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交臂筋膜皮瓣修复拇指残端撕脱伤一例王仕雄,李阳凡,杨贵书患者男,36岁。拖拉机皮带拉伤右拇指及前臂30分钟入院。检查:右拇指自第1节指骨中部裂断,残端至掌指关节下4cm长的皮肤皮下完全撕脱。前臂尺桡骨中段开放性骨折。立即在全麻下彻底清创。尺桡骨骨折行...  相似文献   

2.
旋绞伤致拇指撕脱离断,临床并不少见,因血管、神经、肌腱及皮肤缺损和指骨粉碎骨折、指体挫伤,再植难度较大.以往临床曾采用邻指血管神经转移术、静脉桥接桡动脉[1]、静脉动脉化[2]、桡动脉腕背支返折[3]等方法重建拇指血运.200-2007年,我院利用撕脱离断的血管与拇指尺背侧动脉吻合再植拇指撕脱性断指18例,结果全部存活,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81年4月至1985年4月共收治8例同侧肱骨并尺桡骨双骨折,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15~45岁。右侧2例,左侧6例。致伤原因:绞伤7例,爆炸伴跌伤1例。均为肱骨中下段并前臂中下段横型或短斜型骨折。闭合性骨折3例,肱骨开放尺桡骨闭合3例,肱骨闭合尺桡骨开放2例。合并桡神经损伤3例。我们对闭合骨折断端移位不大、或以成角畸形  相似文献   

4.
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由于神经血管肌腱自近端大段抽出,挫伤严重,再植难度大,曾被列入断指再植的相对禁忌证[1].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我们对11例伴有拇指背侧神经及静脉缺损的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患者,应用手背侧">"形单切口转位示指背侧神经、静脉及示指固有伸肌腱,以桡动脉深支修复拇指尺侧指固有动脉,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上臂撕脱性离断再植成活及功能康复是一个棘手问题,尤其伴有肢体大面积皮肤缺损,治疗更加困难。我院近两年成功地治疗了2例撕脱性上臂离断伴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患者,体会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例1:女,47岁。1999年4月被搅石机绞伤右上肢,造成右上臂中上1/3高位离断,伤后5小时来院行断臂再植手术。术中见右上臂上段完全离断,离断前臂尺桡骨中段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右上肢约40%皮肤挫灭缺损。例2:男,18岁。2000年4月因车祸致右上臂上段撕脱性离断。离断右上臂上侧、前臂及手背侧皮肤缺损,面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上肢高位撕脱离断伤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5例上肢高位撕脱离断病例的手术处理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其中肩胛带离断伤3例,肱骨外科颈处撕脱离断2例。结果 1例肩胛带离断伤患者死亡;剩余4例中1例肩胛带离断伤患者行肩部残端修整,另1例肩胛带离断和2例肱骨外科颈处离断伤患者均行断肢再植术。术后平均随访18(10~27)个月,肢体不同程度获得功能恢复。结论上肢高位撕脱离断伤的病人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在保全生命的前提下采取再植手术,再植成功后的综合治疗使患肢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断肢异位寄养二期回植一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肢体离断后近端毁损 ,而远端肢体相对完整 ,则无法行缩短再植或移位再植[1] ,多行截肢术。 2 0 0 0年 8月 ,我院收治 1例右上肢高位离断合并上臂内侧大面积软组织毁损者 ,将右前臂及手寄养于右小腿后行二期回植取得成功。患者 女 ,40岁。右上臂被机器绞伤离断后 8h于 2 0 0 0年8月 16日急诊入院。入院检查 :血压 75 / 5 2mmHg(1mmHg =0 .133kPa) ,神志淡漠 ,面色苍白。右前臂自肘关节处完全撕脱离断 ,正中神经从近端抽出约 12cm ,肱动、静脉从肘关节上3cm处离断 ,尺、桡骨闭合性骨折。右上臂内侧自腋窝处以远大面积皮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改良再植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18例(18指)拇指旋转撕脱离断患者进行术前再植成功率评估,术中采用示指尺侧指动脉、桡神经浅支移位修复神经血管,采用环指指浅屈肌腱和桡侧腕短伸肌腱移位修复屈、伸肌腱,并利用断指残留的拇短屈肌、拇短伸肌一期重建拇对掌功能.结果 术后16指完全存活,2指坏死.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1年,再植拇指外观良好,拇对掌功能恢复,感觉恢复至S3~S3+.结论 拇指撕脱离断伤通过改良再植,尽可能降低肌腱、神经移位对正常指指功能的损害,并通过重建拇对掌功能让断指获得良好的功能,提高了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拇指近节撕脱性脱套完全离断再植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2月-2016年12月,对63例拇指近节撕脱性脱套完全离断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观察手指外观、指端感觉、手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成活60例,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疗效,优54例,良2例,可4例,优良率93.3%。结论拇指近节撕脱性脱套完全离断伤进行再植,成活后外观和功能良好。只要患者全身情况允许,远端离断指体尚完整,有可供吻接的血管和神经,并注意操作细节,即可将再植的绝对禁忌证转为相对禁忌证,并有较高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中指尺掌侧动脉转位在拇指旋转撕脱离断再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介绍一种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的再植方法。方法断指静脉分别采用静脉直接吻合、邻指静脉转位和示指背侧静脉蒂岛状皮瓣转位修复;断指动脉均用中指尺掌侧动脉转位吻接拇指尺掌侧动脉进行修复。结果13例13指成活11指,坏死2指。再植拇指外观及功能好。结论中指尺掌侧动脉解剖恒定、口径较粗、切取后对指功能和血运影响小;其转位修复断指动脉只一个吻合口、旋转角度小及有足够的可利用长度,是一种有效的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方法。  相似文献   

