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医学发展中,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是一大难题,所以对于恶性肿瘤的研究业已成为重要课题,并已在全世界展开广泛的深入的研究。恶性肿瘤的一个显著特性是转移,因此对抑制肿瘤转移的探索已成为聚焦的热点,因而一些对肿瘤转移有着抑制作用的基因的研究探索也在广泛开展和不断深入,自从首个能够抑制肿瘤转移基因——nm23被发现,已经有十余个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被发现,这些转移抑制基因对原发肿瘤的形成与生长并无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2.
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之一,是危及肿瘤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控制肿瘤转移是决定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关键所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在体内能直接抑制转移潜能并抑制肿瘤向第二位点扩散,故成为临床及基础研究的热点。KISS—1基因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本文对该基因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恶性肿瘤的转移机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目前已知,肿瘤的转移涉及到肿瘤细胞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宿主环境及基因变化等一系列复杂过程。对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已日益受到重视。肿瘤转移相关基因按其作用机制可分为正向作用的肿瘤转移基因及反向作用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基因(即中拼音抗癌kang ai的缩写)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本就对KAI1基因与肿瘤转移的相关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生物学特征之一,也是临床治疗的难题。近年来对肿瘤抑制基因的研究已成为肿瘤转移机制研究的热点。JWA基因是周建伟等1998年发现和克隆的受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的新的细胞骨架相关基因。近年来研究显示该基因具有肿瘤转移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KISS-1基因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之一,是多个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参与调节的复杂过程.近年来,对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的研究已成为肿瘤转移机制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KiSS-1基因抑制恶性肿瘤转移的可能机制及其与各种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了解基因KiSS-1基因抑制恶性肿瘤转移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结果大量研究表明,KiSS-1基因与黑色素瘤、乳腺癌、胃癌、胰腺癌等多种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结论KiSS-1基因在数种恶性肿瘤中表现为抑制肿瘤转移,但其抑制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弄清,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KAI1基因是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主要参与调节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相互作用,使肿瘤细胞不易脱离原发灶,阻断了转移的粘附环节而抑制转移。KAI1蛋白正常表达在多种肿瘤的转移中有抑制作用,多方面研究显示KAI1基因缺失、突变和表达异常在妇科恶性肿瘤侵袭转移中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就KAI1基因的结构、功能和在妇科恶性肿瘤细胞中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肿瘤的远处转移是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转移抑制基因指一些基因编码的蛋白酶,其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抑制具有促进转移作用的蛋白,从而降低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的一类基因。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作为其中的一员,已经被反复证实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并抑制肿瘤的远处转移。从BRMS1基因的分子结构、作用机制、肿瘤相关性及其与乳腺癌相关性的研究等方面对BRMS1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何雄斌  崔明 《医学综述》2008,14(14):2118-2121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1)是2000年在乳腺癌细胞中发现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研究发现其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具有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能力,可明显减少转移灶的发生,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清楚。对BRMS1基因的深入研究必将有助于对肿瘤转移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本文就BRMS1的基因结构、蛋白功能及其与肿瘤的关系、作用机制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肿瘤转移是导致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对其确切机制尚无明确、完整的认识。随着对癌基因的广泛研究,人们认识到恶性肿瘤的转移受多种相关基因的调控。研究结果发现,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可分为:①编码基因,如:金属蛋白酶家族、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钙蛋白等。②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如:C-N-myc、H-ras、P53、c-erbB-2等。③转移相关及抑制基因。现已分离出的与肿瘤转移抑制有关的基因有nm23、TIMP和WDNM2等,其中nm23是最早发现的,也是研究最多且被认为是最有意义的基因,它不仅对肿瘤转移有抑制作用,而且对某…  相似文献   

11.
鼻咽癌转移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咽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肿瘤浸润及转移与治疗效果和预后密切相关.肿瘤转移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关于鼻咽癌转移的分子机制有大量的研究.本文对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肿瘤转移促进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EB病毒相关基因及蛋白与鼻咽癌转移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欧美等国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 ;在我国 ,乳腺癌年发病率已呈逐年上升趋势[1] 。乳腺癌严重威胁妇女生命 ,几十年来虽然早期诊断和治疗措施得以改善 ,但未能减少乳腺癌的死亡率 ;其主要原因是 5 0 %的病人治疗后出现复发转移。因此对肿瘤的复发转移的机制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提高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具有重要意义。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是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近年来有关转移机制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 ,认为肿瘤浸润转移过程的形成是受转移基因和转移抑制基因的调控。…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男性重要的癌症致死原因,其发病与基因表达异常有关。本综述了前列腺癌的形成抑制基因和转移抑制基因的结构特点、抑制机理及基因表达异常对肿瘤的发生发展、癌细胞的生长、浸润和转移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抑癌基因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恶性肿瘤的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是导致临床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肿瘤转移是一个受多基因共同调控的复杂过程,自1988年至今,数十个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被发现并广泛研究,其中nm23基因是第一个被确定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1].为进一步探讨nm23基因在消化道肿瘤中的作用,现将nm23基因与消化道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KAI1基因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又是恶性肿瘤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人们对肿瘤的发生基础有了明确的认识.目前已知,肿瘤转移与肿瘤发生一样,不仅有促进基因的激活,还有抑制基因的失活.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的存在是在细胞融合实验中证实的.1995年,Dong等自转移到AT6.1细胞系中的人第11号染色体中分离到特异性抑制肿瘤转移的基因命名为KAI1[1].  相似文献   

16.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基本的生物学特性,也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的侵袭转移是一个多基因(包括转移相关基因和转移抑制基因)调控、多阶段、多步骤发生的复杂过程[1].转移相关基因的激活和(或)转移抑制基因的失活均可诱导肿瘤转移表型的产生.导致肿瘤的侵袭转移.nm23-H1基因是一个重要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已经成为当今肿瘤转移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国内外nm23-H1基因调控肿瘤侵袭转移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Maspin基因在肿瘤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其与相关基因关系的综述,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途径。Maspin基因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表现在:(1)诱导细胞凋亡;(2)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3)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但是肿瘤的发生与演变是多基因突变的结果,因此Maspin基因发挥抑制肿瘤的作用同样需要多个基因的协作。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探索肿瘤的曲折道路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是一大研究热点,其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受到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9.
王武  卢辉山 《医学综述》2007,13(7):488-490
抗癌1号基因(KAI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与许多恶性肿瘤的进展、转移密切相关。本文就KAI1基因与消化道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恶性肿瘤侵袭及转移的机制研究已进入分子生物学的水平,细胞外基质(ECM)和血管基底膜的降解是恶性肿瘤浸润和转移的关键环节。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强弱与其诱导产生的蛋白酶降解ECM及基底膜的能力密切相关.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组蛋白酶。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RECK基因是一种新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可在转录后水平抑制多种MMPs的表达,进而有效地抑制肿瘤的侵袭与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