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目的建设新农村健康发展指数评价体系。方法按照科学性、导向性、操作性和推广性等原则,并综合考虑专家问卷意见和实际工作情况,选择评价指标,以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以线性综合加权法计算建设新农村健康发展指数,并以宁波市2003-2007年新农村健康发展指数进行验证。结果设计出以健康素质效果指数、健康投入与可持续发展支撑指数、健康公平与效率指数为"度",包含22个基础层指标为"级"的三度二级指标体系,实际结果表明,宁波市2003-2007年新农村健康发展指数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但各基础层指标发展呈现出不均衡性,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结论本文提出的建设新农村健康发展指数评价体系是一种实用、有效的量化管理工具,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公立医院收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按照科学性、导向性、操作性和推广性等原则,综合考虑专家问卷意见和实际工作情况选择评价指标,以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以线性综合加权法计算医院收支综合评价指数,并以某综合性医院2003-2007年收支综合评价进行验证。结果:设计出以收入指数、支出指数、收支结余指数为"度",包含20个基础层指标为"级"的三度二级指标体系,实评结果表明,某院2003-2007年收支综合评价指数呈现出"V"字型变化特点,从2003年的最高值(0.609 5)下降至2004年的最低值(0.142 3),然后出现逐年上升趋势,各基础层指标发展呈现出不均衡性,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结论:该文提出的公立医院收支综合评价体系是一种实用、有效的量化管理工具,值得推广应用,并认为应强化政府公共医疗卫生责任,加强收支关键点控制,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收支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科学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方法:以线性综合加权法对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进行评价,并以宁波市2007-2011年社区卫生服务绩效指数进行验证.结果:建立了以财务、居民、业务流程、发展与创新为“度”,包含36个基本指标为“级”的四度三级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评结果表明宁波市2007-2011年社区卫生服务绩效指数呈现出不均衡性,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结论:应加大政府卫生投入,以监控全成本核算为切入口,加强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优化卫生资源,走内涵发展道路,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大溟村实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村建设对村民健康促进的效果。方法在"行动"实施前后,以系统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宁波市北仑区大溟村15岁以上的村民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调查对象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的变化。结果"行动"实施后,目标人群的健康知识得分由实施前的54.58±29.06分提高到72.52±15.84分(P〈0.05),"切菜砧板生熟分开"、"近半年测血压"和"家养犬打疫苗"的行为形成率分别从干预前的37.05%、47.01%和19.71%提高到76.28%、76.64%和72.73%。结论在农村地区开展"行动"对提高村民的健康知识水平,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建立良好的卫生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2007年常州市武进区开展"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以下简称"行动")示范镇建设效果.方法:采用听汇报、查阅档案、现场考察、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常州市武进区3个"行动"示范镇的档案资料、组织建设、健康教育设施、健康教育活动、镇村环境、村民健康知识行为进行调查.结果:3个镇开展"行动"示范镇创建工作后,"行动"工作网络村级覆盖率达100%;均有健身广场,有健康教育专栏82处,村民健康教育学校59个;面向村民开展健康知识讲座126次,健康知识资料入户率达100%.通过健康教育,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有了较大提高.结论:"行动"示范镇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得到明显提高,创建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6.
文章讨论了建设新农村健康素质内涵与目标,提出了从公共财政保障工程、全民医疗保障工程、公共卫生优化工程、社区卫生提升工程、健康促进工程等方面构建建设新农村公共健康保障体系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健康新农村建设是以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为主线,以公共支持为支撑,逐步建立起农村安全的公共卫生环境、可及的医疗服务、公平的医疗保障和有效的公共支持,符合低成本、高效益的科学的农民健康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宁波市新医改背景下的合理用药绩效指数实现状况及其对策。方法:以线性综合加权法对合理用药绩效指数进行评价,并以宁波市2008-2012年合理用药绩效指数进行验证。结果:建立以财务维度指数、居民维度指数、业务流程维度指数和发展与创新维度为“度”,以4个大类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6个基础层指标为“级”的四度三级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评结果表明,宁波市2008-2012年合理用药绩效指数呈现出不均衡性,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结论:文章提出的合理用药绩效评价体系是一种实用、有效的量化工具,但同时要加大政府卫生投入,提高基本药物覆盖面,建立信息网络评价系统,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居民合理用药认识。  相似文献   

9.
