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 (DCE-MRI)功能成像参数对肝细胞肝癌(HCC)和肝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HCC和肝转移瘤46例患者资料,其中HCC患者28例,肝转移瘤18例.患者术前均行腹部DCE-MRI检查.运用肝脏双血供Extended Tofts双室模型拟合计算肝脏微血管渗透性参数[微血管转运常数(Ktrans)、反流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血浆容积分数(Vp)]和灌注参数[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对28例HCC、18例肝转移瘤的病灶实性部分的DCE-MRI参数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HCC和肝转移瘤间不同参数值间的差异.筛选出HCC和肝转移瘤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构建新的参数,绘制单项参数及新构参数的ROC曲线,评价DCE-MRI成像参数鉴别HCC和肝转移瘤的诊断效能.结果 比较病灶实质部分的参数,HCC和肝转移瘤病灶间的Ktrans、Vp、HPI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ep、Ve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Vp未进入模型,绘制Ktrans、Vp、HPI、Ktrans一HPI鉴别HCC和肝转移瘤的ROC曲线,预测概率新变量Ktrans-HP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9,大于Ktrans、Vp、HPI的AUC(0.861、0.824、0.803).结论 DCE-MRI功能成像参数值的测定对于HCC与肝转移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联合参数应用能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Tofts两室模型定量参数分析子宫内膜癌的影像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搜集32例首诊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患者资料.均行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采用Tofts药代模型测得感兴趣区的定量灌注参数值: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值.根据病理组织分化程度对该组资料进行分组,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组.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定量参数与不同病理组织分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DCE定量参数Ktrans值、Kep值及Ve值在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组间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组Ktrans值、Kep值、Ve值均小于低分化组,中分化组介于两者之间.ROC曲线分析得出Ktrans对应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86).当Ktrans为0.40 min-1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2.3%、88.9%.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各定量参数Ktrans、Kep、Ve值与病理分化程度呈中等程度负相关,r值分别为-0.743、-0.707、-0.668(P <0.01).结论 DCE-MRI定量参数值有助于对子宫内膜癌病理分化程度的进一步区分.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的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的各参数指标与直肠癌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40例经病例证实的直肠癌患者进行DCE-MRI成像,应用Tofts模型后处理得到感兴趣区的微循环参数Ktrans、Kep、Ve及iAUC值,与术后病理分化程度进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Pearson秩相关性分析。同时选取15例未患直肠癌的对照组,将其与患者组的动态增强参数进行对照。结果:患者组病灶的Ktrans值、Kep值、Ve值、iAUC值均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癌病灶的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表现为流出型。40例直肠癌术后病理结果G1级6例,G2级21例,G3级13例。不同病理G分级组间Ktrans值、Kep值、iAU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Ktrans值、iAUC值与G分级有相关性(P<0.05)。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能反映直肠癌的微循环差异,其参数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与直肠癌分化程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中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无创性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应用价值.方法:20只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连续4d行DCE-MRI、DWI及常规MRI扫描,动态观察信号最大上升斜率(MSI)、微血管转运常数(Ktrans)、反流速率常数(Kep)及各类表观扩散系数值等参数的变化,分别于第3、4天MRI扫描结束后各处死10只行病理免疫组化染色,并与MRI各参数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Ktrans及Kep值逐渐增加,ADC3b及ADC10b值逐渐减低(P<0.05).Ktrans、Kep、MSI及ADCperf 4个参数间相互存在正相关性;而Ktrans分别与ADC3b及ADC10b之间存在负相关性.Ktrans、Kep、MSI及ADCperf值分别与MVD计数及VEGF强度表达间具有很好的正相关性,其中以Ktrans与MVD计数相关性最强(r=0.715,P=0.000).结论:DCE-MRI及DWI技术获得的定量及半定量参数可以作为影像生物标记物无创性的评价肿瘤血管的生长,其中DCE-MRI中定量参数Ktrans、Kep更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动态增强MRI (DCE-MRI)定量渗透性参数探索X线照射后大鼠股骨骨髓微血管渗透性变化.方法:36只6-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辐射组(n=18)和对照组(n=18),辐射组大鼠接受6.0Gy高能量X线全身照射,对照组大鼠不进行照射处理.