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中医肿瘤学临床研究现状与评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岱翰 《新中医》2006,38(6):4-6
从中医药治癌的临床应用状况,肿瘤临床治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抗癌中药研究有关问题思考,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特色、优势和展望等四个方面展开讨论,认为中医药治疗肿瘤疗效肯定,方法包括个体化的中医辨证论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应重视“以人为本”,防止过度及不合理治疗;抗癌中药制剂研究不能忽视中医理论指导;中医药抗癌研究应坚持自身的理论体系和特有的临床体系,制定实体瘤中医疗效评价标准,减少被动模仿西医,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抗癌模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本团队在传承中医学整体观念、疾病观、基本治则的基础上,结合癌毒病机理论,创立针对肿瘤治疗的“抗癌复衡”理论。抗癌复衡理论强调扶正抗癌与祛邪抗癌在肿瘤治疗中的辩证统一关系,明确治疗目标是恢复肿瘤局部与整体的平衡,即通过补益气血阴阳之亏虚,调补脏腑功能之不足,祛除特异性病邪和非特异性病邪,恢复肿瘤局部内环境和机体整体脏腑、气机、血液、津液、虚实、阴阳的平衡。“抗癌复衡”理论遵循中医整体观念,结合现代医学肿瘤研究进展,发展和完善肿瘤扶正祛邪治法,对进一步传承创新癌毒病机理论,提高中医药防治肿瘤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力  鹿竞文 《新中医》2012,(12):157-158
癌症强调综合治疗,中医药抗癌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准确定位中医药在综合治疗中的地位,充分汲取中医学和现代医学最新研究成果精准抗癌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目的在于增强疗效、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三段六辨”抗癌模式是笔者在近30年以中医药治疗癌症临床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兹作抛砖引玉,冀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4.
治法是中医药理法方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既往的中医药抗肿瘤研究中采用DEN诱导的大鼠肝癌模型开展了不同中医治法对肿瘤相关基因组学影响的研究,尤其在清热解毒治法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对该治法影响的相关基因的研究初步显示了可喜前景。提示开展不同治法的研究是实现中医个体化治疗的可行途径。不同治法对于肿瘤相关基因组学的影响有助于阐明中医药抗癌的内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肿瘤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肿瘤方面的独特优势已被国内外医学界普遍认可。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抗癌中药不仅能杀伤肿瘤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而且能明显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减少耐药性的产生。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在运用中医药辅助治疗化疗肿瘤病人方面颇多心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是手术加放疗,虽然见效迅速,但是放化疗对机体自身免疫力的损害严重,相当一部分患者不能坚持从而失去康复的机会。术后及放化疗期间配合中医药治疗,在巩固放化疗效果、保护健康组织、增强人体对放化疗的耐受能力及抑制肿瘤等方面都有显著作用。目前发现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品种达上百种,开发研制出来的抗癌中药制剂(如薏苡仁制剂)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在肿瘤的防治康复中发挥出了中医药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临床研究所副主任医师潘敏求.应国际抗癌联盟邀请,参加了1990年8月16日至22日在西德汉堡召开的第15届国际抗癌联盟大会。潘敏求副主任医师多年来从事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研究,在肿瘤的中医药治疗上造诣颇深,是我国中医界唯一应邀参加本届大会的学者,也是自国际抗癌联盟成立以来被邀请的中医肿瘤专家。在本届大会上他交流了《中药肝复方与放疗、化疗对比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112例》的临床研究论文。成为本届大会论文集唯一选载的中医药治疗癌症的学术文章。  相似文献   

8.
中药复方抗癌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抗癌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预防、治疗肿瘤的主要途径,明确中医药复方的抗癌机理,则是指导临床用药,发现更有效的抗癌新药的关键。回顾近10年抗癌复方的实验研究,从建立动物模型、提取有效成分、探讨抑瘤作用、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
谈中医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及查阅相关文献,分析总结中医药在抗癌、配合放化疗减毒增效及防治肿瘤复发及转移方面的作用。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中医药具有抗癌作用,如抗肿瘤中成药、中草药中有效抗癌成分及有效组分等;(2)中医药配合放、化疗可增效减毒;(3)中医药可以提高免疫功能,防止或降低肿瘤转移和复发。中药治癌副作用少,更适用于晚期癌症患者,尤其是手术后及放、化疗后的治疗;对于体质差的病人,中药疗效比较理想,可使病人带瘤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0.
肿瘤化疗常引起各种副反应及免疫抑制。本文强调运用中医药减轻化疗的副作用并保护晚期病人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通过中医药治疗,可提高病员对化疗的耐受力,从而使化疗的疗效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讨论了如何选择既能扶正又有抗癌特性的中药以增强化疗的消瘤效应。  相似文献   

