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验证ASS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低表达,阐明其与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收集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组织样本23例,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别检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ASS1基因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差异,采用ELISA方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瓜氨酸的含量。结果 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ASS1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ELISA结果显示,在癌组织中有瓜氨酸的含量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结论 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ASS1表达量明显降低,且在癌组织中发现瓜氨酸的累积。该结果对进一步阐明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为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icer在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C、非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769P、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Caki-1以及36例肾透明细胞癌手术标本(其中11例已发生远处转移)和相应癌旁正常肾组织,应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icer在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和组织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Dicer的mRNA水平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和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C相比;Dicer的mRNA水平在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769-P和Caki-1中均降低(P〈0.001),而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Caki-1比非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769-P表达水平更低(P〈0.001);和癌旁正常肾组织相比,Dicer的mRNA水平在‘肾透明细胞癌手术标本中明显降低(P〈0.001),且已发生远处转移的。肾癌标本比未发生远处转移的肾癌标本表达水平更低(P=0.04);Dicer在细胞株和组织中的蛋白水平的变化与mRNA水平的变化一致(P〈0.001);Dicer的mRNA水平在不同年龄、性别、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及T分期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icer表达降低可能在。肾透明细胞癌的肿瘤发生中发挥作用,且其表达的进一步下降可能与肾透明细胞癌的远处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RAS样家族成员11B(RASL11B)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特征及意义.方法 收集36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RASL11BmRNA的表达差异,并分析RASL11B mRNA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分别采用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的方法,确定RASL11B蛋白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及定位.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均表达RASL11B mRNA,与癌旁组织(1.93±0.43)比较,其表达量在癌组织(0.28±0.08)中显著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RASL11B 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与肿瘤直径大小、T分期、组织学分级、临床分级及有无大血管浸润呈显著负相关性;而与年龄和性别无显著相关性.Western-blot结果显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均表达RASL11B蛋白,癌组织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Western-blot条带半定量分析结果分别为0.98±0.06、1.43±0.15,有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RASL11B蛋白主要定位于正常肾组织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评分结果分别为0.81±0.16、3.00±0.3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RASL11B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显著降低,提示该基因的低表达在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nucleostemin基因在肾癌组织和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肾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肾癌组织标本62例,透明细胞型50例,颗粒细胞型12例.同时取10例癌旁非癌肾组织和10例非瘤正常肾组织作对照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以GAPDH为内参照,检测上述组织nucleostemin基因mRNA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结果 肾癌组织中,nucleostemin基因47例显示阳性表达,阳性率为75.81%.正常肾组织未见有nucleostemin基因阳性表达.nucleostemin基因在肾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肾组织(P<0.01).nucleostemin基因在透明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74.00%;颗粒细胞癌阳性表达率为83.3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ucleostemin基因在肾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而在正常肾组织中无表达;nucleostemin基因的表达可能与病理类型无关.提示nucleostemin基因的表达与肾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合成酶2在肾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方法检测五种肾癌细胞(ACHN、Caki-1、OS-RC-2、786-O、SN12PM6)透明质酸合成酶三种亚型(HAs1、HAS2、HAs3)mRNA的表达,运用Westernblot方法进一步检测mRNA表达含量高的HAS亚型在五种肾癌细胞系及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的蛋白表达。结果:在五种肾癌细胞系中HAS2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其中在。肾癌SN12PM6细胞系中表达水平最高(均P〈0.05),HAS1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均P〉0.05),而HAS3mRNA表达水平除肾癌Caki-1细胞系外均低于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P〉0.05)。在五种肾癌细胞系中HAS2蛋白均明显表达,而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无明显表达。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HAs2蛋白表达也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结论:透明质酸合成酶2在多种肾癌细胞系和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均明显表达,提示透明质酸合成酶2可能在肾癌尤其在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某种作用,并可能成为新的肾透明细胞癌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ASF1B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对临床预后的意义。方法 通过在肿瘤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及UCSC Xena数据库下载并分析肾透明细胞癌基因表达数据共607例,其中正常肾组织及癌旁组织数据72例,肾透明细胞癌数据535例。明确ASF1B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与正常组织间的表达差异,分析ASF1B表达与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性。使用生信线上工具(GEPIA、cBioPortal、STRING以及TIMER)探究肾透明细胞癌患者ASF1B表达与基因突变及甲基化水平相关性,研讨其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相互作用,探讨ASF1B对肾透明细胞癌的预测能力。结果 ASF1B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细胞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2.22e-16);ASF1B基因高表达组的患者生存周期明显低于ASF1B基因低表达组(P=0.024)。ASF1B基因在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P<0.001)后可确定为肾透明细胞癌的高风险独立预后因子。ASF1B基因突变水平无法作为患者预后的诊断指标;cg06969527甲基...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NNMT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对肾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C、肾癌细胞株786-O及30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中NNMT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NNMT的mRNA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化学合成针对NNMT特异的siRNA序列,应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将其转染进786-O细胞中,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NMT在786-O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肾癌细胞786-O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NNMT在肾癌细胞786-O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C(P<0.001);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中NNMT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82±0.2145)、(0.1269±0.04279),两组比较P<0.001。