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反馈治疗是指应用电子仪器 ,将人体内正常情况下意识不到的生理功能 (如肌电、脑电、皮温、心率、血压等 )予以描记 ,并转换成可以觉察到的声、光等反馈信号 ,使受试者根据反馈信号来学习调节自己体内不随意的内脏功能和其他躯体功能 ,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1]。生物反馈治疗最早创立于 60年代 ,是松弛疗法与生物反馈技术的结合 ,实际上是一种通过自我暗示与自我催眠的手段 ,学会控制自身不随意内脏功能的治疗和训练方法。最近 1 0年 ,胃肠病学的行为治疗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 ,这可能归因于生物反馈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 ,特别是一…  相似文献   

2.
生物反馈治疗是指应用电子仪器,将人体内正常情况下意识不到的生理功能(如肌电、脑电、皮温、心率、血压等)予以描记,并转换成可以觉察到的声、光等反馈信号,使受试者根据反馈信号来学习调节自己体内不随意的内脏功能和其他躯体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1].生物反馈治疗最早创立于60年代,是松弛疗法与生物反馈技术的结合,实际上是一种通过自我暗示与自我催眠的手段,学会控制自身不随意内脏功能的治疗和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3.
雷彤 《开卷有益》2017,(9):38-39
生物反馈疗法,是通过现代电子仪器,将个体在通常情况下不能意识到的体内生理功能予以描记,并转换为数据、图形或声、光等反馈信号,让求助者根据反馈信号的变化了解学习调节自己体内不遂意的内脏机能以及其他躯体机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临床常用的生物反馈仪包括:肌电生物反馈仪、皮肤电反馈仪、皮肤温度生物反馈仪和脑电生物反馈仪。案例:小洁,女性,16岁,高一学生。主诉性急心烦,容易激动。  相似文献   

4.
田希梅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4):457-457
生物反馈疗法又称生物回授疗法,或称植物神经学习法,是在行为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技术。而脑电生物反馈则是根据生物反馈原理,通过电脑输出信息,刺激信息引起感知觉进入大脑,启动患者大脑意念控制、调节,经过处理将信息重新反馈到电脑,如此反复循环,改变患者的大脑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5.
音乐生物反馈疗法在中老年心身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音乐生物反馈疗法是集音乐治疗与生物反馈治疗为一体的一种物和心理综合治疗方法,它是由不同的治疗音乐和不同的生物反馈程序有机结合而成,并针对中老年慢性心身疾病患者所存在的与行为障碍,没有计不同的音乐反馈治疗程序,因而能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改善心身症状,故具有心身兼治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音乐生物反馈疗法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适应症、禁忌癍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6.
<正>研究显示,约55%~75%左右的脑卒中幸存患者遗留上肢功能障碍,易使患者丧失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常规康复训练联合物理治疗是帮助其获得生活自理能力的关键[1]。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将肌电、肌张力等信号转化为可视性信号,将主动运动与被动刺激相结合,训练及提升患肢对主动运动的控制能力,在脑卒中后康复期患者应用广泛,但获益仍未达临床期许[2]。运动再学习疗法是一种较为新颖的运动疗法,可促进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模式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慢性特发性便秘(C IC)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多模式生物反馈疗法,对90例C IC患者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包括盆底肌放松训练、肛门直肠协调性训练,直肠敏感性反馈训练。观察治疗前后C IC病人临床症状、肛门直肠压力、直肠敏感性、心理测试的变化。结果生物反馈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明显降低(P〈0.05);肛管静息压、肛门括约肌最大缩榨压较治疗前明显增高,模拟排便动作时肛门括约肌的剩余压明显降低(P〈0.05;P〈0.001;P〈0.001);直肠的初始感觉阈值、排便感阈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治疗后抑郁、焦虑分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改变肛门直肠动力学参数及心理异常,恢复排便的生理功能,是治疗特发性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观察赵爱武张丽娟王艳丽(内蒙古自治区医院010017)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是通过肌电生物反馈仪及时地了解病人心理生理变化的信息。经训练学会自我控制调节自身生理功能而达到治疗疾病为目的。19...  相似文献   

9.
<正>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是通过肌电生物反馈仪及时地了解病人体内心理生理变化的信息。经训练学会自我控制调节自身的生理功能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近两年来,我们应用肌电生物反馈的放松疗法,对73名重症神经衰弱患者进行治疗,收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40例神经症患者,均按神经症临床工作诊断标准(华标)诊断确诊后,应用生物反馈治疗及合理情绪疗法治疗,总有效率达92%,显效77%,好转15%,无效0.7%。从治疗中体会到,两种方法的结合,可以弥补各自不足之处。生物反馈为其放松训练提供了客观指标,将生理活动的参数信息化,病人根据信息了解到自身生理功能的变化,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调节自体的生理功能,调整情绪。但是神经症患者多数有心理矛盾、性格缺陷、情绪障碍,因此,合理情绪治疗是治疗的基  相似文献   

