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miR-223-3p对Notch信号通路转录因子Rbpj表达的调控作用以及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Th1、Th17细胞分化水平的影响。

方法:用双荧光素酶表达报告系统探讨miR-223-3p对Rbpj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将24只雌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EAU模型组、正常对照组(NC组)和空白对照组(BC组),每组8只。EAU模型组注射含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结合蛋白(IRBP)、结核菌素和完全弗氏佐剂的乳糜液以诱导葡萄膜炎,BC组注射等体积的不含IRBP多肽的乳糜液,NC组注射等体积的无菌生理盐水。免疫后12d,无菌分离三组大鼠的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miR-223-3p和Rbpj基因的表达水平;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Rbpj、IFN-γ、IL-17蛋白的表达水平; 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组大鼠不同组织中Th1和Th17细胞的表达水平。

结果:双荧光素酶检测结果证实Rbpj是miR-223-3p调控的靶基因。免疫后12d,相比于NC组,EAU模型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miR-223-3p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33±0.29、0.11±0.12、0.18±0.11,均呈下调表达(均P<0.05); Rbpj mRNA水平均呈上调表达,分别为3.00±0.06、1.52±0.12、3.01±0.34(均P<0.05); BC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miR-223-3p和Rbpj mRNA水平与NC组相比均无差异(P>0.05)。ELISA检测结果发现,免疫后12d的EAU模型组大鼠各组织中Rbpj、IFN-γ、IL-17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均P<0.05),BC组大鼠各组织中Rbpj、IFN-γ、IL-17蛋白表达水平与NC组相比均无差异(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12d,EAU模型组各组织的Th1和Th17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NC组(均P<0.05)。BC组与NC组各组织Th1和Th17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均P>0.05)。

结论:miR-223-3p可负调控Notch信号通路转录因子Rbpj的表达。EAU大鼠中miR-223-3p的下调表达可升高Rbpj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促进Th1和Th17细胞的分化以及提高相关分子IFN-γ和IL-17的表达水平,进而影响葡萄膜炎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miR-30b-5p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Notch信号通路活化的调控机制及治疗作用。方法 通过Target Scan(http://www.targetscan.org/)对Notch1和Dll4基因与 miR-30b 的关系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将雌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EAU组、miR-30b-5p组和miR-30b-5p空载体(miR-30b-5p-N)组。EAU组、miR-30b-5p组和miR-30b-5p-N组大鼠首先诱导EAU模型,miR-30b-5p组和miR-30b-5p-N组大鼠分别采用携带miR-30b-5p和miR-30b-5p-N的慢病毒于EAU大鼠脾脏进行注射干预处理,EAU组大鼠于同一部位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处理后12 d,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Notch1和Dll4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4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及眼组织中Notch1和Dll4蛋白的表达,分析miR-30b-5p对葡萄膜炎大鼠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 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结果表明,Notch 信号通路上 Notch1和Dll4基因均为 miR-30b 调控的靶基因。免疫后12 d,相比于对照组,EAU组、miR-30b-5p组和miR-30b-5p-N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Notch1和Dll4 mRNA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经miR-30b-5p干预治疗后,miR-30b-5p组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Notch1和Dll4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12 d,EAU组、miR-30b-5p组和miR-30b-5p-N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Notch1和Dll4 蛋白表达均上调(均为P<0.05);miR-30b-5p干预治疗后,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Notch1和Dll4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均为P<0.05)。结论 miR-30b-5p可明显下调EAU大鼠各组织中Notch1和Dll4等Notc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进而抑制Notch信号通路活化,从而达到治疗葡萄膜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rno-miR-30b-5p对Notch1和Dll4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应用双荧光素酶检测rno-miR-30b-5p对Notch1和Dll4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6~8周龄健康Lewis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EAU模型组,EAU模型组大鼠建立EAU模型。