分别在X线照射前后各时间点行股骨DCE-MRI灌注成像检查,测量股骨兴趣区微血管转运常数(Ktrans)、反流速率常数(Kep)、血浆容积分数(Vp)和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大鼠股骨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辐射组在辐射前后各时间点DCE-MRI灌注参数Ktrans、Kep、Vp、Vc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59.097,P<0.01;F=21.349,P<0.01;F=27.059,P<0.01;F=32.061,P<0.01).Ktrans值逐渐增加,在辐射后第7天达到峰值;Vp值逐渐减小;Kep值照射后第4天减小(P<0.01),第7天较第4天增大(P<0.01);Ve值照射后第4天增大(P<0.01),第7天与第4天无明显变化(P>0.05).相应时间节点对照组各渗透性参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辐射组大鼠MVD与Ktrans、Kep值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936、-0.8055,P值均<0.05)、与Vp呈正相关(r=0.6451,P<0.05)、与Ve值无相关性(r=0.1426,P>0.05).结论:DCE-MRI定量参数可评价早期放射性骨髓损伤的微血管渗透性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与生物学预后因子(ER、PR、HER-2、Ki-67)的相关性。方法对34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行DCE-MRI检查,测量癌组织的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ep、Ve)值。术后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肿瘤细胞ER、PR、HER-2、Ki-67表达情况。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比较ER、PR和HER-2不同表达状态时DCE-MRI定量参数的差异。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分析DCE-MRI定量参数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ER、PR不同表达状态时,ER、PR表达阴性组的Kep值均高于阳性组,Kep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和Ve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不同表达状态时,Ktrans、Kep、Ve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值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01,r=0.731),Kep值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19,r=0.477),Ve值与Ki-67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DCE-MRI定量参数与生物学预后因子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Ktrans和Kep值可反映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能间接评估肿瘤预后并为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药代动力学定量参数与宫颈鳞癌临床分析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行DCE-MRI扫描的由手术病理证实为宫颈鳞癌的患者81例,经后处理软件获得药代动力学参数Ktrans,Kep,Ve值,分析药代动力学参数值与临床分期的关系及相关性.结果 Ktrans与临床分期呈中度正相关(r=0.445,P=0.000),Kep与临床分期呈轻度正相关(r=0.294,P=0.008),Ve与临床分期呈轻度正相关(r=0.233,P=0.036).结论 DCE-MRI药代动力学定量参数与宫颈鳞癌临床分期存在一定的关系,定量参数可能为宫颈鳞癌术前分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与直肠癌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搜集本院2012年12月21日至2015年8月3日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直肠癌患者91例,术前行常规MRI及DCE-MRI扫描,测量DCE-MRI定量参数[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容积分数(Ve)值],并分析与直肠癌T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Ktrans、Kep、Ve与直肠癌T分期存在正相关(r=0.758,P=0.000;r =0.395,P=0.000;r =0.314,P=0.002);Ktrans及Kep在有无转移淋巴结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 =6.893,P=0.000;t=3.355,P=0.001);Ktrans、Ve与肿瘤分化程度存在负相关(r=-0.223,P=0.034;r=-0.259,P=0.013).结论 DCE-MRI药代动力学定量参数与直肠癌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定量参数可以为直肠癌的临床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磁共振22 b值e DWI(b值范围0~5 000 s/mm2)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成像与T1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评价脑胶质瘤微循环灌注的相关性。方法:9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胶质瘤患者术前进行MRI、e DWI和T1 DCE-MRI。所有胶质瘤分为低级别组(low-grade glioma,LGG)(Ⅱ级)、高级别组(high-grade gliomas,HGG)(Ⅲ+Ⅳ级);胶质母细胞瘤组(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Ⅳ级)、其他级别组(other-grade gliomas,OGG)(Ⅱ+Ⅲ级)。工作站进行e DWI和DCE-MRI后处理,抽取IVIM双指数模型灌注相关的Dfast和PF两个参数,以及DCE-MRI拟合的血管与血管外细胞外间隙(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space,EES)转运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容积分数(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space volume fraction,Ve)、EES反向容积转运常数(Kep)和血浆容积分数(fraction of plasma volume,Vp)4个参数,选取肿瘤最大层面实性区域勾画感兴趣区,测定以上参数的平均值。Dfast、PF分别与Ktrans、Ve、Vp和Kep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并比较LGG与HGG、GBM与OGG组之间的差异。受试者工作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不同参数对胶质瘤分级的能力。