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血液凝血功能状态的变化。方法:对63例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入院时即抽静脉血进行凝血四项(PT、APTT、TT、Fbg)及D-二聚体检查分析。结果:63例患者中,52例出现凝血功能变化.表现为D-二聚体增加38例,APTT缩短43例,TT缩短2例,PT缩短6例,Fbg升高11例。结论:COPD患者血液凝血功能状态有异常,表现为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凝血功能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血液凝血功能状态的变化。方法 对 63例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入院时即抽静脉血进行凝血四项 (PTINR、KPTT、TT、Fg)及D -二聚体检查分析。结果  63例患者中 ,5 2例出现凝血功能变化 ,表现为D -二聚体增加 3 8例 ,KPTT缩短 43例 ,TT缩短 2例 ,PTINR缩短 6例 ,Fg升高11例。结论 COPD患者血液凝血功能状态有异常 ,表现为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凝血状态及其与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组、COPD稳定期组及同年龄健康对照组包括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 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 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FBG)、D-二聚体在内的凝血纤溶指标及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在内的炎症因子水平。观察凝血纤溶指标与炎症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稳定期组比较, COPD急性加重期组的APTT、PT及TT均显著缩短,FBG、D-二聚体均增高,TNF-α显著增高而IL-10显著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稳定期组与对照组比较,FBG、D-二聚体增高,APTT缩短(P<0.05),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COPD急性加重期组患者的 APTT、PT及 TT与 TNF-α呈负相关,而与 IL-10呈正相关, FBG、D-二聚体与TNF-α呈正相关,而与IL-10呈负相关(P<0.05)。结论 COPD患者尤其是处于急性加重期,存在血栓前状态特点,其与COPD系统性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凝血系功能状态的改变。方法选择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32例,稳定期患者32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测定外周静脉血凝血四项即纤维蛋白原(F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时间(TT)和D-二聚体浓度。结果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组比较,凝血四项、D-二聚体差异无显著性(P>0.05)。较正常对照组D-二聚体、Fb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凝血系统加重,抗凝系统减弱,存在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5.
李艳 《四川医学》2013,(9):1468-1470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AECOPD患者102例,COPD稳定期患者80例,检测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PT、APTT、TT等凝血功能指标,同时作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检测,选择同期52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凝血功能检测.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OPD程度的加重,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也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可引起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的升高,导致凝血机制异常,体内处于高凝状态,其严重程度与病情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黄德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1):1313-1314
目的:了解临产孕妇凝血功能的情况,探讨临产孕妇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5例临产孕妇组(实验组)与141例健康非妊娠妇女组(对照组)的凝血四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产孕妇与正常非孕妇比较,PT和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B、D-二聚体显著升高(P<0.01),而APTT明显降低(P<0.01)。结论:孕妇妊娠前后PT、TT指标无明显变化,不能反映临产孕妇处于高凝状态,而APTT、FIB、D-二聚体可反映临产孕妇机体处于高凝状态的指标,D-二聚体升高还能说明临产孕妇有继发性纤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妊娠时期孕妇血浆中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指标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和临产期,采用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含量,采用凝固法检测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bg)凝血四项指标,比较不同妊娠时期D-二聚体含量和凝血四项指标水平。结果:D-二聚体从妊娠早期到临产期逐渐升高(P<0.05);Fbg水平在妊娠中期、晚期和临产期明显大于妊娠早期(P<0.05),妊娠中期和晚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产期明显高于晚期(P<0.05);TT水平在整个妊娠期间无显著变化(P>0.05);PT水平从早期到临产期进行性缩短(P<0.05);APTT水平妊娠中期、晚期和临产期均明显低于早期(P>0.05),临产期明显低于晚期(P<0.05)。结论:观察妊娠期妇女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指标水平的变化,可以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有助于及时预防孕妇血栓、产后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6种凝血指标在肝移植术中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动态观察异体原位肝脏移植术前、中、后凝血机制6项指标,了解围手术期凝血状态.方法:在61例异体原位肝脏移植患者于手术前期、术中无肝前期、无肝期40分钟、新肝期30分钟、新肝期90分钟和术后,检测凝血酶原(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D-2聚体(D-D)、血小板数(Plt)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术前PT、APTT值高于正常,Fbg、Plt、TT、D-D值接近正常.术后2周内6项凝血指标均超高于正常.新肝期PT和APTT值高于无肝期,新肝90分钟时高于新肝30分钟.术后约5~15天PT、APTT、Fbg和血小板恢复正常.结论:围肝移植术期中,新肝期凝血机制异常显著,术后2周内应加强凝血指标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的检测对评定肝硬化患者肝损伤程度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7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甲组,再选取同期的健康成人47例为乙组,对两组患者的FIB、APTT、PT、TT、D-二聚体的水平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甲组APTT、PT、TT、D-二聚体比乙组健康成人明显延长,FIB则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A、B、C级患者的APTT、PT、TT、D-二聚体依次延长,FIB则依次降低。三个级别中任何两级患者的FIB、APTT、PT、TT、D-二聚体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肝病所造成的凝血机制障碍,能协助医生对肝脏受损程度进行准确评定.  相似文献   

10.
