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余丰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4,(28):3790-3791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参考组(保守治疗组),对2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2周、4周、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术后血肿体积、巴氏指数(BI)评分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评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患者术后血肿体积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效果显著,有助于减轻脑损伤,促进患者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4例的临床资料。微创治疗组(n=38)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手术组(n=36)应用开颅清除血肿术。两组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程度和疗效。结果微创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程度及疗效均显著优于手术组。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探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手术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依据上述患者的手术方式将其进行分组,其中包括传统开颅手术(对照组)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研究组),将上述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巴氏指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纳入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该院57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组,传统组患者行开颅术,干预组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比术后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和生活质量(Barthel)明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于传统组,NIHSS 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Barthel 指数明显高于传统组,组间数据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促进术后神经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黎卫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6,(31):4358-4359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56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与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神经缺损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显著较好(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效果,创伤小,疗效好,利于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基底节区或脑叶出血量30~60ml)为研究对象,分为甲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组,乙组: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组.每组30例,均在CT定位下行血肿清除,分别于治疗后1、2、4周进行疗效对比研究.结果 甲组总有效率94%,乙组85%,在时间轴上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显著差异,组间也有显著差异.结论 两种颅内血肿清除术均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显著效果的手段,特别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巴氏指数(B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5.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NIHSS及BI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2年6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50),对照组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试验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方法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术后治疗总有效率(78%)显著高于对照组(50%),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值及BI评分为(23.16±1.53)分及(87.88±10.9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38±1.26)分及(78.24±12.45)分,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比单纯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更好,并能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近期疗效,方法:手术组50例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30例予常规内科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死亡率及不同时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减少值,结果:手术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为53%(X^2=26,P<0.005);手术组病死率与对照比较明显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少(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尤其是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治疗前后采用NIHSS评分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比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结合自拟活血化瘀醒脑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研究组增加自拟活血化瘀醒脑汤治疗,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评分为标准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结合自拟活血化瘀醒脑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能够改善神经功能损伤,促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4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并按照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2)。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26/3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3.13%(17/32)。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疾病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微创组。对照组予以内科保守治疗,微创组予以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间的疗效。结果微创组在有效率、病死率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能明显减少患者的致残率、病死率,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1年6月岑溪市人民医院治疗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研究组采用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比2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手术前和术后3周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手术3周后颅内压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颅内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周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的预后良好率为84.0%,高于对照组的56.0%(P<0.05)。结论 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微创、高效的特点,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且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较小,能改善预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小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0例高血压小量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1天、1周、2周、1个月观察组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在治疗后1周、2周、1个月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同期比较,观察组疗效更为显著(P〈0.01)。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小量脑出血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老年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老年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在保守治疗基础上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第21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6.5±6.3)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83.3%,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蒋君 《当代医学》2014,(32):77-78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均分为2组(n=30)。观察组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的NIHSS评分、BI评分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的NIHSS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的NIHSS评分、BI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内科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NIHSS及BI评分。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9.
邓锋华  沈雄飞  曾波 《中外医疗》2012,31(28):88+90
目的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内科保守治疗,研究组在保守治疗基础上,给予微创治疗。对比两组术后1d、22d的神经功能缺损与近期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远期疗效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有利于提高治愈率,取得良好的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合中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均行CT立体定位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及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治疗,观察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显著下降,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结合中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确切,可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