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伟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1):116-117
目的:分析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诊治的视觉模拟评分(VAS)>7分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肋间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肋间神经阻滞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治疗优良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得到改善;观察组VAS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68.6%,观察组为9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4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6例。常规药物治疗组使用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药等;神经阻滞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在与病变区域相对应的神经支配节段于鞘内注射镇痛液行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一周后VAS评分首先降低,对照组起效慢,两周后开始明显下降;治疗结束时两组镇痛总有效率均≥70%,但观察组疼痛完全缓解率(65.38%)及总有效率(84.61%)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椎旁神经阻滞疗法对带状疱疹神经痛PHN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带疱痛方辅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维生素新 B1片 102 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以神经阻滞治疗4周,治疗组服用带疱痛方,对照组服用弥可保片和呋喃硫胺片,口服8周,分别于治疗2、4、6、8 周后观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 和生活质量评分 (QLS) 的变化。结果 8周后治疗组的 VAS 评分和 QLS 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说明带疱痛方治疗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传统中药结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4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n=20)行单纯神经阻滞治疗, B组(n=20)行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治疗.分别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3、5、7、14、28天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对2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 B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在CT导向下行椎旁神经阻滞术;对照组常规抗病毒治疗而不进行椎旁神经阻滞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后遗神经痛(PHN)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1 d、1周、2周及1个月时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HN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旁神经阻滞术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并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阻滞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结果神经阻滞联合针刺治疗对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面,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阻滞联合针刺治疗能有效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7.
黄波 《吉林医学》2012,(27):5891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神经沮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加巴喷丁组(A组,20例);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组(B组,20例)。A组给予口服加巴喷丁1 200 mg/d;B组给予神经阻滞治疗,1次/周,并口服加巴喷丁900 mg/d均治疗4周。比较单纯药物治疗与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VAS评分)、睡眠受影响程度。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降低,但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组VAS评分降低更为明显。结论: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PHN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普鲁卡因静脉滴注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效果。方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单纯采用神经阻滞,观察组在神经阻滞的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普鲁卡因,比较二者疼痛改善情况和止痛时间。结果观察组止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疼痛改善程度(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鲁卡因静脉滴注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明显缩短止痛时间,改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局部浸润、椎旁阻滞与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40例顽固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治疗方法为:皮损区用0.2%布比卡因、泼尼松龙、弥可保浸润,同时椎旁阻滞与经皮神经电刺激;对照组采用局部浸润及椎旁阻滞。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SQS)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1、2、3周两组VAS和SQS评分均明显下降(JD〈0.01),观察组治疗后VAS和SQS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有效率均为100%,但观察组显效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60%(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均有显著疗效,但局部浸润、椎旁阻滞与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对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及改善睡眠质量的效果均优于神经阻滞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7例应用加巴喷丁(GBP)治疗,对照组17例应用卡马西平(CBZ)治疗,于1、2、4周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加巴喷丁在治疗后VAS明显低于卡马西平组(P<0.05),且加巴喷丁组不良反应作用较少且轻微.结论:加巴喷丁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优于卡马西平,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报》2013,(11):1723-1725
目的:观察脉冲射频结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患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口服中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脉冲射频治疗。观察治疗后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及治疗后1 a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QOL评分)、SFMPQ评分、病变皮肤麻木评分、疼痛缓解有效率比较。结果:治疗后1周治疗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射频对带状疱疹后疼痛可能产生内源性镇痛物质,而减轻疼痛,中药可能提高患者免疫调节能力,从而治疗起到治疗作用,二者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戈晓东  吴安石 《北京医学》2015,37(8):759-762
目的 观察神经阻滞在临床治疗亚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中的作用.方法 42例亚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A组)和神经阻滞加药物治疗组(B组).A组常规治疗用药:缓释曲马多50 mg,每12h口服1次,甲钴胺0.5 mg,每8h口服1次,腺苷钴胺1 mg,每24 h肌注1次.B组在A组的基础上应用神经阻滞治疗,根据皮肤疱疹和疼痛部位,确定其相应的支配神经给予药物阻滞;配方:2%利多卡因注射液5 ml+腺苷钴胺1mg+倍他米松注射液7 mg+0.9%生理盐水至15 ml,每2周1次.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对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及8周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后8周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A组VAS评分下降缓慢,8周时才降至3分以下;而B组在治疗后第1周VAS评分即降至3分以下,且治疗后1~8周B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也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B组治疗后第1周PSQI评分就开始明显改善,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用神经阻滞可以缩短带状疱疹神经痛和疼痛症状解除的时间,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有助于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13.
