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来,关于维生素D研究的重要进展之一就是1,25(OH)_2D_3的受体不仅存在于维生素D的经典靶器官内,如肠、骨和肾,而且还存在于所谓的“非经典”的靶器内,如垂体、胰腺、甲状旁腺、性腺和胎盘。Murdoch、Norman和 Merke认为1,25,(OH)_2D_3参与垂体、胰腺和性腺的激素合成与分泌。Ⅱ型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DDR-Ⅱ)是一种新的激素不应症。表现为严重的佝偻病、全身无毛发,对抗1,25(OH)_2D_3。其主要原因是1,25(OH)_2D_3的受体有缺陷。这种病人为研究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维生素D研究的深入,发现它不仅有经典的对钙、磷和骨代谢的重要作用,而且对骨外作用--免疫系统、细胞增殖和分化以及与其他内分泌腺体之间都有紧密联系.近期揭示了维生素D缺少是一全球性问题,维生素D和健康、适宜维生素D摄入量和理想维生素D水平等,都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维生素D研究的深入,发现它不仅有经典的对钙、磷和骨代谢的重要作用,而且对骨外作用——免疫系统、细胞增殖和分化以及与其他内分泌腺体之间都有紧密联系。近期揭示了维生素D缺少是一全球性问题,维生素D和健康、适宜维生素D摄入量和理想维生素D水平等,都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正维生素D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激素,除了作用于肝肾组织及甲状旁腺、骨组织的维生素D受体发挥调节钙磷代谢的经典效应外,其也与代谢综合征、心血管事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肿瘤、肺部疾病等相关[1-2]。研究发现[1,3]维生素D缺乏小鼠肺组织的维生素D受体mRNA表达增加以提高维生素D生物利用率,各类免疫细胞上也存在维生素D受体,从而对呼吸系统疾病发挥作用。有文献报道 [2,4-6]通过补充维生素D从而改善了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阻塞  相似文献   

5.
维生素D不仅被定义为阳光维生素,目前也被认为是一种类固醇激素;不仅具有经典的调节钙磷代谢作用,亦具有抗炎、抗感染及免疫调节等功能。此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维生素D状态,维生素D在NAFLD进展中抗炎及抗纤维化作用机制,以及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NAFLD的关联等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①检测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EE)患者外周血中维生素D内分泌系统的水平,探讨维生素D内分泌系统在SLE发病中的作用.②分析维生素D内分泌系统水平与SLE患者骨密度和病情活动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初发SLE患者43例,健康对照组44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浆中25羟基维生素D3(250HD3)和1,25-二羟基D3[1,25(OH)2D3]的水平,利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患者外周血维生素D受体(VDR)表达水平.双能X线分别检测患者腰椎(L1-4)和股骨近端2个部位的骨密度,根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评估SLE病情活动程度.采用统计学单因素分析分别检验25OHD3、1,25(OH)2D3和VDR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SLE患者骨密度和病情活动程度的关系.结果 初发SLE患者25OHD3和1,25(OH)2D3激素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初发SLE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VDR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患者2个部位的骨密度均低于健康对照组,且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组骨量异常的发生率为35%,骨量异常与骨量健康对照组之间25OHD3、1,25(OH)2D3激素水平及VDR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0HD3、1,25(OH)2D3激素水平和VDR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SLE患者骨密度的情况不存在相关性(r=0.187,P0.05;r=0.172,P0.05;r=0.287,P0.05),它们与SLE患者的病情活动度之间也不存在相关性(r=0.054,P0.05;r=0.190,P0.05;r=0.046,P0.05).结论 SLE患者维生素D激素的水平及VDR基因的表达异常提示维生素D内分泌系统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但与SLE患者骨量异常的发生和SLE病情活动度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新近维生素D(D)研究的重要进展之一,是发现了众多D的“非经典”靶器官,其中有垂体、甲状旁腺、胰岛、睾丸、卵巢和胎盘等内分泌腺体,它们象肠、骨、肾等D的经典靶器官一样,存在着1,25(OH)_2D_3受体,而且D还调节某些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本文就近年国外有关D对胰岛素(Ins)分泌影响的研究报道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D与代谢综合征及各组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维生素D主要来自阳光照射皮肤后合成和饮食摄入。维生素D通过维生素D受体(VDR)介导实施许多功能。其经典作用是调节骨钙代谢,近年发现,许多组织不但有VDR,还有1α-羟化酶,可将25-羟维生素D[25(OH)D]转化成活性的维生素D[1,25(OH)2D]。因此,维生素D可以影响钙稳定和骨代谢以外的很多组织。新近研究表明血清维生素D浓度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胰岛素抵抗等相关。  相似文献   

9.
