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背景:人工腰椎间盘置换的基本理念是在稳定病变节段的前提下,力求最小影响相邻节段的生物力学状态,防止以及减少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率。目的:分别对人工腰椎间盘置换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围置换期经济学考量、远期并发症以及人工腰椎间盘置换与融合术的混合使用效果进行了探讨。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近十年的相关文献。纳入腰椎间盘置换术的回顾性和前瞻性临床实验报告,排除观点重复的文章,最后对34篇文献进行归纳与分析。结果与结论:1982年人工腰椎间盘假体首次临床应用以来,已有许多关于腰椎间盘置换的临床报道,然而对临床实验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始终没有统一答案。人工腰椎间盘置换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应考虑到置换节段数对临床结果的影响、小关节退变对临床结果的影响、既往有腰椎间盘手术史患者的选择、患者年龄、椎间盘置换前休息时间等因素。评价腰椎间盘置换是否优于传统的腰椎融合,可以从椎间盘置换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置换后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考量。腰椎间盘置换后较常见的并发症有异位骨化、植入物机械故障、相邻节段和小关节退变。将人工腰椎间盘置换与融合术的混合使用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病变,使两种手术干预方法互补不足,得到优于单独使用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对颈椎运动范围及临近节段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以计算机检索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CNKI:2005/2009)关于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病的临床随访、对照实验,检索词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生物力学".检索后对每项研究的资料结果进行提取、分析.结果:共有21项实验469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分析结果显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脊髓功能JOA评分较置换前明显升高.置换节段稳定并部分恢复了颈椎正常的活动范围.而且与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相比,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未增加临近节段的关节活动范围和应力负荷,阻止或降低了临近节段的退变及颈椎活动范围减小的发生率,随访时影像学均未见假体移位、脱落、下沉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使颈椎运动范围得到一定保持,颈椎稳定性好,置换后对邻近节段影响较小,阻止了相邻节段的退变加速,是颈椎病治疗方面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治疗方法.但Fh于其临床应用时间短,其潜在的异位骨化、假体下沉、脱出等问题题仍有待于长期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3.
背景:单节段颈椎病的融合治疗可导致邻近节段运动范围异常加大及退行性表现等并发症。近年来许学者开始探索用非融合技术来替代传统融合治疗。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作为一种新型的前路非融合方案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不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还能使颈椎椎体接近生理性稳定、延缓相邻节段退变以及减少并发症发生。
  目的:比较单节段颈人工椎间盘置换与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修复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了59例影像学显示颈椎单节段椎间盘退变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并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相符合的单节段颈椎病患者,因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组(置换组)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组(融合组),其中置换组32例,融合组27例。治疗后5 d及治疗后3,6,12个月进行随访,测量脊髓功能JOA评分以及颈痛、上肢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观察置换节段的活动度及对相邻节段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两组治疗后各时间段的JOA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目测类比评分较治疗前减少(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置换组治疗后置换节段活动度为(11.6±3.0)°,与治疗前(8.8±2.7)°。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融合组治疗后3个月融合基本上无明显活动。随访时置换组相邻节段活动度小于融合组(P <0.05);置换组治疗前后相邻节段活动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而融合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活动度明显增大。提示与前路减压融合比较,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恢复神经功能,还能保持颈椎置换节段的活动度和稳定性,且对手术临近节段活动度无明显影响,可有效的维持颈椎曲度。  相似文献   