连续硬膜外腔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杰  沈永波 《海南医学》2010,21(10):49-50
目的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两组,神经阻滞治疗组(A组,n=32)与连续硬膜外腔阻滞治疗组(B组,n=32),连续治疗3-4周。使用药物:B组0.4%-0.8%的盐酸利多卡因+地塞米松2mg+0.9%生理盐水共250ml,流速为5ml/h。A组0.4%-0.8%的盐酸利多卡因+地塞米松2mg+0.9%生理盐水共20ml,1次/3d,连续治疗3-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分别测评治疗前、硬膜外镇痛、神经外镇痛、神经阻滞结束后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的VAS评分、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从而评估两种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6个月时,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VAS评分比较,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6个月时B组较A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神经阻滞、连续硬膜外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明显缓解作用,连续硬膜外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硬膜外腔置管后注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中重度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23例,采用硬膜外腔置管注药2周,观察患者置管前后体位配合、置管后导管的护理、并发症处理,术后1周及2周VAS评分,术后随访3~6月.结果 治疗后经专科护理1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治疗后1周VAS评分由6~7分下降至3~4分,2周后对疼痛进行VAS评分由3~4分下降至1~2分.结论 常规保护神经用药配合硬膜外腔置管注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结合疼痛科的专科护理,达到保护神经、缓解疼痛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5.
李鹍 《中外医疗》2013,32(15):86-86,88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02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早期带状疱疹患者45例,采用神经阻滞法配合临床常规治疗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观察患者的带状疱疹愈合情况,比较治疗前后VAS评分,随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情况。结果全部45例患者行神经阻滞后,带状疱疹愈合时间明显比常规治疗缩短(P<0.05);VAS评分比治疗前下降超过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期间内无一例患者出现后遗神经痛。结论神经阻滞对早期带状疱疹患者具有促进愈合、减少患者疼痛的治疗效果,对早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的临床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带状疱疹患者治疗与后遗神经痛预防中神经阻滞疗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方便选取医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126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神经阻滞疗法,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治疗前观察组患者VAS评分(6.85±1.25)分与对照组(6.74±1.2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2.28±0.5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98±1.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观察组1.59%(1/63)低于对照组11.11%(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17%(2/63)、6.35%(4/6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状疱疹患者治疗中神经阻滞疗法可取得显著效果,且有助于后遗神经痛的预防,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术治疗顽固性肋间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开胸术后肋间神经痛和胸部外伤后肋间神经痛患者65例,腋后线肋间神经阻滞法,采用VAS疼痛评分制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周VA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神经阻滞术治疗顽固性肋间神经痛具有起效快、发挥作用时间长等特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朱合章 《河北医学》2011,(10):1365-1367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反应及治疗效果,结合理论与临床试验对比来证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硬膜外阻滞能明显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法: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予以分别治疗,然后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治疗后1、2、3、4周4组患者VAS评分均有...  相似文献   

19.
柳霞  张弘  刘桂玲  朱秀梅 《医学争鸣》2007,28(10):929-931
目的:研究神经阻滞配合紫外线照射与单纯药物治疗对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确诊为带状疱疹的44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n=245)接受神经阻滞和紫外线照射治疗;Ⅱ组(n=198例)接受单纯药物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5 d前后的疼痛VAS评分,止痛、止疱、结痂时间以及有无后遗神经痛.结果:在治疗5 d后患者疼痛VAS评分,Ⅰ组较治疗前降低(P<0.05),Ⅰ组低于Ⅱ组(P<0.05);Ⅰ组的止痛、止疱、结痂时间优于Ⅱ组(P<0.05).治疗5 d后痊愈率、总有效率Ⅰ组高于Ⅱ组(P<0.01).Ⅰ组后遗神经痛11.02%,Ⅱ组后遗神经痛高达 61.11%(P<0.01).结论:神经阻滞配合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芳香止痛捺剂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择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VAS>7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60例,随机分为芳香止痛捺剂联合神经阻滞(治疗组)和神经阻滞组(对照组),治疗组:将配制的止痛捺剂涂于痛点处,早晚各一次,5d为一个疗程,联合神经阻滞1次/3d.对照组:仅采用神经阻滞疗法1次/3d,治疗后观察止痛效果.结果: 对照两组病人治疗后的止痛效果(VAS),结果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芳香止痛捺剂联合神经阻滞治疗疱疹后神经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