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肠道正常菌群与肠道免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肠道内存在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的正常菌群,而肠壁内存在为数众多、功能强大的淋巴细胞,以肠粘膜为界,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正常肠道菌群在促进免疫系统发育,维持正常免疫功能,协同拮抗病原菌入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免疫系统对肠道菌群又有制约和调控作用,如对正常菌表现为免疫耐受,对病原菌表现为免疫排斥,一旦二者间的平衡被破坏,就会导致疾病。本文分4部分,就肠道正常菌群与肠道免疫系统间的关系,结合国内外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人体中寄居着大量的微生物,即共生菌群,这些菌群的基因总和称为微生物组。存在于人体中的各种菌群和微生物组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与人体处于共生关系,具有防御外源性感染、促进免疫系统的成熟与平衡、营养与代谢等生理功能。肠道共生菌群的紊乱则与许多疾病有关,包括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细菌感染和结肠癌等。  相似文献   

3.
你知道吗?人体内存在着数以万计的各种细菌。正常情况下,这些小家伙与我们和平共处,而它们之间一旦失去平衡,就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这些寄居在我们肠道内的细菌被称为“肠道菌群”,它们与肥胖、糖尿病可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广泛存在于机体以及赖以生存的环境中,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其中肠道微生物更是备受关注。它与免疫系统、新陈代谢等多种生理功能都有着密切关系。以下将就肠道菌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和疾病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人体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与人体营养的消化和吸收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常菌群参加胆固醇,类固醇、脂肪、蛋白质,类脂,氨基酸以及某些药物的吸收与代谢。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乳杆菌和真杆菌对人体机能起有益的作用。其中双歧杆菌已成为衡量机体健康的标志之一,在肠道内起着”清道夫”的作用:将肠道吸收的氧基酸合成各种物质.调节肠道内细菌的生长发育,保持肠道菌群正常工作.产生抗菌物质及有机酸,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的繁殖.保持肠道健康环境,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并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分解致癌物质.制造B族维生素等。  相似文献   

6.
肠道菌群作为人体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对调节机体免疫、保护肠道屏障、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新陈代谢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文重点探讨肠道菌群在高原习服适应中的作用,从肠道菌群角度为开拓高原卫勤保障的新认识提供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肠道菌群与宿主的健康和疾病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多种因素可干扰肠道菌群的构成进而影响宿主的正常生理功能。本文将探讨胎龄、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生长环境、抗生素应用、细菌间相互作用和微生态制剂的使用等诸多因素对婴幼儿肠道菌群初始定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肠道微生态系统是由肠道菌群及其所寄居的肠道环境所组成,该系统的平衡对维持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找到一个能全面地评价肠道微生态状况的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就目前已报道的对于肠道菌群、肠黏膜通透性、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和肠道免疫指标的主要评价方法进行综述和总结,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肠道菌群对人体能量代谢、肠道功能、免疫系统、治疗糖尿病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肠道定植真菌菌群虽在肠道菌群中所占比例极少,但对肠道菌群内稳态平衡的维持作用显著。真菌菌群不仅通过细胞壁上的多种抗原复合物激活人体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反应,而且还参与促进肠系膜和肠道周围免疫淋巴系统的成熟,涉及多系统性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消化性溃疡、肿瘤、乙型肝炎、侵袭性肺炎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等)的病理生理过程。肠道真菌菌群在肠道疾病中的重要作用正逐渐得到关注。以下将对其在菌群失调相关性腹泻和炎性肠病中的关键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中老年人的各项免疫指标和肠道菌群组成,分析中老年人免疫功能与其肠道菌群结构的关系,探索高龄引起的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对中老年人免疫功能可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0~75周岁,健康中老年人99人作为研究对象,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CD3~+T细胞数、CD4~+T细胞数、CD8~+T细胞数及血清中的IgA、IgM、IgG。收集各研究对象的粪便,提取粪便细菌基因组DNA,采用细菌16S rRNA V6~V8区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方差分析等解析研究对象肠道菌群结构特征及与其免疫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对象肠道菌群组成表现出高度多态性和显著的个体差异,CD3~+T细胞和CD4~+/CD8~+水平与肠道菌群结构有相关性,CD4~+/CD8~+偏高的人群与CD4~+/CD8~+偏低和正常人群相比肠道菌群丰富度(S)偏低,但是未观察到IgA、IgM、IgG与肠道菌群结构存在明显相关。结论中老年人肠道菌群结构与免疫水平相关,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减少可能会影响其机体CD8~+T细胞为中心的非特异性自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从肠道菌群角度探讨婴幼儿湿疹的防治进展,为其后续研究和临床防治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分析近10年基础和临床研究,综述肠道菌群与湿疹的关系以及肠道微生态制剂补充对婴幼儿湿疹的防治作用。结果 婴幼儿湿疹与肠道微生态和黏膜免疫应答系统发育尚未健全,对致敏原易感有关。肠道微生态制剂补通过补充益生菌和/或益生元,调整肠道菌群结构和宿主免疫平衡,修复微生物屏障,是预防和治疗婴幼儿湿疹的重要途径。结论 婴幼儿湿疹与肠道微生态及黏膜免疫系统未发育成熟有关,补充微生态制剂是其防治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肠道菌群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作用。方法 通过“肠道菌群”、“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疾病”等关键词或主题,在中国知网(CNKI)、 万方、PubMed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经过筛选获取国内外相关文献39篇,以近五年的文献为主,对选取的文献进行整理并撰写综述。结果 儿童时期的肠道菌群存在功能及构成的特点,这一时期肠道菌群可影响大脑小胶质细胞及神经的形成、发育,并且与儿童ADHD、ASD存在关联。结论 肠道菌群参与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对于维持儿童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肠道菌群可能通过多方面作用参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肠道是细菌定植的主要器官,菌群的种类、数量、比值的变化,对维持婴儿生长发育、促进免疫系统成熟、参与生理代谢等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变化与婴儿的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肠道功能紊乱、湿疹及哮喘等疾病有关。不同喂养方式是影响婴儿肠道菌定植和建立的因素之一,已成为临床新生儿学、生产奶制品企业、营养学  相似文献   