结果:Dfast与Ve、Vp呈中等相关(ρ=0.460和0.412,P<0.01),与Ktrans相关性稍弱(ρ=0.396,P<0.01),与Kep没有相关性;PF与Vp、Ktrans和Ve呈弱负相关(ρ=-0.345、-0.323和-0.249,P均<0.05),与Kep不相关。除Kep外,其余参数在LGG与HGG、GBM与OGG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ROC曲线分析各参数鉴别HGG与LGG的能力(AUC,95%CI):Ktrans的AUC值最高,为0.808(0.717,0.899)。ROC曲线分析各参数鉴别GBM与OGG的能力(AUC,95%CI):Dfast最高,为0.802(0.703,0.902)。结论:胶质瘤IVIM灌注相关参数与DCE-MRI密切相关,Dfast是无需外源性造影剂示踪的活体评价脑胶质瘤灌注的潜在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定量动态增强 MRI(T1-DCE MRI)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0例脑胶质瘤患者(WHOⅠ级20例,Ⅱ级20例,Ⅲ级20例,Ⅳ级20例)均行3T 常规 MR 增强及 T1-DCE MRI 检查,原始灌注图像数据经 GE Omni Kinetic 软件处理,获得容量转移常数(Ktrans )、回流速率常数(Kep )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 )图,选择感兴趣区(ROI),计算 Ktrans 、Kep 和 Ve 值。不同级别胶质瘤 Ktrans 、Kep 和 Ve 值与病理分级进行 Pearson 相关性分析,不同级别胶质瘤 Ktrans 、Kep 和 Ve 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灌注参数的诊断特异性、敏感性。结果Ktrans 、Kep 和Ve 值与病理学分级具有明显相关性(r=0.951,0.804,0.766)。Ktrans 值不同级别胶质瘤患者间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Kep 值除Ⅱ级和Ⅲ级间比较无差异外,余不同级别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Ve 值除Ⅰ级和Ⅱ级,Ⅲ级和Ⅳ级间比较无差异外,余不同级别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根据 ROC,Ktrans 对于诊断不同级别胶质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 Ktrans 值0.160,0.420和0.935为最佳诊断切点值,诊断不同级别胶质瘤的敏感性分别为90%,95%和95%,特异性分别为95%,95%和85%。结论通过 T1-DCE MRI 所得参数Ktrans 值对不同级别胶质瘤微血管灌注状态进行定量分析,可以评估肿瘤血管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在术前较为精确地评价胶质瘤级别。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比较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模型DWI与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并探讨两种模型灌注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共93个乳腺病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良性病变44个,恶性病变49个。患者术前均行IVIM-DWI及DCE-MRI检查,获得病灶的6个定量参数值,IVIM-DWI的定量参数有纯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f),DCE-MRI的定量参数有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比较乳腺良、恶性肿瘤组之间各定量参数值的差异,绘制ROC曲线确定各参数和参数联合鉴别乳腺恶性肿瘤的阈值、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和特异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IVIM-DWI灌注参数与DCE-MRI灌注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乳腺恶性肿瘤组的D和f值明显低于良性组,Ktrans和Kep值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D、f、D+f、Ktrans、Kep和Ktrans+Kep值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UC分别为0.891、0.827、0.937、0.933、0.948和0.955,IVIM-DWI参数联合诊断模型(D+f)与DCE-MRI参数联合诊断模型(Ktrans+Kep)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瘤的AU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71,P=0.568)。乳腺肿瘤的D值与Ktrans、Kep值均呈中度负相关(r=-0.469,P<0.001;r=-0.510,P<0.001);f值与Ktrans、Kep值呈弱负相关(r=-0.397,P<0.001;r=-0.328,P<0.001);D*和Ve值与其它参数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IVIM-DWI和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ep、D及f)均能有效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且诊断效能相似,IVIM-DWI与DCE-MRI灌注参数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0T MR 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动态对比增强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 )、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 )、速率常数(Kep )值与直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82例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获得 ADC 值及定量参数 Ktrans 、Kep 、Ve 值,进一步将这些参数与肿瘤的分化程度、Dukes 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直肠癌的 ADC 值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和 Dukes 分期的增加而减低(P 值均<0.01)。定量参数 Ktrans 、Ve 值随肿瘤分化程度的减低而升高(P 值均<0.01);Ktrans 、Kep 值则随 Dukes 分期的增加而升高(P 值均<0.01)。ADC 值及 Ktrans 值与淋巴结转移均具有统计学相关性(P <0.01)。结论DWI 的 ADC 值及 DCE-MRI的定量参数 Ktrans 、Ve 、Kep 值与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些参数不仅可以作为直肠癌影像学生物标记物,而且能够为预测肿瘤的恶性程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DCE-MRI定量参数在前列腺癌雄激素阻断疗法(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并行ADT治疗的15例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前、后的肿瘤体积及DCE-MRI的参数变化。