于免疫后12 d分离大鼠的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Q-PCR检测rno-miR-30b-5p、Notch1和Dll4基因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Notch1和Dll4蛋白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大鼠脾脏和淋巴结中Th17和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 双荧光素酶检测结果表明,Notch1和Dll4为rno-miR-30b-5p调控的靶基因。Q-PCR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正常对照组(1.00),免疫后12 d,rno-miR-30b-5p基因在EAU模型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41±0.12、0.37±0.09和0.25±0.07,均呈显著下调表达,而Notch1和Dll4基因呈显著上调表达,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12 d,EAU模型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Notch1和Dll4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12 d,EAU模型组大鼠脾脏和淋巴结中Th17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Treg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rno-miR-30b-5p可负调控Notch1和Dll4基因的表达。在EAU模型大鼠的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rno-miR-30b-5p的下调表达可使Notch1和Dll4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并使Th17/Treg比例发生紊乱,从而影响葡萄膜炎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龙胆泻肝汤(Longdan Xiegan decoction,LXD)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M1/M2巨噬细胞极化平衡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48只雌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U模型组和LXD干预组,其中EAU模型组和LXD干预组大鼠首先诱导并建立EAU模型,LXD干预组大鼠每天给予LXD灌胃处理12 d,EAU组大鼠给予相同体积的PBS缓冲液灌胃处理12 d。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免疫后12 d三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及眼组织中iNOS和Arg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此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以上各组织中M1型、M2型巨噬细胞极化水平,分析LXD对EAU大鼠M1/M2巨噬细胞极化平衡的影响。结果 免疫后12 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AU模型组大鼠各组织中iNOS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而Arg1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均为P<0.05);与EAU模型组相比,LXD干预组大鼠脾脏、淋巴结以及眼组织中iNOS表达均降低,而Arg1表达均升高(均为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后12 d,EAU模型组大鼠各组织中M1型巨噬细胞极化水平升高,而M2型巨噬细胞极化水平降低(均为P<0.05),呈现不均衡表达;与EAU模型组相比,LXD干预组大鼠各组织中M1型巨噬细胞极化水平下降,而M2型巨噬细胞极化水平升高,两者比例逐渐恢复均衡。结论 在EAU大鼠中,M1/M2巨噬细胞极化比例紊乱,LXD可明显降低M1型巨噬细胞极化水平以及相关因子iNOS表达,提高M2型巨噬细胞极化水平以及相关因子Arg1表达,从而发挥对EAU大鼠M1/M2巨噬细胞极化平衡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rno-miR-30b-5p对Atg5、Atg12和Becn1自噬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双荧光素酶检测rno-miR-30b-5p对Atg5、Atg12和Becn1自噬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EAU组,每组各6只,EAU组诱导EAU模型,两组大鼠每天用Genesis-D眼底相机观察眼底情况。免疫后12 d,取眼球观察睫状体、视网膜的病理学表现;分离大鼠的脾脏和淋巴结,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rno-miR-30b-5p、Atg5、Atg12和Becn1 mRNA的表达情况;ELISA方法检测Atg5、Atg12和Becn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双荧光素酶检测结果证实Atg5、Atg12和Becn1为rno-miR-30b-5p调控的靶基因。免疫后12 d,EAU组大鼠眼底血管严重肿胀,病理学检测可见睫状体、视网膜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Q-PCR检测结果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免疫后12 d EAU组大鼠脾脏和淋巴结中rno-miR-30b-5p mRNA水平分别为0.46±0.01和0.29±0.17,均呈下调表达(均为P<0.01);Atg5、Atg12和Becn1 mRNA水平均呈上调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LISA检测结果示,EAU组大鼠脾脏和淋巴结中Atg5、Atg12和Becn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均为P<0.05)。