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外科坐浴方结合窄谱红光照射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的研究方法,将12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外科坐浴方)和治疗组(外科坐浴方结合窄谱红光照射)。通过观察术后患者不同时期创面疼痛情况、创面渗液情况、创面愈合率,治疗前后有无出现不良反应等总结出综合疗法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此外,从对照组和治疗组随机抽出25例于第7天、第14天取创面肉芽组织作病理切片分析,从分子水平观察镜下创面成纤维细胞数目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术后第7天、第14天的创面疼痛评分、水肿评分、渗液评分以及愈合率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7 d成纤维细胞数目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应用外科坐浴方结合窄谱红光照射能明显减轻术后创面疼痛、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冰寒散加减坐浴熏洗联合微波照射缓解高位肛瘘患者术后创面疼痛及促进愈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9月本院高位肛瘘术后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选用冰寒散加减坐浴熏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微波照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愈合时间、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58.97%(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的(P0.05);治疗后,两组均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肛瘘术后患者而言,应用冰寒散加减坐浴熏洗联合微波照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可降低疼痛评分、加快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效果较好,可推广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瘘管剔除内口外移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填充治疗肛瘘的疗效。方法:将24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例,以瘘管剔除内口外移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填充治疗;对照组13例,以肛瘘切除术治疗。术后对伤口疼痛情况、排尿情况、创面愈合情况、治愈率、治疗成功率及肛门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首次排便时及术后第1、3、7天创面疼痛情况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均P<0.05);两组间排尿障碍情况及肛瘘治愈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两组各有1例复发,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72.73%和75.00%,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时治疗组肛门功能Wexner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瘘管剔除内口外移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填充治疗肛瘘安全有效,且具有肛门功能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轻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五倍子汤加减熏洗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效果。方法收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100例肛瘘术后创面未愈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案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未愈患者手术结束后的第2天用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50 mL灌肠保留15 min,用1∶5000高锰酸钾融合热水熏蒸,熏蒸半小时。每天均1次,治疗1周。五倍子汤组则采取五倍子汤加减熏洗治疗,手术后第2天进行熏洗坐浴,将五倍子汤加减煎煮为2500 mL,热气进行患处熏蒸,在药液温度降低在40℃左右开始进行坐浴,每次坐浴时间25 min,每天1次,持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疗效,临床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肿胀消失时间、排便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肛瘘术后创面未愈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平均分值,继发感染发生率。结果五倍子汤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五倍子汤组临床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肿胀消失时间、排便恢复正常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平均分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五倍子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平均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五倍子汤组与对照组继发感染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倍子汤加减方中各种药物可顺调气机、理气解郁、疏肝破气、清热燥湿解毒,将其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能够提高效果。五倍子汤加减熏洗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未愈的疗效好,可更好减轻肛瘘术后创面未愈患者的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陈祖清 《西部医学》2017,48(2):14-15
目的观察紫芨洗剂在促进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将80例肛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由同一术者在局麻下行肛瘘切开术。治疗组术后采用紫芨洗剂创面坐浴,对照组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比较2组创面疼痛、便血、创面肉芽、创缘水肿症状体征积分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创面疼痛、便血、创面肉芽症状体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23.51±5.32)d,较对照组(28.83±4.53)d明显缩短(P<0.05)。结论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应用紫芨洗剂坐浴能够减缓疼痛,减少出血,促进肉芽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和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 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改良LIFT,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对两组疗效、复发率及并发症等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创面面积、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总有效率、术后尿潴留、术后感染、术后3 个月复发、术后第7、14天疼痛和首次排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后肛门失禁Wexner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术后第1 天视觉VAS 疼痛评分及术前肛门失禁Wexner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改良LIFT 较传统切开挂线术治愈率高,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痔瘘洗剂配合改良式手术治疗肛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予以改良式手术治疗,前者术后予以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后者予以痔瘘洗剂熏洗坐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3、7天疼痛、水肿、渗液评分,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创面瘢痕大小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水肿、渗液评分均较术后第3天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3、7天疼痛、水肿、渗液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创面瘢痕明显缩小(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痔瘘洗剂配合改良式手术治疗肛瘘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消痔化瘀洗剂坐浴治疗肛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位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第2天排大便后开始用高猛酸钾溶液坐浴,每日2次;治疗组术后第2天排大便后开始用消痔化瘀洗剂坐浴,每日2次。结果:两组病例肛瘘平均愈合时间以及术后第7天肛门局部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痔化瘀洗剂坐浴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肉芽生长,减轻肛瘘术后疼痛,缩短疗程,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苦劳汤坐浴和利福平外敷在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我科自2010年以来运用苦劳汤坐浴及利福平外敷的方法对肛瘘术后患者创面进行护理,将56例肛瘘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苦劳汤加利福平)和对照组(苦劳汤),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和创口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100%,对照组为82.1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口愈合时间为(20.34±5.67)天,短于对照组(24.98±5.12)天(P<0.01)。结论苦劳汤坐浴联合利福平外敷可促进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使用苦劳汤坐浴,不失为一种肛瘘术后护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运用消炎坐浴洗剂治疗38例肛瘘术后患者,另设30例PP粉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探讨消炎坐浴洗剂在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结果:消炎坐浴洗剂组伤口愈合时间较PP粉组缩短约4d;术后伤口疼痛、渗液等症状减轻,消炎坐浴洗剂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显示消炎坐浴洗剂对缩短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多切口拖管术治疗高位马蹄型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72例高位马蹄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多切口拖管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第3、7、14天,评价两组患者的创面疼痛、渗液、水肿评分;术后3个月,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肛门功能指检、肛门失禁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过程中,对照组1例患者脱落,最终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1)术后3个月,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为94.