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参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人参皂甙Rg1及人参二醇为检测指标,考究了不同提取工艺对人参各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并探讨了乙醇回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筛选制定了确保人参制剂质量及疗效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2.
作者用组织化学的方法,对人参根组织中的活性成分——人参皂甙进行了定位测定,目的在于根据皂甙的含量来评价人参的质量。当人参根横切片用皂甙检查试剂一硅钨酸醇溶液处理时,发现在人参根组织的形成层以外,即在周皮和皮层内含有人参皂甙。目前的商品白参是去了皮的,人参皂甙含量较少,活性成分随皮除去了。  相似文献   

3.
宋文耆  申乃英 《中药材》1993,16(6):37-39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为名贵中药材,七十年代以前均以根入药,地上部分多被遗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来,对人参的地上部分进行了研究,发现人参的地上部分也含有与人参根类似的皂甙类成分,并证明其总皂甙的含量显著高于人参根,近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人参茎叶皂甙与人参根有相似的药理作用,而现代科学业已证实了人参根皂甙有十分广泛的作用。由于人参茎叶皂甙的获得远比人参根皂甙经济实惠,因此研究人参茎叶皂甙引起了人  相似文献   

4.
西洋参根中人参皂甙的含量以果熟期增长迅速,枯萎期含量降低而根的增长量则以3、4年生的果熟期增长最快。西洋参根中人参皂甙除存在于形成层外侧的组织中,其内侧木质部仍含有较高的人参皂甙这与人参根中皂甙主要存在于形成层外侧的组织中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5.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商品药材人参中人参皂甙Rg1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柱层分离、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全国各地10件商品药材人参中人参皂甙Rg1的含量,人参皂甙Rg1含量为0.130%~0.288%。  相似文献   

6.
使用作者已确立的人参皂甙HPLC分析法,对不同生长年数、部位、炮制方法、产地的人参进行了质量评价。选用21种人参皂甙标准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①生长年数不同的人参中所含皂甙的变化:总皂甙含量在第3年达最高值,其后降低。人参萜三醇皂甙与总皂甙含量呈相同的模式。人参萜二醇皂甙在第2年达最高值,第3,4年逐渐减少,其后又增加。人参皂甙-Rb_1,Rg_1,在6年间一直保持较高含量,而人参皂甙-Re在第1年显示最高值,齐墩果烷型皂甙人参皂甙-Ro在前3年增加,第4年有所减少,6年根为1年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人参根及组织培养产物的适应原和滋补作用是和其中人参皂甙含量有关。(?)等测定人参根和组织培养产物人参皂甙的方法是很费事的,因为它包括一系列的连续阶段。这一方法主要缺点是时间长而且使用易燃易爆和有毒的溶剂,由于这种原因,这种方法对组织培养工业化产物是不适宜的。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快速测定人参根组织培养物中人参皂甙的方法。具体方法为:准确称取人参根组织培养  相似文献   

8.
康泰口服液中人参,三七总皂甙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泰口服液是吉林市中心医院研制的一种新型保健药,对心、脑血管疾病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能减轻冠心病患者的症状。人参、三七为之主药,二者的主要成份均为皂甙,且分离出的单体皂甙也基本相同。人参皂甙 Rb_1、Rg_1、Rb_2、Rc、Rd、Re 等在三七中也为主要皂甙。人参皂甙Rg_1的薄层层析斑点最深最清楚故拟以人参皂甙Rg_1为标准,采用以氯仿脱脂水饱和正丁醇萃取,5%NaoH 溶液除杂的方法,测定了康泰口服液中总皂甙—人参、三七总皂甙的含量,为控制人参、  相似文献   

9.
薄层扫描法测定人参制剂中人参总皂甙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参皂甙(Ginsenoside)是中药人参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本文用岛津CS-930型双波长薄层扫描仪,以人参总皂甙为标准品,测定人参注射液中人参总皂甙的含量,方法简便。加样回收率为96.27%,变异统数(CV):1.99%。  相似文献   

10.
百年乐中人参皂甙含量测定谭浩广西中医学院制药厂530023南宁市东葛路35号关键词百年乐;人参皂甙;大孔吸附树脂;比色法;含量测定近年来对人参复方制剂中人参的生化、药理、临床等方面的研究表明,人参制剂中人参皂甙是生理活性方面最重要的有效成分。百年乐是...  相似文献   

11.
从人参茎叶中提取高纯度皂甙工艺黑龙江省东宁县医院王兴才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孙宝森,陈占峰人参皂甙是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在人参茎叶中皂式含量高于根,因而目前已将人参茎叶作为提取人参皂成的原料。传统的以人参茎叶为原料的提取皂成工艺不适合工业生产,而且收...  相似文献   

