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八省学前儿童的膳食摄入和生长发育状况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翟凤英  吕冰 《营养学报》1998,20(3):245-249
目的:了解我国八省在改革开放时期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以及变化趋势。方法:以1989~1998年间开展的中美长期合作课题“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资料为依据,分别对1989年和1991年调查的1439名和1265名学前儿童进行分析。结果:八省学前儿童的膳食摄入和生长发育状况城市和县城明显优于郊区和农村。1991年儿童的营养素摄入和生长发育状况比1989年得到明显改善。而儿童营养状况性别间差异不明显。不同年龄的学前儿童营养素摄入和生长发育状况有明显差异,其中1岁以下的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较好,1岁以上儿童的营养素摄入和生长发育状况较差。结论:我国八省学前儿童的膳食和生长发育状况仍有待进一步改善,特别在农村地区,应受到政府部门和营养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八省城乡0~5岁婴幼儿生长发育与家长喂养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八省城乡0~5岁婴幼儿的营养和喂养现状。了解其中婴幼儿生长发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制定营养改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卫生部社妇司2004年在八省城乡开展的“0~5岁婴幼儿营养状况调查”,对我国八省城乡17081名0~5岁婴幼儿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并以问卷的形式对以上婴幼儿的家长进行了喂养行为的调查。结果城乡婴幼儿生长发育出现差异是从4月开始;农村1~2岁为营养不良的高发期,并以长期慢性营养不良为主;八省西部农村营养不良率高达20%以上,高于中、东部地区。结论在婴儿辅食添加中农村明显存在着添加时间、添加辅食在质量和数量上不科学合理的问题。分析原因除了经济的因素外,还与婴幼儿家长缺乏营养和保健知识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描述和解释中国八省1991~2000年营养不良、营养过剩个体在同一家庭内并存的纵向趋势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1991、1993、1997、2000年的调查数据。以住户为研究对象,按照0~60岁家庭成员的营养状况将住户分为正常家庭、营养不良家庭、营养过剩家庭、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并存家庭四个类型。并存发生的纵向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水平模型。结果中国八省四年的调查住户并存率分别为7.9%、7.7%、6.0%、6.8%,随年代变化呈下降趋势(Z=2.54,P=0.0112)。1991~2000年期间,城市居住、机动车拥有、洗衣机拥有对并存的发生有持续促进作用。结论中国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并存家庭的出现是营养状况变迁的特征之一。营养改善等项目要兼顾营养不良成员与营养过剩成员并存的复杂现实。  相似文献   

4.
吕冰  金水高 《卫生研究》1998,27(5):328-331
利用1993年~1996年开展的中美长期合作课题“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资料,选取中国八省城乡6岁以下儿童及其母亲1098对,采用分层分析的方法,初步分析了母亲的教育水平对学龄前儿童膳食与营养状况的影响。发现不论是否消除了家庭经济因素的干扰,母亲的教育水平在高中以上,其儿童体重不足率和生长迟缓率均最低,其次是母亲教育水平为初中的儿童;而母亲的教育水平在小学或小学以下者,其孩子的体重不足率和生长迟缓率最高,但母亲的教育水平与儿童消瘦率的关系不明显。分析还发现母亲的教育水平对儿童膳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儿童动物性食物的摄入上。说明大力发展妇女教育,提高妇女素质,是改善我国儿童健康与营养状况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了解我国不同经济发展地区育龄妇女的营养状况及存在的具体营养学问题,中国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开展了“中国育龄妇女营养状况调查”项目,作为项目省之一,我中心承担了在乌鲁木齐市东山区和水磨沟区200名维吾尔族育龄妇女营养状况调查工作,现将部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许多研究表明,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群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会发生较大变化。为了了解湖北省居民膳食状况及变化趋势,更科学地指导居民的合理膳食,并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该文利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合作项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八省实例研究”湖北省1991~2006年资料,对湖北省中老年居民膳食结构变化进行了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兰州市城区0~5岁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为改善营养状况、促进生长发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兰州市城关区两个街道的400名儿童进行身高、体重测量,采用Z评分法进行营养状况、超重和肥胖的评价。结果儿童生长发育水平高于2000年全国平均水平,生长迟缓率为9.3%,消瘦率为5.0%,与2004年八省城乡婴幼儿调查结果相比,略有上升;超重者占6.5%,与2000年全国水平相比上升幅度不大;肥胖率为7.3%,高于2006年九市平均水平,不同年龄儿童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兰州市城关区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良好,但仍面临着肥胖和营养不良的双重问题。  相似文献   

