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收治的体表血管瘤患儿90例,给予多点注射聚桂醇治疗,采用Achauer疗效评价方法进行评估,记录瘤体面积变化、取得疗效所需的时间及并发症。结果聚桂醇第一疗程总体有效率95.56%,第二疗程有效率可达100%,其中头面颈部的体表血管瘤起效最快,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四肢的血管瘤并发症最高,达5.56%;肿胀和疼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结论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疗程短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广泛应用于小儿体表血管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静脉畸形的可行性,并评价其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医院整形外科确诊为静脉畸形的患者47例,依据术中彩超和影像学复查病灶消退情况以及病灶颜色、大小的改善程度,采用彩超引导下聚桂醇注射栓塞治疗方案,并进行疗效评价,分析彩超引导下聚桂醇治疗静脉畸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47例患者经彩超引导下聚桂醇注射栓塞治疗共78次,治愈39例,基本治愈5例,有效3例,无效0例,不良反应包括局部皮温升高、疼痛肿胀、皮肤瘀斑,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彩超引导下聚桂醇注射治疗静脉畸形安全有效,简单易行,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应用聚桂醇硬化剂联合长脉冲1 064nm Nd:YAG激光治疗婴幼儿混合型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婴幼儿混合型血管瘤患者10例,应用聚桂醇注射液局部注射并联合应用长脉冲1 064nm Nd:YAG激光,观察治疗前后皮损的变化。结果:经过6个月的随访,按照Achauer疗效评定法,在10例皮肤混合性血管瘤的婴幼儿患者中,治疗效果为IV级5例,Ⅲ级2例,II级3例,I级0例,有效率为100%。结论:聚桂醇硬化剂联合长脉冲1 064nm Nd:YAG激光对于混合型血管瘤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和评价聚桂醇硬化注射治疗各期内痔的临床疗效,将120例各期内痔患者采用聚桂醇硬化注射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显示,治愈86例,好转34例,其中I期内痔治愈率100%,Ⅱ期内痔治愈率92.7%,Ⅲ期内痔治愈率37.9%,Ⅳ期内痔患者无一例治愈。出血症状的治疗疗效为100%。结果表明,聚桂醇硬化注射治疗I、Ⅱ期内痔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创伤小、痛苦轻、费用低、操作简单、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聚桂醇联合Nd:YAG激光治疗婴幼儿混合型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选取119例婴幼儿混合型血管瘤患者,采用聚桂醇联合Nd:YAG激光治疗,定期观察瘤体的大小、颜色、质地及并发症,随访6个月,根据治疗次数及瘤体缩小情况评价疗效。结果:采用聚桂醇联合Nd:YAG激光治疗婴幼儿混合型血管瘤,治疗2~8次,总有效率87.39%。治疗中发现,疗效与患儿年龄、瘤体的薄厚程度有关(P0.05),瘤体越薄,治疗次数越少;瘤体越厚,治疗次数越多。皮损发病部位对疗效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桂醇联合Nd:YAG激光治疗婴幼儿混合型血管瘤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血管畸形局部注射聚桂醇的治疗效果。方法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经我院治疗的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畸形,病历及随访资料完整,选择的90例血管畸形患儿分组,鱼肝油酸钠治疗组(30例),博莱霉素治疗组(30例),聚桂醇治疗组(30例)。观察各组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随访观察,并评价其疗效。结果〓随访时间4~13个月,鱼肝油酸钠患儿中治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3例,2例未能坚持治疗。博莱霉素治愈11例、显效10例、有效6例,3例未能坚持治疗。聚桂醇组治愈18例、显效7例、有效3例,2例未能坚持治疗。聚桂醇组疗效与前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聚桂醇组副作用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聚桂醇为主的硬化剂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畸形疗效较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临床观察聚桂醇注射液局部瘤体内注射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对30例血管瘤患儿局部瘤体内注射硬化剂——聚桂醇注射液,定期观察和记录血管瘤大小、质地、颜色的变化,并随时处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根据瘤体消退情况确定治疗次数.治疗结束后6个月,按4级评分法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30例患儿均完成治疗全程,其中达到I级疗效者2例(6.7%),Ⅱ级疗效者4例(13.3%),Ⅲ级疗效者5例(16.7%),Ⅳ级疗效者19例(63.3%).瘤体直径越小,硬化剂注射治疗的次数越少,且治疗效果越好.早期积极给予聚桂醇硬化剂治疗的效果较好.所有患儿随访6个月均未复发,也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聚桂醇硬化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超声引导下泡沫硬化治疗四肢血管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泡沫硬化剂治疗四肢血管瘤的疗效。方法收集经超声确诊的四肢血管瘤患者30例,于超声引导下向血管瘤腔内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剂,随访8个月,观察治疗后血管瘤体积变化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疗效,观察治疗相关并发症。结果对13例进行1次治疗、12例进行2次治疗、3例进行3次治疗、2例进行4次治疗;血管瘤体积缩小≥60%19例、缩小30%~59%7例、缩小1%~29%2例、无明显变化2例,临床症状消失14例、明显好转11例,症状无明显变化5例;25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83.33%(25/30)。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四肢血管瘤费用低廉、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注射治疗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血清肿的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2016年5月至2019年11月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并发血清肿、术后1个月仍未消退(Ⅱ型及以上血清肿)病人15例,彩超引导下抽空液体后注入聚桂醇后疝气带局部加压包扎。结果15例病人中13例1次注射后治愈,2例1次注射后1周复查为有效,再次聚桂醇注射,1周后复查治愈。治疗结束后随访1、3、6个月无复发。局部胀痛明显减轻,无局部红肿、发热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注射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血清肿的治疗中效果好、安全。  相似文献   

12.
