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提高门诊婴儿高压氧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2004年1月~2006年1月180例临床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高压氧门诊治疗的婴儿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实验组(100例),两组均按医嘱常规予高压氧单舱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属护理干预。分别于第一疗程(10天)、第二疗程(20天)及第三疗程(30天)时比较两组患儿的医嘱依从性。结果:实验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医嘱依从性与疗程呈正比,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家属给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婴儿高压氧门诊治疗的医嘱依从性,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对婴儿进行高压氧治疗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韩蔷  冯金华  许瑞华 《安徽医药》2019,23(4):768-77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病人术前禁食时间缩短及术后早期经口进食对病人术后康复效果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7年10—12月进行LC的141例病例资料(试验组)及该院2017年7—9月135例LC病例资料(对照组),试验组病人采用术前禁食时间缩短和术后早期进食的策略,即术前2 h口服该院营养科配置的复合碳水化合物制剂200 mL,麻醉清醒后口服温开水100 mL,术后4 h口服复合碳水化合物营养制剂200 mL;对照组病人按照术前8 h禁食,6 h禁饮,术后12 h进水的围术期常规管理进行,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术后12 h饥饿、口渴、咽喉肿痛、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探讨两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康复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病人的手术麻醉时间及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术后饥饿、口渴、咽喉肿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4.046、3.456、81.480,P=0.034、0.045、0.001),试验组术后12 h的肠鸣音恢复率早于对照组(55.32%比14.81%,P<0.05)。结论 LC病人术前禁食时间缩短及术后早期经口进食是安全可行的,能有效降低病人的不良反应,改善舒适度,促进术后早期康复,为加速康复理念下缩短病人围手术期禁食禁饮时间提供了一定的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临床药师以利福平药物相互作用为切入点,审核布氏菌病患者的用药医嘱,为建立医嘱审核实践模式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布氏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7—12月的住院患者为观察组,2018年1—6月住院患者为对照组,依据提前设计的利福平药物相互作用模板,开展医嘱审核和干预,并对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59例患者,医嘱749条,男性49例(83.1%),女10例(16.9%),年龄17月~71岁,平均年龄(50.0±15.6)岁,平均住院(16.5±9.4)d。对照组患者50例,医嘱653条,男性43例(86.0%),女7例(14.0%),年龄31月~71岁,平均年龄(51.4±12.9)岁;平均住院(16.7±11.0)d,2组患者年龄、性别、住院天数、医嘱条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联合用药模板,主要包括奥美拉唑、硝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咪达唑仑、酒石酸美托洛尔、地西泮和氟康唑7种药物。临床药师干预观察组相互作用医嘱32条,干预率4.30%(32/749),医师接受了23条临床药师建议,接受率71.88%;对照组存在相互作用却没有干预的医嘱35条,漏审率5.40%(35/653)。结论:以利福平药物相互作用为切入点进行审核医嘱,可显著提高医嘱审核的准确性,减少漏审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在继发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促进胃肠功能及预防炎性肠梗阻的作用。方法将术前有弥漫性腹膜炎症状及术中发现肠管扩张、肠壁水肿的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12例)和对照组(199例),试验组术后使用生长抑素(奥曲肽)0.1 mg皮下注射,每8小时1次。对照组不用生长抑素。两组在基础治疗方面均相同,分析对比两组术后腹胀情况及平均肛门排气、禁食、住院时间。结果 411例患者均顺利恢复,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腹胀减少,平均肛门排气、禁食、住院时间均缩短,试验组未出现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例,对照组出现2例。结论生长抑素在腹膜炎术后应用可以减少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生,有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和禁食时间,有利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α 糜蛋白酶对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 35例 ,实验组 2 0例以α 糜蛋白酶粉剂局部治疗促进创口愈合 ,对照组 15例应用常规换药治疗。 结果 两组病例均全部治愈。治愈时间实验组最短 3天 ,最长 7天 ,平均 5 0 5天 ,对照组为 7天~ 2 1天、平均 14 3天 ,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α 糜蛋白酶能明显缩短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6.