8.
卢氏县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分析李西荣,刘天禄,王留荣,李清杰为了解我县中、小学生的现时营养状况,为今后开展学生营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6年对城区的中、小学生进行了营养状况调查,并按河南省学生营养状况评价标准进行了营养状况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546份儿童头发中9种微量元素营养状况的调查王三祥,陈永祥,王平英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临汾市041000)头发中微量元素的分析,可探讨生态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本文就山西省546份儿童头发中砷、氟、钼、碘、铜、锌、锰、锂、硒9种微量元素的营...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1995—1999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冯向明  陈柱之 《中国校医》2000,14(6):412-413
为了掌握我省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 ,以便更好地开展学生营养不良的综合防治工作 ,现将我省 1995~ 1999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监测作一分析。1 资料来源  按照《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1 ] 的要求 ,对我省承担学生预防保健监测工作的市、县卫生防疫站有关专业人员进行培训 ,统一调查方法和标准 ,对学生进行营养状况监测 ,每年监测一次 ,监测结果填写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 ,上报江苏省卫生防疫站 ,省卫生防疫站每年组织对年报表资料审核后 ,进行统计和分析。2 结果2 .1 总体营养状况 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 1995~ 1…  相似文献   

11.
安阳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陈玮付耀华贫血、营养不良与肥胖是从不同侧面反映学生营养状况的指标,本文利用1995年安阳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资料,对几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安阳市学生现时营养状况的特点,为制定适合本市的学生营养对策提供可靠的理论依...  相似文献   

12.
营养不良是发展中国家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改善儿童营养状况,降低营养不良患病率对于促进其体格和智力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1,9])。有研究表明,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主要与社会环境因素有关~([1])。为此“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999~2000年度综合县项目”对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和贵州5省的40个项目县农村3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旨在加强中国西部贫困农村的基层卫生和妇幼保健。本文就宁夏6个项目县农村3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作一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计算机及SYSTAT软件对追踪观察的100名孕妇妊娠中期和妊娠晚期的八项血液学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发现仅用红细胞游离原卟啉、血浆运铁蛋白饱和度、血红蛋白、血浆铁蛋白四项指标即可满意地反映孕妇机体的铁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4.
合肥市2093名小学生营养状况考普指数测定分析黄家林王玮(安徽省卫生防疫站230061)营养状况是小学生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有关其评价方法很多,本文采用的考普指数(Kaupindex),于1996年对合肥市2098名小学生进行了营养状况的监测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血吸虫病的病原学与免疫学诊断同济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石佑恩在我国,血吸虫病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分布广泛,危害十分严重。血吸虫病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三期。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常因患者的感染度、免疫状态、营养状况、治疗...  相似文献   

16.
田家炳中学学生现时营养状况调查分析江凤婵,赖志辉近年来,WHO积极推荐身高标准重法[1]作为反映儿童少年现时营养状况的新指标,许多学者也作了报导和评价,认为此法是评价儿童少年现时营养状况较理想的方法[2]。为了掌握我校学生现时营养状况,于1994年4...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2005年我国西部10省(省、区)45个县妇幼保健状况的横断面调查资料,分析中国西部农村婴幼儿的喂养行为,构建中国西部地区婴幼儿喂养指数体系,并探讨其与婴幼儿营养状况之间的关联情况。方法以我国西部10省45个县6~35个月龄的婴幼儿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以身长和体重作为基准计算Z评分值,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婴幼儿喂养建议,采用EpiD 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我国西部农村婴幼儿的喂养行为,构建中国西部地区婴幼儿喂养指数体系,并探讨其与婴幼儿营养状况之间的关联情况。结果 12~35个月龄组婴幼儿喂养指数得分与HAZ、WAZ、WHZ均呈正相关(r=0.098、0.087和0.032,P值均0.05),其他月龄组均无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喂养指数得分不合格婴幼儿与喂养指数得分合格婴幼儿相比,易患生长迟缓和营养不良。结论 12~35个月龄组婴幼儿喂养指数得分与各Z值均呈正相关,喂养指数得分情况与婴幼儿营养状况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提高儿童少年的身体素质,我们于1997年4~5月,结合体检工作,对本街辖内的两所小学学生进行营养状况分析,以便为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提供科学资料,现将调查结果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评价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指标的选择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评价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指标进行筛选和探讨。方法:采用统计学的R型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对营养指标进行筛选,分析透析时间和年龄对营养状况的影响。选择相对体重、上臂中部肌肉周径、三头肌皮褶厚度、白蛋白、转铁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作为典型指标,这些指标相互间存在着较好的相关关系。结果:透析治疗时间及年龄对营养状况无显著影响。结论:上述六项指标可作为评价血透患者营养状况的典型指标,这有助于对血透患者的营养状况作定期的评价和监测。  相似文献   

20.
二连浩特市中小学生6年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二连浩特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笔者对该市1997~2002年学生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