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星形细胞在神经再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神经干细胞和骨髓间质细胞具有增殖及分化为神经元的潜能,作为替代细胞为脑损伤后的神经再生带来了希望。最近的研究发现,成年颗粒下层和脑室下带等脑区的星形细胞具有干细胞的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为神经元,并能提高神经的可塑性。探讨星形细胞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有助于重新认识星形细胞的功能及其在神经再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神经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可行性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少研究表明 ,动物成体和胚胎脑中也存在一类具有多种潜能的原始细胞 ,这类细胞在特定因素影响或诱导下 ,能被特异性地分化为某种特定的神经元或胶质细胞以替代丢失的神经元 ,称之为神经干细胞。它们有着类似于皮肤和造血系统内干细胞的功能。因此 ,神经干细胞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不仅可以替代丢失的神经元 ,在神经发育及神经损伤中发挥作用 ,同时还可以作为细胞载体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这无疑将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建和神经再生带来新的希望。  一、神经干细胞   1.神经干细胞的来源 :众所周知 ,动物成年脑组织的神经元和胶…  相似文献   

3.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s)如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等,能自我更新产生新的神经干细胞,在神经发育及神经损伤的修复中发挥作用。对干细胞的研究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但多数集中在对造血干细胞及胚胎干细胞等的研究。直到九十年代初期,一些实验室才报道了未分化细胞可分化为各种神经细胞类型,包括神经元,并将它从哺乳动物脑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4.
董鸣 《山东医药》2003,43(26):62-63
干细胞是胚胎组织的天然增殖单位,是成人细胞及各种组织再生的基础。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研究证实,成人的神经系统存在着可在特定情况下分裂增殖的神经干细胞。这种细胞具有分化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能自我更新并足以提供大量脑组织细胞的的克隆细胞群。随着人类对干细胞的深入了解和应用性研究的进展,神经干细胞移植将成为治疗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治疗的新方法——神经干细胞移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干细胞(NSC)是一群较原始的,能自我更新并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可分化成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细胞。在生理条件下,体现人的NSC通常保持静息状态;神经损伤后,内源性NSC可因微环境的改变而被激活,迁移和分化 。以替代损伤的细胞和重建神经环路;遗传修饰后,外源性NSC移植显示了很大的治疗潜力,为今后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脑出血大鼠脑内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运动神经功能改善作用以及移植细胞分化后形态学改变。方法通过大鼠尾状核注射胶原酶IV制作脑出血模型大鼠,分离培养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入脑出血大鼠脑内。对脑出血大鼠移植前后运动神经功能进行评价,并通过组织免疫荧光检测移植神经干细胞脑内分化后形态学改变情况。结果Hoechst标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入脑出血大鼠后可见其在脑内存活,主要分布于血肿腔周边,免疫荧光检测显示移植细胞能进一步分化为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从移植术后第21天到第28天,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大鼠的神经功能改善显著好于培养液移植组和单纯脑出血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胚胎神经干细胞脑出血大鼠脑内移植能促进偏瘫肢体功能恢复;胚胎神经干细胞脑出血大鼠脑内移植后能存活并进一步分化为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7.
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调控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神经干细胞(NSC)是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神经前体细胞。从胚胎和成年哺乳动物脑内均可分离出NSC。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受微环境和基因的双重调控,现已发现多种细胞因子和基因可调节NSC的增殖并决定其分化方向。对NSC增殖和分化机制认识的加深将会促进NSC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生大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方法 采用机械法及无血清培养技术从新生24h的SD大鼠脊髓中分离出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和分化情况。结果 分离的细胞生长旺盛,单克隆化生成的细胞团,分离培养获得的细胞团呈Nestin强阳性,经胎牛血清诱导后可分化成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结论 利用机械法成功分离培养了新生大鼠脊髓神经干细胞,该细胞可连续传代,具备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9.
神经干细胞(NSC)是一群较原始的、能自我更新并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细胞,可分化成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细胞.在生理条件下,体内的NSC通常保持静息状态;神经损伤后,内源性NSC可因微环境的改变而被激活、迁移和分化,以替代损伤的细胞和重建神经环路;遗传修饰后,外源性NSC移植显示了很大的治疗潜力,为今后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王丰  屠冠军  朱悦 《山东医药》2012,52(2):12-14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来源神经干细胞分化形成星形胶质细胞的亚型。方法用悬浮培养法培养大鼠脊髓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形成神经球后,以免疫荧光法鉴定神经干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抗体标记星形胶质细胞,观察其星形胶质细胞的亚型。结果神经干细胞分化第7天,观察到星形胶质细胞共有4种亚型,其中胞体延长型占2.39%±0.13%,扁平多角形占32.33%±2.01%,星形占59.88%±3.12%,双极型占5.39%±0.27%。结论大鼠脊髓来源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的星形胶质细胞具有多样性,以星形、扁平多角形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医药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研究较多,研究方法分为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神经干细胞主要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多为星形胶质细胞,对少突胶质细胞的研究较少)。其促进增殖分化的中药类型主要有:滋阴、益气、补肾、活血、清热解毒等。虽然已发现许多中药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有调节作用,包括中药单体、单味药、中药复方、中药制剂等,但是目前对神经干细胞的研究仍然比较局限,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对2010年以来中医药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作用以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分化和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从新生大鼠海马分离神经干细胞并进一步培养、诱导分化和鉴定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出生1d大鼠海马,吸管吹打机械分离制成单细胞悬液,采用无血清培养和胎牛血清诱导分化,应用免疫荧光技术鉴定神经干细胞及其分化的子代细胞。结果:从新生大鼠海马分离的细胞呈巢蛋白免疫阳性并能在体外传代培养和连续形成克隆;血清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可分别表达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抗原β-微管蛋白Ⅲ和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结论:分离和培养的细胞能表达神经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巢蛋白,并且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说明新生大鼠海马存在神经干细胞,并可用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外原代培养骨髓基质细胞(BMSC)向神经元细胞转化情况.方法取成年Wistar大鼠BMSC,无血清和有血清培养基进行细胞克隆,获取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进行细胞扩增及诱导分化.结果分离纯化后的BMSC经原代培养形成细胞克隆团,经传代后其数量明显增多,其分化细胞形态多样,包括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仍具有神经细胞所特有的性质.结论BMSC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潜能,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可诱导分化出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是较为理想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4.