本院儿科自1978年1月至1980年6月共收治新生儿硬肿症25例,其中20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有14例重、中型病例加用鹿茸精肌注,取得较好疗效,现初步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生后1~3天者6例;4~6天者7例,7~10天者4例,10天以上者3例。其中早产儿11例,并有3例为双胞胎。症状:全部病例均有皮肤硬肿,其中轻型(皮肤硬肿在Ⅰ~Ⅱ度,发硬范围在身体一个部位者)6例,中型(硬肿在Ⅱ°左右,发硬范围在身体二个部位者)4例;重型(硬肿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者肺内磨玻璃结节(GGN)影像学研究及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9月我院2780例精神疾病患者的胸部CT检查,发现84例精神疾病患者肺内存在磨玻璃结节,所有患者均进行多螺旋CT检查,按其CT影像学表现分为A组纯磨玻璃结节组(pGGN)36例,B组伴有实性成分的混合磨玻璃结节(m GGN,pGGN与mGGN同时存在视为m GGN),48例,对2组不同的影像学征像及患者遵医嘱复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肺内磨玻璃结节CT检查结果为右肺上叶pGGN 10例、mGGN11例;右肺中叶mGGN 6例、pGGN 5例;右肺下叶pGGN 7例、mGGN 7例;左肺上叶pGGN 3例、mGGN 10例;左肺下叶pGGN 7例、mGGN 10例;双肺或单肺跨叶多发pGGN 3例、mGGN 5例(pGGN与mGGN同时存在视为m GGN)。严格依从医嘱复查9例,包括抗炎或抗结核治疗后复查结节消失7例,严格遵医嘱复查2.5年1例,复查并手术治疗1例;部分依从复查患者15例,包括未严格遵医嘱复查2.5年或复查至结节消失或结节有所变化未进行进一步处置者;未遵医嘱复查者60例。严格依从率以及依从率较差,仅为10.71%(9/84)、28.57%(24/84),不依从性为71.43%(60/84)。结论精神疾病患者肺内玻璃结节的发生率不低,且遵医嘱复查依从性差,需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对精神病患者进行肺内可疑磨玻璃结节CT复查的管理,达到早期发现恶性结节、早期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一、一般资料2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体重<1500g),平均胎龄32.4周,其中<30周5例,~32周7例,~35周2例,>35周6例,青紫14例,呼吸暂停5例(8次),硬肿17例,感染13例,黄疸4例,平均禁食时间34小时,平均吸氧天数6.4天,平均应用地塞米松天数9.1天,平均住院天数23.2天,TPN12例,20例均予输血浆或全血,心肺复苏5例。二、讨论 (一) 人乳与“人乳化”奶粉:母乳含有较高的胱  相似文献   

9.
<正> 我们用黄桅花口服液联合病毒唑治疗水痘62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临床资料 102例病例随机分组,黄桅花口服液联合病毒唑治疗62例,其中男38例、女24例。对照组单用病毒唑治疗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两组年龄均在6个月-7岁之间,均为发病第一天就诊,症状、体征无明显差异。2.治疗方法(1)治疗组:3天内治愈者18例,5天内治愈者38例,7天内治愈者6例。平均治愈天数4.62天,平均退热天数1.94天。(2)对照组:3天内治愈者4例,5天内治愈者22例,7天内治愈者14例,平均治愈天数5.50天,平均退热天数1.94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生大黄联合硫酸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麻痹的效果.方法 选取7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伴肠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硫酸镁组和生大黄+硫酸镁(联合)组,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禁食时间、胃肠减压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转归及入院第1、2、5、7天白细胞、CRP、TNF-α、血淀粉酶、胃动素及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永平.结果 联合组禁食天数、胃肠减压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第7天血清CRP及TNF-α水平短或低于硫酸镁组,第5、7天联合组血清胃动素水平高于硫酸镁组(P<0.05).其他指标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与单独应用硫酸镁导泻相比,生大黄联合硫酸镁导泻能更有效地促进肠道蠕动功能及粘膜屏障损伤的修复,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炙炎症反应程度,改善病情及预后,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由于胆囊切除术的病例逐年增加,手术后要求复查胆道的病例亦明显增多。但胆囊切除术后肝外胆道(EHBD)的正常值尚缺乏系统研究。为此我们从1985年1月至1989年10月对我院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后无胆道疾患的130例患者,用B超测量其手术前后的EHBD的直径,现将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 130例单纯胆囊切除患者,术前均行B超(us)检查测定其EHBD的直径。术后随访观察EHBD直径的变化,随访最短的术后8天,最长的840天,平均164天。us检查,当日晨禁食,用日本产的TOSHIBA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生长抑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取甘肃省人民医院普外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住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总计83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生长抑素组40例。对照组给予禁食水、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灌肠等,生长抑素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生长抑素3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首次5min慢速冲击注射0.25mg,后持续滴注速度为0.25mg/h)。观察两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禁食时间、住院天数、平均每日胃肠减压量、胃管拔除时间、中转开腹率,另两组均于入院时和治疗第7天监测血清谷氨酰胺(GLN)、二胺氧化酶(DAO)、丙二醛(MDA)水平,从而判断肠屏障功能恢复水平。结果两组在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禁食时间、住院天数、平均每日胃肠减压量、中转开腹率、胃管拔除时间、GLN恢复水平、WBC、DAO、MDA下降程度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加用生长抑素能够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时间,降低中转开腹率,并能够尽快地恢复肠道屏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时血清总胆汁(TBA)变化趋势及临床意义。方法 45例轻度窒息、45例重度窒息和45例正常新生儿的第1、3、5、7天进奶后2h检测血清TBA、丙氨酸转氨酶(ATL),并把病例中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38例列为HIE组。结果 90例窒息新生儿生后第1天血清TBA异常率为65%,4组间TBA随着时间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病例组经治疗后血清TBA逐渐下降,轻度、重度窒息组分别在第3、7天恢复正常,HIE组第7天仍高于对照组(P<0.05);窒息时新生儿Apgar评分与TBA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TBA是反映窒息患儿肝功能损害灵敏的生化指标,动态测定血清TBA值变化趋势能反映窒息患儿肝功能损害情况及其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14.