朱雪琴  赵云峰 《浙江医学》2017,39(22):2024-202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凝血功能的异常情况及抗凝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COPD组),另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COPD组再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抗凝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吸氧、抗感染、止咳、祛痰等常规治疗,抗凝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于体检时、COPD组于入院次日清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各采空腹静脉血检测APTT、纤维蛋白原(FIB)、PT和D-二聚体等凝血功能指标,并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OPD组患者FIB、D-二聚体水平均增高(均P<0.05),而两组APTT、PT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COPD抗凝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APTT、PT均延长(均P<0.05),FIB、D-二聚体水平均降低(均P<0.05);而常规组患者治疗前后APTT、FIB、PT和D-二聚体等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COPD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抗凝治疗可以改善这种凝血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水平与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病情分为急性乙型肝炎(A组,18例)、慢性乙型肝炎(B组,30例)、乙肝肝硬化(C组,13例)、重症乙型肝炎(D组,9例)。检测所有患者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D-二聚体。结果 D组PT、TT、APTT及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其他3组,C组PT、TT、APTT及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A组和B组,B组PT、TT、APTT及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组FIB水平低于其他3组,C组FIB水平低于A组和B组,B组FIB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T、TT、APTT、D-二聚体水平与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呈正相关(r=0.395、0.398、0.253、0.484,均P<0.05),FIB水平与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呈负相关(r=-0.209,P<0.05)。结论检测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有助于评估乙型肝炎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骨折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浆凝血四项(PT、APTT TT Fib)及D-二聚体这些指标的检测,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骨折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空腹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分离血浆后用美国ACL-2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四项(PT、APTT TT Fib)及D-二聚体。结果:骨折患者PT、APTT、TT值的检测结果与健康体检者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Fib、D-二聚体结果则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结果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同时检测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能够更灵敏地反应骨折患者的凝血功能紊乱,指导临床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妇女凝血四项以及D-二聚体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妊高症妇女标本60例(妊高症组),正常妊娠妇女标本60例(正常妊娠组)以及本院体检中心未妊娠正常妇女标本60例(正常对照组)检测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进行分析。结果:妊高症组PT、APTT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和正常对照组,FIB、D-二聚体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特别是妊高症妇女相对正常妇女血液均处在高凝状态,应将凝血功能以及D-二聚体检测作为产前检查的常规项目,及时监测凝血功能以及D-二聚体指标,减少产科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田丽稳 《吉林医学》2022,(7):1942-1945
目的:分析不同孕期正常妊娠女性的血浆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的差异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产前保健产妇6 000例(妊娠组)及同期健康体检非妊娠女性500例(对照组),在采集静脉血样本后检测D-二聚体及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结果:妊娠组D-二聚体、FIB含量高于对照组,APTT、PT、TT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女性血浆D-二聚体、FIB含量逐渐提高,APTT、PT、TT逐渐降低,且妊娠晚期女性血浆D-二聚体高于妊娠中期,PT、TT短于妊娠中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 