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芪葛根汤对实验性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目的:观察黄芪葛根汤对实验性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建立链脲佐菌素(STZ)ip所致糖尿病小鼠模型,sc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HCSS)诱导的IR小鼠模型,以及采用给大鼠1次ip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并加饲高热量饮食(富含脂肪和蔗糖),制备2型糖尿病(T2DM)伴胰岛素抵抗(IR)大鼠模型,观察黄芪葛根汤对糖脂代谢以及IR的影响。结果:黄芪葛根汤降低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FBG),提高糖耐量(OGTT),改善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黄芪葛根汤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的FBG,提高OGTT,降低高胰岛素水平,提高胰岛素耐量,增加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降低IR指数(HOMA-IR)指数。同时,黄芪葛根汤还可调节血脂、下调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的水平。结论:黄芪葛根汤通过改善糖脂代谢、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发挥其治疗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柯斌  秦鉴 《中医杂志》2011,(Z1):193-195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胰腺分泌的胰岛素不能发挥应有的生物学效应以满足机体靶组织器官(脂肪、肌肉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及反应性降低。IR既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贯穿于2型糖尿病全过程,也是  相似文献   

3.
1 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全身性胰岛素感受性下降的一种病理状态,使正常浓度的胰岛素不能发挥其相应的效应.现代研究证明,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障碍.显性糖尿病的发生既存在IR,又存在胰岛素分泌缺陷.因此,IR是贯穿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对于2型糖尿病而言,究竟有多少人存在IR,尚缺乏准确的数字.最近Haffner等采用改良FSIGT微小模型法测定了479例2型糖尿病患者,结果胰岛素敏感的2型糖尿病为37例(8%),IR者占442例(92%),可见IR在2型糖尿病中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胰岛素抵抗 (IR)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组织对其生物学效应的反应性降低或丧失 ,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和临床表现。主要为胰岛素促进外周组织(肌肉、脂肪组织 )摄取和利用葡萄糖以及抑制肝糖输出的效应减弱 ,机体需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才能代偿这种缺陷。如果胰岛 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受损 ,不能有效代偿这种缺陷 ,血糖即升高 ,出现 2型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是其重要标志之一。在基因缺陷的基础上存在胰岛素抵抗是 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环节 ,贯穿于 2型糖尿病发展的始终。故IR已成为糖尿病研究领域的热点。近年来 ,中医药对糖尿病IR方面…  相似文献   

5.
张敬芳  王光浩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344-2345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PS)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胰岛素受体(IR)及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用APS治疗高脂饮食喂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DM)大鼠,检测血糖,IR及IRS-1的变化,观察APS对糖尿病大鼠的作用。结果DM大鼠血糖含量明显升高(P<0.01),IR及IRS-1表达明显降低(P<0.01);APS能明显增加DM大鼠IR及IRS-1的表达(P<0.01),降低血糖水平(P<0.01)。结论APS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提高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IR,IRS-1的表达,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信号传导有关。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的特点为胰岛素抵抗(IR)及胰岛素分泌缺陷两大要素。Haffner等认为,胰岛素抵抗占2型糖尿病的92%。IR是多种疾病,特别是糖尿病并发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是糖尿病代谢  相似文献   

