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探讨陈旧性脑卒中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324例,对其中有陈旧脑卒中史者17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①血管开通率:脑卒中组64.71%(11/17),对照组67.65%(207/306)(P>0.05);③轻度出血率:脑卒中组22.22%(4/17),对照组15.03%(46/306)(P>0.05);③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脑卒中组0(0/17),对照组0.33%(1/306)(P>0.05);④住院5周病死率:脑卒中组5.88%(1/17),对照组6.21%(19/306)(P>0.05)。结论:有陈旧性脑卒中病史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疗效是肯定而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陈旧性脑卒中患者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350例,对其中有限旧脑卒中史者20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开能率脑卒中组65.00%,对照组67.58%;轻度出血率脑卒中组20.00%,对照组15.15%,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脑卒中组0,对照组0.30%,住院5周病死率脑卒中组5.00%,对照组6.06%。由此得出结论,有陈旧性脑卒中病史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静脉溶栓疗效是肯定而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对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2例疗效进行评价,并与未用尿激酶治疗的30例对照。结果,尿激酶组冠脉再通率为46.15%(25/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3%(1/30);发病后6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者,冠脉再通率达67.86%(19/28);溶栓组住院病死率5.77%(3/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4/30)。观察表明,尿激酶可有效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促进冠脉再通,早期使用可进一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再通率及疗效。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陈旧性脑卒中患者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350例,对其中有陈旧脑卒中史者20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开能率脑卒中组65.00%,对照组67.58%;轻度出血率脑卒中组20.00%,对照组15.15%;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脑卒中组0,对照组0.30%;住院5周病死率脑卒中组5.00%,对照组6.06%.由此得出结论,有陈旧性脑卒中病史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静脉溶栓疗效是肯定而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急性脑梗塞应用国产尿激酶(UK)溶栓治疗的疗效,对189例发病12h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常规治疗组。溶栓组UK剂量为100~150×104IU,个别病例为175~200×104IU,基本痊愈率为60.4%(61/101),总显效率为88.1%(89/101),病死率为3.0%(3/101);常规治疗组基本痊愈率为6.8%(6/88),总显效率为37.5%(33/88),病死率为9.1%(8/88)。再梗塞率溶栓组为1.0%(1/101),常规对照组为9.1(8/88)。出血性并发症常规对照组为1.1%(1/88),系脑内出血,预后良好;溶栓组为18.8%(19/101),脑外出血为9.9%(10/101),预后良好;脑内出血为8.9%(9/101),其中脑栓塞患者8例,77岁高龄1例,死亡3例。提示UK100~150×104IU静脉溶栓疗效好,但脑栓塞、高龄患者脑出血并发症较高,溶栓治疗需慎重  相似文献   

6.
对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2例疗效进行评价,并与未用尿激酶治疗的30例对照,结果,尿激酶组冠脉再通率为46.15%(25/52),显著高于对照组3.33%(1/30),发病后6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者,冠脉再通率达67.86%(19/28)溶栓组在住院病死率5.77%(3/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4/30),观察表明,尿激酶可有效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促进冠脉再通,早期使用可进一  相似文献   

7.
肖日央 《吉林医学》2008,29(11):898-899
目的:探讨溶栓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再发心绞痛的影响。方法:将52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后心绞痛发生情况与5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未溶栓者心绞痛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心绞痛在溶栓组发生率为36.5%,非溶栓组发生率为44.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不能防止急性心肌梗死后再缺血。  相似文献   

8.
应用尿激酶介入性治疗急性脑血栓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所致的缺血性脑中风经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及神经功能障碍恢复效果,本文通过股动脉穿刺,采用Seldingers法将导管选择性插至脑动脉造影并溶栓治疗19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尿激酶用量25万单位至100万单位。结果:本组19例急性脑梗塞病例闭塞血管影像学再通89.5%(17/19),神经功能障碍恢复率89.5%(17/19),其中治愈率36.8%(7/19),显效42.1%(8/19),有效10.5%(2/19),无效10.5%(2/19)。提示:急性脑梗塞的脑动脉内溶栓疗法是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手段,特别对早期脑梗塞疗效较好,其预后与发病时间及闭塞部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匹配对照方法分为对照组72例、实验组77例,对照组入院后按常规急救措施处理,实验组应用临床路径对患者进行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入院至溶栓治疗时间、治疗成功率、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入院至溶栓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入院至溶栓治疗时间从66min缩短至23min;尿激酶溶栓成功率由44.4%提高到6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临床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可提高治疗成功率,缩短溶栓治疗时间,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时间窗内给予介入溶栓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8.4%和8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7%和62.1%(P〈0.05)。结论:介入溶栓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溶栓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62例采用尿激酶150万U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溶栓治疗时间为3—6h(46例〈3h,16例〈6h)。观察溶栓再通率、急性期死亡率以及副作用发生率;并比较溶栓组与未溶栓组死亡率。结果 溶栓再通率为67.7%,5周死亡率8.0%,轻微出血倾向率16.1%。5周死亡率未溶栓组27.4%,溶栓组8.0%,两组比较死亡率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结论 尿激酶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效和安全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12.
王维展  武长东 《河北医学》1996,2(6):562-564
选择具有溶栓指征的急性心肌梗塞(AMI)109例,施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冠脉再通80例,分治疗组42例,于溶栓前10 ̄30min给脉络宁40 ̄50ml,并以此剂量每日1次连用7d;设单用溶栓治疗者38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7.6%和84.2%,发生严重心衰3例(7.1%)和6例(15.8%),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RPA)17例(40.5%)和30例(78.9%),两组间差异  相似文献   