14.
凌子云 《长寿》2006,(11):24-24
肠道不能留“毒”有一句话,叫“无毒一身轻”,指的是人应该及时排除体内蓄积的各种毒素,使身体各个器官都能够轻松自如,才能健康,才能获得身体的轻松。肠道更是如此。肠道内如果蓄积的毒素太多,肠道菌群失衡,就会引起诸如便秘、腹泻等肠道疾病。老年人要想获得健康,享受生活,就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慢性病逐渐成为威胁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构成和动态变化可能是导致慢性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与机体的免疫、消化和内分泌系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膳食模式的长期作用和变迁对于肠道菌群的构成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不同膳食模式对于肠道菌群的影响,并对该领域内的未来研究方向做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正常菌群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常菌群(Nomal flora)是指在正常人体皮肤、黏膜以及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各种腔道(如口腔、鼻咽腔、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等部位寄居,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丛,包括细菌、真菌、螺旋体、支原体等。正常菌群与人的健康和疾病间存在有密切的关系,它们发挥着很多重要功能,例如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协助机体的消化、吸收等功能。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和微生态制剂的研制,人们日益重视对正常菌群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肠道正常菌群是人体的生物防线武淑环,王好礼,张灵梅1肠道菌群对人体的有利作用:正常肠道细菌至少有400~500种之多,其数量之大,每克干粪便有1011~1012的细菌。主要有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变形杆菌、双岐杆菌、粪便链球菌、厌氧杆菌、厌氧性链球菌。...  相似文献   

18.
臧平 《健康博览》2012,(1):30-30
肠道正常菌群中对人体有利而无害的细菌被称为益生菌,它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维持肠道健康.常见的益生菌有双岐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酵母菌等.肠道内的"有益菌"和"有害菌"处于一个平衡状态,一旦平衡被打破,人体就会出现相应的疾病.益生菌可以阻止有害菌生长繁殖,帮助宝宝预防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还能刺激宝宝体内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创造出一个不利于有害病毒和细菌存在的环境,来预防和治疗感染性腹泻.  相似文献   

19.
肠道屏障功能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0 引言 肠道屏障功能是指肠道上皮具有分隔肠腔内物质,防止致病性抗原侵入的功能.正常情况下,肠道具有屏障作用,可有效地阻挡肠道内500多种、浓度高达1012个/g的肠道内寄生菌及其毒素向肠腔外组织、器官移位,防止机体受内源性微生物及其毒素的侵害.近年来,随着对肠道屏障功能研究的深入,肠道屏障的概念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肠粘膜机械屏障.目前认为,正常肠道屏障功能的维持依赖于肠粘膜上皮屏障、肠道免疫系统、肠道内正常菌群、肠道内分泌及蠕动,其中最关键的屏障是肠粘膜上皮屏障和肠道粘膜免疫屏障.本文作者就近年来对肠道屏障功能的新认识和观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肠道菌群主要包括硬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疣微菌门和梭杆菌门,其中硬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约占98%以上[1]。肠道菌群参与人体营养物质的转化与吸收,并与多个组织、器官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代谢疾病、免疫疾病、胃肠道疾病甚至精神类疾病等相关联,同时在女性生殖健康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将肠道菌群的生物学作用、分析方法和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