NNMT的mRNA水平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有关(P<0.05);Tran-swell法检测结果显示降低NNMT的表达后786-O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下降。结论:NNMT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升高,可能在肾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胞型Fas相关死亡域样白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c-FLIP)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方法对56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10例癌旁正常肾组织中c-FLIP蛋白及c-FLIP mRNA表达进行分析,观察c-FLIP mRNA表达与临床分期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c-FLIP蛋白及c-FLIP mRNA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P〈0.05),其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分期无关,但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c-FLIP mRNA表达较高,特异性较强,可作为观察肾透明细胞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新肿瘤抑制基因SLC5A8在结直肠癌组织中mRNA的转录水平.方法 收集23例结直肠癌患者标本,分别切取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基因SLC5 A8的mRNA转录水平,并对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结果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SLC5 A8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02).结论 SLC5A8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下降或缺失,提示其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肾透明细胞癌中尾加压素Ⅱ(UⅡ)与其受体(UT-R)的表达量,以期探讨UⅡ与UT—R的表达在肾透明细胞癌发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例。肾透明细胞癌肿瘤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正常肾组织UⅡ蛋白的表达,并采用逆转录一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测定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正常肾组织UⅡ mRNA和UT-RmRNA的表达量。结果: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正常肾组织中有uⅡ蛋白表达。RT-PCR结果显示肾透明细胞癌中UⅡ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0.92±0.09和0.62±0.06(P〈0.01)。UT-R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0.28±0.01和0.16±0.03(P〈0.01)。结论:肾透明细胞癌中UⅡ和UT—RmRNA高表达提示UⅡ/UT系统可能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UⅡ可能通过自分泌或軎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E2F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2F1在肾透明细胞癌及对应瘤旁组织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E2F1的mRNA水平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及表达相关性。结果:与对应瘤旁组织相比,E2FJ的mRNA水平在肾透明细胞癌手术标本中表达明显升高(P=0.0002),相应的蛋白水平对比与mRNA变化一致;E2F1的mRNA水平在不同年龄、性别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大小、T分期、临床分期和大血管浸润与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2F1表达上调可能在肾透明细胞癌的肿瘤形成中发挥作用,且E2F1表达升高可能促进肾透明细胞癌的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凋亡蛋白抑制因子生存素(Surviv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cellrenalcellcarcinoma,ccR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ccRCC、25例癌旁组织及13例正常肾组织中Survivin和Vimentin的表达及定位情况。结果Survivin在肾透明细胞癌中高表达,而在癌旁及正常组织中未见表达;其表达与ccRCC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imentin在正常肾组织及癌旁组织中亦未见表达,而在肾透明细胞癌中高表达,且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两个因子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66,P〈0.01)。结论Survivin和Vimentin在ccRCC组织中高表达,共同促进了ccRCC的发生、发展、侵袭与转移,联合两因子检测可为ccRCC的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RCC5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肾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对54对ccRCC患者标本(包括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RCC5mRNA进行分析;并运用免疫组化对82对配对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切片及161例癌组织切片进行染色;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RCC5的表达量和患者的临床特点之间关系。结果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92.59%(50/54))的肾癌组织中RCC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82对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显示,92.68%(76/82)的癌组织RCC5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同时发现RCC5的表达水平与性别、肿瘤直径、病理分期、分级、TNM分期和复发率相关;RCC5高表达的患者预后一般较低表达者差,多元分析显示RCC5表达上调是ccRCC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RCC5的表达水平和ccRCC预后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研究发现RCC5表达上调的患者预后较差,RCC5可能是一个新颖并且有临床价值的预后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滋养层糖蛋白5t4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72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标本、17例癌旁肾组织以及14例非癌因素的肾脏组织标本中5t4的表达,并对5t4在肾透明细胞癌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5t4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0.8%,癌旁肾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1.2%,两者具有差异性(P0.05)。5t4在肾癌组织学分级中低分级与高分级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5t4可作为判断肾透明细胞癌分化程度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7(EGF_1ikedomain7,EGFL7)、血管表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肾癌血管生成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87例行根治性肾切除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化学SP法检测EGFL7、VEGF的表达,并计数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抗原(CD34)标记的血管密度(MVD);同时选取46例癌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RT—PCR检测EGFL7mRNA的表达。结果:EGFL7和VEGF阳性表达率及MVD值在癌组明显高于癌旁组(P〈O.05),且EGFL7、VEGF与MVD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并与肿瘤分级、分期显著相关(P〈0.05);EG—FL7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O.05),并与肿瘤分级、分期相关(P〈O.05)。结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EGFL7、VEGF的表达与肾癌血管生成有关,两者可能协同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M(apoM)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2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apoM的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例正常肠黏膜、6例肠炎组织、10例肠息肉、20例结直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apoM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poM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前者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后者(0.05±0.01比0.19±0.05,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apoM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1)。结直肠癌组织中apoM蛋白表达中位分值为5.50.显著低于癌旁组织(10.5,P〈0.05)、肠炎组织(9.75,P〈0.05)、肠息肉组织(11.0,P〈0.01)及正常黏膜组织(10.5,P〈0.05)。未见结肠癌组织中apoM蛋白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有关(P〉0.05)。结论载脂蛋白apoM在肠癌组织中的mRNA及蛋白水平较正常组织及良性病变组织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组织中apoMmRNA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