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 研究小檗碱联用环孢素诱导同种异基因移植免疫耐受后对受体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Ono’s方法建立同种异基因大鼠心脏异位移植免疫耐受模型 ,将实验动物分为 5组。对照组 (Wistar Wistar) :每天注射生理盐水共2 1d ;安慰剂组 (SD Wistar) :每天注射生理盐水共 2 1d ;CsA组 (SD Wistar) :每天按 2mg·kg-1剂量注射环孢素A(Cy closporineA ,CsA)共 2 1d ;Ber组 (SD Wistar)每天按 16mg·kg-1剂量灌服小檗碱 (Berberine,Ber)共 2 1d ;CsA +Ber组(SD Wistar) :每天按 2mg·kg-1剂量注射CsA ,16mg·kg-1剂量灌服Ber共 2 1d ,观察受体血清尿素氮 (BUN)、肌酐(Cr)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 联用Ber后 ,降低了受体长时间使用CsA后的尿素氮 (BUN)和肌酐 (Cr)水平。结论 联用Ber有助于减轻长期使用CsA后对受体肾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讨青藤碱(SIN)对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作用。 方法: BALB/c小鼠作为供体,C57BL/6小鼠作为受体,建立背 背皮肤移植模型。术后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SIN组(30 mg·kg-1)、环孢素A(CsA)组(10 mg·kg-1)、SIN + 亚剂量CsA组(SIN 30 mg·kg-1 + CsA 5 mg·kg-1),每组10只,腹腔注射给药10d。记录各只小鼠移植皮片的存活天数,术后第4天和第8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动物的移植皮片存活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P<0.01);SIN与亚剂量CsA组的小鼠移植皮片存活时间显著长于SIN组或CsA组(P<0.05或P<0.01);各给药组第4天和第8天的血浆IL 2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 结论:SIN具有抑制皮肤移植小鼠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与CsA联合应用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周吉银  周世文 《药学学报》2007,42(12):1243-1249
糖尿病视网膜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寻找新的治疗药物。给大鼠腹腔注射链脲菌素(35 mg·kg-1) 2周后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14周,之后连续16周每天分别拌食给予小檗碱75、150及300 mg·kg-1、非诺贝特100 mg·kg-1和罗格列酮4 mg·kg-1。用HE染色检查视网膜结构和免疫组化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 α/δ/γ的表达。结果发现,正常对照组大鼠的视网膜厚度大于其他各组,经小檗碱(150及300 mg·kg-1)和罗格列酮(4 mg·kg-1)的治疗能增加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厚度,但视网膜的结构在各组间无差别;小檗碱(150及300 mg·kg-1)和罗格列酮(4 mg·kg-1)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PPARγ蛋白表达,小檗碱(150及300 mg·kg-1)和非诺贝特(100 mg·kg-1)能显著增加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PPARα和PPARδ的表达。小檗碱调控视网膜PPAR α/δ/γ蛋白表达可能是其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的机制之一,可能成为比罗格列酮和非诺贝特更有效的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探讨环孢素A联合中/低剂量泼尼松治疗进展性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进展性IgA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晨起顿服大剂量泼尼松,起始剂量1.0 mg·kg-1·d-1,最大量60 mg·d-1,6周后(或尿蛋白转阴后2周)逐渐减量,至12周时减至0.5 mg·kg-1·d-1,维持治疗;观察组给予环孢素A+泼尼松治疗,环孢素A起始剂量100 mg·d-1,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用量,最大不超过5.0 mg·kg-1·d-1, 使环孢素 A 谷浓度维持在100~200 mg·ml-1;波尼松起始剂量0.5 mg·kg-1·d-1,最大量30 mg·d-1。两组均治疗6个月以上。分别于治疗2,4,6,8,12,24周观察两组患者24 h 尿蛋白、血白蛋白、肌酐、尿酸等指标变化,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4,8,12,24周时的总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8,12,24周时,两组24 h 尿蛋白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8,12,24周时血白蛋白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而对照组治疗期间血白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肌酐和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孢素A联合中/低剂量泼尼松治疗进展性IgA肾病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比较活犀角与犀角的抗炎作用有无显著差异,为活犀角替代犀角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通过大鼠足跖肿胀法和小鼠棉球肉芽肿法、耳廓肿胀法、腹腔染料通透法研究活犀角和犀角的抗炎作用。 