尹春娥 《安徽医药》2019,23(2):330-332
目的 研究不同禁食时间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饮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行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套扎术治疗的182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1例。两组均给予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套扎术后禁食8 h,对照组于套扎术后禁食24 h。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再次出血率、营养学指标。结果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38%比10.99%) (χ2=0.768,P<0.05);术后第1天,观察组黑便率27.47%明显高于对照组15.38%(χ2=3.949,P<0.05),术后7~10 d,两组大便隐血、黑便、呕血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3,1.022,1.006,P>0.05);术后14 d,观察组血清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铁蛋白(SF)含量分别为(251.32±36.42) mg/L、(28.72±4.12) μg/L、(168.47±15.25) 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2.45±33.25) mg/L、(24.36±3.38) μg/L、(160.12±14.12) μg/L(t=3.650,7.805,3.883,P<0.05)。结论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8 h开始进食安全性值得肯定,且有助于改善病人营养学指标,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最近公布的调查报告指出:在斋月禁食期间,许多穆斯林病人将一天的药量集中于一次服用。调查者建议,处方者应充分了解穆斯林病人在禁食期间用药的遵从性发生了改变。另方面病人也应更好地了解不遵从医嘱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6.
潘骥群 《江苏医药》1989,15(9):517-518
近年来个别地区伤寒流行,且不典型病例日趋增多,造成临床误诊者屡见不鲜。本文报告5例,以供临床借鉴。例1 以畏寒、发热、上腹痛及血、尿淀粉酶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误诊为急性胰腺炎。男,19岁。因畏寒、发热7天伴上腹痛5天入院。查体:T39℃,神清。巩膜无黄染。心肺(一)。腹平软,左上腹有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WBC8×10~9/L,No.70,L0.30,血AMS360u(苏氏法),尿AMS1240u(苏氏法)。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予禁食、输液、肌注654-2治疗,发热、腹痛无好转。病程第9天血培养为伤寒杆菌。加用庆大霉素和SMZco治疗。4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810例住院应用抗生素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者作为观察组,没有发生腹泻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810例中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60例(7.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疾病严重程度(APACHEⅡ评分)、抗生素应用情况(种类、时间、预防应用)、抗酸剂应用、白蛋白水平、住院时间﹑是否禁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5个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独立相关因素:年龄<14岁及≥60岁(OR=5.23)、抗生素种类多(OR=4.12)、抗生素应用时间长(OR=4.03)、APACHEⅡ评分(OR=3.32)、禁食(OR=3.09)。结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较高,儿童或老年人、抗生素应用种类多、抗生素应用时间长、病情严重、禁食是其发生的高危因素,应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潘生丁治疗轮状病毒肠炎5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状病毒(HRV)引起的婴幼儿急性腹泻(HRV 肠炎),尚缺乏特效治疗。据国内文献报道潘生丁治疗 HRV 肠炎取得满意疗效。我们于1989年10月~1990年1月应用潘生丁治疗 HRV 肠炎55例,取得较好疗效。本组病例均为婴幼儿,年龄59天~3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其中脱水Ⅰ°26例、Ⅱ°13例,体温升高18例。口服潘生丁每日3~5mg/kg,日3次。对照组37例,脱水Ⅰ°14例、Ⅱ°6例,体温升高8例。选用庆大霉素、痢特灵、氨基苄青霉素治疗。两组均辅以胃蛋白酶,脱水者口服 ORS 液或静脉补液,不禁食,不用止泻药物。结果平均止  相似文献   

19.
傅玉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854-1854
选择我科2005年4~12月手术患者106例.术后住院1周以上、禁食3天以上的病例,其中男59例,女47例,年龄10~78岁。术后均常规应用支持、对症、制酸等治疗,出现上消化道出血5例.发生率4.7%。经积极治疗,5例病情均好转。  相似文献   

20.
我院1995、1996两年共收治恶性梗阻性黄疸(下简称恶性梗黄)56例,其中手术治疗中度以上黄疸(血清胆红素>170pmol/L)49例,术前均未减黄治疗,术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增加术后液体量并加用利尿剂(简称液疗组),另一组常规治疗(简称对照组),以探索术后液体治疗在短期内促进减黄的可行性。 1 病例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液疗组23例,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38~75岁,平均62.8岁。对照组26例,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33~74岁,平均60.4岁。发现黄疸时间:液疗组5天~4个月,平均28.1天;对照组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