15例患者分别于ADT治疗前、后行常规和动态增强MRI检查,将DCE-MRI数据导入Omni Kinetics Manual软件,应用Extended Tofts双室模型,测量癌灶治疗前、后的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血流量(BF)、血容量(BV),并对各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例患者治疗后病变体积均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治疗后肿瘤组织的Ktrans、Kep、BF、BV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癌灶Ktrans、Kep、BF、BV治疗前后的差值与治疗前参数值及治疗前后体积变化进行相关分析:Ktrans差值与治疗前Ktrans值高度相关(r=0. 878),Kep差值与治疗前Kep值显著相关(r=0. 942),BF差值与治疗前BF值高度相关(r=0. 856),BV差值与治疗前BV值中度相关(r=0. 776); P均0. 001。治疗前后各参数值变化与体积变化无相关性(P 0. 05)。结论 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ep、BF可用于前列腺癌ADT治疗后疗效评价,为个体化治疗及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DCE-MRI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娓娓  任静  印弘  宦怡 《放射学实践》2017,(10):1003-1007
目的:初步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NETs)术前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4年5月~2016年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NETs患者20例(25个病灶),其中G1期病灶14个,G2期10个,G3期1个,将G1期病灶归为G1 pNETs组,G2期病灶归为G2 pNETs组,由于G3期病灶仅1例暂未做入组分析.所有患者禁食禁水4h后行DCE-MRI扫描.数据被传输到Research-DCEMRI Tool诊断分析工作站,测定各定量灌注参数-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细胞外血管外间隙百分比(Ve)及血浆容量百分比(Vp).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级别pNETs定量灌注参数的差异,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绘制定量参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其在pNETs分级中的诊断效能.结果:不同分级pNETs的Ktrans值和Kep值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和P=0.025);不同分级pNETs的Ve值和Vp值分别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786和P=0.522).Ktrans、Kep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2和0.771,Ktrans取界值为0.714时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0.00%、85.71%,Kep取界值为1.721时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0.00%、92.86%.结论:DCE-MRI的Ktrans、Kep值可初步用于定量、无创评估pNETs分级,尤其Ktrans值在分级诊断中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不同模型在直肠癌病理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比较两者灌注指标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收集行动态增强及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扫描,且经手术或肠镜病理证实为直肠癌的37例患者,其中高分化11例,中分化12例,低分化14例,测量DCE-MRI参数容积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和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IVIM模型中标准表观扩散系数(标准ADC)、双阶单指数纯扩散系数(D-mono)、灌注系数(D^*-mono)、灌注分数(f-mono)及双阶双指数模型纯扩散系数(D-Bi)、灌注系数(D^*-Bi)、灌注分数(f-Bi),检验数据一致性,比较不同病理分化程度直肠癌各参数值的差异及各组间参数值的差异,分析各灌注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者间测量数据一致性良好(ICC>0.5)。DCE-MRI参数K^trans、Ve值及IVIM模型参数D-mono及D^*-mono值在不同病理分级的直肠癌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组Ktrans及Ve值均高于高分化组;低分化组D-mono值低于高分化组,D*-mono值高于高分化组,且随着分化程度降低,D-mono值逐渐降低,D^*-mono值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与f-Bi呈正相关(r=0.365,P=0.026)。结论DCE-MRI及IVIM模型可为直肠癌病理分级的术前评估提供较可靠的定量参数。IVIM模型的f-Bi值与DCE-MRI灌注参数Ve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灌注成像(DCE-MRI)定量评估小肝癌射频消融(RFA)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0年6月初诊单发小肝癌病灶58例。采用Philips 3.0T MR对全部入组患者于治疗前行MR常规T1WI、T2WI、DCE-MRI序列扫描,分别测得肿瘤最大层面的各扫描序列定量参数-包括血管通透性常数(transfer constant,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百分比(volume of extravascular extraeellular space per unit volume of tissue,Ve)及血液回流常数(the rate constant,Kep)值。病理切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微血管密度。根据mRECIST标准进行随访,将病例分为稳定组和进展组。比较两组RFA治疗前各定量指标的差异,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两组患者DCE-MRI各灌注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稳定组以及进展组初始病灶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稳定组较进展组的病灶更小。