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活犀角的高(440 mg·kg-1)、中(220 mg·kg-1)剂量组和犀角3个剂量组各时间点的足跖肿胀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活犀角和犀角的高(700 mg·kg-1)、中(350 mg·kg-1)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小鼠棉球肉芽肿的重量(P<0.05);活犀角和犀角3个剂量组(700,350,175 mg·kg-1)均能明显降低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P<0.05或P<0.01);犀角中(350 mg·kg-1)剂量组,活犀角高(700 mg·kg-1)、中(350 mg·kg-1)剂量组的腹腔清洗液中伊文思兰的吸光度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活犀角与犀角相同剂量组间抗炎作用比较无显著差异。 结论: 活犀角与犀角均具有一定抗炎作用,本研究为活犀角在抗炎作用方面作为犀角的替代品进行使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Kappa-晒化卡拉胶对实验动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端  杨香媛  韩群  奚蓓蓓  谢佩  林正杰 《药学学报》1992,27(10):725-728
Kappa-硒化卡拉胶是一含硒有机化合物。ip 9 mg·kg-1·d-1×5d或单次ig 35,70,140mg·kg-1能显著提高乌头碱致大鼠HA的阈剂量,此作用可与Na2SeO3 1 mg·kg-1·d-1×5d ip比拟.随着Kappa-硒化卡拉胶ig剂量增加,尚可提高乌头碱所致VE,VT和VF的阈剂量。ip 9mg·kg-1·d-1×5 d或ig 70mg·kg-1能提高BaCl2致大鼠或哇巴因致豚鼠HA的阈剂量。对BaCl2致大鼠VF或哇巴因致豚鼠VE的阈剂量,分别在ig70mg·kg-1与140mg·kg-1时有提高,而ipNa2SeO3 1 mg·kg-1·d-1×5d无此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盐酸小檗碱与环孢素A合用对大鼠肝P450同工酶和mdr1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阐明盐酸小檗碱 (berberinechloride ,Ber)及其与环孢素A (cyclosporin ,CsA)合用对大鼠肝脏P4 5 0同工酶和多药耐药基因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肝微粒体红霉素N 脱甲基酶 (ERD)、氨基比林N 脱甲基酶(ADM )的活性 ,采用RT PCR法测定大鼠肝脏CYP3A1、CYP1A1、CYP2E1、mdr1a和mdr1b基因的水平。结果 灌胃给药 6d后 ,除外 10 0mg·kg-1Ber组 ,其余各组对ERD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给药 12d时 ,所有用药组对ERD活性均有抑制作用。给药 6d后 ,CsA单用组、Ber与CsA合用组对ADM均有抑制作用 ;给药 12d后 ,除了 15 0mg·kg-1酮康唑组和 10 0mg·kg-1Ber组外 ,其余各用药组对ADM均有抑制作用。给药 12d时 ,除了 10 0mg·kg-1Ber组外 ,其余各用药组对大鼠肝脏CYP3A1、CYP2E1、mdr1a、mdr1b基因均有抑制作用。各组的CYP1A1基因均未能检出。结论 抑制CYP3A基因的表达及酶的活性 ,抑制mdr1a、mdr1b基因的表达 ,从而减少CsA在肝脏的代谢及消除 ,可能是Ber增加CsA血浓度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单胺受体及受体后腺苷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AC)水平探讨胍丁胺(agmatine,AGM)抗抑郁作用的精细机制,采用小鼠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AGM抗抑郁行为改变。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大鼠前额皮层突触膜蛋白AC活性。结果表明,AGM(5~40 mg·kg-1,ig)在小鼠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模型上均有显著抗抑郁活性。同时伍用β受体/5-HT1A/1B受体阻断剂吲哚洛尔(pindolol, PIN, 20 mg·kg-1, ip)、 α2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育亨宾(yohimbine, YOH, 5~10 mg·kg-1, ip)或咪唑克生(idazoxan, IDA, 4 mg·kg-1, ip)对AGM(40 mg·kg-1, ig)的抗抑郁活性具有显著拮抗效应; 而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propranolol, PRO, 5~20 mg·kg-1, ip)或5-HT3受体拮抗剂曲匹西隆(tropisetron, TRO, 5~40 mg·kg-1, ip)对AGM(40 mg·kg-1, ig)的抗抑郁活性无显著影响。AGM(0.1~6.4 μmol·L-1)与大鼠前额皮层提取的突触膜共孵可剂量依赖地激活AC活性, 而PIN(1 μmol·L-1)或YOH(0.25~1 μmol·L-1)均显著拮抗AGM(6.4 μmol·L-1)对AC的激活作用; 慢性给予大鼠AGM(10 mg·kg-1, ig, bid)或氟西汀(fluoxetine, FLU, 10 mg·kg-1, ig, bid) 2 w也显著增强大鼠前额皮层基础及Gpp(NH)p 预激活的AC活性。本研究表明, 调节脑内5-HT1A/1Bα2等受体功能, 并激活前额皮层AC可能是AGM抗抑郁活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王佳芷  陈科力  严绪华  李娟 《中国药师》2014,(10):1631-1633
