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目的调查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健康素养现状,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1年7—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180例老年KOA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慢性病健康素养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老年KOA患者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80份, 回收有效问卷172份, 有效回收率为95.56%。结果 172例老年KOA患者慢性病健康素养量表总分为(93.62±12.68)分, 51.74%(89/172)的老年KOA患者健康素养良好。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病程是老年KOA患者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 共解释总变异的27.7%。结论老年KOA患者健康素养水平较低, 改善健康意愿能力有待提高。对于文化程度偏低、病程长以及婚姻状况差的老年女性KOA患者应加强和重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 并分析其影响路径。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2年2—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的28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量表、医疗社会支持量表、电子健康素养量表、健康信息搜寻行为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脑卒中患者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采用Amos 26.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路径分析。本研究共发放280份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268份, 有效回收率为95.71%(268/280)。结果脑卒中患者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得分为(108.53±28.34)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文化程度、居住地、因卒中住院次数、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是脑卒中患者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 可解释总变异的88.3%。结构方程模型显示, 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在社会支持与健康信息搜寻行为间起完全中介效应, 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80.29%。结论脑卒中患者的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处于中等水平, 医护人员可根据其影响因素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充分发挥自我效能在社会支持和健康信息搜寻行为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大连地区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了解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素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调查大连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高血压门诊360例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研究工具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结果:门诊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健康素养总分(84.68±9.27)分,其中30.8%的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不具备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学历、经济状况、医疗费用、高血压分级和患病时间、社会支持水平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不同,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历、收入、高血压分级和社会支持水平是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健康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临床实践中关注低学历、低收入和3级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并进行着重干预,重视患者社会支持对健康素养的促进作用,减少健康素养不足对健康管理的不良影响,促进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疾病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老年住院患者冠心病健康素养与健康服务利用的关系。方法 2014年9月-2015年5月,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某三甲医院的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将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4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发放冠心病健康素养量表和一般状况量表。采用单因素分析冠心病健康素养与健康服务利用的关系,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冠心病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 (1)冠心病患者平均年龄为(61.65±10.60)岁,冠心病健康素养平均得分(76.10±30.41)分,处于较低水平。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性别、族别、教育水平、曾经从事职业、婚姻状况、家庭人口数、子女数、家庭平均月收入的冠心病健康素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和距离上次体检时间在冠心病健康素养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民族、文化程度、曾经或现在的职业、健康教育、距离上次体检时间是冠心病健康素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冠心病健康素养对健康服务利用有一定影响,应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采取相应措施使冠心病患者更易获得和利用健康服务,从而促进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调查首发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疲劳状况,分析可能影响卒中后疲劳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7例首发脑卒中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疲劳严重度量表进行资料收集及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其卒中后疲劳影响因素.结果 首发脑卒中患者疲劳严重度量表得分为(36.38±10.91)分,其中卒中后疲劳97例、占比46.86%.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生活自理能力是造成卒中后疲劳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首发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疲劳发生率较高,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肾移植患者赋能现状, 探讨影响肾移植患者赋能的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2年9—11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移植科随访的20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患者赋能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和中文简短版慢性病资源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肾移植患者赋能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发放问卷201份, 收集有效问卷197份, 有效回收率为98.01%(197/201)。197例肾移植患者赋能总分为(161.85±13.08)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是否愿意参与健康决策、一般自我效能感以及慢性病资源支持是肾移植患者赋能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肾移植患者赋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患者是否愿意参与健康决策、一般自我效能感以及慢性病资源支持是肾移植患者赋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自我同情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6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203例乳腺癌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自我同情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乳腺癌患者自我同情的影响因素。结果乳腺癌患者积极自我同情得分为45.27±5.73分,消极自我同情得分为40.81±5.84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宗教信仰、手术方式、是否发生复发转移及社会支持是乳腺癌患者积极自我同情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发生复发转移及社会支持是乳腺癌患者消极自我同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自我同情处于中等水平。年龄、宗教信仰、手术方式、是否发生复发转移、社会支持是积极自我同情重要影响因素;年龄、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发生复发转移、社会支持是消极自我同情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首次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患者的电子健康素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10月-2022年2月,便利抽取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的272例首次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电子健康素养量表进行调查,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首次PCI术后患者电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 首次PCI术后患者的电子健康素养得分为(24.06±3.67)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否愿意使用网络查找相关健康信息、获取健康信息的途径、网络健康信息自我感知可信度、获取网络健康信息的重要性是电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变异率的38.6%。结论 首次PCI术后患者的电子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采取电子健康素养技能培训及专业健康网站使用培训等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高首次PCI术后患者的电子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家庭支持及健康素养的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 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7—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健康素养量表以及家庭支持自评量表对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家庭支持评分总分为(10.20 ± 2.61)分, 健康素养的总分(93.62 ± 12.68)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家庭支持与健康素养均受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地、家庭人均收入因素的影响。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家庭支持与健康素养水平呈正相关(r=0.730, P<0.05)。结论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家庭支持呈中等水平, 健康素养也有待加强。因此在制订患者健康素养的健康管理计划以及家庭支持的相关支持时, 应有针对性关注影响因素而实施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2月-5月在脑病科住院并进行康复治疗的199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自我调节疲劳量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本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得分为(47.39±4.54)分。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调节疲劳与正性情绪、社会支持均呈负相关(r=-0.437,P<0.001;r=-0.633,P<0.001),与负性情绪呈正相关(r=0.346,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功能锻炼依从性、NIHSS评分、负性情绪和社会支持是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我调节疲劳的独立影响因素(R2=0.552,R2=0.528,F=23.153,P&...