11.
拇(手)指末节旋转撕脱性断指再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04年2月~2005年2月开展断指再植手术拇手指末节旋转撕脱性离断12例13指(拇指3例),10例(含拇指3例)直接再植成活,1例中指末节移位再植食指末节成活,1例坏死。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13指,男性10例11指,女性2例2指,年龄21~41岁,平均28岁。其中车床损伤10例,缫丝厂丝线勒伤2例。离断部位:均在远指间关节周围,伴有中节指骨(拇指近节)远端骨折8指(粉碎性2指),指间关节处离断2指,远节指骨近端骨折1例,关节完全粉碎性骨折2例。1.2手术方法行臂丛麻醉,均在电动气囊止血带下进行。常规肥皂乳刷洗及12000洗必泰盐水泡洗伤口共约…  相似文献   

12.
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再植方式的探讨和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拇指旋转撕脱离断再植方法的选择、各种术式的优缺点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治疗21例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患者,男16例,女5例;年龄16~45岁,平均32岁。根据患者手指撕脱情况应用不同方法行断指再植术,术后观察患者成活情况及再植指术后功能康复情况。结果:21例再植指,成活19例,失败2例。成活的19例进行随访,时间3~14个月,平均8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3例,良5例,差1例。结论:按照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不同情况采用不同再植方法,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并能恢复较好的外形与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示指尺侧指固有神经及其背侧支移位修复拇指两侧指固有神经撕脱离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15年5月,采用示指尺侧指固有神经及其背侧支移位修复23例拇指两侧指固有神经撕脱离断伤患者。其中男17例,女6例;年龄16~63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机器绞伤10例,电锯伤8例,坚锐物品剐伤5例。拇指完全撕脱离断8例,拇指不完全离断2例,拇指掌侧裂伤13例(合并屈肌腱断裂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0~3.5 h,平均2.2 h。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0例再植拇指全部成活。2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2年8个月,平均1年4个月。患指指腹感觉恢复良好,末次随访时两点辨别觉为3~9 mm,平均6.8 mm。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拇指指腹感觉达S418例、S3+5例,示指尺侧感觉为S3。结论应用示指尺侧指固有神经及其背侧支移位修复拇指指固有神经撕脱离断伤,能恢复拇指指腹良好感觉,手术操作简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应用flow-through前臂静脉皮瓣结合掌骨头间静脉移位修复伴有断端背侧皮肤及静脉组织缺损的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的疗效。方法 2013年4月—2018年3月,收治15例伴有断端背侧皮肤及静脉组织缺损的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患者。男12例,女3例;年龄18~54岁,平均34岁。均为完全离断,拇指掌指关节离断7例,近节指骨离断5例,指间关节离断3例。均伴有断指背侧皮肤及静脉组织缺损,断指背侧皮肤缺损范围为2.0 cm×1.5 cm~2.5 cm×2.0 cm。受伤至手术时间0.5~3 h,平均1.5 h。应用flow-through前臂静脉皮瓣结合第2、3掌骨头间静脉移位逆行桥接修复再植;应用手背""形单切口同时转移示指固有伸肌腱、桡神经感觉支修复肌腱和神经。结果 15例再植指及皮瓣全部成活;3例皮瓣术后肿胀瘀血,有张力性水疱,结痂换药后成活。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8个月,平均8.7个月。再植指及皮瓣血运良好,拇指外形饱满,两点辨别觉达5.3~6.5 mm;再植指对掌对指功能好,全部患者均在骨折愈合后恢复工作。末次随访时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再植指功能:优9例,良5例,可1例。结论对于伴有近端软组织及静脉缺损的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伤,应用flow-through前臂静脉皮瓣结合掌骨头间静脉移位的方法进行再植,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合并掌背部大片皮肤撕脱的拇指离断再植曹学诚,蔡锦方自1987年10月~1993年6月,我院共施行拇指撕脱伤断指再植25例,其中合并掌背部皮肤撕脱者4例。其伤情特点及再植重建方法均与一般拇指撕脱伤不同,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1例。2例为小儿,...  相似文献   