摘 要 目的: 研究龙蔓藤茶调节血脂的作用。方法: 用高脂饲料喂养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龙蔓藤茶高剂量组37.80 g·kg-1、中剂量组12.60 g·kg-1、低剂量组6.30 g·kg-1及降脂药物组(180 mg·kg-1),连续给药30 d,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血清总胆固醇( TC )、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 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各给药组体质量增长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未出现明显中毒症状;模型组实验后的TC和TG明显高于实验前(P<0.05);给药30 d后,与模型组比较,龙蔓藤茶37.80 g·kg-1剂量组可显著降低高脂饲料大鼠血清TC和TG水平(P<0.05)。结论: 龙蔓藤茶具有辅助降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重组小鼠β防御素3(rMBD3)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10 mg·kg-1·d-1rMBD3腹腔注射3月,观察小鼠的一般状态,以及对主要脏器的影响。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rMBD3高剂量组(10 mg·kg-1·d-1)、rMBD3低剂量组(5 mg·kg-1·d-1)和利巴韦林组(100 mg·kg-1·d-1)。采用流感病毒液滴鼻感染建立甲型流感病毒H1N1感染小鼠模型,感染病毒12 h后分别腹腔注射给药。每日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和死亡情况。于攻毒第3天检测肺泡灌洗液流感病毒滴度、血清γ干扰素含量、肺指数和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小鼠腹腔注射10?mg·kg-1·d-1 rMBD3 3月,未发现明显异常反应或死亡,各重要脏器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rMBD3各剂量组肺泡灌洗液中的病毒滴度、肺指数抑制率均降低,肺组织病理改变减少。结论 rMBD3对小鼠无明显毒性作用,在体内具有抗流感病毒、保护流感小鼠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王婉卿  王雷  王伟 《药学研究》2019,38(2):76-79,124
目的 探索石菖蒲挥发油对小鼠记忆障碍的作用及挥发油的急性毒性。方法 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脑复康组,石菖蒲挥发油低剂量100 mg·kg-1、石菖蒲挥发油中剂量150 mg·kg-1、石菖蒲挥发油高剂量组300 mg·kg-1共6组,每组各设10只动物。采用腹腔注射东莨菪碱的方法制备记忆障碍模型。造模前,石菖蒲挥发油各剂量组分别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 d。造模后,Morris 法测试小鼠120 s内在水中的潜伏期、平台停留时间以及平台停留次数。此外,预实验确定0%和100%死亡率剂量,然后按照预实验结果设置不同剂量进行实验,观察动物反应,确定LD50和LD50 95%。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潜伏期明显增长,平台持续时间和进入平台次数均明显增减少。石菖蒲挥发油均能显著提高平台持续时间和进入平台次数,减小小鼠潜伏时间。石菖蒲挥发油的LD50为154.9 g·kg-1,LD50 95%的可信限为141.3~169.8 g·kg-1结论 石菖蒲挥发油对东莨菪碱所致小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石菖蒲挥发油毒性甚小,在规定剂量下服用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比较活犀角与犀角对小鼠和大鼠的镇痛作用,探讨活犀角是否可以作为犀角的代用品。方法: 采用小鼠扭体法和甲醛法、大鼠热板法和热刺痛仪比较活犀角与犀角的镇痛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活犀角3个剂量组(0.35,0.7,1.4 g·kg-1)均能明显延长醋酸引起小鼠扭体的潜伏期(P<0.05或P<0.01),明显减少扭体次数(P<0.05或P<0.01),犀角3个剂量组(0.35,0.7,1.4 g·kg-1)能明显减少扭体次数(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在第2次给药后,活犀角高剂量组(1.4 g·kg-1)和犀角高,中剂量组(0.7 ,1.4 g·kg-1)大鼠的痛阈有较明显的延长(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活犀角和犀角3个剂量组(0.175,0.35,0.7 g·kg-1)均能显著减少甲醛引起的小鼠第二时相的镇痛作用(P<0.01);活犀角的3个剂量组(110,220,440 mg·kg-1)和犀角高剂量组(440 mg·kg-1)给药前后的痛阈变化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活犀角在镇痛方面可以作为犀角的代用品使用。  相似文献   

13.
