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中国性科学》2017,(12):85-88
目的:观察维参锌胶囊治疗男性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2016年1月至8月之间,共筛查64例患者,其中34例患者符合入组条件,平均年龄(31.09±4.18)岁。3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特发性少精子症或弱精子症患者服用维参锌胶囊单一药物进行治疗3个月,每月复查1次精液常规,比较精液常规的变化和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9例患者得到随访,维参锌治疗1个月后69%的患者精液参数较基线有显著改善,精子前向活力(a+b级)显著改善(P0.05);治疗3个月后精子前向活力较基线和1个月时均有显著改善,分别为(39.07±20.27)、(25.07±11.88)和(35.87±17.56),P0.05,精子密度没有显著改善。治疗期间的配偶自然怀孕率为17.2%(5/29)。结论:维参锌可以显著而持续的改善精子活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麒麟丸联合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治疗特发性少弱畸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符合条件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麒麟丸+他莫西芬,n=60与对照组(他莫西芬,n=62),按照麒麟丸每次6 g,3次/d;枸橼酸他莫西芬片10 mg,2次/d,连续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精液体积,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正常精子形态率及外周血清性激素(FSH,LH,T)水平,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本试验性治疗,治疗前后两组精液体积无明显改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精液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正常精子形态率及外周血清性激素水平均有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麒麟丸联合枸橼酸他莫昔芬片能够显著改善特发性少弱畸精子症患者的精液质量和性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陈晓会  孙伟 《中国性科学》2012,21(7):12-13,29
目的:观察纯尿促卵泡素(FSH)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疗效,并对其有效性、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2011年6月~2012年3月间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根据WHO推荐的诊断标准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等方法筛选100例男性不育患者中的少弱精子症人群,采用纯FSH 75IU,每3d一次肌肉注射,疗程3个月.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以a、b级精子和精子活动率(a+b+c)为指标,评价FSH的疗效.结果:应用FSH的病例较治疗前a、b级精子和精子活动率(a+b+c)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纯FSH治疗男性特发性少弱精子症可改善患者的精液质量,并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精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精子形态、DNA碎片指数(DFI)在男性不育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105例男性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疾病组。另选取同期116例进行体检的有生育史且身体健康的男性作为对照组。根据精液参数将男性不育患者分为正常型组(n=28)、少弱精子症组(n=33)、少畸精子症组(n=23)、畸弱精子症组(n=21)。根据精子DNA完整性将男性不育患者分为DFI≤15%组(n=20)、15%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印记基因H19和SNRPN印记控制区的各Cp G位点甲基化状态与男性精液参数的关联。方法:选取2014年4至9月于空军总医院男科就诊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05例男性为研究对象,采用焦磷酸测序法定量分析H19和SNRPN基因的各Cp 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印记基因H19和SNRPN的各Cp 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与精液参数两组变量的整体相关性。结果:H19基因的Cp G2和Cp G3甲基化水平与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动力的相关性具统计学意义;SNRPN基因的Cp G5、Cp G6、Cp G7甲基化水平与精子正常形态率的相关性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印记基因H19和SNRPN印记控制区特定Cp G位点甲基化状态与精液参数有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人隔蛋白7(SEPT7)基因表达与弱精子症的相关性。方法:留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我院门诊就诊的弱精子症40例患者的精液标本,分析SEPT7基因表达与弱精子症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的正常精子的浓度及p H与弱精子无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正常精子的平均光密度值高于弱精子,在前向运动精子率上,正常精子高于弱精子,而且正常精子与弱精子在SEPT7 mRNA基因表达上具有显著差异,正常精子与弱精子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弱精子中患者的精液中,SEPT7基因及其蛋白产物表达具有相关性,通过检测判断基因表达是否正常,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五子衍宗软胶囊联合复方玄驹胶囊对特发性弱精子症患者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陕西省汉中三二〇一医院和陕西省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88例肾精亏虚型特发性弱精子症患者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44例患者口服五子衍宗软胶囊治疗,给予研究组44例患者口服五子衍宗软胶囊联合复方玄驹胶囊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精液质量(精子活动力和精液量、精子浓度、活动率以及畸形率)、精子DNA完整性。