000例妊娠女性随访至分娩结束,产后出血102例(1.70%),产后出血组产前D-二聚体含量高于未出血组,PT、APTT高于未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孕期正常妊娠女性进行血浆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检验,可了解妊娠妇女凝血功能变化,发现凝血纤溶异常,临床检验价值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东亚希森美康CS51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分别检测4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和40例肝硬化组(代偿期20例,失代偿期20例)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并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的PT、APTT、TT延长,Fg降低、D-二聚体、FD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失代偿期与代偿期相比PT、aPTT、TT显著延长,Fbg显著降低,D二聚体和FDP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凝血、纤溶指标联合检测对肝病患者的病情观察、出血的预防和及时抢救、治疗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ta-Compact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223例鼻咽癌患者(鼻咽癌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鼻咽癌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包括APTT、Fib、D-二聚体)的血浆水平均比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和Ⅳ期的鼻咽癌患者D-二聚体水平比Ⅰ期+Ⅱ期鼻咽癌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PT、APTT延长以及Fib、D-二聚体升高,提示鼻咽癌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紊乱;而且Ⅲ期和Ⅳ期的鼻咽癌患者D-二聚体水平更高,提示鼻咽癌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的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因此,凝血功能指标监测对鼻咽癌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通过对肝癌患者凝血及血浆D-二聚体定量测定,以探讨上述指标在肝癌病程变化中的意义.方法:肝癌患者115例,其中原发性肝癌84例,继发性肝癌31例:对照组30例.检测指标为凝血常规及D-二聚体定量:凝血常规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原发性肝痛患者PT、APTT、TT均明显延长,FIB明显下降,D-二聚体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1);继发性肝癌患者PT、APTT均明显延长,D-二聚体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1),TT延长,FIB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绪论:肝癌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凝血及纤溶异常,相关指标对肝癌的转移及疾病的预后均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等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确诊的72例不同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作为试验组,4 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美国ACL -Futura全自动凝血仪测定PT、APTT、Fbg及D- 二聚体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PT和APTT明显延长(P <0 .0 1) ,Fbg明显减少(P <0 .0 5 ) ,D -二聚体量明显升高(P <0 .0 1) ;且肝硬化患者的Fbg和D- 二聚体含量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其他两项指标(P <0 .0 5 )。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进行PT、APTT、Fbg及D -二聚体等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有助于准确地评价肝硬化患者肝脏损害的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判定,并对预防肝硬化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用三倍稀释血液的方法将部分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因子高含量血液从正常凝血功能指标中区分出来,进而探索用此方法监测肿瘤病人"高凝状态"和"肿瘤转移"的可行性。方法将作凝血功能检测标本作三倍稀释后,与原倍标本一同测定凝血功能,观察三大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以INR值计算、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稀释前后检测值的差距,探讨这一差距与原倍血液的D-二聚体的含量变化和一年后肿瘤转移情况的相关性。结果 273例患者中共有15例患者表现为一个或数个指标检测为阳性,其中PT阳性12例,APTT阳性6例,TT阳性2例。这三个指标均为阳性1例;仅二个指标阳性的7例,仅一个指标阳性的6例。这15例阳性患者11例患者D-二聚体的含量有不同程度增高;有9例一年后发现肿瘤转移,而258例阴性患者有2例患者D-二聚体增高;有11例一年后发现肿瘤转移。结论三倍稀释血液后作凝血指标检测能筛选出部分含高浓度凝血因子的标本,用此种血液稀释方法监测肿瘤病人因凝血因子含量增高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的以及预测肿瘤转移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参麦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血清炎症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0月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92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接受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研究组接受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血小板、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28 d病死率、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PT、APTT、TT、FIB、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T、APTT、TT缩短,血浆FIB水平升高,血浆D-二聚体水平降低,血小板计数升高(P<0.05);研究组PT、APTT、TT短于对照组,血浆FIB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hs-CRP、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