王黎明  褚云鸿 《药学学报》1996,31(11):806-811
在大鼠电刺激甩尾测痛模型上,sc或icv埃必定(ipalbidine,Ipa)均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痛作用,而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Ipa人产生镇痛作用;预先给予利血平可以取消scIpa的镇痛作用,这一作用可被icv补充NE所翻转;电解损毁大鼠叹侧蓝斑,ip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200mg·kg-1,酚妥拉明ip10mg·kg-1或icv150μg和sc哌唑嗪5mg·kg-1均能使Ipa的镇痛作用明显减弱或消失,而sc育亨宾5mg·kg-1和ip普萘洛尔10mg·kg-1对Ipa的镇痛作用无明显影响。上述结果提示Ipa在中枢有镇痛作用,其部位主要在脊髓以上的神经结构,Ipa的镇痛作用可能与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的a1受体有关,而与a2和β受体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探讨黄芪、灯盏花素复方制剂(HDs)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红细胞、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丙二醛(MDA)以及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5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脑复康阳性对照组(0.15 g·kg-1·d-1,灌胃)、模型组以及HDs低剂量(HDs1,1.5 ml·kg-1·d-1,腹腔注射)、HDs高剂量组(HDs 2,3.0 ml·kg-1·d-1,腹腔注射),以三氯化铝(5 mg·kg-1·d-1,灌胃)和D 半乳糖(40 mg·kg-1·d-1,腹腔注射)建立AD大鼠动物模型。90 d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近期学习记忆能力,检测各组大鼠红细胞、脑组织SOD、MDA以及LDH水平。结果: 与AD模型组比较,HDs各剂量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红细胞及脑组织中SOD、LDH的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尚未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或P<0.01)。HDs2组部分指标明显优于脑复康阳性对照药组和HDs1组(P<0.05或P<0.01)。结论:黄芪、灯盏花素复方制剂对AD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能有效提高AD大鼠红细胞及脑组织SOD、及LDH的活性,降低MDA的浓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研究所用的水果酵素醋是一种以玫瑰茄与桃金娘为主要原料,经自然发酵及调配后制成的酵素饮料,本研究旨在评价其辅助降尿酸的功能。方法 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苯溴马隆组(10 mg·kg-1)及水果酵素醋低[玫瑰茄5.97 g(生药)/kg +桃金娘3.62 g(生药)/kg]、中[玫瑰茄11.93 g(生药)/kg +桃金娘7.23 g(生药)/kg]、高剂量[玫瑰茄23.86 g(生药)/kg+桃金娘14.46 g(生药)/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每天按250 mg·kg-1的剂量腹腔注射氧嗪酸钾溶液造模,每次造模后2 h各组按相应剂量灌胃给药,连续造模和给药8 d。末次给药2 h后收集血清检测尿酸(UA)、尿素氮(BUN)及肌酐(Cr)含量,以及血清黄嘌呤氧化酶(XOD)及腺苷脱氨酶(ADA)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水果酵素醋低、中、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尿酸含量;能显著抑制XOD和ADA的酶活性,降低血尿酸水平;对Cr及BUN无明显影响。结论 该种类水果酵素醋具有明显的降尿酸作用,不会造成小鼠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其凋亡相关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组(VM)、OMT高剂量组(OMT-H,25?mg·kg-1·d-1)、OMT中剂量组(OMT-M,12.5 mg·kg-1·d-1)、OMT低剂量组(OMT-L,6.25 mg·kg-1·d-1)、OMT极低剂量组(OMT-EL,3.125 mg·kg-1·d-1)、利巴韦林对照组(RB,100 mg·kg-1·d-1)。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由柯萨奇病毒B3型腹腔注射感染所致,各治疗组从末次给予病毒24 h后开始,腹腔注射,每日1次。于治疗第12天,每组处死小鼠6只,留取心肌标本。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OMT治疗显著降低了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凋亡心肌细胞的数量,与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组比较,OMT-L组效果最佳(P<0.01)。与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组小鼠比较,OMT治疗组的小鼠心肌组织中Bax蛋白表达降低,而Bcl-2蛋白表达没有明显改变。结论 氧化苦参碱可减少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的凋亡,该作用与下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任洁  蒋艳  邹素兰  陈荣  胡楠 《药学研究》2018,37(11):630-633
目的 研究糖尿病对环孢素(Ciclosporin, CsA)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65 mg·kg-1链脲菌素(STZ)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5周后通过荧光偏振免疫分析(FPIA)法检测大鼠灌胃环孢素(10 mg·kg-1)后全血中的环孢素浓度,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法(Nonlinear mixed effect model, NONMEM)建立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贝叶斯(Bayes)反馈法获取个体参数并比较。结果 STZ注射1周后,大鼠空腹血糖超过11.1 mmol·L-1,确认1型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造模5周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显著增高。给药后,环孢素在大鼠体内呈现一房室模型,群体典型值及个体间差异(Between Subject Variability, BSV)分别为:CL/F=0.525 L·h-1, BSV=32.1%;V/F=5.18 L, BSV=35.6%; Ka=1.82,BSV= 71.1%。正常组与糖尿病组大鼠CL/F无显著性差异(P>0.05);V/F无显著性差异(P>0.05);Ka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1型糖尿病大鼠灌胃环孢素的吸收速率常数显著改变,且存在较大的个体间差异,提示糖尿病状态下会影响环孢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18.
