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回乳抑增一号"对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作用,用药效学实验筛选出最佳处方。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15组,除正常组外,每组均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5 mg·kg-1),连续25 d,继而肌肉注射黄体酮注射液5 mg·kg-1,连续5 d,造模后给予不同组方药物治疗,连续4周后,用ELSI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激素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的含量;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E2,P,FRL,FSH,LH含量明显升高(P<0.05),乳腺小叶数、小叶内腺泡数和分泌物明显增多;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清激素值均有所降低(P<0.05),组方8明显降低大鼠血清雌二醇,泌乳素,促卵泡激素,提高孕酮,促黄体生成素(P<0.05),显著减轻乳腺小叶数、小叶内腺泡数和分泌物。结论:复方"回乳抑增一号"显著改善血清激素水平的紊乱,对乳腺增生病疗效显著,其中以生麦芽,夏枯草,玄参,浙贝母,淡昆布,牡蛎,山慈菇合用对乳腺增生病大鼠的疗效最为显著,为最优处方。  相似文献   

2.
癖速消与他莫昔芬联合应用对大鼠乳腺增生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癖速消与他莫昔芬联合应用对大鼠乳腺增生的干预作用.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癖速消+他莫昔芬高、中、低(3.0,1.5,0.75 g.kg-1)剂量组,他莫昔芬组1.67 mg· kg-1,癖速消组2.5g·kg-1,大鼠肌注苯甲酸雌二醇0.5 mg.kg-1和黄体酮4 mg.kg -建立大鼠乳腺增生模型,灌胃给药45 d镜下观察大鼠乳腺小叶、腺泡上皮细胞增生和导管扩张等情况;放免法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2)和孕酮(P)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癖速消+他莫昔芬能使乳腺增生大鼠乳腺导管及小叶、腺泡上皮细胞增生明显减轻,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P<0.05);能有效的降低大鼠血清中E2,P的含量(P<0.01);可显著抑制乳腺组织ER,PR的表达(P<0.01.P<0.05).结论:癖速消+他莫昔芬对大鼠乳腺增生病理组织学改变有明显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纤体降脂Ⅰ号对大鼠去卵巢后肥胖的预防作用,探讨其预防肥胖的作用机制.方法:270 g左右的SD雌性大鼠70只,按体重随机选出假手术组10只,其余采用双侧去卵巢法,建立去卵巢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纤体降脂Ⅰ号高剂量组(13.2 g·kg-1·d-1)、中剂量组(6.6 g·kg-1·d-1)、低剂量组(3.3 g·kg-1·d-1)、曲美组(8.9×10-4g·kg-1·d-1)、己烯雌酚组(2.2×10-5g·kg-1·d-1),开始灌胃给药干预,连续3周,实验结束后,从大鼠体重、腹脂、Lee,s指数、血脂等方面评价其药效;从血清雌二醇和瘦素含量以及下丘脑瘦素的表达,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纤体降脂Ⅰ号能明显抑制模型鼠体重和食量的增长(P <0.05或P<0.01),降低腹脂含量和Lee's指数(P<0.05或P<0.01),有效预防大鼠去卵巢后肥胖;显著降低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水平(P<0.05或P<0.01),有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趋势;能明显提高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P<0.05或P<0.01).结论:纤体降脂Ⅰ号能够有效控制大鼠体重和食欲,预防大鼠去卵巢后肥胖的发生,降低血脂;提高血清雌激素含量,这可能是其预防大鼠去卵巢后肥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乳癖灵治疗乳腺增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雌二醇诱发乳腺增生症模型大鼠的乳腺组织、激素水平的变化,探讨乳癖灵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机理。隔日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3mg/kg共30次,15次后受试药组每天口服给予大小剂量乳癖灵30d,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雌二酵(E2)、孕酮(P)、睾酮(T)、催乳素(PR1)、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浓度,游标卡尺测量第三对乳头高度,病理切片观察乳癖灵对乳腺小叶数(个/mm^2)、腺泡数(个/小叶)、腺泡腔直径(um)的影响;正常大鼠连续口服乳癖灵30d,同法测定血清中E2、P、T、PRL、LH、FSH浓度、用免疫组化法测定雌二醇受体、孕酮受体,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用等级序值法进行统计,探讨乳癖灵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乳癖灵大剂量组能明显减小乳腺增生症模型大鼠的乳头高度、改善乳腺组织的小叶、腺泡、导管增生情况。乳癖灵可升高模型和正常大鼠的孕激素水平并可使正常大鼠的雌激素受体数下降。提示乳癖灵有抗乳腺增生的作用,其对雌激素受体的降调节作用,可能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乳癖消减方抗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乳癖消减方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方法: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致大鼠乳腺增生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乳癖消片组(生药4 g·kg-1)、乳癖消减方高、中、低剂量组(生药8,4,2 g·kg-1),模型对照组15只,其余每组各10只.