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 09%(37/44)与对照组的63. 64%(28/44)相比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A级、A+B级精子活动力和精液量、精子浓度、活动率较对照组高,精子畸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精子DNA碎片指数为(30. 16±6. 49)%,对照组精子DNA碎片指数为(38. 02±8. 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特发性弱精子症患者采用五子衍宗软胶囊联合复方玄驹胶囊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精液质量和精子DNA完整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调治天癸方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性病科门诊就诊的80例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调治天癸组和五子衍宗组,每组40例,分别用调治天癸方与五子衍宗软胶囊干预12周,治疗前后观察精液常规、精子DNA碎片指数(DFI)的改善情况及配偶的受孕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精子密度、前向运动精子率(PR)及DFI均无明显差异。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精子密度、PR、DFI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调治天癸组精子质量及DFI的改善情况优于五子衍宗组(P<0.05)。调治天癸组有7位患者配偶妊娠,总有效率87.50%,五子衍宗组有4位患者配偶妊娠,总有效率6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治天癸方可提高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精子密度、PR,减少精子DNA碎片化,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蔓越莓沙棘复合粉是否能改善精子质量相关参数,为通过食物改善男性生殖健康提供思路。方法纳入符合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志愿者共106例,年龄范围18岁~51岁,BMI指数(18.4~34.2)kg/m~2。分别在受试者服用蔓越莓沙棘复合粉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检测精液常规、精子形态、精子DNA完整性及精浆生化等指标。利用统计软件SPSS18.0分析志愿者各阶段精液参数。结果完成第二和第三阶段的志愿者分别是78和52例。①与服用前相比,服用至第二和第三阶段,志愿者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从[(26.26±10.47)%升高至(34.76±14.63)%和(34.16±13.32)%],服用至第三阶段,精子浓度从[(40.99±31.91)×10~6/ml升高至(48.23±30.44)×10~6/ml]和精子形态从[(4.38±3.08)%升高至(4.87±3.25)%],得到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尤其是部分少精子症和弱精子症志愿者,服用一段时间后,少精子症志愿者精子浓度[(8.27±4.64)×10~6/ml升高至(23.78±21.32)×10~6/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弱精子症志愿者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22.01±6.16)%升高至(32.85±13.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均值达正常范围。②服用蔓越莓沙棘复合粉后,志愿者精子DNA完整性和精浆生化与服用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①已有结果提示蔓越莓沙棘复合粉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精子浓度、精子活力和形态,尤其提高精子浓度和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②服用蔓越莓沙棘复合粉不影响精子DNA完整性和精浆生化。然而其明确结果还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FSH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对精子DNA碎片化的影响。方法:将93例诊断为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肌肉注射FSH75IU,qod;对照组46例口服维生素C0.1g,tid。分别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精液参数及其精子DNA碎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精子浓度、精子活动力和精子DNA碎片化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精子活率与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SH能够明显提高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的精液参数,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精子DNA碎片化指数。  相似文献   

11.
报告1例外阴Pinkus纤维上皮瘤。患者女,71岁。左大阴唇外侧斑块10余年。皮肤科检查见左大阴唇外侧一2cm&#215;2cm灰黑色浸润性斑块.质地中等,边缘清楚,表面散在红色点状糜烂面,无明显渗液。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棘层下方大量基底样细胞增生.增生的细胞呈条索状嵌入真皮增生的纤维间质中,彼此吻合形成网状,基底细胞胞核大而深染,胞质少,呈嗜碱性,表皮基膜完整,真皮内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诊断:外阴Pinkus纤维上皮瘤。  相似文献   

12.
红皮病120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红皮病的病因及并发感染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红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患者中73.3%红皮病继发于原有皮肤病,其他致病原因依次为药物过敏、肿瘤,部分原因不明。28.3%并发感染的红皮病患者中,41~60岁组和〉60岁年龄组的感染率高于≤40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浆白蛋白降低组患者感染率高于血浆白蛋白正常组患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红皮病病因多种多样,不能忽视非常见病因的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血浆白蛋白的降低,红皮病患者的感染率增加,应注意皮肤护理及早期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3.