16.
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临床常见,由于受伤机制复杂,损伤重,曾经认为是手术禁忌证[1].自Pho等[2]报道拇指旋转撕脱伤离断再植成功以后,临床上关于拇指旋转撕脱伤离断再植术式改进及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自2006年6月至2010年9月,我们采用环指桡侧及中指尺侧指固有神经、血管束联合转位再植拇指,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的再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0月~2005年9月对29例拇指旋转撕脱离断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再植。结果29例再植25例成活,失败4例。术后随访20例,时间平均18个月(10~33个月),以最后1次随访结果为准,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9指,良10指,差1指。结论按照拇指旋转撕脱伤不同情况采用不同再植方法,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并能恢复较好的外形与功能。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86年以来共对7例10指进行再植手术均取得成功。男5例,女2例,年龄19~44岁,平均27岁。电锯伤1例;绞轧伤3例;爆炸伤1例;挤压撕脱伤2例。10个断指为拇指1个,食指4个。环指1个,小指1个,中指3个,均为完全离断;1例前臂中上1/3完全离断。 掌指关节平面离断4个,近节指间关节平面2个,远侧指间关节平面4个。缺血时间  相似文献   

19.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伤越来越多见,由于血管撕脱呈缎带样,神经撕脱呈鼠尾样,再植难度大,曾被列入断指再植的相对禁忌证,自Pho等[1] 1979年报道应用血管、神经、肌腱转位行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获得成功后,应用此方法再植成功报道较多.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我科对21例21指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伤应用腕掌侧静脉游离移植桥接于桡动脉鼻烟窝深支与拇指尺侧固有动脉之间,桡神经浅支及掌背静脉转位吻合重建拇指血运及感觉,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拇指旋转撕脱离断一期再植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1年6月-2013年9月,收治10例机器绞伤致拇指旋转撕脱离断患者。男9例,女1例;年龄18~48岁,平均36岁。左手2例,右手8例。均为机器绞伤。受伤至入院时间3~12 h,平均6 h。离断平面:近指间关节水平4例,近节指骨基底水平4例,掌指关节水平2例。取环指桡掌侧神经动脉束修复拇指指掌一侧神经动脉束,取手背桡侧静脉移位修复离断拇指静脉,并同时取环指屈指浅肌腱及示指固有伸肌腱重建拇长屈、伸肌腱。结果术后再植拇指均成活。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30个月,平均18个月。再植拇指外形良好,指腹饱满;术后6个月末节指腹两点辨别觉为5~9 mm,平均7.2 mm。末次随访时,再植拇指功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获优7例,良3例,优良率100%。环指伸屈活动良好,无手指萎缩,未出现手指苍白等表现,切取侧指腹感觉均为S3。结论对于拇指旋转撕脱离断,可采用单侧神经动脉束及肌腱移位一期再植,术后可早期进行再植拇指功能锻炼,并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