钙代谢紊乱是引起骨质疏松的直接原因。钙调激素、钙转运蛋白、维生素D代谢酶等所构成的维生素D内分泌系统,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调控钙代谢,维持钙平衡。在增龄、性激素水平下降、营养缺乏、药物、制动等各种诱因所致骨质疏松症中,维生素D内分泌系统发生着适应性及病理性变化,并介导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从细胞、分子水平对维生素D内分泌系统的研究,可进一步阐明骨质疏松发生的分子机制,为防治骨质疏松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近年的研究结果显示,维生素D不仅在调节骨和矿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而且还与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基础研究发现,维生素D及其活性代谢物参与炎性反应和免疫调节过程。临床研究发现,高血压、肥胖、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现代流行病的发生与发展与维生素D及其活性代谢物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讨论了维生素D与糖尿病的关系以及维生素D在不同类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D的活性代谢产物活性维生素D,,即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D3]的作用分为“经典”与“非经典”。所谓的“经典”作用是指维生素D能够调节机体钙磷代谢平衡,而近年来维生素D的“非经典”作用更广受关注,如影响细胞周期、免疫调节、抑制炎症因子生成等,而这都是通过与细胞核内特异性维生素D受体(VitaminDreceptor,VDR)结合来发挥作用。目前有关维生素D的肾脏保护作用也颇受重视,本文将分别从基础与临床研究两方面来总结近几年国内外关于维生素D肾脏保护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D不仅对人体钙、磷代谢平衡重要,而且近些年研究发现VitD受体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多种组织细胞中,活性维生素D还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VitD缺乏与多种慢性疾病发生相关,包括骨质疏松、骨折、跌倒风险增加;增加心血管风险,包括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而且影响胰腺β细胞分泌及胰岛素抵抗,从而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活性VitD调节人体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调控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分化,抑制细胞增殖及免疫平衡,从而影响免疫系统疾病和肿瘤发生、发展.应适量补充VitD对人体许多组织器官发挥最佳功能,有益于老年慢性疾病防治和健康.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D作为一种类固醇激素,不仅在骨骼和肌肉健康中而且在骨骼外组织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调节细胞分化、增殖和免疫调节。研究表明,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与哮喘风险增加、症状恶化和肺功能下降有关。维生素D已成为预防哮喘复发、症状加重或改善肺功能、增强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的重要免疫调节剂。越来越多的实验研究,随机、对照干预研究阐明了维生素D对哮喘发病机制的潜在影响。在哮喘标准治疗的基础上补充维生素D辅助治疗可获得临床益处,但也有不同结论。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治疗措施面临着选择何时补充维生素D、补充剂量、用药途径、疗程时间、血浆25(OH)D目标水平等问题,以及这些不同治疗方案选择对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D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肠、骨、肾等经典靶器官组织以外的一些组织的特异性维生素D受体的发现,维生素D的一些新功能亦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维生素D的免疫调节功能。维生素D作用于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能够调节T细胞介导的多种免疫性疾病。1,25-(OH)2D3有可能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剂达到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而不致引起广泛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5.