13.
崔国旺 《大家健康》2016,(11):63-64
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急性心肌梗死采用院内溶栓与急诊溶栓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结合该院2014年4~11月间入院治疗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基本研究案例,根据患者发病情况对患者选择急诊溶栓与院内溶栓两种方式,其中35例患者发病突然采用急诊溶栓治疗设为观察组,37例患者入院后基本并且能够得到控制,采取院内溶栓治疗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心脏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溶栓治疗,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病情有所缓解,其中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91.43%(32/35),对照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78.38%(29/37),可见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心脏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需要在第一时间采用急诊溶栓,能够避免病情恶化,同时,急诊溶栓能够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降低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院前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国产尿激酶(uk)中等剂量对AMI院前急救溶栓治疗78例,其疗效与80例常规治疗相比较。结果①院前溶栓组冠脉再通率86%,对照组冠脉再通率67%;②溶栓组死亡率为2.6%,对照组为8.8%;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溶栓组为7.4%,对照组26.3%。结论AMI溶栓治疗开始的越早越好,成功的溶栓治疗能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超早期脑梗塞尿激酶溶栓治疗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茁  毕齐 《北京医学》1998,20(3):134-136
采用尿激酶(UK)对13例急性脑梗塞病人做溶栓治疗。静脉溶栓12例,动脉溶栓1例,并在治疗前后对临床、CT、脑血管造影(DSA)进行分析。有效8例(61.52%0,无效3例(23.07%)、恶化2例(15.38%),无死亡,1例动脉溶栓后无症状性脑实质出血。尿激酶超早期溶栓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溶栓的同时应该加强脑保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50mg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治疗组给予阿替普酶50mg、对照组给予尿激酶150万u,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冠状动脉溶通率,治疗组88.8%,对照组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明显,溶通率高,是临床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李启荣 《广西医学》2002,24(8):1186-1188
目的:观察早期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32例AMI患采用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与55例AMI患的常规治疗对照,观察溶栓治疗的血管再通情况。结果:尿激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冠脉再通率分别为59.37%和14.55%(P<0.05),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越短,再通率越高。结论:早期尿激酶静脉治疗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梗塞脑动脉内溶栓治疗的疗效、时机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不同发病时期脑梗塞患者采用Seldinger穿刺法,介入性超选择插管至脑动脉内,用尿激酶(Urokinase,UK)25~100万IU溶栓治疗,观察闭塞血管再通和神经功能障碍恢复程度。结果:闭塞血管再通率达91.9%,临床总有效率达87.1%。发病时间<6h组基本治愈80.0%,显效20.0%;基本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在其它各组分别为:6~24h组33.4%、37.5%、21.9%、6.2%;24~72h组18.2%、27.3%、27.3%、27.2%;3~21d组0%、50.0%、25.0%、25.0%。发病时间<6h组的基本治愈率加显效率与其它各组比较P值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梗塞患者脑动脉内溶栓治疗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对急性超早期患者疗效十分显著,对亚急性或慢性患者亦具有一定疗效。患者预后与脑动脉内溶栓治疗开始时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追踪随访,对溶栓治疗和药物治疗方法的远期预后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经治疗后好转出院的106例随访。结果:急性心肌梗死中,溶栓再通组心绞痛复发率低于溶栓无再通组、常规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心绞痛发作共61例(57.5%),均有心肌梗死治疗后1年内发生。对各亚组的无心绞痛生存曲线进行比较,溶栓再通组与常规药物组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后3年内,静脉溶栓后再通组在心绞痛复发、心功能改善方面优于静脉溶栓无再通和常规药物治疗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方法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溶栓组,用瑞替普酶按10Mu-20Mu剂量治疗;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再灌注率、住院2周内病死率、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溶栓治疗组冉灌注率(80.9%)显著高于对照组(20.4%),(P〈0.01),溶栓组3周病死率(7.8%)、心力衰竭(12%)、心源性休克(8%)和严重心律失常(12%)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9%、35%、和31%),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组有一例脑出血,轻度出血发生率溶栓组(10.3%)高于对照组(8.3%)P〈0.05)。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简便易行,价格较廉,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