大鼠连续ig给药9周,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并对第二、三对乳房常规固定染色后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乳癖消减方低剂量组治疗效果不明显,乳癖消减方中、高剂量组不仅可以使乳腺增生大鼠雌二醇与孕酮的比值恢复正常(P<0.01),且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乳腺增生引起的病理改变.结论:乳癖消减方对大鼠乳腺增生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蒙药乳腺-I号对实验性乳腺增生大鼠血脂代谢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和疾病模型组。模型组通过肌肉注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方法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将乳腺增生大鼠随机分为三苯氧胺组,蒙药乳腺-I号低、高剂量组,模型组。各组大鼠连续给药30 d后测定体质量、第2对乳头直径,检测血清血脂水平及血清激素水平,取乳腺组织做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蒙药乳腺-I号组大鼠乳头直径明显小于模型组。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血清TC、TG、LDL-c明显升高(P<0.05或P<0.01),血清P、T含量明显降低(P<0.01),PRL显著升高(P<0.05)。蒙药乳腺-I号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血清TC、TG、LDL-c、E2显著降低(P<0.05或P<0.01),FSH显著升高(P<0.01),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镜下可见蒙药乳腺I号组乳腺小叶数及小叶腺泡数均少于模型组,乳腺腺泡数目及腔内分泌物较少,部分可接近正常大鼠的乳腺结构腺泡。结论蒙药乳腺-I号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乳腺增生大鼠血脂水平及激素水平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动物模型,观察消癖汤不同剂量组对乳腺增生病模型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影响情况,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催乳素(PRL)的激素水平.结果:消癖汤高剂量组(F组)、消癖汤低剂量组(H组)与正常对照组(A组)比较,E2、PRL含量显著升高(P<0.01),P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疾病模型组(B组)、病证结合模型组(C组)比较,E2、PRL含量显著降低(P<0.01),P含量显著升高(P<0.01).消癖汤中剂量组(G组)与A组比较,E2、PRL.含量略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P含量降低(P<0.05);与B组、C组比较E2、PRL含量显著降低(P<0.01),P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消癖汤可降低造模大鼠血清中升高的E2、PRL的含量,升高造模大鼠血清中降低的P含量,且作用与三苯氧胺类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香舒丸对乳腺增生大鼠的改善作用,探讨其治疗作用的性激素调节机制。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他莫昔芬组(3 mg·kg~(-1))及香舒丸低、中、高(2.26、4.52、9.04 g·kg~(-1))剂量组,每组10只。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与黄体酮复制乳腺增生大鼠模型。大鼠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90 d。以游标卡尺测量大鼠第2对乳头的高度、直径;HE染色观察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雌二醇(E_2)、孕酮(P)、泌乳素(PRL)含量;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α+β)、孕激素受体(PR)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乳房直径和乳头高度明显增加(P 0.01);乳腺小叶体积增大,小叶内腺泡数量增多,导管扩张,腺上皮增厚;血清中E_2、PRL含量明显升高(P 0.01),P含量明显降低(P 0.01);乳腺组织中ERα、PR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 0.01),ERβ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 0.01)。与模型组比较,香舒丸各剂量组大鼠乳头高度和直径均明显下降(P 0.01);乳腺小叶腺泡数减少,导管直径明显减小;血清中E_2与PRL含量明显降低(P 0.01),P含量明显升高(P 0.01);乳腺组织中ERα、PR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 0.05,P 0.01),ERβ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 0.01)。结论香舒丸可能通过调节性激素水平和乳腺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从而发挥抗大鼠乳腺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复方丹参汤对乳腺增生病大鼠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汤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催乳素(PRL)的影响。