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优化和改进我国管道检测技术的手段,对管道的位置检测和工况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基于漏磁检测为原理,由磁敏传感器阵列获得的管壁信息,加速度传感器获得管道的位置信息,并采用VC 对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应于定位和工况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2.
A+K平衡流量计是针对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液氧测量而设计发明的一种新型流量计,与其他的差压式流量计相比,这种新型流量计具有直管段短、精确度高、压损低、适用性广等优点。针对其直管段短的这一优点,对DN50、等效直径比分别为0.25与0.70以及DN100、等效直径比分别为0.25与0.65这4种结构的A+K平衡流量计在上游安装同平面90°双弯头时所需最短直管段长度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最终给出上游安装同平面90°双弯头时A+K平衡流量计与双弯头之间所需的最短直管段长度。  相似文献   

3.
汉化Morse跌倒评估量表在中国临床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测试内部一致性、条目分析、重测信度,评价汉化Morse跌倒评估量表(CMFS)的可靠性,评价其对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的预测能力,分析其在中国临床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CMFS对460例住院患者进行测评,以实际发生跌倒的患者数为金标准,评价其信度、效度及预测性能;分析各条目对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影响.结果 CMFS简便、易测,其6个条目相互独立,界点为45分时量表的敏感度为74%、特异度为82%,对患者跌倒倾向具有较高预测能力.结论 CMFS具有较好的信度,对有跌倒风险的住院患者有一定的预测能力(量表评分≥45分的患者作为发生跌倒的重点关注人群),可以试用于中国临床护理中并进行更深入的测试.  相似文献   

4.
对电磁流量计在工程设计选用中的几个方面,包括被测液体的电导率、流量计口径的选择、电极材料的选择、传感器接地及接地环的材料的选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以避免一些电磁流量计在应用中的常见故障,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插入式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插入式热式质量流量计的测量原理、流量计算、应用特点等方面来说明其在环保和空调行业中的可用性,并着重介绍了热式质量流量计如何选择测量点和直管段,以及在方形管道流量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变面积孔板流量计又称线性孔板流量计(variableareaorificeplateflowmeter)是世界上新型的流量传感器。它是基于节流讲为孔板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新颖流量检测装置。本文对变面积孔板流量计的工作原理、特点、换算、压力、温度波动的流量修正、工程应用等进行探讨。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管道标识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管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7月未进行管道标识的80例(无标识组)患者与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实施管道标识后的123例患者(标识组)的管道安全情况、差错和急救给药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无标识组的管道堵塞率、管道脱出率、连接错误率和差错率均高于标识组(P<0.05~P<0.01),急救给药时间高于非标识组(P<0.01),而管道受压扭曲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道标识应用在ICU患者中,可有效提高管道安全,减少护理差错和急救给药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国产牛颈静脉带瓣管道(VBJV)在右室流出道重建术中的应用和术后早期临床疗效。方法:6例病人使用了完整牛颈静脉带瓣管道重建右室流出道。记录术后并发症,术后3个月用心脏超声对移植的牛颈静脉进行功能评价,检查新建肺动脉瓣跨瓣压、移植牛颈静脉管道直径和有无瘤样扩张远端吻合口压差等。结果: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无栓塞等带瓣管道相关并发症发生,恢复顺利出院。术后3个月超声检查均提示移植的管道通畅,2例新建的肺动脉瓣轻度反流。结论:国产牛颈静脉带瓣管道易于获取,型号较齐全,移植后早期临床疗效满意,可作为一种右室流出道重建的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智能洗胃机.本洗胃机选用恒流泵作为驱动泵,它由受PC机调控的调速电机带动,选用双腔洗胃管,管的前端部设置pH传感器,在胃管上还同时装有压力传感器和流量计;pH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流量计均通过接口电路与PC机相接.通过PC的调控,整个洗胃过程可由机器自动完成,也可以人工手动完成.本洗胃机与现有产品相比,具有智能化程度高、安全可靠性好、体积小、使用方便等特性.  相似文献   

