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搜集整理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关于痛证的病因病机及辨治的认识,认为:叶氏介“久痛必入络”,而络痛证的病机为络中气血不通,痛因有虚实寒热四端;辨症要点为“痛则不通”,贵在辨别“络不通”有气血阴阳之分;总以辛香通气为络痛证的治疗大法,根据其络痛之属气血阴阳虚实而“辨证施通”,指出通络时应重视虫类药的运用及以奇经通补络脉,并强调因“痛久入络”,故治疗时以“缓调为宜”。  相似文献   

2.
痹证是以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针对痹证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古代医家拟定了疏风散寒、燥湿清热等治疗总则。“治行痹者,散风为主……治痛痹者,散寒为主……治着痹者,利湿为主”[1]。然痹者闭也,经络闭塞,气血凝滞,血脉不通,不通则痛,故痛是痹...  相似文献   

3.
痛证的辨治思路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认为痛证的病因病机包括不通则痛、毒损致痛与失荣而痛;论治原则是重者治标为主、轻者治本为主;治疗方法包括辨证治痛与辨经治痛;详细审察病机是提高痛证疗效的根本,不通可不痛,虽通也可痛,不通之痛与失荣之痛常相兼夹;精心配伍用药是提高痛证疗效的关键,对间接止痛药与直接止痛药、广效止痛药与专效止痛药、归经止痛药与引经止痛药、散寒止痛药与清热止痛药进行适当配伍,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协同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4.
虚痛病机探讨饶旺福饶淑珍(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南昌330006)关键词虚痛病因病机“痛则不通,不通则痛。”然而,临床上较注重由邪滞经络脏腑、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不通则痛”之实证,而对于因人体气血阴阳不足、脏腑功能减弱以致气血运行不畅或经脉失去营养、濡润...  相似文献   

5.
李梦华  周小琳 《中医学报》2019,34(9):1855-1858
产后身痛是妇人常见产后病之一,以产褥期内出现肢体或周身关节疼痛酸楚、重着麻木为主要特征,多因素体亏虚或产后气血不足,外邪乘虚入里,气血不通瘀阻脉络,总属本虚标实证。临证审查当以"痛"证为切入点,围绕病因病机全面辨证。依据产褥期妇女产后身痛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特征表现,可辨证分为风寒、血虚、血瘀、肾虚4个证型。临床常以虚证为多见,治疗时应扶正固本为主,兼以祛邪。用药当以养血滋阴为主,佐以散寒祛风,除湿通络之品,切不可重伤其阴。  相似文献   

6.
痛经是女科常见病证之一,然究其病机,历代医学家多概以虚实两类。属实者,前贤论述颇多,或以寒凝,或以气滞血淤,或以湿热下注“不通则痛”而立论。然于冲任、胞宫失却濡养的“不荣则痛”虚证痛经专论甚少。故笔者试以“不荣则痛”之理,对虚证痛经之辨治作一初探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医对痛证病机的认识,大致可分虚实两端。实则邪气实,虚则正气虚。实痛多因邪气阻滞,经络气血不通所致,所谓“不通则痛”,治宜攻邪通利,使邪气去,闭阻开,“通则不痛”;虚痛多由于阴阳气血不足,失于温煦濡养所致,治宜扶正补益,视其虚之所在而补之,使正复则痛止。临床上对疼痛虚实的辨证,有一定规律可循。例如:剧烈疼痛为实,隐  相似文献   

8.
探讨痛证用补法治疗的机理、分析“不通则痛”的痛证常规通法治疗也适用于虚痛证,探讨虚痛证的病因病机、治法等。  相似文献   

9.
虚痛初探     
虚痛初探沈定余(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合肥230038)关键词虚痛证;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而以疼痛为主证的一类疾病,中医称之为痛证。对于痛证的发生,中医学理论有一个总的概念:“不通则痛”。即指人体气血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产生郁滞...  相似文献   

10.
探讨痛证用补法治疗的机理、分析“不通则痛”的痛证常规通法治疗也适用于虚痛证 ,探讨虚痛证的病因病机、治法等。  相似文献   

11.
全国名老中医汪受传教授继承钱乙“肺主喘”的学术观点,认为“喘”为肺系疾病的代表性证候,其总的病机为宣肃失司;实证为外邪郁肺、肺失宣肃,虚证为气阴不足、宣肃无力.治疗上实证宜祛邪利肺,宣肃肺气;虚证宜益气养阴,补肺而恢复其主气司宣肃之功.临床上以实证多见、虚证较少,但祛邪与扶正治法亦常常配合使用.附验案1则为例.  相似文献   