黄芪多糖对内毒素致小鼠毒性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结果表明,预先给予黄芪多糖(APS)ip30,60,100mg·kg-1·d-1×7d能明显提高内毒素(25mg·kg-1·ip)中毒小鼠的存活率,APSip 100mg·kg-1·d-1×7d,能完全解除内毒素的致死作用,对内毒素中毒鼠肝脏内ATP含量及EC值下降具有拮抗作用。上述作用均呈剂量依赖性。APSip 60,100mg·kg-1·d-1×7d能明显拮抗内毒素处理小鼠肝匀浆中MDA升高及GSH降低。电镜显示APS对内毒素处理小鼠肝脏线粒体结构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N-9,10-蒽醌-2-甲酰基苯丙氨酸(NAY)对尿酸钠(MSU)所致痛风性关节炎(GA)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即正常组、模型组、NAY低(20 mg·kg-1)、中(40 mg·kg-1)、高剂量组(80 mg·kg-1)、秋水仙碱组(0.8 mg·kg-1)和别嘌呤醇组(10 mg·kg-1),通过关节腔内注射MSU晶体建立大鼠急性GA模型,各组灌胃给药5 d,给药第三天造模。将原代培养的大鼠腹部巨噬细胞分成空白组、模型组、NAY组、MCC950组和联合给药组。软尺测量大鼠踝关节周长并计算大鼠关节肿胀度;检测大鼠血清尿酸(UA)、肌酐(CRE)和尿素氮(BUN)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切片;检测各组血清、关节滑膜和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并检测各组关节滑膜和细胞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的蛋白表达。结果 动物实验发现,与模型组相比,NAY给药组在造模12 h、24 h和48 h均可不同程度改善GA大鼠踝关节肿胀度,且NAY各个剂量组均显著降低GA大鼠血清UA、CRE和BUN水平,同时显著降低GA大鼠血清中TNF-α水平及GA大鼠关节滑膜中炎症因子TNF-α水平和IL-1β水平,而NAY能显著降低GA大鼠关节滑膜中NLRP3、ASC和Caspase-1的蛋白表达,HE染色结果显示NAY可减轻GA模型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改善细胞形态。细胞实验发现,NAY、MCC950和联合给药组均可显著提高MSU诱导大鼠巨噬细胞活力,降低上清液TNF-α和IL-1β的含量,并显著降低模型组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表达,但是联合给药组与MCC950组相比,上述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NAY可在体内和体外有效预防MSU晶体诱导的GA,机制可能与其降尿酸和抑制NLRP3炎症小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川芎嗪对大鼠灌服环孢素A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晓磊  唐靖  宋娟  何娟  徐萍  彭文兴 《药学学报》2006,41(9):882-887
目的研究中药成分川芎嗪(TMP)对大鼠灌服环孢素A(CsA)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进行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试验d 1,每只大鼠灌服CsA(10 mg·kg-1)后,于0,1,2,3,4,6,8,12,24,36和48 h从尾静脉处采血0.2~0.25 mL。然后各组大鼠从试验的d 4到d 8进行不同的预处理,即每日分别灌服蒸馏水、维拉帕米(Ver)、低剂量和高剂量的TMP。d 9时各组大鼠单次合用CsA(10 mg·kg-1)和上述的各种化合物后,按d 1的时间点采样。用HPLC法测定全血中CsA的浓度,计算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合用蒸馏水组的CsA药代动力学参数前后无显著性差异;Ver预处理并合用后,CsA的AUC0-48 hCmax均显著增加(P<0.01和P<0.05),T1/2β显著延长(P<0.05),CL显著降低(P<0.05),而Tmax和V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低剂量TMP预处理并合用后,CsA的AUC0-48 hCmax有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其余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也无统计学的差异。高剂量TMP预处理并合用后,CsA的AUC0-48 hCmax均有显著的增加(P<0.01),但其他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剂量的TMP能显著提高CsA的灌服生物利用度,但对CsA的体内消除过程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