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3)术后第7、14天,治疗组患者的创面疼痛、渗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两组患者的创面水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肛门功能指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肛门失禁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与传统切开挂线术相比,多切口拖管术治疗高位马蹄型肛瘘可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缩短愈合时间、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三黄洗剂坐浴合辨证施护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将全部184例肛周脓肿术后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2例,对照组用高锰酸钾液坐浴及常规护理治疗,治疗组采用三黄洗剂坐浴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疼痛评分、渗液及分泌物计量评分、创口愈合时间和创口愈合率等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95.65%)明显高对照组(85.87%),P0.05。术后3 d、7 d、10 d的两组疼痛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5 d、10 d、15 d两组术后渗液及分泌物计量评分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创口愈合时间和创口愈合率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黄洗剂坐浴及辨证施护能够有效减少肛周脓肿术后并发症,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红橡胶导尿管单向切割并自动收紧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高位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用传统挂线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红橡胶管单向切割并自动收紧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创面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术后6个月复发情况、术后远期肛门功能(Wexner评分)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术后6个月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创面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P<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Wexner评分均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P<0.05),且各时间点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橡胶导尿管单向切割并自动收紧挂线术与传统挂线术均能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前者术后疼痛较轻,创面恢复更快,肛门功能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对口切剥结合早期垫棉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按照3∶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采用对口切剥结合早期垫棉法,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复杂性肛瘘切开术。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愈率、治愈时间、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以及两组患者在术后、痊愈时、6个月后的Wexner评分,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肛门功能保护情况。结果治疗组未愈2例,6个月随访复发1例;对照组未愈1例,随访6个月无复发。两组治愈率、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为23.1 d,对照组为30.6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术后、痊愈时、6个月随访时的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口切剥结合早期垫棉法治疗复杂性肛瘘,可明显缩短治愈时间,较好的保护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促愈熏洗方治疗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120例肛瘘术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促愈熏洗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情况、创面愈合时间、腐肉脱落时间、创面肉芽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1)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观察组肛周渗液、分泌物稠厚、肛门胀痛及肛门灼热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第15天创面肉芽组织中bFGF、TGF-β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创面肉芽形态及创面渗透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及腐肉脱落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促愈熏洗方可有效提高肛瘘术后创面肉芽组织中bFGF、TGF-β1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低位挂线高位扩创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低位挂线高位扩创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治愈时间、治愈率、随访6月后的复发情况、术后及6月后的Wexner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在第0、3、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疼痛程度较轻,在第14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愈率及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愈时间明显缩短(P<0.01);两组患者Wexner评分在痊愈后、6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Wex-ner评分明显降低。结论低位挂线高位扩创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疼痛轻,可缩短治愈时间,较好地保护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主灶切开挂线、支管旷置加中药坐浴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8例。治疗组采用主灶切开挂线、支管旷置加中药坐浴疗法,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加PP水坐浴。观察两组治愈率、复发率、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平均疗程及肛门功能。结果:两组近期治愈率均100%;一次性治愈率治疗组为97.4%,对照组为91.6%,两组一次性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2 a,治疗组复发率为2.6%,对照组为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平均疗程及肛门功能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灶切开挂线、支管旷置加中药坐浴疗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既有愈合快、复发率低、瘢痕小等优点,又能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弹力线自动套扎术(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80例,采用RPH联合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两组术后均采用抗炎、坐浴、换药及对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术后疼痛指数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创面恢复时间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组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创面恢复时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疼痛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较单纯采用外剥内扎术更合适,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肛痈方对肛周脓肿进展的影响。方法将162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肛痈方口服及坐浴,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疼痛、发热症状及脓腔收缩率变化,并比较两组肛周脓肿切口(或溃破口)愈合时间。结果①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1、7d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②两组治疗后发热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发热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脓腔收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切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肛痈方能控制局限肛周脓肿的炎性肿块范围,促进炎症组织吸收,缩短肛瘘形成时间,为肛周脓肿的下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杨万库  倪志海 《当代医学》2009,15(36):100-100
目的通过一期缝合治疗低位肛瘘并对比其与传统切开或挂线术的愈合时间、切口疼痛程度等方面,探索出临床上更好的治疗肛瘘的方法,并为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98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9例切除瘘管,切口一期缝合,对照组49例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48例患者平均术后9天拆线,切口一期愈合45例,切口感染2例,拆线后换药至痊愈,2例愈合不完全,换药直至愈合。结论一期缝合治疗低位肛瘘方法简单易行,术后效果显著,大大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