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足跟采血所致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袋鼠式护理(KMC)缓解早产儿足跟采血所致疼痛的效果.方法 抽取胎龄≥32周且<37周的早产儿62例,随机分为KMC组和暖箱组,测定两组早产儿足跟采血时和采血后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用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NFCS)进行疼痛评分,并统计分析两组早产儿母亲对护理质量的满意人数.结果 足跟采血过程中KMC组早产儿心率低于暖箱组,血氧饱和度高于暖箱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MC组NFCS评分显著低于暖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MC组母亲对护理质量的满意人数明显高于暖箱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KMC可缓解早产儿足跟采血所致的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产儿临床护理过程中采用袋鼠式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将6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有早产儿30例,对照组有早产儿30例。对两组早产儿采取积极护理措施,其中试验组在护理过程中采用袋鼠式护理,而对照组在护理过程中则采用常规护理。详细记录所有患儿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全天奶摄入量以及体重等生理指标。经过护理之后,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总结观察与对比。结果:通过本研究可知试验组早产儿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稳定,尤其是血氧饱和度有显著的改善;试验组早产儿全天奶摄入量均大于对照组;试验组早产儿出院时的体重比对照组有一定的增加,两组通过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产儿护理而言,采用袋鼠式护理能取得比常规护理更好的护理效果。袋鼠式护理属于一种有效、科学且人性化的早产儿护理模式,属于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的早产儿临床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方案对于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出生的早产儿9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KMC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喂养护理,KMC组实施KMC方案。对比2组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基础达标时间、肠外静脉营养使用时间、达全肠道喂养时间、喂养过渡时间、喂养不耐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并发症以及矫正胎龄37周时体格指标增长情况。结果干预后第2、3、4周,KMC组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KMC组基础达标时间、肠外静脉营养时间、达全肠道喂养及喂养过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1);KMC组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及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 < 0.05);矫正胎龄37周,KMC组体质量、身长及头围三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KMC方案改善早产儿经口喂养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2):150-152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KMC)对中晚期早产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产科出生的中晚期早产儿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KMC干预。记录两组早产儿住院期间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生命体征,记录护理前、日龄40 d时的摄奶量,比较日龄40 d时两组早产儿体格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体温略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早产儿在日龄40 d时的日摄奶量均较护理前增加,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出生第40天,观察组早产儿头围、身长、体质量的增长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KMC可稳定中晚期早产儿生命体征,增加摄奶量,促进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生理指标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早产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原则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儿采取袋鼠式护理措施,然后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全天奶摄入量和体重指标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早产儿实施袋鼠式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促进患儿的健康成长,降低早产儿死亡率,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出生体重1000-2000g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出生后72小时内实施音乐干预,3次/d,15min/次,直至出院前。其余治疗两组相同。观察比较两组体重增长,对疼痛即针刺足跟采血前后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每日体重增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针刺足跟采血后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恢复至刺激前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疗法能促进早产儿体重的增长,缩短机体疼痛刺激阈及住院时间,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音乐疗法在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需PICC置管的早产儿80例,采用完全随机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音乐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置管,音乐组联合使用音乐疗法。检测2组患儿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疼痛情况,统计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及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并做组间比较。 结果 置管前2组患儿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置管后3、5 min音乐组患儿呼吸、心率、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音乐组患儿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音乐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音乐组患儿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患儿(20.00%)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早产儿PICC置管时运用音乐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缓解患儿疼痛,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维生素E防治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临床效果。方法(1)选择符合标准的早产儿80例,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维生素E预防组和对照预防组各40例,并比较两组BPD发病情况。(2)选择符合轻度BPD诊断标准的患儿30例,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维生素E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组和对照组各10例。(3)选择符合中度BPD诊断标准的患儿60例,按照(2)中所述方法同样分为3组,每组20例。分别比较轻度和中度BPD3组患儿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发生率和发生次数,并比较中度BPD3组患儿高碳酸血症发生率。(4)用药方法:维生素E预防BPD:维生素E,2.5mg/kg,口服1次/d;维生素E治疗BPD:维生素E,5mg/kg,口服1次/d;PS组:猪肺磷脂注射液,150mg/kg,气管内滴注。结果维生素E预防组BPD发病率和发病程度均轻于对照预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轻度BPD患儿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发生率及平均每例患儿发生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中度BPD患儿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发生率及平均每例患儿发生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比较发现,维生素E组与PS组、对照组呼吸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维生素E组和PS组低氧血症发生率、呼吸窘迫及低氧血症平均每例患儿发生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S组高碳酸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维生素E对早产儿BPD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用于治疗BPD并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西宁地区"鸟巢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即鸟巢式护理组和暖箱常规护理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的胎龄、性别、体重、并发症等一般资料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暖箱常规护理组采取传统式护理,鸟巢式护理组用粉红色或蓝色图案的绒布制成椭圆形的卡通"鸟巢",将早产儿放入暖箱的"鸟巢"中。两个组每日动态监测早产儿的体温、体重、经皮测SPO2〈85%及心率〉160min^-1的例数,观察两组早产儿的日体温波动,体重变化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早产儿护理的效果。结果:鸟巢式护理组体温差明显减少,体重增长稳定,经皮测SPO2〈85%及心率〉160min^-1的例数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鸟巢式护理能更好的维持患儿的体温,稳定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增长体重,同时显著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早产儿身心健康的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10.