结论 rno-miR-30b-5p可调控Atg5、Atg12和Becn1的表达。在EAU大鼠脾脏和淋巴结中,rno-miR-30b-5p的下调表达使Atg5、Atg12和Becn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从而影响葡萄膜炎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miR-519d-3p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功能障碍与血管生成的影响,并阐明其对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5、30mmol/L葡萄糖分别诱导HRMEC建立正常(NG)和高糖(HG)细胞模型。将HRMEC分为对照组(HG细胞模型转染阴性对照模拟物)、甘露醇组(对照组加入25mmol/L甘露醇)、miR-519d-3p过表达组(HG细胞模型转染miR-519d-3p模拟物)、miR-519d-3p联合HIF-1α过表达组(HG细胞模型共转染miR-519d-3p模拟物和HIF-1α过表达载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miR-519d-3p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519d-3p和HIF-1α的结合位点情况。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外液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蛋白的表达情况。小管形成实验检测各组新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龙胆泻肝汤(LXD)对Notch信号通路活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Th1、Th2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将30只Lewi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EAU模型组和LXD干预组,其中EAU模型组、LXD干预组大鼠均诱导EAU,LXD干预组大鼠造模后使用LXD每天灌胃处理,EAU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干预后12 d分离三组大鼠的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Q-PCR检测Rbpj基因的表达,ELISA检测Rbpj、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织中Th1、Th2细胞的表达水平,分析Th1/Th2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12 d,Q-PCR检测发现,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 Rbpj mRNA在EAU模型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均呈显著上调表达(均为P<0.001);与EAU模型组相比,LXD干预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Rbpj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均为P<0.01)。ELISA检测结果发现,EAU模型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Rbpj和IFN-γ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L-4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相比于EAU模型组,LXD干预组大鼠脾脏、淋巴结以及眼组织中Rbpj IFN-γ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IL-4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AU模型组大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组织中Th1细胞水平均明显升高,Th2细胞水平均明显降低,Th1/Th2细胞比例失衡(均为P<0.05);与EAU模型组相比,LXD干预组大鼠各组织中Th1细胞水平均明显下降,Th2细胞水平均明显升高,两者细胞比例逐渐恢复均衡(均为P<0.01)。结论 LXD可通过下调EAU大鼠Notch信号通路转录因子Rbpj的表达水平抑制Notch信号通路的活化,显著促进EAU大鼠中Th1/Th2细胞比例恢复平衡并改善免疫微环境,从而达到治疗葡萄膜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rno-miR-30b-5p在葡萄膜炎中对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构建IL-10、TLR4基因的3’端非编码区域(3'UTR)荧光素酶质粒载体以及结合位点突变质粒载体,将mo-miR-30b-5p模拟物(mimic)与构建好的报告基因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通过报告基因相对荧光值的表达改变检测mo-miR-30b-5p对IL-10、TLR4表达的调控作用;制备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模型,通过注射视网膜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乳糜液,在造模后12 d分离EAU大鼠的脾脏和淋巴结,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no-miR-30b-5p和IL-10、TLR4基因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IL-10和TLR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结果表明,经rno-miR-30b-5p mimic干预后IL-10、TLR4野生型的报告荧光有明显的下调作用,对其预测靶位点进行突变后,突变型载体中的报告荧光也存在明显的下调作用,与阴性对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发现rno-miR-30b-5p在EAU大鼠脾脏和淋巴结中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为P<0.01),而IL-10 mRNA、TLR4 mRNA表达明显升高(均为P<0.01);ELISA检测发现IL-10、TLR4蛋白表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rno-miR-30b-5p对带有IL-10、TLR4基因片段3'UTR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可能不是通过预测到的位点起作用而是通过其他的调控结合位点发挥作用;rno-miR-30b-5p在EAU大鼠脾脏和淋巴结的下调表达导致IL-10和TLR4的表达水平升高,进而调控葡萄膜炎的发展.