杭州市萧山区面对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当地政府为保护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注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以开展市民健康促进行动为抓手,通过开展健康村、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医院等健康单位的建设活动,引导当地群众从"农民向市民转变"中自觉地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与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可行干预措施,帮助农民群众掌握基本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方法:开展基线调查,了解农民基本健康知识和行为。结果:宁夏农民健康教育普及率、核心信息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不断提高,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疾病发病率逐年下降。结论:开展农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的社会工程,需要多部门合作,广大农民参与,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农村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为探索适合我国农村地区的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外文数据库及卫生政策研究的相关网站,检索时间为2016年4月,纳入农村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文献,利用End Note X7与Excel 2007对纳入文献进行筛选管理和数据分析。结果:初步检索获得相关文献5 374篇,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最终纳入63篇:第一篇文献发表于1988年,2009年发表文献量最多(11篇,17.5%),2010—2015年间发表文献44篇(69.8%);纳入文献中9篇(14.3%)发表在科学引文索引期刊,7篇(11.1%)发表在中国核心期刊,8篇(12.6%)发表在普通期刊,37篇(58.7%)为学位论文;54篇(85.7%)观察性研究中,横断面研究达52篇(82.5%)。文献涉及21种农村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指标选择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49%);指标权重确定主要应用经验赋值法(47.4%);指标评价方法以综合评价法(36.8%)为主。结论:农村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多以横断面调查为主,涉及指标体系虽多,但方法尚不完善,内容针对性不强,且缺乏实践验证。所以,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农村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医疗服务机构实行市场导向化改革的背景下,城乡医疗服务行为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广大农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民对于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下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凸显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脆弱。文章在肯定既有成就的同时,认为投入不足、利用能力下降、资源配置不均、结构不合理是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保障与外部参与共同发力的对策构想。  相似文献   

13.
对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本文回顾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演变的过程,认为目前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面临着基础设施差、较高素质医务人员缺乏、多种危害性大的传染病死灰复燃、公共卫生体系薄弱、农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等问题。为此,应提高对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大病统筹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卫生防疫网络和社会化农村卫生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14.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建设,满足农民健康需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中引入公立医院支援体系,不仅可以在现有卫生资源不变的情况下,使城市优势医疗资源全面辐射到农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也是帮助农村基层卫生院提高医疗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四川农村乡镇卫生院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四川乡镇卫生院进行服务质量评价.方法:专题小组法、专家咨询法与TOPSIS分析方法.结果:四川省乡镇卫生院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共分三级,一级指标两个,二级指标五个,三级指标共二十三个,运用TOPSIS法对四川省农村乡镇卫生院进行服务质量评价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地区的服务质量评价较高.结论:四川乡镇卫生院服务质量评估指标及其TOPSIS运用可为农村地区提高卫生服务水平指明重点与方向,有利于有针对性的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建立指标体系,等级和法与专家意见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咨询回收率均在70%以上,权威程度高于0.7,协调系数为0.5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130.40,P<0.05)。确立了以服务能力、服务内容和服务效果为主体框架的评价指标体系,3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48、0.357、0.295。结论:该指标体系结构合理,内容精炼、全面,包含了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核心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构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简化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绩效简化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个人深入访谈和小组访谈收集资料。结果:初步形成了涵盖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包括37项具体评价指标的简化评价指标体系。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了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主要方面,对快速评价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绩效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农村环境卫生质量,探索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为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度和客观反映福建省农村环境卫生现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和集成综合评价法对福建省19个县农村环境卫生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的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7.14%,其中第1主成分与农村户厕卫生状况密切相关,第2主成分与农村病媒生物状况密切相关,第3主成分与农村供水卫生状况密切相关;熵值法确定的指标权重显示,供水卫生及病媒生物指标在农村环境卫生质量评价中占据相对重要的位置;集成综合评价法综合得分显示闽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环境卫生质量优于闽北经济欠发达地区。 结论 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对福建省农村环境卫生质量的评价结论具有一致性,将两种评价法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能起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并可以对农村环境卫生质量及存在的问题做出客观、科学的综合判断,为有关部门科学制定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全面总结和分析2009年医疗改革以来,全国农村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现状及其问题。方法:通过电子检索CBM、VIP、CNKI和万方数据库,查找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发表的所有研究中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文献,采用定性方法系统总结纳入文献的研究结果。结果:最终共纳入85篇文献,其中横断面研究占55篇,涉及最多的项目是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结论:我国现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研究项目比重差异大,同时缺乏综合性研究和高质量的研究设计。提示各研究单位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加强横向研究的交流,包括各地高校资源的利用,从更高的角度准确分析农村基本公共卫生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制定提供更科学、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