10.
唐文娟  彭运婵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114-115,118
目的 观察管道标识在心脏外科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心脏术后病危重症患者381例.随机选取其中187例未使用管道标识作为对照组,另外194例使用管道标识作为观察组,从管道安全问题、管道的临床辨别时间以及交接班时间、护士对管道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施管道标识后的安全问题少于使用前(P〈0.05);管道的临床辨别时问以及交接班时间少于使用前(P〈0.05):护理人员在管道标识后对管道的名称、护理措施、潜在护理隐患认知情况优于使用前(P〈0.05)。结论 管道标识在心脏外科的监护中应用后,管道安全隐患得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强化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有利于临床护理带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管道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治疗特点,找出护理工作中较容易忽视的环节,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临床住院携带多管道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并做出护理对策,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通过对患者各种管道的规范护理,临床护理并发症明显下降,基础护理合格率明显提高。结论对临床携带管道患者严格管道管理,对病情观察、临床治疗及危重患者生命支持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临床各种管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目前临床常用的管道有很多。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常作为治疗和观察病情的手段和判断预后的依据。作为临床护士,必须要做到管理好这些管道,使其各置其位,各司其责。护理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的转归乃至生命。1 管道分类1.1 供给性管道 特指通过管道,将氧气、能量、水分或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国产牛颈静脉带瓣管道(VBJV)在右室流出道重建术中的应用和术后早期临床疗效。方法:6例病人使用了完整牛颈静脉带瓣管道重建右室流出道。记录术后并发症,术后3个月用心脏超声对移植的牛颈静脉进行功能评价,检查新建肺动脉瓣跨瓣压、移植牛颈静脉管道直径和有无瘤样扩张远端吻合口压差等。结杲: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无栓塞等带瓣管道相关并发症发生,恢复顺利出院。术后3个月超声检查均提示移植的管道通畅,2例新建的肺动脉瓣轻度反流。结论:国产牛颈静脉带瓣管道易于获取,型号较齐全,移植后早期临床疗效满意,可作为~种右室流出道重建的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规范手术室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各类管道标识,以确保其规范性、有效性.方法 通过规范患者管道标识的颜色、设计、材料等,明确各种管道标识的含义和作用,加强手术室细节管理.结果 通过有效应用管道标识,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提高了病房护士及手术病人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强了护士对手术病人的安全管理意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结论 应用管道标识能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体现了手术室管理的规范化,为手术病人的安全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杨微薇  邓大琼 《中外医疗》2012,31(32):147-148
围手术期患者因治疗、护理及手术需要,常在体内留置多根管道,管道的护理过程中如果出现失误,不仅要重新置管,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严重的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手术和治疗过程中是否及时有效地建立各类管道并对其进行良好的护理,直接关系到手术及治疗的成败。  相似文献   

16.
就制药厂房的洁净管道设计,结合ASME BPE和项目经验进行了一些讨论.涉及管道材料,管道规格和洁净管道设计安装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鼻塞式无创呼吸机管道固定的方法及护理.方法:2009年4月—2010年12月对183例使用无创通气患儿采用手工编织保护具进行管道固定.结果:183例中出现皮肤破损的5例,较传统的固定方法效果好.结论:采用本方法可使皮肤的破损、过敏等并发症明显减少,使患儿在使用过程中的人机配合率提高,减少护士工作中的不必要耗时,提高护理质量,更有效的固定管道使其不易脱管.  相似文献   

18.
管道标识在管道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琴  李翠华  汪秀云 《河北医学》2009,15(11):1354-1355
在临床上,危重患者常带有多种管道,在进行管道护理时常常需要反复牵拉以正确辨别各种管道,而管道护理是基础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护理结果直接影响到整体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而且一旦操作错误,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致命的损害。因此,做好管道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对临床危重患者的置管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最多置管者达8种之多,根据患者的置管情况设计了6种最常用的管道标识和一种空白管道标识,并在临床进行了应用,现将使用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将纳米酶应用于新型生物传感器的开发已成为研究热点,纳米酶的引入,扩宽了线性检测范围,缩短了响应时间,提高了稳定性,并降低了检出限等,实现了改善传感器的目的 .本文介绍了铁基纳米酶、铜基纳米酶、金基纳米酶、金属硫化物纳米酶、碳基纳米酶等几种常见的纳米酶在电化学、比色、荧光和免疫等生物传感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功能集成化股静脉置管管道装置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31例严重多发伤动物实验中,应用自制的多功能集成化股静脉置管管道装置,观察实验过程中输血、输液、采集血样、静脉给药、中心静脉压测定五项护理技术操作全程顺序进行项目完成的时间和效果。结果在动物实验中应用多功能集成化股静脉置管管道装置,五项护理技术操作全程顺序进行平均每次时间为(80±12)s,平均每项次时间(19±5.1)s。结论多功能集成化股静脉置管管道装置在动物实验中应用,省时、省力、快捷、方便,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