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邓兆享  彭杰雄  赖火龙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0):1283-1284,1296
目的探讨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和慢性腹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142例3组患者和对照人群血清中的14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结果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和慢性腹泻患者组和对照组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1.8%、88.9%、86.8%和25.0%,3组患者的阳性率以及两种以上食物不耐受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患者中阳性率最高的4种不耐受食物均为蟹、蛋白/蛋黄、牛奶和虾,其余10种食物的阳性率相对较低;未成年组蛋白/蛋黄和牛奶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成年组(P〈0.05),两个成年组之间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和慢性腹泻与食物不耐受的关系密切,患者通过对敏感食物轮替进食或禁食后大部分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说明食物不耐受的检测对慢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和婴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关系,为治疗食物不耐受的迁延性、慢性腹泻提供指导。方法选择迁延性、慢性腹泻病105例为观察组,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食物特异性IgG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105例迁延性、慢性腹泻患者进行食物特异性IgG检测,其中94例(89.5%)结果阳性,对照组4例(13.3%)结果阳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1种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的,观察组67例,对照组4例;2种以上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的,观察组27例(25.7%),对照组0例。其中牛奶特异性IgG阳性的观察组88例(83.8%),对照组3例(10.0%),其次是蛋清/蛋黄。观察组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结果在2级以上的共90例(85.7%),而对照组2例(6.7%),2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物不耐受与婴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发病有关,食物特异性IgG检测对食物不耐受的婴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的饮食方案制定和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与食物不耐受的相关性,并在饮食调节后进行疗效分析.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114例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慢性腹泻、厌食、腹痛、便秘、恶心呕吐、腹胀,并除外器质性疾病)患儿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浓度.将结果阳性的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儿均口服药物治疗,当病情得到控制后均停药.与此同时试验组对检测出的不耐受食物进行饮食调节,对照组正常饮食,观察2组患儿病情改善情况.结果 114例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儿中,有104例食物特异性IgG升高,总阳性率为91.2%;在14种食物中对蛋清/蛋黄和牛奶的不耐受率最高,分别为84.6%、59.6%;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6.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38.5%.结论 儿童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与食物不耐受有密切相关性,通过检测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找出不耐受的食物,通过饮食调节,使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因此测定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对治疗及预防这些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徐卫华  赵英  符生苗 《海南医学》2012,23(13):95-96
目的通过检测14种食物不耐受IgG抗体水平,初步分析食物不耐受与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关系,并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150例患者和15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 150例IBS患者中,食物不耐受IgG抗体总阳性率为78.7%,150例对照组中,IgG抗体总阳性率为35.3%。结论食物不耐受与IBS的密切关系,临床可以根据食物不耐受IgG抗体检测结果,忌食或少食相应的食物,从而有效地改善症状、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节省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惠州市18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食物不耐受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食物不耐受试验检测食物不耐受与慢性荨麻疹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广东省惠州市187例荨麻疹患者,检测其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人群.结果 荨麻疹患者食物不耐受IgG抗体阳性率为74.86%,鸡蛋、大豆、蟹、牛奶、虾等阳性率较高.结论 食物不耐受与惠州荨麻疹的发生、发展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佛山市顺德地区人群食物不耐受情况,为本地区过敏性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 746例食物不耐受患者血清中7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并根据各组(性别、年龄段、季节)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本地区患者食物不耐受情况。结果 1 746例食物不耐受患者中有911例出现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总阳性率为52.18%。按性别分类后统计,男性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总阳性率51.65%,女性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总阳性率52.8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检测7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发现鸡蛋的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最高(33.96%),其次为牛奶、大豆。按年龄分类统计:童年组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最高(80.26%),其次为少年组、成年组,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7种食物除虾之外,过敏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一种、两种、三种以上食物不耐受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一种食物不耐受阳性率最高。按季节分类统计: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阳性患者在季节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增多与食物不耐受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鸡蛋、牛奶是顺德地区食物不耐受的主要过敏原,童年组较多见,食物不耐受的阳性率与性别、季节分布无关,与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增多相关。通过本研究有助于对顺德地区人群食物不耐受进行健康的饮食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中7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慢性荨麻疹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5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7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增高,总阳性率为54.98%,7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有不同程度增高,其中以鸡蛋最多见;不同年龄组过敏食物比较具有差异性。[结论]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查对临床诊治和饮食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食物不耐受与儿童慢性皮肤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1年12月间儿科及皮肤科门诊患有慢性皮肤性疾病的患儿131例.所有患儿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进行测定,将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儿均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继续正常饮食,试验组患儿回避阳性食物饮食.对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所有131例慢性皮肤性疾病患儿检测结果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呈阳性者128例,总阳性率为97.7%;所检测的14种食物中,以虾、蟹、蛋清/蛋黄阳性率为著,患儿对大米、猪肉均耐受;试验组有效率82.8%;对照组有效率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对食物不耐受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合理调整饮食对治疗食物不耐受有着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变态反应性皮肤痛中的临床意义,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因诊断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方法 检测74例荨麻疹、63例过敏性紫癜、23例湿疹以及77例变应性皮炎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237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中,食物特异性IgG总阳性率为67.1%,各组IgG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4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的主要食物致敏源谱系既有相同性也有一定差异性,其中鸡蛋和牛奶是所有疾病组中检出阳性率最高的两种食物.食物不耐受患者中,对1、2种食物不耐受者居多.结论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食物不耐受发生率较高,食物不耐受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具有密切相关性.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对常见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洁明  钟冕 《重庆医学》2015,(20):2835-2837
目的 通过研究患者14种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水平,分析食物不耐受与各种临床疾病关系,并为疾病预防提供依据及制订有效的饮食调节.方法 采用ELISA法对110例接受检测者行14种食物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疾病组发生食物不耐受率1.4%~71.2%,阳性率前3位为鸡蛋、牛奶、虾;疾病组与对照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食物不耐受程度高于男性.通过饮食调节指导及回访0.5~1.0年,110例中86例次有临床症状者可缓解或消失,有效率78.2%.结论 检测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食物不耐受所致疾病,科学饮食调节起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