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基础构建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评价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研究小组通过文献检索、半结构访谈及专家函询法,确定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各指标的权重。结果: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70,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21~0.32。最终形成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1项、三级指标25项的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并确定了各指标权重。结论:构建的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科学、可靠、实用,可用于评价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安宁疗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探讨其合理性及可操作性,为客观评价安宁疗护护理质量提供依据与检测工具。 方法:采用理论研究与临床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拟订安宁疗护护理质量标准,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 20 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咨询,定量分析各指标的权重。将该评价指标应用于临床,比较使用该指标前后护理质量的改善情况。 结果:护理质量标准包括Ⅰ级指标4条、Ⅱ级指标27条。将肿瘤患者安宁疗护质量评价指标应用于临床,比较应用后与应用前患者临终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都有显著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安宁疗护护理质量标准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条目专家意见集中,研究结果可信度高,对安宁疗护护理质量的评价提供了客观、可量化的依据,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安宁疗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探讨其合理性及可操作性,为客观评价安宁疗护护理质量提供依据与检测工具。 方法:采用理论研究与临床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拟订安宁疗护护理质量标准,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 20 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咨询,定量分析各指标的权重。将该评价指标应用于临床,比较使用该指标前后护理质量的改善情况。 结果:护理质量标准包括Ⅰ级指标4条、Ⅱ级指标27条。将肿瘤患者安宁疗护质量评价指标应用于临床,比较应用后与应用前患者临终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都有显著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安宁疗护护理质量标准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条目专家意见集中,研究结果可信度高,对安宁疗护护理质量的评价提供了客观、可量化的依据,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科学评价专科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理论研究、临床调研、核心讨论组方法与德尔菲法对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进行制订。结果通过两轮专家函询,确立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三级,包括3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和48项三级指标。结论骨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可为骨科专科护理质量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能评价专科服务效果,能做到基于数据的持续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符合我国护理实践状况的护理本科生临床思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Delphi法构建护理本科生临床思维能力框架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级维度和条目。结果构建出以护理程序理论为基础的护理本科生临床思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及各个指标内涵。结论通过定量研究方法,确立了护理本科生临床思维能力评价指标框架,为护理本科生的培养和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以Donabedian的三维体系理论为支撑,构建脑卒中中医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临床系统且科学地管理护理工作及评价其护理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以Donabedian的三维体系理论为框架,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及专家论证法制订评价指标初稿,采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及优序图法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结果 两轮Delphi专家函询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4.44%和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03和0.891,Kendall’s W协调系数为0.176和0.159。最终确立一个包含9个一级指标、40个二级指标的脑卒中中医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基于多种研究方法构建的脑卒中中医康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及可靠性,能较为全面地衡量脑卒中中医康复护理质量,为评价、改善其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全面的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方法在单病种质量管理和临床路径理论的指导下,利用质性研究法及专家小组讨论和德尔斐专家咨询法,确立各级指标内涵、评价方法及其权重,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结果构建了一套包含急诊室和住院病房两部分内容的2项Ⅰ级指标、5项Ⅱ级指标、25项Ⅲ级指标的浙江省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能为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范式。  相似文献   

8.
郑桃  宁松毅  朱颖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1,25(24):116-119,123
目的 构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护理质量评价体系,规范护士行为,为评价和改进DR的护理质量提供工具.方法 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法、半结构式访谈法、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结果 本研究构建了包括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32项三级指标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两轮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4.1%、90.6%,权威系数分别为0.890、0.89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44、0.235.各级指标一致性检验CR<0.1,具有满意一致性检验结果.权重值较高的指标依次为过程指标、症状管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科学、专业,能够全面衡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质量,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临床护理质量的客观评价指标,改善以人为主观评价为基础的质量评价现状。[方法]将在多个信息系统中采集的数据应用于实际临床护理质量评价,并对指标进行专家认同度咨询。[结果]采集的客观数据指标由6个维度10个指标,能够反映临床护理的真实质量,初步形成现场评价和客观数据评价相结合的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借助多个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形成的评价指标系统能够客观、公平、实时对临床护理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实现客观科学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质量监测、评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框架,在研究证据及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拟订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通过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进一步确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各指标的权重。结果 构建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27项三级指标在内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布最高的为过程指标(0.491),二级指标的权重分布最高的为计划及实施指标(0.327)。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为90.00%与100%,权威系数为0.821与0.840,协调系数为0.312~0.361。结论 构建的支气管哮喘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可供临床护理人员使用参考,以不断改进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