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microRNA在葡萄膜炎发生发展进程中的调控作用、治疗葡萄膜炎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iR-22-3p对蓝光暴露下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取36只清洁级SD大鼠, 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与蓝光暴露组,每组6只。对照组采用正常的12 h明暗循环饲养;蓝光暴露组大鼠先进行暗适应24 h,随后采用复方托吡卡胺散瞳,将大鼠暴露在蓝光(光照强度1500 lux)下2 h;另取2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蓝光暴露组、AAV-miR22组、AAV-miR22&PTEN组,每组6只。对照组采用正常的12 h明暗循环饲养,其余3组均接受蓝光暴露处理,AAV-miR22组注射1 μL含 2.5×109 vg(基因组拷贝数)的AAV-7m8-miR-22-3p,AAV-miR22&PTEN组注射1 μL含2.5×109 vg的AAV-7m8-miR-22-3p&PTEN,对照组与蓝光暴露组向大鼠玻璃体内注射1 μL生理盐水,注射结束使用氧氟沙星眼膏预防感染。取大鼠眼球组织行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检测神经节细胞层(GCL)、GCL至外核层 (ONL)的厚度,其中包含有内丛状层(IPL)、内核层(INL)、外丛状层(OPL);采用NeuN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标记RGC,计数视网膜上NeuN标记的阳性细胞数;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采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盒转染阴性对照、miR-22-3p mimic、miR-22-3p inhibitor至RGC-5细胞,转染48 h后测定miR-22-3p表达量,转染成功即可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TEN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2-3p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TEN、p-Akt、Akt与Nrf2蛋白表达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在酶标仪上测定荧光素酶活性。结果 HE染色结果证实:与对照组相比,蓝光暴露组大鼠视网膜组织萎缩,视网膜GCL、GCL至ONL厚度变薄(P<0.05)。另外,NeuN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蓝光暴露组大鼠视网膜组织RGC数减少(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蓝光暴露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内miR-22-3p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蓝光暴露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内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Nrf2蛋白的表达水平和p-Akt/Akt蛋白表达比值均降低(均为P<0.05);miR-22-3p能够负向调控PTEN蛋白在RGC内的表达水平(P<0.05)。HE染色结果显示:过表达miR-22-3p能够缓解蓝光诱导的大鼠视网膜萎缩,并且能够提高大鼠视网膜GCL、GCL至ONL厚度。NeuN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证实:过表达miR-22-3p能够通过靶向抑制PTEN表达提高蓝光暴露大鼠视网膜上RGC数。TUNEL实验结果证实:miR-22-3p能够通过抑制PTEN表达缓解蓝光诱导的大鼠视网膜RGC凋亡。结论 miR-22-3p能够通过靶向抑制PTEN的表达,激活PI3K/Akt/Nrf2通路,缓解蓝光诱导的大鼠RGC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转甲状腺素蛋白(TTR)介导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STAT4)/miR-223-3p/F-box WD重复蛋白7(FBXW7)通路对高糖(HG)诱导的人视网膜内皮细胞(hRECs)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将hRECs分为对照组、HG组、HG+TTR组、HG+NC mimic组、HG+miR-223-3p mimic组和HG+TTR+miR-223-3p mimic组。生物信息学分析STAT4与miR-223-3p的靶向关系,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进行验证。ELISA检测细胞中TTR水平,RT-PCR检测miR-223-3p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实验分析血管生成率,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TTR、STAT4和FBXW7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G组hRECs中TTR水平升高(P<0.05)。培养24 h时,与HG组相比,HG+TTR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与HG组血管生成率(38.12±4.91)%相比,HG+TTR组hRECs血管生成率[(19.46±2.12)%]明显较小(P<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中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和前囊膜超微结构改变。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17例(22眼)作为试验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0例(18眼)作为对照组。