12.
稀土元素对人参皂甙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实验结果表明,稀土元素能提高人参的皂甙含量。采用 300ppm 的稀土溶液喷洒人参叶面可使6年生人参的皂甙含量提高64.l%,500ppm的稀土溶液可使3年生人参皂甙含量提高24.5%。实验还证明,稀土元素能提高人参中二醇组皂甙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人参皂甙Rb_2对RNA合成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报道,对大鼠投与人参皂甙Rb_2,能增加碳水化合物和类脂类的代谢,增加肝组织中ATP的含量。为了进一步研究,文中探讨了人参皂甙Rb_2对RNA合成的作用。给大鼠腹腔注射单剂量的人参皂甙Rb_2(2.5mg/100g体重)后,连续测定人参皂甙Rb_2对肝细胞中核RNA合成的作用。结果发现,在给与人参皂甙Rb_26小时后,尽管RNA含量几乎保持未变,但被RNA摄入的乳清酸达到一个峰值。另一方面,在注射人参皂甙  相似文献   

14.
第Ⅰ报报道,用定性组织化学方法,发现人参的活性成分人参皂甙分布于人参根的周皮和皮层中,木质部和髓部未含存。本文对人参根各组织进行人参皂甙含量的定位测定。材料取自日本长野县栽培的一年生至六年生人参植株,将植株按各部位分开,干燥、粉碎,供分析用。方法:(1)人参皂甙元的气相定量分析按Tanaka法,把脱脂人参粉末的甲醇提取物用5%硫酸——乙醇(3:1)水解,经沸水浴上加热6小时,水解产物的醚溶性甙元部分用碱性水分离,除去齐墩果酸。残余物主要含人参二醇(从人参皂甙Rb、Rc类衍生)和人参二醇(从人参皂甙Rg类衍生),经N-三甲基硅烷(TMS)化室温处理一小时,TMS产物进行气相层析分析。仪器:岛津气相层  相似文献   

15.
薄层扫描法测定人参及其制剂中人参皂甙Rg1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硅胶G薄层层析对含有人参和黄芪的制剂中人参皂甙Rg1进行分离分析,得到分离高,背景干扰小的薄层层析力谱,建立了制剂(抗疲补虚口服液)和人参药材中人参皂甙Rg1含量测定的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6.01%,RSD为2.44%(n=5)。  相似文献   

16.
人参不同部位的皂甙组成及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利用皂甙的呈色反应和TLC法证明:皂甙存在于人参最外层的表皮(paridium)及皮层的树脂道中,而占主根大部份的木质部或髓质部则几乎完全不存在。现将6年生人参根的皂甙定量列表如下。人参甙Rbc类和Rg类相比,因部位的不同而含量有差异。而且根越细皂甙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近来通过对人参中皂甙成分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到它具有抗肿瘤作用。本发明采用含有皂甙成分的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亦可采用亲缘植物竹节人参(Panax pseudo-ginsengWalich)等。皂甙成分是以上述人参作原料进行提取分离、精制,或利用上述人参的根茎切片进行组织培养,然后提取精制而成。根据这样的方法所得到的皂甙实质上是皂甙类的混合物。人参生药中皂甙成分的制取:人参原料不脱脂,或使用通常的脂溶性有机溶媒脱脂后,用水或低级脂肪族醇类或含水低级脂肪  相似文献   

18.
人参的加工炮制起源约在三国时代,加工方法由简到繁。作者对不同加工方法人参的质量进行实验研究,结果生晒参中的皂甙含量最高,约5.22~7.1%;;红参中皂甙含量为3.4~5.1%;糖参含量最低,为1.7~2.9%。在加工中对人参质量产量影响的因素,本文也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应如何改进人参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人参茎、叶皂甙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茎叶皂甙是从五加科(Arallaceae)人参属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的茎叶中提取的总皂甙成分。国内外研究证明,人参的地上部分(茎、叶、花、果)含有与人参根类似的皂甙类成分,且其总皂甙的含量显著高于人参根。近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人参茎叶皂甙与人参根有相似的药理作用。由于人参根皂甙具有十分广泛的作用,因此,研究人参地上部分尤其是人参茎叶皂甙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目前人参茎叶皂甙的制剂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病。本文仅就人参茎叶皂甙的研究概况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人参.特别是红参皂甙成分研究的新进展。目前虽已从人参兵分得29个人参单体皂甙,但红参、生晒参或白参所含人参单体皂甙的数目和含量不尽相同,药理作用亦有差别。除进行了人参皂甙的分离外,尚从人参分离出挥发油、维生素、多肽、多楝和微量元素等,它们亦是人参药理活性成分的一部分。本文还叶人参皂忒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