11.
生物反馈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反馈及其临床应用轧铸季红光王海明生物反馈疗法是应用电子仪器,将人们正常意识不到的身体功能,如肌电、脑电、皮温、心率、血压等转变为可以被人察觉到的信号,如视觉或听觉信号,再让患者根据这些信号,学会控制自身不随意功能的治疗和训练方法。这一疗法自60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合并生物反馈疗法对医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方法 58名社交焦虑的医学生,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4组,即对照组、行为组、反馈组、综合组.其中对照组未干预,行为组采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反馈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综合组采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与肌电生物反馈相结合的方法 分别进行干预,于干预前后分别对各组学生社交焦虑水平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行为组、反馈组和综合组社交回避及苦恼问卷(SAD)总分[(11.33±5.43)分、(10.75±3.57)分、(7.50±3.42)分]和因子分分别低于对照组[SAD总分(18.08±3.82)分].差异具有显著性(F=13.81,7.80,10.22,P<0.01).干预后综合组SAD总分下降最为明显,与行为组和反馈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F=10.74,P<0.01).综合组和行为组下降的社交回避因子分高于反馈组(F=7.46,P=0.01).综合组和反馈组下降的社交苦恼因子分高于行为组(F=15.49,P<0.01).结论 3种干预方法 对于降低社交焦虑水平均有一定疗效;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合并生物反馈疗法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作者将有信号反馈与单纯肌肉松弛训练而无信号反馈进行对照,观察其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符合我国1985年贵阳会议制订抑郁性神经症诊断标准的病人,排除器质性病变和其他精神障碍患者。1.2 方法入组对象按2:1随机分组,实验组(53例)应用有信号反馈,采用JD-Ⅱ型肌电生物反馈仪按照生物反馈放松训练的程序进行治疗,对照组(22例)进行单纯肌肉松弛训练而无信号反馈,根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生物反馈疗法对神经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59例神经症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和实验组,对照组(32例)仅用常规神经症药物治疗,实验组(27例)加用生物反馈法治疗,两组在治疗前作Hamiltom焦虑量表(HAMA)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治疗1个月的再次评定HAMA和SCL-90,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焦虑状态明显下降,对照组下降不明显。结论:生物反馈疗法能减轻焦虑情绪,对神经症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盆底功能障碍是由于女性盆底支持结构退化、损伤或功能障碍而引发的疾病,常见于有阴道分娩史及中老年人群,以盆底脏器脱垂、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治疗多采取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盆底肌肉功能锻炼与电刺激生物反馈是目前常用的2种非手术疗法,均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盆底功能[1,2]。本研究将盆底肌康复训练与生物  相似文献   

16.
钟华  蓝光心  华春兰 《赣南医学院学报》2010,30(2):336-336,F0003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疗法在焦虑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人组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使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脑电生物反馈疗法(每次26min,每周3~5次,连续4周)合并帕罗西汀(20mg/d)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帕罗西汀(20 mg/d)治疗.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0 d分别进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经4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怖、敌对性因子、SAS和SDS减分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脑电生物反馈疗法合并帕罗西汀优于单独使用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是治疗焦虑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刘建英  王珍 《浙江医学》2023,45(18):1971-1974
目的 探讨团体生物反馈联合认知康复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情绪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金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采取团体生物反馈联合认知康复疗法治 疗 37 例,为观察组;仅认知康复疗法治疗 37 例,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 6 周后认知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 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评价]、社会功能[采用社会功能评估量表(SSPI)进行评价]、情绪[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 表(SAS)进行评价]及精神症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评价]。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 MoCA 评分、SSPI 各因子 (包括社会性活动技能、动性和交往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评分、SDS评分、SAS评分、BP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MoCA 评分及 SSPI 各因子评分均明显升高(均 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0.05);而 SDS 评分、SAS 评分和 BPRS 评分均明显降低(均 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 团体生物反馈联 合认知康复疗法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情绪,同时减轻精神症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下髎穴注射治疗肛提肌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治疗组采用下髎穴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对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肛管测压进行评估,并比较临床疗效与随访6月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在疼痛评分、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等方面,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理机能(PF)、躯体疼痛(BP)和社会功能(SF)等生活质量评定指标方面,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F、SF比较,P0.05;BP比较,P0.01);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月,治疗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5.00%、2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髎穴注射疗法治疗效果优于临床公认有效的生物反馈疗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黄康 《安徽医学》2010,31(5):535-537
生物反馈是一种简便、非侵入性、无任何副作用的治疗形式,通过专门仪器将人们不易觉察的生理信息(如肌电、血压等)转换成可以觉察到的声、光等反馈信号,使受试者根据反馈信号来学习调节自己体内不随意的内脏功能和其他躯体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本文综述了生物反馈在大便失禁、功能性排便异常、功能性肛门直肠疼痛、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吞气症方面具有潜在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一、生物反馈原理 生物反馈(biofeedback,BF)治疗是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人们通常意识不到的身体生物信号,如肌电、脑电、皮温、心率、血压等转变为可以被觉察到的信号,如视觉、听觉或者语言的形式,让患者根据这些信号,增加生物机体的感应性,恢复或建立正确的生活习性,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