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对乌鲁木齐市375例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素养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总分为(64.44±23.69)分,其中38.67%的患者属于健康素养缺乏;高血压疾病相关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是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高血压水平分级(P0.01或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疾病相关健康素养有待提高,可针对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高血压水平分级实施高血压疾病相关健康素养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感知复发风险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三元影响理论,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2月—2022年4月选取在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复查的236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感知评估量表、脑卒中患者健康素养量表、患者沟通模式量表、卒中环境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36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感知评估量表得分为(31.89±7.6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表明,文化程度、确诊时间、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数量、缺血性脑卒中家族史、健康素养、医(护)患沟通模式、环境体验是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感知复发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感知复发风险能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可针对不同特征患者进行个体化干预,促进患者感知复发风险能力的提升和预防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乳腺癌女性患者健康素养及癌症复发恐惧现状,并探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疾病进展恐惧简化量表、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对江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110例乳腺癌女性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其健康素养及癌症复发恐惧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患者健康素养总分为(88.32±10.41)分,复发恐惧得分为(28.98±6.11)分,患者健康素养水平与癌症复发恐惧呈负相关(r=-0.773,P<0.01)。结论 乳腺癌患者健康素养处于中等水平,癌症复发恐惧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健康素养与癌症复发恐惧呈负相关,即健康素养水平越低,其癌症恐惧程度越高。建议医护人员提供针对性的信息支持、鼓励患者与外界沟通互动、开展心理社会干预等以提升乳腺癌女性患者健康素养水平,继而减轻其对癌症复发的恐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在社会支持和自我管理中所起的作用,为今后改善居民健康素养并最终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寻找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问卷、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41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素养总分为(102.36±10.93)分,75.89%的患者具备健康素养;自我管理总分为(74.18±9.64)分,处于中等水平;社会支持总分为(40.44±6.56)分,处于中等水平;健康素养和社会支持均与自我管理呈显著正相关(P0.01);健康素养在自我管理和社会支持之间存在中介作用。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通过健康素养的培养训练,能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增加患者的社会支持,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本地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瓯海区梧田街道南村社区15~65岁常住居民(包括在社区内居住满6个月以上的外来人口)480名进行问卷调查、统一采用<2008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社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整体健康知识知晓率为31.7%,总的健康行为形成率为84.6%,总的健康技能掌握率为64.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是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态和月收入.结论 本社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总体偏低,其健康素养受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态和月收入等因素影响,以文化程度和月收入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老年住院冠心病患者疾病相关健康素养与社会支持的现状。方法运用冠心病健康素养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对乌鲁木齐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9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中老年住院冠心病患者健康素养总分为(74.83±31.89)分,处于较低水平;社会支持总分为(42.01±9.16)分,处于中等水平;冠心病健康素养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系数为0.684。结论住院冠心病患者冠心病健康素养较低,且社会支持与健康素养水平呈正相关。在中老年住院冠心病患者健康促进过程中,应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冠心病健康素养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老年人健康素养状况。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2011-01-01—2013-12-01来某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386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制定的200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为基础自行修订的中国居民健康素养问卷为调查工具,由二级心理咨询师对研究对象在常规体检完成后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 386例老年健康体检者健康素养平均得分为(65.52±15.52)分,具备健康素养的老年人为10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7%,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健康素养的老年人为282人,占总人数的73%;健康素养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健康信念(1.67±0.21)分、健康行为(1.52±0.16)分、健康知识(0.95±0.14)分和健康技能(0.86±0.12)分。结论老年健康体检人群健康素养水平整体较低,各医疗单位应加大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健康素养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18.
19.
Through health promotion campaigns, health literacy has become a vital factor in determining a population's health in terms of the macro view of health. Since the 1990s, the concept has been increasingly valued in American health circles. Health literacy not only means understanding medical information, but also implies the degree to which individuals have the capacity to obtain, process, and understand the basic health information and services needed to make appropriate health decisions. There are three instruments for estimating individuals' health literacy, including the Rapid Estimate of Adult Literacy in Medicine (REALM) , the Short-Test of Functional Health Literacy in Adults (Short-TOFHLA) and the National Assessment of Adult Literacy (NAAL). Literature review reveals that health literacy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 for the 21st century.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nurses adopt such strategies for health education as designing educational materials that prompt introspection, using a range of Internet technologies and designing strategies of community empowerment to conduct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s, in order to improve clients' health literacy and raise the effectiveness of such programs.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Stroke remains a major cause of mortality and disability among older adults. Although early treatment after stroke is known to reduce both mortality and disability, the first step in seeking early treatment is dependent on the rapid recognition of the signs of stroke. Recall of the signs of stroke may be dependent on factors that exist before the stroke itself. Although it is known that both working memory and health literacy decline with advancing age, these factors have not been thoroughly examined with respect to recall of the signs of stroke.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e curr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associations between working memory, health literacy, and recall of the signs of stroke among older adults. Community dwelling older adults (≥65 years of age) were recruited from two senior centers. Fifty-six participants meeting inclusion criteria provided demographic and health information and were asked to read a public service brochure listing the five warning signs of stroke. Working memory was then assessed using the 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 3rd Edition Working Memory Index. Health literacy was assessed by the Short Test of Functional Health Literacy in Adults. Participants' recall of the five warning signs of stroke was evaluated. The mean age was 80.4 years. The mean number of the signs of stroke recalled was 2.9 ± 1.33. Working memory and health literacy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recall of the signs of stroke (r = .38, p < 0.01; r = .44, p < 0.01). In a simultaneous regression, only health literacy remained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recall.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between working memory and health literacy.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working memory and health literacy were associated with successful recall of the warning signs of stroke in older adults.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determine if programs that include cognitive and literacy assessments could identify older adults who need additional support to learn and recall the signs of strok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