安彩霞  杨珊  王鹏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8):1871-1873
目的:临床观察聚桂醇注射液治疗皮肤脉管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利用治疗前后对比的方法观察皮肤脉管性疾病经瘤体内注射聚桂醇注射液后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聚桂醇注射液治疗后有效率为94.9%,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瘤体内注射聚桂醇是治疗皮肤脉管性疾病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方法。该方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外露部位以及重要功能部位正常的解剖形态和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直肠外盆腔内、直肠黏膜肠壁粘连固定肿胀注射术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方法对23例直肠脱垂患者采用肿胀注射法治疗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全部临床治愈,随访3个月至2年,无复发,无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应用0.75%聚桂醇注射液直肠窝组织间隙、直肠和肛管黏膜下肿胀注射,形成无菌性炎症,粘连及纤维化,可有效地固定直肠肛管,配合提肛锻炼是治疗直肠脱垂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经皮病损内注射聚桂醇治疗龟头静脉畸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共治疗龟头部静脉畸形15例。采用硬膜外麻醉下经皮瘤体内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每次聚桂醇注射液0.5~2.0 mL局部注射,治疗间隔1个月,治疗1~4次。结果所有患者治疗部位均出现暂时性红斑和水肿,仅1例发生局部溃破,2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疼痛,无出血、感染病例。随访1~3年,所有患者龟头静脉畸形病灶完全清除,未见复发,无色素改变、畸形和勃起功能障碍。结论经皮瘤体内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龟头静脉畸形疗效确切、简便易行,且术后出血和感染发生率低,不影响阴茎外观和功能,建议作为龟头静脉畸形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体表血管瘤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的方法。方法:采用CO2激光、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整形手术三种方法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326例,其中CO2激光治疗组280例,曲安奈德治疗组36例,手术治疗组10例。结果:随访6个月~4年,其中CO2激光治疗组治愈210例(75%),有效70例(25%);曲安奈德治疗组治愈26例(72.2%),有效6例(16.7%),无效2例(11.1%);手术治疗组治愈8例(80%),2例需二期修复(20%)。结论:CO2激光、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整形手术对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均有效,应根据患儿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不同大小的体表增殖性血管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超脉冲CO2激光联合平阳霉素治疗睑黄瘤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对65例睑黄瘤患者进行联合治疗(治疗组),62例单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对照组),研究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0.5~2年,治疗组痊愈61例,显效3例,有效率为98.4%,复发1例,复发率为1.5%;对照组痊愈45例,显效4例,有效率为79%,复发14例,复发率为22.5%,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及复发率经统计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脉冲CO2激光联合平阳霉素治疗睑黄瘤的疗效好,明显优于单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不良反应轻微,治疗次数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聚桂醇瘤内注射硬化治疗肝血管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56例肝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34个瘤灶),行平阳霉素瘤内注射硬化治疗;研究组27例(33个瘤灶),行聚桂醇瘤内注射硬化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时患者临床症状、瘤体大小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对56例患者均顺利实施硬化治疗,手术成功率100%。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血管瘤平均最大直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58.82%、70.59%和54.54%、66.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中及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瘤内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肝血管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平阳霉素加曲安奈德瘤体内注射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燕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7):1125-1127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加曲安奈德瘤体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以平阳霉素加曲安奈德瘤体内注射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皮损最大6cm×6cm,最小1cm×1cm,15天注射1次,3~5次为1个疗程。对2004年3月~2009年3月治疗的150例患儿进行了1~6年的随访观察,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1~6年随访,治愈121例,显效29例,无效0例,治愈率80.66%,有效率100%。结论:平阳霉素加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具有疗效高、疗程短,副作用少等优点,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