方法:应用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同时应用药物治疗。30天后处死大鼠,心脏采血,放免法检测血清中E2、P、PRL的含量。同时取乳腺作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模型组乳腺增生明显,E2、PRL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P<0.05),而灌服复方丹参汤各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抑制乳腺组织增生,和模型组相比,E2、PRL含量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复方丹参汤有降低乳腺增生病大鼠E2、PRL水平,抑制乳腺增生,调节内分泌激素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乳康口服液对乳腺增生大鼠血清性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研究利乳康口服液对大鼠乳腺增生病理模型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腹腔注射雌激素建立乳腺增生病理模型,分为6组,正常组1 0只,模型组10只,利乳康组20只(1.8、3.6 g/kg),乳增宁组10只(2.5 g/kg),他莫昔芬组10只(0.5 mg/kg),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激素含量变化.结果模型组雌二醇(E2)、泌乳素(PRL)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模型组孕酮(P)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利乳康组E2和PRL明显降低(P<0.01),接近正常水平,P明显升高(P<0.01);他莫昔芬组E2明显低于正常水平(P<0.01),P、PRL无明显改善,乳增宁组E2、P、PRL均无明显改善.结论纯中药制剂利乳康口服液与他莫昔芬类似,对模型动物的血清性激素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鹿角胶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腹腔注射制备乳腺增生模型大鼠,观察鹿角胶对乳腺增生大鼠乳房直径和乳头高度变化,血清中孕酮(P)、黄体生成激素(LH)、促滤泡生成激素(FSH)、雌二醇(E2)含量变化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鹿角胶能够明显调节血清中P、LH、FSH、E2的含量,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乳腺增生大鼠乳房直径及乳头高度.结论:鹿角胶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乳腺康Ⅱ号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性激素的影响 ,揭示乳腺康Ⅱ号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理。方法 :60只雌性大鼠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三苯氧胺 (TAM)组、乳腺康Ⅱ号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以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肌肉注射造模。乳腺康Ⅱ号各组造模成功后的第31天分别以大、中、小剂量的乳腺康Ⅱ号灌注大鼠30天 ,并继续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用药结束后取大鼠乳腺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改变 ,取大鼠血液测定其性激素水平。结果 :小剂量乳腺康Ⅱ号胶囊可以改善大鼠增生乳腺的组织形态学变化 ,使乳腺增生大鼠乳头直径和乳腺缩小 ,病理显微分级优于模型组(P<0.01) ,并显著降低血清雌二醇、促卵泡生成素 (P<0.01)。结论 :小剂量乳腺康Ⅱ号胶囊可通过调节乳腺增生大鼠的性激素而改善增生乳腺的组织学形态变化而有效地对抗雌激素引起的大鼠乳腺增生。  相似文献   

13.
猪蹄甲和穿山甲抑制乳腺增生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猪蹄甲和穿山甲抑制乳腺增生的作用。方法:取Wistar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穿山甲组(3.33 g.kg-1.d-1),猪蹄甲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服猪蹄甲水煎液6.66,3.33,1.67 g.kg-1.d-1)等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方法:大鼠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5 mg.kg-1.d-1,连续25 d,继而改用肌肉注射黄体酮4 mg.kg-1.d-1,连续5 d,形成乳腺增生模型。对照组每只肌注生理盐水0.2 mL.d-1,共30 d。从造模的第1天起,各组分别以上述选定的量灌胃,每日1次,连续45 d。第45 d腹主动脉取血分别测血清中雌二醇(E2)、泌乳素(PRL)、促黄体生成激素(LH)、孕酮(P)的含量并观察各组乳腺病理形态改变。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猪蹄甲高剂量、中剂量与穿山甲均能显著降低血清中的E2水平(P<0.05),其中猪蹄甲高剂量组更明显(P<0.01),猪蹄甲低剂量有降低血清E2水平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猪蹄甲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与穿山甲均能显著升高血清中PRL水平(P<0.05),其中以猪蹄甲高剂量更明显(P<0.01)。各组病理组织检查显示猪蹄甲水煎液不同剂量与穿山甲水煎液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实验大鼠乳腺增生病理组织形态。结论:穿山甲与猪蹄甲在抑制乳腺增生作用方面,作用相近,二者具有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4.