3种抗真菌药治疗甲真菌病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3种不同抗真菌药物治疗120例甲真菌病患者,并作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显示,3种药物均有较艰的抗真菌疗效,特比萘芬疗效优于伊曲康唑及氟康唑,伊曲康唑疗效优于所经康唑。3种药物近、中、远期临床治愈率及真菌学阴转率,复发率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天疱疮是一种以表皮内棘层松解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天疱疮可以合并银屑病、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肿瘤等。近年来有关天疱疮合并症的报道越来越多,本文对天疱疮合并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Fumaric acid esters (FAEs) such as dimethylfumarate (DMF) are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adults with moderate‐to‐severe psoriasis. The mode of action of FAEs is complex. Here, we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o describ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by which DMF and its active metabolite monomethylfumarate (MMF) exert their 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e modulatory effects. MMF can bind to the hydroxy‐carboxylic acid receptor 2 (HCA2) on the cell surface and both DMF and MMF react with intracellular glutathione following cell penetration. DMF and to some extent also MMF modulate the activity of certain cellular signalling proteins such as the nuclear factor (erythroid‐derived 2)‐like 2 (Nrf2), nuclear factor kappa B (Nf‐κB) and the cellular concentration of 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Some studies show that DMF can also affect the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alpha (HIF‐1α). These actions seem to be responsible for i) the downregulation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ii) an overall shift from a proinflammatory Th1/Th17 response to an anti‐inflammatory/regulatory Th2 response. Both steps are necessary for the amelioration of psoriatic inflammation, although additional mechanisms have been proposed. There is a growing body of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notion that DMF/MMF may also exert effects on granulocytes and non‐immune cell lineages including keratinocytes and endothelial cell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ultiple molecular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e cellular action of FAEs will help to adapt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use of such small molecules for the treatment of psoriasis and other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s.  相似文献   

16.
Treatment of hemangiomas of infanc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emangiomas of infancy are the most common tumors of childhood. They are clinically heterogeneous and as such require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plans. Although there are no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approved agents for treatment of hemangiomas of infancy, there are many widely used therapeutic options available. This review highlights the treatments currently in use and the factors that direct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7.
953株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支原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液体培养法进行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953例支原体阳性标本中,Uu阳性635例、Mh阳性55例、Uu+Mh合并阳性263例。单独解脲脲原体阳性者对环丙沙星耐药率最高为87%,而单独人型支原体阳性或两者混合感染者对红霉素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4.6%和85.16%。结论:支原体的药物敏感度检测,对于掌握支原体的流行状况和耐药程度,临床选择用药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口服氟康唑胶囊、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联合包皮环切术防治复发性念珠菌包皮龟头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治疗组(46例)给予氟康唑胶囊200mg,1次/d,连服3d,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早、晚各1次,2周为1个疗程,炎症控制后行包皮环切术。对照组(40例)给予氟康唑胶囊连服6d,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用2周。治疗后2周及2,4和6个月时随访。结果 2周后,两组痊愈率分别为89.13%和8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分别为100.00%和9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分别为4.88%,9.76%和9.76%,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23.53%,38.24%和50.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复发性念珠菌包皮龟头炎安全有效,并能有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W"形切口(A组)及"1"字形腋窝皱襞切口(B组)的顶泌汗腺修剪术治疗腋臭,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2013年12月采用两种切口的顶泌汗腺修剪术治疗腋臭163例,其中A组84例,B组79例,对其术后的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术后发生血肿5例、皮瓣坏死3例,切口裂开11例,局部瘢痕增生13例,异味残留3例;B组术后发生血肿4例,皮瓣坏死2例,切口裂开3例,局部瘢痕增生4例,异味残留4例。A、B组在切口裂开、局部瘢痕增生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字形腋窝皱襞切口较"W"形切口的顶泌汗腺修剪术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腋臭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28例皮肤转移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28例皮肤转移性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了分析。男性21例,女性7例,平均64例,临床表现为皮肤结节,病程平均为9个月,转移距原发瘤手术的时间平均13.6个月,有14例皮肤转移灶为首发症状。转移部位以胸,腹壁为多,其余为四肢,腰及颈部,原发部位包括乳房,肺,消化道,前列腺及膀胱。有8例原发部位不明。组织学类型以腺癌(46%)和鳞癌(25%)常见。患者多在1年内死亡,1例存活9年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