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进入靶细胞后,与核内受体结合激活靶基因,导致细胞内一系列代谢转变而产生生物效应.1,25(OH)2D3不仅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更是一种激素.  相似文献   

16.
维生素D内分泌系统调节大量基因及其相关生物过程的研究发现,让我们对维生素D与日光照射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累积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诸如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传染病这些高发流行性疾病都与维生素D过低有关。全世界近一半老年人及较少部分成年人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低。正在进行的几项干预性研究用于分析适当的维生素D补充对慢性疾病的影响。在这项前瞻性研究中,我们主张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作为补充维生素D可能对机体有益的候选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血清25-OHD水平与肺功能之间存在剂量依赖性关系,因此,适当的维生素D补充并非只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根据其对免疫功能的新认识,探讨推测维生素D可下调气道的炎症免疫反应,增强抗各种微生物的先天性免疫防御功能。除了其对治疗骨质疏松的疗效,维生素D还可干预COPD的其他并存病,例如骨骼肌无力、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由于针对COPD的呼吸疗法不能逆转病程,因此一些探索维生素D更广的潜在价值的干预性实验成为必要。此类研究的下一步挑战是界定此类非血钙终点的最佳血清25-OHD水平。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D不仅对人体钙磷代谢和骨质钙化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全身各组织细胞都有广泛作用,与各种重要疾病均有密切关系。其中,维生素D缺乏与心血管疾病关系日益受到国际医学界的重视。其可能通过增加甲状旁腺激素、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增加胰岛素抵抗等机制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引起高血压、左室肥厚、代谢综合征、系统炎症,从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事件。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医院都没有维生素D的检验项目,且缺乏有关维生素D水平的流行病学资料,许多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对其认识仅还停留在对钙磷代谢的影响上。本文就维生素D缺乏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以及补充维生素D降低心血管事件等方面临床研究作一系统回顾,以期引起我国学者对维生素D的重视,加强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最近5年,人们关于维生素D对健康益处的认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已从维生素D经典的调节矿物质代谢和防治佝偻病的作用扩展到更为广泛的作用,包括调节骨骼健康和预防骨骼疾病(如骨质疏松等)。然而,维生素D的骨外作用更引人瞩目。尽管维生素D作用的多样性已被公认多年,但我们对维生素D非经典作用的新观点源自于两个最新的概念:第一,维生素D的缺乏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这促使人们去研究循环中维生素D水平不足对健康的影响,以及维生素D缺乏与多种慢性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常见肿瘤之间的关系。第二,在支持维生素D对人类健康起更广泛作用这一观点的体外研究和动物实验中,都强调维生素D的免疫调节和抗肿瘤功效似乎依赖于维生素D的局部活化。从而得出结论,维生素D的许多非经典作用并不依赖于传统的内分泌方式,而对局部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更为敏感。本文就这些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具体阐述了最新认可的维生素D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同时也突显了将这些作用应用于临床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人体维生素D主要来自阳光照射皮肤后合成和饮食摄入,其经典作用是通过维生素D受体(VDR)介导调节骨钙代谢,此外,脑、胰腺、心脏、血管以及免疫细胞等也存在VDR,配体激活的VDR可调节许多基因表达.研究表明维生素D负性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心血管具有潜在的作用,流行病学资料提示维生素D缺乏与高血压关联.维生素D不足发生率高,进一步明确维生素D不足在高血压中的作用并采取相应措施对高血压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体维生素D主要来自阳光照射皮肤后合成和饮食摄入,其经典作用是通过维生素D受体(VDR)介导调节骨钙代谢,此外,脑、胰腺、心脏、血管以及免疫细胞等也存在VDR,配体激活的VDR可调节许多基因表达。研究表明维生素D负性调节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心血管具有潜在的作用,流行病学资料提示维生素D缺乏与高血压关联。维生素D不足发生率高,进一步明确维生素D不足在高血压中的作用并采取相应措施对高血压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