4.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3例围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间盘突出合并脊髓病或神经根病的常规治疗方法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但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的继发性退变引起新的症状已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美国脊柱外科医生成功研制Bryan人工颈椎椎间盘,实现了保留颈椎的运动节段、减少出现相邻节段继发性退变的目的。Bryan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最早由Goffin在2002年报告,2003年12月引入我国。我科于2004年2月始成功地为3例颈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行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现将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对相邻节段的影响:3年随访结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背景:尽管颈椎人工间盘置换的短期临床效果已经完全得到了肯定,但是中长期临床效果,尤其是避免相邻节段的病变,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有待观察.目的:观察颈椎人间盘置换后中期效果及对相邻节段间盘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2003-12/2005-03北京积水潭医院.对象:对行颈椎人工间盘置换的33例患者进行了超过3年的随访.单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25例,双节段颈椎人工间盘置换8例.随访时年龄35~73岁.方法:对比分析忠者置换前及置换后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主要观察指标:①临床指标:JOA评分,NDI指数,Odom's评分,SF-36评分.②影像学指标:Kellgren X-ray颈椎退变分级,X-ray相邻节段颈椎高度和颈椎活动度,Pfirrmann椎间盘分级,脊髓矢状径,脊髓前后方压迫分级.结果:JOA评分置换前13.62±2.31,置换后15.75±1.5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Kellgren X-ray颈椎退变分级发现,在人工间盘置换后的上方相邻节段,置换后10个节段出现了一定程度退变,约占33%(P=0.004).在人工间盘置换后的下方相邻节段,置换后9个节段出现了一定程度退变,约占32%(P=0.011).其余影像学指标置换前后差异无显著性.结论:①颈椎人工间盘置换的叶期随访临床效果优良.②颈椎人工间盘置换后相邻节段可能出现退变,这种退变在中期主要表现为相邻节段椎体前缘的新生骨赘.③相邻节段的退变不影响颈椎人工间盘置换的中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颈椎退变性椎间盘病以C3~C7间的单节段病变为多见,包括神经根型颈椎病和脊髓型颈椎病,以往采用颈椎间盘切除与椎间盘植骨融合术,但术后颈部要制动2个月,有时可形成假关节,而且扰乱了正常的力学传导,增加了相应节段应力,加速相邻节段椎间盘的退变[1].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国外开展了颈椎人工椎间盘的研制与应用,开展了人工椎间盘髓核置换术的新术式.Bryan人工椎间盘假体采用钛合金外壳和聚氨酯髓核构成,既达到椎间盘切除减压和融合的效果,又防止相邻节段的椎间盘退变,利于骨长人,还可保持颈椎的生理活动范围,更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的要求.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本院为23例颈椎病患者实施了Bryan人工椎间盘假体前路置换术,手术均获成功.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脊柱融合术是治疗退行性椎间盘病的传统方法,虽然其近期效果肯定,但它改变了正常脊椎的生理形态和生物力学机制,远期有椎间隙高度丢失,假关节形成,相邻节段应力集中,加速相邻节段椎间盘的退变,脊椎融合部分丧失椎间隙的活动度,故手术疗效并不十分理想[1]。如何保持节段脊椎的活  相似文献   

8.
《中国临床康复》2011,(30):5516-5517
1956年,Van Steenburgghe MH首先提出了人工椎间盘置换的概念和设想,1973年,Urbaniak首先对4只黑猩猩进行了人工椎间盘置换,植入的假体于1975年获得美国专利。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腰椎人工椎间盘主要有:Charité,Active-L,ProDisc,Maverick和FlexiCore,其主要适应证是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合并椎间盘突出,腰椎融合相邻节段退行性变和髓核置换后继发退行性变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背景:相邻近节段病是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后的一种长期并发症,在近些年逐渐受到重视,其发病原因主要有手术邻近节段活动度增大、椎间隙高度丢失、椎间盘内压过高等多方面因素。在实际临床中,颈椎非融合与融合手术相比,是否能有效降低相邻近节段病的发生率,目前还没有明确定论。
  目的:系统评价颈椎融合和非融合治疗对相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
  方法:检索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Medline、PubMed、Embase和Cochrane等数据库中关于比较颈椎融合与非融合技术修复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比两种修复方法对相邻近节段病的影响,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利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为术后因相邻近节段病行二次手术。
  结果与结论:经过筛选,5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有160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因颈椎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785例,椎间盘置换817例。1066例患者完成了所有随访,总随访率为66.54%,其中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患者494例,椎间盘置换患者572例,共有68例因相邻近节段病接受了二次手术,总二次手术率为6.38%(68/1066),其中椎间盘置换后28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后40例。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等级均较高,5篇文献评价等级均为A级,且异质性较小(I2=14%)。Meta分析结果显示,颈椎非融合术后相邻近节段病的二次手术率低于融合手术,差异有显著性意义(OR=0.58,95%CI:0.35,0.96)。提示颈椎融合术后相邻近节段病的二次手术率高于非融合治疗,融合手术所造成的颈椎生物力学改变对相邻近节段病发生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已被广泛应用,但颈椎前路融合术后加快相邻节段的继发性退变及由此引起的症状已越来越受到重视[1].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是代替原来的椎间盘并行使其功能,以达到缓解颈椎病症状、体征,保持颈椎稳定和节段活动,减缓相邻节段继发性退变的目的[2].  相似文献   

11.