朱艳可  张希希  翁晓  蔡王楸  孙媛媛 《浙江医学》2019,41(18):1959-1963
目的探讨早产儿(胎龄<32周)出生后2周维生素D水平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关系。方法根据出生后2周维生素D水平,将253例早产儿分为两组,即缺乏组(≤50nmol/L)161例、正常组(>50nmol/L)92例,比较两组母亲及早产儿临床资料及BPD发生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BPD的影响因素。结果维生素D缺乏组与正常组临床资料中母亲年龄、受孕方式、胎数、妊娠期合并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胎膜早破、产前激素使用、分娩方式,早产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1minApgar评分、5minApgar评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先天性肺炎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在母亲保胎、早产儿出生季节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呼吸支持、吸氧时间及BPD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母亲妊娠期糖尿病以及早产儿胎龄、出生体重、RDS、先天性肺炎是BPD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而母亲年龄、受孕方式、妊娠期高血压、保胎、胎膜早破、产前激素使用、分娩方式以及早产儿性别、出生季节、出生后2周维生素D水平对BPD均无影响(均P>0.05)。结论早产儿出生后2周维生素D水平与BPD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袋鼠式护理对减轻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反应中的作用。方法:100例无需辅助呼吸且未使用过镇静、镇痛药物,日龄10d的30~36周早产儿,随机分为袋鼠式护理组和对照组,袋鼠式护理组在进行静脉穿刺前20min按袋鼠式护理方法与母亲接触,并在整个穿刺过程中维持袋鼠式护理,对照组则以俯卧位置于温箱中;观察两组新生儿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哭喊持续时间。结果:在进行静脉穿刺的操作过程中,袋鼠式护理组心率和啼哭持续时间明显低于或短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袋鼠式护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减轻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早产儿BPD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胎龄<37周且存活≥28 d的早产儿共986例,将其分为非BPD组和BPD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儿的性别、胎龄、分娩方式、出生体质量、母亲年龄、动脉导管闭合情况、呼吸机相关肺炎、肺出血、贫血、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用氧时间、住院时间等资料.结果:986例早产儿中,诊断为BPD共138例,发生率为14.00%.非BPD组和BPD组患儿母亲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胎龄、出生体质量、用氧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特征早产儿间的BPD发生率比较显示,不同性别、有无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BPD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胎龄和是否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羊水污染、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肺出血、动脉导管未闭合、早产儿贫血及机械通气早产儿间的BPD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胎龄、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羊水污染、动脉导管未闭合和机械通气均为早产儿BP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影响BPD发生率的因素较多,在胎龄<30周的早产儿中,避免羊水污染、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合理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有助于减少早产儿BP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理论的综合护理模式对早产儿有创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80例早产儿,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采用基于循证理论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有创机械通气指标、撤机后24 h内血气指标、有创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时,比较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研究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脱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撤机后24 h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创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研究组身长长于对照组、体重大于对照组、头围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循证理论的综合护理模式可缩短早产儿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早产儿氧合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何婧  刘蓓蓓  罗敏  罗利琼  黄海蓉  何丹  王肜   《四川医学》2018,39(4):467-471
目的研究袋鼠式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配合非营养吸允(Non Nutritive Sucking,NNS)对缓解早产儿微量血糖采集所至疼痛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新生科住院的接受微量血糖监测的早产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对照组48例。观察组早产儿在袋鼠式护理开始30min后,给予持续NNS同时行微量血糖采血,采血后继续NNS 2min,袋鼠护理共持续2h;对照组早产儿按常规流程,在暖箱内接受微量血糖采血;两组早产儿统一在足后跟采血。以早产儿疼痛评分量表(PIPP)评分,评估早产儿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早产儿采血时PIPP评分、啼哭率;采血前、中、后的心率、血氧饱和度差异。结果 (1)接受微量血糖采血时,观察组早产儿采血开始30s心率为(148.46±5.12)次/min、血氧饱和度为(84.85±5.64)%,采血60s时心率为(158.596±4.48)次/min、血氧饱和度为(79.87±6.23)%,PIPP评分为(5.56±1.6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采血开始30s心率(163.78±5.27)次/min、血氧饱和度(76.86±8.98)%,采血60s时心率(172.09±5.19)次/min、血氧饱和度(74.48±10.95)%,PIPP评分(10.03±1.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接受微量血糖采血时,观察组啼哭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75%),χ~2=6.62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袋鼠护理配合NNS,能有效缓解采集微量血糖操作导致的早产儿疼痛刺激。  相似文献   

15.