消融前稳定组Ktrans值(0.343±0.074)min^(-1)、Kep值(0.904±0.153)min^(-1)及MVD值(49.000±5.518)均较进展组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DCE-MRI各参数值与MVD的相关分析显示Ktrans值、Ve值与MVD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7、0.334。结论动态增强DCE-MRI灌注分析参数Ktrans、Kep均能有效预测肝癌RFA疗效,且在一定程度上可对肿瘤的微血管密度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建立裸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分析动态增强核磁(DCE-MRI)结合药代动力学获得的各项定量参数与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以探讨DCE-MRI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只裸鼠结肠癌模型连续3d行常规MRI及动态增强MRI扫描,动态观察反映血管功能的各项定量参数,对比剂容积转移常量Ktrans ,反流速率常数Kep ,血管空间容积分数Vp ,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Ve ,分别在第二天、第三天核磁扫描结束后各处死11只,将其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计分,将 MRI 各参数与免疫组化结果做相关性分析。结果:Ktrans、Kep各时间段间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Ve、Vp 各时间段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Ktrans和Kep两个参数分别与 MVD计数表达间有正相关(r=0.809,P<0.001;r=0.598,P=0.014),Ktrans与PCNA计分有正相关(r=0.712,P=0.006)。MVD计数、PCNA计分两者之间也有正相关(r=0.687,P=0.021)。结论:DCE-MRI 技术中的定量参数Ktrans、Kep可作为影像生物标记物无创性的评价肿瘤血管生成情况。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采用MR动态增强扫描成像(DCE-MRI)定量检测兔VX2肝种植瘤模型经索拉非尼靶向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探讨DCE-MRI进行疗效评估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开腹瘤组织块包埋法制备兔VX2肝种植瘤模型,术后7天,通过MRI检查筛选形状规整、大小基本一致的VX2肝种植瘤实验兔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实验组经索拉非尼灌胃治疗,对照组采用同等剂量的5%葡萄糖灌胃治疗。实验兔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天、治疗后14天行DCE-MRI扫描,并记录肿瘤最大径线及定量参数Ktrans、Kep、Ve、Vp,最后一次扫描结束后,处死实验兔,行HE染色及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Ktrans、Ke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V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Ktrans不同观察时间点的变化趋势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后,两组间肿瘤直径增大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免疫组化分析显示两组间MVD、VEG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Ktrans与MVD、VEGF之间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92和0.651),而其他定量参数与MVD、VEGF无明显相关性。结论:DCE-MRI可定量评估索拉非尼对兔VX2肝种植瘤抗血管生成的疗效。容积转移常数Ktrans与MVD、VEGF呈正相关,可反映治疗前后的微循环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DCE-MRI药代动力学参数无创评估胰腺癌Ki67、MMP14表达状况,进而探讨其预估胰腺癌增殖及侵袭转移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21例,术前行胰腺DCE-MRI扫描并测量癌灶的药代动力学参数Ktrans、Kep、Ve和Vp。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Ki67、MMP14高、低表达组,胰腺癌Ktrans、Kep、Ve和Vp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估DCE-MRI药代动力学参数预估胰腺癌Ki67、MMP14表达状况的效能。结果Ki67高表达组胰腺癌Ktrans、Kep分别高于低表达组(P=0.026,0.023)。MMP14高表达组胰腺癌Ktrans、Kep、Ve分别高于低表达组(P=0.004,0.012,0.002)。胰腺癌Ktrans、Kep评估Ki67高表达的AUC分别为0.791、0.777;胰腺癌Ktrans、Kep、Ve评估MMP14高表达的AUC分别为0.832、0.823、0.868。结论DCE-MRI药代动力学参数可无创评估胰腺癌Ki67、MMP14表达状况,有预估胰腺癌增殖及侵袭转移的潜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灌注参数在成人胸腰椎体不同解剖平面的分布特征以及年龄因素对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 50例中,男41例,女9例,平均年龄(52.61 ±17.31)岁.DCE-MRI序列采用LAVA-XV(3D-GRE-T1WI序列,椎体正中矢状面同层多时相动态扫描,采用Cine tool软件自动拟合感兴趣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计算不同椎体平面的定量参数(Ktrans、Kep、Ve)同时生成相应参数的伪彩图.所有研究对象根据椎体平面分为下胸椎组(LT),包括Th10、Th11和Th12椎体;上腰椎组(UL),包括L1、L2和L3椎体;下腰椎组(LL),包括L4、L5椎体.依据年龄将研究对象分为< 50岁和≥50岁两个年龄组.结果 LT、UL和LL三组间Ktrans、Kep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3.392、31.357,P值均<0.001),而三组间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为3.543,P=0.33);组内两两比较后显示Ktrans、Kep值在LT、UL、LL三组呈依次递减趋势.年龄与Ktrans、Kep存在负相关(r=-0.688、-0.684,P<0.001);年龄与Ve之间存在正相关(r=0.717,P<0.001).在不同的椎体平面,<50岁和≥50岁组的Ktrans、Ke.、Ve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中<50岁组的Ktrans、Kep值均高于≥50岁组,而<50岁组的Ve值低于≥50岁组.结论 基于血管通透性成像的DCE-MRI能够获得椎体骨髓灌注定量参数(Ktrans、Ke.、Ve),灌注和通透性参数在不同椎体平面有着不同的分布特征,而且年龄对椎体灌注和通透性参数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