均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环形撕囊获取前囊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患者晶状体前囊膜NLRP3炎症小体的三个组成结构NLRP3、Caspase-1和接头蛋白ASC的蛋白表达,并对前囊膜进行电镜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晶状体前囊膜中均有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试验组晶状体前囊膜中NLRP3、Caspase-1及接头蛋白ASC(光密度值分别为0.383±0.067、0.313±0.058、0.335±0.035)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光密度值分别为0.330±0.085、0.271±0.039、0.268±0.036)(均为P<0.05)。试验组患者前囊膜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可见明显的细胞核固缩,染色质浓缩边集,细胞核膜皱褶、轻度增宽,线粒体形态基本正常、部分线粒体嵴突消失,细胞质中可见典型的凋亡小体。对照组有轻度凋亡改变。结论 NLRP3炎症小体可能参与了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发病过程,细胞凋亡是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重要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糖环境下lncRNA MEG3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ECs)生长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qRT-PCR检测高糖和正常环境下hRECs中lncRNA MEG3的表达;构建lncRNA MEG3过表达质粒及沉默质粒,利用CCK-8法、Transwell实验以及划痕实验检测lncRNA MEG3对hRECs增殖、愈合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MEG3和miR-223-3p的靶向结合,并外加miR-223-3p观察对lncRNA MEG3过表达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lncRNA MEG3对hRECs中FBXW7蛋白表达的影响。过表达或沉默PABPC1后,利用qRT-PCR检测hRECs中lncRNA MEG3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培养环境相比,高糖环境下hRECs中lncRNA MEG3表达下降(F=73.613,P=0.001)。CCK-8法检测发现,lncRNA MEG3过表达可显著降低hRECs增殖,而miR-223-3p的添加可逆转这一现象;划痕实验结果显示,lncRNA MEG3过表达(高糖)组hRECs愈合速度显著低于过表达对照(高糖)组(F=121.193,P<0.001);lncRNA MEG3沉默(高糖)组hRECs愈合速度略高于lncRNA MEG3沉默对照(高糖)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89,P=0.453);miR-223-3p可显著降低lncRNA MEG3过表达对hRECs愈合能力的抑制(F=110.016,P<0.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lncRNA MEG3过表达(高糖)组hRECs迁移能力显著低于过表达对照(高糖)组(F=22.407,P=0.009);lncRNA MEG3沉默(高糖)组hRECs迁移能力显著高于lncRNA MEG3沉默对照(高糖)组(F=17.093,P=0.014);miR-223-3p可显著降低lncRNA MEG3过表达对hRECs迁移能力的抑制(F=33.338,P=0.004)。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中,共转染miR-223-3p后,突变型 lncRNA MEG3(位点1和位点2)的荧光素酶活性均显著下降(野生型:F=66.691,P=0.001;突变位点1:F=58.657,P=0.002;突变位点2:F=29.104,P=0.006)。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过表达lncRNA MEG3后,hRECs中FBXW7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F=185.443,P<0.001),而miR-223-3p的添加逆转了这一趋势(F=162.257,P<0.001)。沉默了PABPC1后,hRECs中lncRNA MEG3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下降(F=145.293,P<0.001),而PABPC1基因的过表达则导致hRECs中lncRNA MEG3相对表达水平上调(F=70.638,P=0.001)。结论 在高糖环境下,lncRNA MEG3 通过与miR-223-3p的直接相互作用调控下游的相关靶点,抑制hRECs增殖与迁移;而其上游的调控元件可能为PABPC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和房水中miR-377-3p和miR-365-3p表达水平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1-02/2022-02三六三医院收治的初诊为DME患者60例60眼(如双眼发病取严重眼入组,若两眼程度一致取右眼),其中轻度24眼,中度21眼,重度15眼;另选同期本院收治的未发生DME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60眼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包括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Hcy;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血清和房水中miR-377-3p和miR-365-3p表达水平。结果:DME组患者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Hcy)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DME组患者血清中miR-377-3p和miR-365-3p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和房水中miR-377-3p和miR-365-3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显著低于轻度组(均P<0.05);血清中miR-377-3p和miR-3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