神经干细胞与缺血性脑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干细胞是指存在于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分化和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群,它可由胚胎干细胞诱导,也可从成年脑和胚胎中分离获得。体内神经干细胞通常保持静态,在神经损伤时体内神经干细胞因微环境改变被激活并参与机体抗损伤反应,同时,外源神经干细胞多植对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对修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神经递质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调控是目前神经干细胞研究的核心问题,神经递质不仅介导神经元之间和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的信息传递,而且作为细胞外微环境的一员,也参与了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神经递质受体及其信号转导在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中的作用还不安全清楚,有关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在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可能随着神经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而重新得到审视和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培养的分离传代技术及其在长期培养条件下的神经发生能力.方法取孕14d的Wistar胎鼠大脑皮层,消化分离后,以1×105/ml浓度进行NSCs原代培养.分别采用机械分离与胰酶消化法进行NSCs传代培养,台盼蓝活细胞计数测定分离后细胞存活率,计算细胞倍增时间和细胞增殖率.取第4、8、12、20、30代机械分离传代培养的NSCs球接种到24孔培养板中的盖玻片上,加入分化培养液,观察长期培养条件下NSCs的神经发生能力的变化.结果与胰酶消化法进行的NSCs球传代相比,机械分离的NSCs球为小细胞球和单细胞传代,传代后细胞存活率高,细胞倍增时间短,增殖能力强(P均<0.05).体外长期培养条件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NSCs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逐渐降低,星形胶质细胞的比例逐渐增高;在4~12代NSCs分化为神经元的能力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但仍较为稳定;12代后,神经元的分化比例迅速下降,星形胶质细胞的比例迅速上升.结论与胰酶消化法相比,逐步减小吸管口径的机械分离传代法,减少了传代对细胞的损伤,保证了大部分细胞间连接的完整性,显著增强了NSCs的增殖能力.体外长期扩增的NSCs,由于微环境和(或)自身基因的调控.随着传代的延续,其神经发生能力逐渐降低,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逐渐减少,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的比例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单克隆培养法从人脑胶质瘤细胞系SHG44中分离、培养肿瘤干细胞的结果.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SHG44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进行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单克隆培养,免疫荧光染色法对分化前后的肿瘤球行CD133、神经巢蛋白(Nes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质(GFAP)、小管蛋白3-Tubulin染色,MTT法检测肿瘤于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CD133阳性细胞比例.结果 单克隆分离培养的细胞球表达CD133及Nestin干细胞标记物,分化后表达星形胶质细胞GFAP及神经元β-Tubulin标记物,细胞球生长约第5天增殖率达到峰值.结论 单克隆培养法可成功分离培养出胶质瘤干细胞,分化前后的细胞球可表达干细胞标记物、神经胶质细胞及神经元标记物,肿瘤球具有较强的增殖及分化能力,并含有一定数量的CD133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18.
大鼠脊髓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液,从胚胎大鼠脊髓分离和培养NSCs,应用^3H-TdR掺入技术和免疫荧光技术进行细胞自我更新能力、巢蛋白表达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鉴定。结果表明,从E16胚胎大鼠脊髓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NSCs特征,可在体外增殖存活,经1%胎牛血清诱导可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认为从胚胎大鼠脊髓成功分离培养的NSCs可在体外稳定地培养和传代,是研究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的理想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在体外特定的诱导条件下,转化为神经元细胞的规律、效率及长期存活的条件.方法采用β-巯基乙醇为诱导剂,在体外诱导6 h后,改用诱导维持液使诱导后的细胞在诱导维持液中存活6 d.用细胞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标记蛋白的表达.结果诱导6 h,诱导后的细胞尼氏染色胞浆中可见深蓝色的尼氏体形成;细胞表达NSE、NF-M,而不表达GFAP;NSE、NF-M阳性细胞数超过80%以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诱导6 h,诱导后的细胞表达Nestin,而无MAP-2的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Nestin的表达逐渐减少,而出现了MAP-2的表达.结论β-巯基乙醇在体外可定向诱导hMSCs经神经干细胞转化为神经元细胞,而且诱导后的神经元细胞逐渐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20.
研究表明,成年哺乳动物恼内存在神经于细胞,具有神经发生的能力:在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被激活,分化为神经元并可替代丢失的神经细胞,发挥一定的代偿功能,同时其他一些细胞却发生凋亡:文章介绍了脑缺血后神经发生和凋亡的研究新进展.而促进神经发生,减少凋亡会是一条新的治疗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