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JCI标准下建立二级护士站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根据JCI标准要求,由移动查房计算机、掌上电脑、多功能治疗车等构建二级护士站,责任护士实行床边工作制,患者的治疗护理均在二级护士站完成。结果护士日均离开病房次数、时间及患者的呼叫次数均下降,医生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P0.01或P0.05)。结论设立二级护士站可显著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加强对二级护理站的管理,更大限度地发挥二级护理站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方法 通过充分现场调研,将两个二级护理站移至最短护理半径处,改进病区工作流程,完善二级护理站的配置,增强可识别性.结果 更多的日常护理工作从一级护理站转移至二级护理站.责任护士从护理站到分管病室的途中耗时平均每日节约332min 50s.同时二级护理站的运行也方便了患者,患者满意度提高至99.6%,结论 加强对二级护理站的管理,有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方便了患者,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护士来回于护理站与病房的途中耗时的影响。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在两个最短护理半径处设立二级护理站,配置二级护理站用具,改进病区工作流程,优化护理人员分工。结果 :责任护士每日途中耗时节约了316.3min,达标率达107.6%,进步率达66.3%;患者满意度从92.0%提高到99.6%,护士满意度从90.0%提高到95.4%。结论:建立二级护理站、优化工作流程和人员配置等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护士无效的耗时和耗力,真正把时间还给了护士,把护士还给了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工作模式在精神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构建精神科优质护理工作模式,具体方法包括:明确组织架构与职责,进行持续性的人员培训,教育与思考,制订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落实健康教育,进行阶段总结与反馈.结果 优质护理模式病房建立后,护士对精神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工作技能、服务态度、患者满意度等均明显提高.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病房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使患者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升护士疼痛管理理念,使患者得到优质的无痛护理.方法 构建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具体方法包括:明确组织架构与职责.进行持续性的护士培训、教育与考核,制订及实施疼痛控制程序,落实疼痛教育,进行阶段总结与反馈.结果 骨科病房无痛护理工作模式建立后,护士在疼痛评估、疼痛一般知识、药物镇痛知识、疼痛知识的综合应用得分均高于此模式建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无痛病房管理后,患者接受调查时、过去24h、手术后所经历的最严重疼痛程度均在5分以下(0 ~10级评分);患者对疼痛治疗方式、疼痛照顾、止痛效果的满意度评分在4分以上(5级评分),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病房无痛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实施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提高了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了患者的疼痛控制质量,患者得到了优质的无痛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后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与非试点病房的213名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住院患者认为试点病房的护士工作主动性较强,对护士工作认可度较高,试点病房患者总体满意度高于非试点病房,在护理操作技术、护患沟通、病区管理、健康教育4个维度的满意度均高于非试点病房。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提高,可进一步完善并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的应用体会。方法按学历、护龄、职称将护士分为责任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组成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小组,每位护士按能级不同包干一定数量的患者,制订各级岗位职责,并实施全程护理。结果护士分层管理后,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专科护理等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提升,患者一对一自请保姆陪护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9.8%。结论护士分层管理可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全面履行护理人员职责,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在消化内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活动,修订各项护理职责制度和工作程序,实行责任包干,切实落实基础护理职责,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拓展护理服务内容.结果 进一步明确了优质护理的内涵,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的认识.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  相似文献   

9.
叶小云  汤巧敏  董佩芳 《护理与康复》2012,11(11):1077-1078
为方便护士与患者的联系,提高工作效率,依据患者需要和实际工作需要,设计和建立以多功能护理车、掌上电脑为主体的二级护理站。经实践,二级护理站的配置使患者满意度提高了8.60%,责任护士花费在病房与护理站之间路途时间由2.91h/d缩短至1.50h/d,意外事件发生率下降3.50%~9.0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对一带教排班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带教老师与低年资护士一对一排班模式。评价实施一对一带教排班模式前后5个月的患者满意度、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示范病房,在实施一对一带教排班模式以后,患者满意度、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采用一对一带教排班模式,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及普通病房病人满意度调查,更好的实施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优质、全程的护理服务,提升住院病人满意度.方法 随机抽取实施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组(实验组)114人,普通病房组(对照组)110人进行问卷调查,对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6.19%,普通病房病人满意度为88.38%,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实施,提高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强了护士责任感,为病人提供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全面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提升了住院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皮巧红  刘东 《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0):755-756
目的 探讨二级医院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分析医院环境,制订具有二级医院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方案,合理调配护士,对护士分层次培训和考核,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护士工作积极性.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和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二级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应积极落实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妇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结合我院妇科病房的实际情况制订实施方案,提高思想意识、修订并落实专科护理分层培训计划、提升护理团队的综合素质、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加强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的质量管理,比较开展优质护理前后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开展优质护理后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开展优质护理前(P<0.05,P<0.01)。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可以提高妇科病房的整体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医生、护士的满意度,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实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某医院5个科室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建立责任小组,确立不同级别人员的职责。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护理质量及护士职业认同感等。结果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临床护理质量、护士职业认同感均明显提高(P﹤0.01或P﹤0.05)。结论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可以优化临床护理工作模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心胸外科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阶段工作,切实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方法]示范病房采取统一认识,转变思想观念;明确护理服务缺陷,细化工作内容;根据工作内容,优化排班模式;落实基础护理项目的规范培训,调整工作职责,细化工作内容;简化文书书写,增加护理服务时间;落实护士绩效考核,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落实安全管理,提供安全服务;重视优质服务,提高执业形象等举措.[结果]示范病房护理质量有所提高,病人对责任护士及护理工作满意度有所提高.[结论]创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对责任护士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烧伤病房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方法与效果,为烧伤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通过改革管理模式和创新服务模式,以推广优质服务,比较推广优质服务前后护理质量的改进情况和护士完成护理工作的时间.结果 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前后住院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每班护士完成各项护理工作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规范护士对工作时间的分配管理,有效减少护士进行非护理工作时间的浪费,用更多时间陪伴患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ICU病房实施中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实施转变服务理念,树立优质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流程,主动有效的沟通,务实基础护理,发展专科护理,护理改革创新等护理措施.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后,护士精神面貌好了,工作积极性提高了,病房更安静、整洁、舒适,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显著上升.结论:ICU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缩短患者在ICU住院时间,减轻患者住院费用,从而减轻家属经济负担,为患者的早日康复奠定了基础,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干部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干部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分析优质护理服务的本质,改革并实施相关的护理工作和方法.结果:实施循证护理后患者满意度和基础护理质量均比实施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指导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基础护理质量和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的创建及成效。方法通过宣传动员、转变观念、明确思路和做法,实施责任护士包干加小组协作模式,理顺工作职责,建立基础护理评估体系和流程,强化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的落实,探索绩效考核,拓展护理团队建设,完善质量控制,加强管理支持等措施创建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结果创建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后,患者对病区(除护理技术外)和责任护士的满意度(除责任护士知晓率外)均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合格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讨论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的创建,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8个病区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根据护士不同能级设立5个层级:专科护士(N4)、责任组长(N3)、高级责任护士(N2)、初级责任护士(N1)、助理护士(N0),界定各级护士工作职责,并在每个病房配置2名护理员.比较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健康教育落实率、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率及患者满意度较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科学合理使用护士人力,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增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对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持续开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