消癖合剂对大鼠乳腺增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消癖合剂对大鼠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方法:以苯甲酸雌二醇0.5 mg·kg-1 sc 15次造模,大鼠共67只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消癖合剂高、中、低(8,4,2 mL.kg-1)剂量组和乳癖消(0.6 g·kg-1)组,连续ig 4周,观察对大鼠乳腺组织的影响及血清雌二醇(E2)和孕激素(P)水平的影响。结果:消癖合剂对造模大鼠乳腺组织的增生状态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差异有显著性;对血清E2水平无影响,低剂量可升高血清P水平。结论:消癖合剂对乳腺增生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乳结消丸对实验大鼠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作用,探讨乳结消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制。方法选用健康实验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逍遥丸组,乳结消丸高、中、低剂量组。采用雌、孕激素联合造模制成大鼠乳腺增生病模型。分别使用乳结消丸和逍遥丸灌胃给药,测定各组血浆中雌二醇(E2)、孕酮(P)的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E2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P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乳结消丸高、中、低治疗组E2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均0.01),P水平均升高(P均0.01)。乳结消丸高剂量组与逍遥丸组比较,E2明显降低(P0.05),P明显升高(P0.05)。结论乳结消丸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清E2和P水平有调节作用,该药治疗乳腺增生病是通过对内分泌激素调节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丹皮酚和芍药苷配伍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丹皮酚和芍药苷配伍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在体结扎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复方丹参片840 mg·kg-1)、丹芍配伍高剂量组(丹皮酚100 mg·kg-1+芍药苷25 mg·kg-1)、丹芍配伍中剂量组(丹皮酚50 mg·kg-1+芍药苷12.5 mg·kg-1)、丹芍配伍低剂量组(丹皮酚25 mg·kg-1+芍药苷6.25 mg· kg -).ig给药容积10 mL·kg-1,连续给药5d,1次/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ig等量生理盐水.观测大鼠心电图(ECG),测定大鼠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梗死模型组比较,丹芍配伍高、中剂量组均可明显减轻冠脉结扎形成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性心电图的(ST段抬高及T波高耸)变化程度(P<0.05),缩小心肌梗死面积(P<0.05或P<0.01),同时能够降低血清中AST、CK、LDH的升高程度(P<0.05或P<0.01).结论:丹芍配伍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消癖颗粒对大鼠乳腺增生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消癖颗粒对大鼠乳腺增生模型的影响.方法: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诱导大鼠乳腺增生模型;放射免疫法测血清雌二醇、孕酮、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的含量;锥板法测血液黏度;组织病理学方法测乳腺小叶数、腺泡数、腺泡腔平均直径、乳腺胞浆面积.结果:消癖颗粒能明显降低乳腺增生大鼠血清雌二醇和促黄体生成素含量,升高孕酮含量;降低全血比黏度;明显减少乳腺小叶数、腺泡数,降低腺泡腔直径,对胞浆面积无明显影响.结论:消癖颗粒对乳腺增生大鼠血清雌激素、血液黏度和乳腺组织病理变化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肝舒乐片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模型病理形态及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探讨该药对乳腺增生病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右下肢肌肉注射雌、孕激素建立乳腺增生病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乳癖消组、肝舒乐组、疏肝组、健脾组6组,每组12只,运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透射镜观测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的变化,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性激素含量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乳头竖起、较坚实、充血,增高,乳房增大,镜下乳腺增生呈弥漫性,无局部包块,腺泡和小叶显著增加,脂肪和结缔组织明显减少,腺泡腔和腺导管腔明显扩张,腺泡腔内含分泌物及脱落的细胞;雌二醇(E2)、泌乳素(PR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孕酮(P)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肝舒乐组显著改善其病理形态,E2和PRL 明显降低(P<0.05),接近正常水平,P明显升高(P<0.05);乳癖消组次之,E2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水平(P<0.05),P、PRL无明显改善(P>0.05);疏肝组、健脾组更次之,E2、P、PRL 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肝舒乐片对模型动物的病理形态、血清性激素紊乱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枳实薤白桂枝汤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分正常、模型、西药组、不同剂量中药干预组,共6组;西药组给予普伐他汀钠(3.6 mg·kg-1)灌胃,中药干预分别给予高(7.2 g·kg-1)、中(3.6 g·kg-1)、低剂量(1.8 g·kg-1)枳实薤白桂枝汤灌胃3周;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 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均显著升高(P<0.01),HDL-C降低(P<0.05);血清NO水平降低(P<0.05),血浆ET-1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普伐他汀钠组、枳实薤白桂枝汤高剂量组TC,TG,LDL-C均显著降低(P<0.01),枳实薤白桂枝汤中、低剂量组TC,LDL-C均降低(P<0.05),中剂量组TG降低(P<0.05);用药各组对HDL-C均无明显影响.普伐他汀钠组、枳实薤白桂枝汤高剂量组NO明显升高(P<0.05),普伐他汀钠组ET-1明显降低(P<0.05).结论:枳实薤白桂枝汤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TC,TG和LDL-C含量,提高血清NO水平,对ET-1的释放没有明显影响.枳实薤白桂枝汤具有降血脂及部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乳腺康对乳腺小叶增生大鼠治疗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中药乳腺康对乳腺小叶增生大鼠乳腺组织及性激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肌注30天造模 ,分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 (喂以白开水 ) ,三苯氧氨组[2mg·(100g·d)-1]和乳腺康组[1.44g·(100g·d)-1] ,以20天为一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乳头直径变化,血清雌激素(E2) ,孕激素(P) ,E2/P及睾酮(T)指标,并观察大鼠第二对乳房组织病理切片变化。结果:经中药乳腺康治疗后大鼠乳头直径、乳腺缩小(P<0.01);血清雌激素水平显著增高(P<0.05);能降低大鼠血清孕激素(P<0.05),睾酮含量明显降低(P<0.01);光镜下乳腺小叶数目、小叶腺泡数明显减少 ,腔内分泌物减少。结论:乳腺康对雌激素引起大鼠乳腺增生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