李晓琦 《黑龙江医学》2021,45(22):2391-2392
目的:探究改良式袋鼠式护理(KMC)对母亲焦虑状态及产后恢复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新县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入住的86例早产儿及刚完成生产的母亲为研究对象.按抽签单双号分为观察组(改良KMC护理)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评估母亲在早产儿入院和出院时的焦虑状态,比较两组早产儿母亲的首次泌乳时间及子宫复旧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入院时两组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A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SAI评分均降低,观察组SAI评分较对照组低;观察组首次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4 h、72 h子宫复旧速度较对照组快,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KMC可显著缓解早产儿母亲的焦虑情绪,促进产后恢复,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无创正压通气(NIPP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NRDS早产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SIMV模式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NIPPV模式治疗。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呼吸机参数、治疗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0、24和48?h时,观察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24和48 h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指数(OI)水平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吸入氧浓度(FiO2)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氧疗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颅脑出血、肺出血等并发症,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SIMV有创通气模式,NIPPV通气疗法对ARDS患儿通气、氧合状态的改善程度及治疗时间优势更为明显,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发展性照顾联合袋鼠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生长发育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早产儿79例,以2016年2月为节点,之前收治的为对照组(39例,常规护理),反之为观察组(40例,常规护理+发展性照顾联合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身长、头围、体重)、胃泌素水平和住院时间。结果入院时,两组身长、头围、体重、胃泌素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30 d后观察组早产儿身长、头围、体重均较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5 d、10 d后,观察组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为(32.50±1.13)d,比对照组的(42.51±1.11)d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早产儿行发展性照顾联合袋鼠式护理,可显著提高早产儿肠胃功能,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及护理技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患者夜间缺氧与外部形态特征关系。方法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作为睡眠呼吸暂停组,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高血压组,所入选的患者均行缺氧指标与外部形态特征的检测,比较二组患者缺氧特征和外部形态特征的特点。结果 (1)睡眠呼吸暂停组较高血压组两组患者的体质量、身高、BMI、颈围、腰围、臀围、腰臀比、收缩压、TC、TG、UA及肥胖患病率比较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年龄、舒张压、HDL-C、LDL-C、BUN、Cr、FPG、2hPG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睡眠呼吸暂停组较高血压组两组患者的缺氧事件总数、缺氧事件总时间、AHI、血氧饱和度〈90%的时间、血氧饱和度〈90%的缺氧事件总数和睡眠期间血氧饱和度〈90%的时间占睡眠时间百分比比较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平均缺氧事件时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平均脉搏和最低脉搏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睡眠呼吸暂停组较高血压组体质量、BMI、颈围、腰围、臀围及腰臀比与缺氧事件总数、缺氧事件总时间、AHI、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及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缺氧事件总数呈正相关(P〈0.01);体质量、BMI及颈围与睡眠期间血氧饱和度〈90%的时间占睡眠时间百分比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存在夜间缺氧与外部形态特征的改变且有相关性,且二者均参与代谢综合征和高血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循证导向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肝癌破裂出血急诊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2022年1-3月收治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破裂出血患者60例,按照入院时间,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循证导向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血红蛋白、氧分压、血氧饱和度,苏醒状态下的心理状态评估量表(MSSNS)评分,休克纠正时间及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血红蛋白、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红蛋白、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愤怒、孤独程度、总体心理状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休克纠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期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导向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HCC破裂出血,能够改善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早产儿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分别于音乐疗法实施干预。观察比较2组干预后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通过单因素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实验的时间因素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音乐疗法可以改善早产儿的心率和呼吸频率,保持血氧饱和度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