7.
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小娟  王昕 《中医药学刊》2005,23(4):660-661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全身性胰岛素感受性下降的一种病理状态,使正常浓度的胰岛素不能发挥其相应的效应。现代研究证明。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功能障碍。显性糖尿病的发生既存在IR,又存在胰岛素分泌缺陷。因此。IR是贯穿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对于2型糖尿病而言,究竟有多少人存在IR,尚缺乏准确的数字。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中医痰瘀脾虚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异质性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发的疾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与2型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现代医学已经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阐明了IR是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的基本环节和显著特征,贯穿于2型糖尿病发展的始终,并成为导致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因素.IR[1]是亚细胞、细胞、组织或机体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本意指需要超过正常量的胰岛素使能在胰岛素的效应器官产生正常的生理效应.现在的IR概念则泛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组织对其生物学效应的反应性降低或丧失,主要表现为胰岛素促进外周组织(肌肉、脂肪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以及抑制肝糖输出的效能减弱,其发生机制包含了胰岛素受体前、受体及受体后的多环节、多层次的障碍.目前IR已成为2型糖尿病研究领域的热点,改善IR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2型糖尿病(T2DM)的基本特征,并贯穿于发生发展的全过程。IR是正常剂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生物学效应的一种状态,具体表现为靶器官、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或反应性降低,胰岛素在周围组织摄取和清除葡萄糖的作用减低。2型糖尿病IR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可能为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生机制可分为胰岛素受体前抵抗、胰岛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抵抗(IR)是指胰岛素的外周靶组织对内源性或外源性胰岛素的敏感性与反应性降低。IR是2型糖尿病(T2DM)发病机制的重要因素,改善IR是治疗T2DM的重要策略之一。随着糖尿病研究的深入,从中西医方面对此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抵抗的中医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抵抗(IR)是糖尿病(DM)、肥胖和脂质代谢紊乱、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多种慢性代谢相关性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和Ⅱ型糖尿病的显著特征,已被公认。有研究证实,74%的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存在IR[1]。中医药对IR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的研究渐趋活跃,报道日丰,逐渐形成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热点。同时,也反映出在研究思路、策略、方法上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胰岛素抵抗的概念 IR是指胰岛素(Ins)的外周靶组织(骨骼肌、肝脏、脂肪组织等)对内源性或外源性Ins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因而血循环中正常量的Ins不足以产生预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和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检测血清中25(OH)D3含量、生化指标、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AI),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25(OH)D3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1)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3水平存在不同程度改变;(2)患者25(OH)D3和IR以及IAI呈负相关;线性回归分析提示25(OH)D3可能是是IR和IAI的影响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25(OH)D3与胰岛素敏感性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胰岛素抵抗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5,(6):1385-1388
胰岛素抵抗(IR)是指脂肪细胞、肌肉细胞和肝细胞对正常浓度的胰岛素产生反应不足的现象,亦即这些细胞需要更高的胰岛素浓度才能对胰岛素产生反应。现已明确,2型糖尿病的显著病理特征是IR,减轻和防治IR所致的代谢异常,是提高其疗效的重要措施。中医药在胰岛素抵抗的防治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疗效已得到广泛关注。现对近年来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IR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胰岛素的外周组织及靶器官或靶组织,主要是肝脏、脂肪组织、骨骼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及反应性降低,致正常剂量的胰岛素产生生物学效应低于正常水平的一种异常生理状态[1].IR既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也是高血压、血脂异常、腹型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共同病理基础.近年来随着中医对IR的认识与研究不断深入,改善IR已成为中医糖尿病研究领域的热点,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德惠 《山西中医》2001,17(6):57-59
胰岛素抵抗 (IR)是指机体对一定量的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低于预计正常水平的现象 ,表现为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减低。这是 2型糖尿病的显著特征 ,也是 1型糖尿病的特征之一。近年来 ,中医药在对改善 IR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 ,综述如下。1 病机特点1.1 肾虚血瘀与 IR:陆付耳等 [1 ] 认为 ,根据祖国医学理论糖尿病以虚为本 ,虽病变可累及肺、脾、肾等脏腑 ,但肾虚为病机中心环节 ,肾虚日久还可兼有气虚血瘀。而病理生理学基础为胰岛素抵抗。为探讨肾虚血瘀与 IR的内在联系 ,自拟补肾通脉方 ,观察其对 2型糖尿病大鼠 IR的影响。结果显示 ,…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胰苏灵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的改善作用,并深入探讨其机理。方法按照文献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 IR 模型大鼠,选血糖>11.1mmol/L,且具有超重、高血脂及高胰岛素血症的大鼠确定为实验性2型糖尿病 IR 大鼠,共46只进入实验。将46只2型糖尿病 IR 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胰苏灵小剂量组、胰苏灵大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治疗6周后禁食12h,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INS)、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及血清和脂肪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胰苏灵煎剂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 FBG、TG、LDL-C 及 FFA、TNF-α(P<0.05,P<0.01),提高 ISI、HDL-C(P<0.01)。结论胰苏灵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的糖和脂代谢紊乱,降低 IR 因子,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其作用可能通过对抗脂毒性、降低 FFA、TNF-α含量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抵抗(IR)系指胰岛素(Ins)作用的靶器官、组织,主要指肝脏、肌肉、脂肪组织对Ins生物学效应的反应性降低或丧失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和临床表现。2型糖尿病(T2DM)是最具典型性的IR相关疾病。IR是贯穿于T2DM整个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游离脂肪酸(FFA)在致IR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丹栀逍遥散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将4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丹栀逍遥散联合基础降糖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降糖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在降糖效果相近的情况下,治疗组ISI、HOMA-IR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结论丹栀逍遥散可显著增强2型糖尿病患者INS敏感性而降低IR。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黄金胶囊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给大鼠腹腔一次性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并加饲高热量饮食(富含脂肪和蔗糖),制备T2DM伴IR大鼠模型,观察黄金胶囊对糖尿病大鼠体重、血糖、血清胰岛素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的影响。 结果 : 黄金胶囊能降低T2DM伴IR模型大鼠空腹血糖;黄金胶囊能降低病鼠高胰岛素血症,提高了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实验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论 : 黄金胶囊对T2DM伴IR大鼠有降血糖及改善其IR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阴利湿法中药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组服用格华止和益阴利湿中药制剂,对照组单纯服用格华止,2组疗程均为8周。2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小时B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TC、TG、HDL-C、LDL-C),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结果:2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阴利湿法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有效方法之一,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I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