11.
王锦云 《浙江中医杂志》1998,33(12):536-537
中医中药治疗肿瘤有着悠久的历史,尽管现代化学治疗药物发展迅速,在防治肿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其毒副反应及适应范围的限制,对诸多晚期肿瘤病人不很适用。因此,中医中药治疗肿瘤目前仍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研究机构日益增多,临床及实验研究也取得较大的进展,投资开发抗癌或抗癌辅助治疗的中药新药也逐年增加,但由于晚期癌症的治疗难度较大,加上申报单位的研制水平及研究思路等种种原因,顺利地被批准进行临床试验或生产的新药为数仍不多,据1987年~1994年中药新药治疗病证分布统计,抗癌中药新药…  相似文献   

12.
抗肿瘤中药新药开发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基于西药抗癌的副作用太大,传统抗癌药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中医中药治疗肿瘤已经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一大特色。本文从新药开发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利用新药物发现的规律、特点进行新药研究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特点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静  张书臣 《河北中医》2001,23(4):307-308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特点中医药疗法治疗恶性肿瘤 ,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主要表现为 :①整体观念。中医对肿瘤的认识是从全身特点加以考虑 ,而不是局限于肿瘤病灶本身。恶性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病灶与机体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抗癌能力相互制约 ,互为消长。在肿瘤的治疗中 ,不但要注意肿瘤灶的消除 ,而且更要重视整个机体的抗癌能力。肿瘤灶的消除或控制 ,可以改善全身状况 ,而全身状况的好转及抗癌能力的增强又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浸润与转移。所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对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4(11):F0004-F0004
北京普祥中医院肿瘤医院是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国家二级肿瘤康复专科医院,医院做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临床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教育医院、全国乳腺病防治研究中心的成员单位,在中、晚期肿瘤的中医药临床治疗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和突破性进展,为中医药抗癌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肿瘤免疫是肿瘤治疗领域的热点,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发展与应用,已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后肿瘤治疗的新策略。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近年中医药或中医药联合ICIs通过调控T细胞表面受体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等在内的免疫检查点的表达,从而治疗恶性肿瘤。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一步明确中医药基于免疫检查点体内外抗癌机制,建立临床与实验研究的双向联系,探索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潜在机制,充实和完善中医药抗癌应用的理论,应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医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作用与地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锦鸿 《江苏中医》2001,22(11):1-3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优势,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调整失调的脏腑功能,纠正气血阴阳的失衡状态,增强抗病能力,减轻消除临床症状,抗癌消瘤以及治疗肿瘤并发症、配合放化疗发挥减毒增敏作用,而并不在于直接杀灭癌细胞。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基本法则是标本兼顾,扶正与祛邪兼用,而以扶正调理为主。当然,在中药中提取有效抗癌成分,研制开发高效低毒的抗癌新药是有价值的。寻求规律、摸索治癌新法,是取得中医中药抗癌突破性进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刘苓霜教授从事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临床工作30余载,经验丰富,在中医药防治肺癌方面独有心得,临床疗效较好。该医案为中西医结合诊治肺癌的病例,"扶正抗癌"的学术思想贯穿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18.
中晚期肿瘤患者多已失去手术机会,因此姑息治疗应贯穿中晚期肿瘤治疗全过程。中医药在中晚期肿瘤治疗中具有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独特优势。基于中晚期肿瘤正虚邪恋、五脏皆损的基本病机,应发挥中医药扶正祛邪特色,灵活应用健脾安神、疏肝解郁、养阴益胃诸法,使抗癌治疗与姑息治疗紧密结合,实现中晚期肿瘤患者带瘤延年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6,14(10):F0004-F0004
北京普祥中医肿瘤医院是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国家三级肿瘤康复专科医院。医院做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临床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教育医院.全国乳腺病防治研究中心的成员单位。在中、晚期肿瘤的中医药临床治疗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和突破性进展.为中医药抗癌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结合称为结合医学或整合医学 ,是将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有机结合或整合起来。中西医结合整体地认识健康和疾病 ,代表了整体医学的发展方向。中医学其独特理论和诊疗方法蕴藏着丰富的哲理 ,治病皆求于本 ,强调宏观整体。中医肿瘤学家们在中医药临床治疗研究中向定量化、规范化、标准化过渡 ,引进循证医学 ,现已成为与手术、化疗、放疗并列的四大支柱性治疗手段。1 中药抗癌有效成分的研究肿瘤的中医药治疗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 ,据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 ,中医药的应用具有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稳定或缩小肿瘤乃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