12.
陈超群教授诊治痛证验案二则池建淮,万毅(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合肥230028)关键词少腹痛;肋痛痛证,是以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中医认为产生痛证的病因很广泛。但其病机不外乎实邪阻滞、气血运行不杨,不通则痛之实证;以及脏胆、经脉失于气血滋养濡润,不荣则痛...  相似文献   

13.
痛证是临床常见病征之一,祖国医学对其机理论述多从“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两方面考虑。虽有叶天士提出的“久痛必入络”理论,似在说久痛在络而致络痛,然而新病疼痛就不在络脉了吗,导致络痛的病因病机又是什么,以及治疗络痛用药情况现就这一系列问题,笔者就络脉与痛证关系、络痛症的病因病机、用药特点进行论述,以期对临床治疗络痛有所启发。1络痛的含义痛证是祖国医学以疼痛为主症的多科病征的统称。疼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可由很多疾病引起是患者就诊时的主诉,当损伤因子侵及机体均可以伤及体表的阳络和脏腑的阴络,导致络脉损伤或脏腑…  相似文献   

14.
补虚止痛十二法及临床体会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福州350004)刘小平福建中医学院中医系(福州350003)谢天熙痛证有虚实之分,虚者“不荣则痛”,实者“不通则痛”,前者宜补,后者宜泻。补虚治痛古人曾有论述,现就笔者临床揣摩心得,谈谈对“补虚治痛...  相似文献   

15.
梁晓春教授认为经行头痛,气血不调是其病机总纲,病位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肝郁为始发因素,脾虚为重要因素,肾虚为关键因素。血瘀贯穿于病程始终,可见痰湿、寒凝等兼证,且痰、瘀二者之间可互为影响。经行头痛,病因虽复杂,但可简而概之为虚实两端,即气血两虚的"不荣则痛"虚证与气滞血瘀的"不通则痛"实证。临证可分为肝郁气滞、肝血不足、肝郁脾虚、肝郁肾虚和脾肾不足5种证型,诸证型均伴有血瘀。治疗上,以调和气血为要,强调分期施治,即月经前和月经期宜行气活血、通经止痛,月经过后宜益气养血、补虚定痛。各型经行头痛,自有特点,梁师强调临证时详审细辨,谨守病机,灵活施治,用药精准,喜用花类,酌用虫类,善用引经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胆绞痛属中医“胁痛”范畴,其病机是气滞血瘀,不通则痛。观察结果表明,气滞与血瘀各具观察指标,血液之流变性发生了改变,符合不通则痛的认识.血瘀证之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  相似文献   

17.
笔者分别从病因病机,辨病辨证、遣方用药、内外合治等方面总结丁彩飞名中医治疗痛经经验。丁彩飞教授认为痛经的病机在于“不通则痛”与“不荣则通”,病位在冲任、胞宫,变化在气血,分别从虚、瘀论治,调和气血冲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菀陈则除之”理论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是针灸治疗法则之一。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的病因病机历来多被认为与“虚、瘀”有关,多因患者久病正虚或年老体虚,余邪未清,耗伤气血,不荣则痛,加之余邪阻遏经络,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治疗上以祛瘀止痛、扶正通络为主。本文依据“菀陈则除之”理论,结合PHN的病因病机,提出具有“祛瘀生新、调和气血”之功的刺络拔罐法治疗PHN,并通过具体案例来阐释“菀陈则除之”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该文简述了子淋在中医文献中病症认识、病因病机认识、治法治则等方面的发展源流。子淋为妊娠期间,小便频数,尿急而涩痛,小腹拘急为主要症状的妇科病证,是妊娠期常见疾病之一。其首见于《诸病源候论》,基本确立了子淋的症状和病机,后世著作完善了其症状、病因病机的认识。自《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始,治疗方剂众多,前期往往以症为主选择方剂,自金元后,薛已按病机分列证型,则以证为选方用药之指导。  相似文献   

20.
刍议“不荣则痛”岳连生(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中医院,河南450000)主题词疼痛中医名词注释疼痛有虚、实之不同,因于实者谓“不通则痛”,因于虚者谓“不荣则痛”。今不揣浅陋,略述对“不荣则痛”之管见。1“不荣则痛”的病因病机荣,含有温煦、濡润、荣养、舒畅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