背景:置换前模板测量是全髋关节置换非常重要的置换前计划步骤。准确的模板测量可以帮助骨科医生选择最合适的假体型号,指导置换中下肢长度的控制,使患者获得满意的下肢长度和偏心距,从而减少置换后并发症的发生。目的:观察置换前进行数字化模板测量对全髋关节置换后下肢不等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12年5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骨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334例患者,根据是否进行数字化模板测量分为对照组(n=124)和测量组(n=210),分别在置换前未进行数字化模板测量和进行由NEUSOFTPACS/RIS3.0影像系统对骨盆正位进行的数字化模板测量,比较2组患者置换后下肢不等长的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测量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下肢不等长绝对值小于对照组(Z=-3.638,P〈0.01),表明测量组比对照组下肢不等长程度更小,更加趋向于下肢等长。以下肢不等长绝对值〉10mm作为下肢不等长的诊断标准,测量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比对照组下肢不等长发生率明显降低(x^2=7.17,P=0.007〈0.05)。说明数字化模板测量能够减少全髋关节置换后下肢不等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背景:改变髋臼朝向是纠正髋臼发育不良的最好方法,而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是当前最常应用也是最成功的治疗方法之一。目的:总结分析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的适应证及技术和影响效果的因素,以期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方法:使用“Bernese osteotomy,Ganz osteotomy,periacetabular ostetomy”作为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lsevier和Springer数据库中2012年12月以前的相关文章。纳入与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治疗在髋臼发育不良患者中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排除重复研究和Meta分析类文章。重点对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治疗的适应证及技术和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483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其中43篇文献进行分析。Bernese截骨术是采用改良的Smith-Peterson入路在髋臼周围进行多边形截骨。虽然手术技术逐渐改进,但是主要截骨步骤一直保持不变,只是改良了软组织松解方法。影响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治疗后效果的直接因素是影像学上髋关节退变和发育不良的严重程度。将来随着对髋关节畸形理解的深入,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治疗的指征、技术方式也将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3.
背景:髋臼重建植骨分为颗粒植骨、结构植骨和混合植骨,而颗粒骨由于制作简便、愈合时间短等优点而被大量使用。
  目的:探讨全髋人工关节翻修中髋臼AAOSIII型骨缺损颗粒打压植骨技术的应用要点和临床效果。
  方法:16例髋关节翻修AAOSIII骨缺损患者采用单纯颗粒打压植骨技术、结合金属器械或结构植骨处理髋臼AAOSIII型骨缺损。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定期随访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影像学资料,评估颗粒打压植骨对该型髋臼骨缺损的治疗效果。
  结果与结论:按照治疗后3,6,12个月及每半年周期随访中,16例患者髋关节疼痛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并恢复行走功能。16例患者治疗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由治疗前平均48.00分提高到84.94分(P<0.01),其中优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1%,患者满意率为94%。16例患者术后X射线片示髋臼旋转中心均恢复(接近)正常,臼杯骨性覆盖良好,植骨颗粒获得放射学骨整合,臼杯假体未发生移位,假体植入物未发生位置改变或断裂现象。结果提示颗粒打压植骨技术修复翻修髋臼AAOSIII型骨缺损,有效重建了髋臼的骨性结构,保留并恢复了髋臼的骨量,具有良好的技术优势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背景:人工膝关节置换的对象群体年龄偏高,常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身体条件较差,所以围置换期失血成为影响置换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初次行人工膝关节置换围置换期的隐性失血量,以及根据膝骨性关节炎严重程度对围置换期出血量进行置换前评估的方法。
  方法:对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Kel gren和Lawrecne影像学分级把患者分为Ⅲ级组与Ⅳ级组,对两组患者的隐性失血量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纳入患者平均总失血量1560 mL,其中隐性失血量865 mL(55%),Ⅲ级组平均总失血量1290 mL,其中隐性失血量684 mL (占总失血量53%),Ⅳ级组平均总失血量1644 mL,其中隐性失血量921 mL(占总失血量56%),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在平均总失血量与隐性失血量上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在隐性失血所占比例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提示膝骨性关节炎影像学分级等级越高,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置换期平均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越大,而隐性失血的比例变化不明显。对不同严重程度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置换前出血量预测评估,对加强患者围置换期血液管理及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背景:人体组织属性主要表现为非线性,颈枕部的生物力学特点更易受软组织材料属性变化的影响,因此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与人体真实属性更接近. 目的:构建正常成人颈枕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 方法:利用MarConi MX8000多层螺旋CT对健康成人进行颅底-C3段扫描,获取二维图像.直接读入Dicom格式原始图像,图像分割,数据光顺,三维重建后生成颅底-C3节段脊柱三维实体模型;将此模型导入ScanFE模块,进行体网格划分;在ANSYS 10.0软件中直接导入以上三维模型,构建颅底-C3段内韧带单元,模拟韧带力-位移曲线,建立完成颅底-C3段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垂直向下方向施加40 N预载荷,1.5 N?m力矩模拟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运动,对比分析实验结果,判断模型应力分布与临床相符度. 结果与结论:构建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包括663551个单元,178247个节点.施加预载荷及1.5 N?m力矩后,寰枕关节运动范围为前屈13.3°、后伸11.9°、侧屈4.3°、旋转8.7°;寰枢关节运动范围为前屈15.5°、后伸12.6°,侧屈6.4°、旋转30.8°,与尸体标本实验结果相符.从整个模型的纵向应力分布看,在任何相对位置状态下,枢椎齿状突后方的应力均较高,后伸位时应力增高区域加大.上颈椎的应力主要集中于椎管周围,寰椎侧块两端及枢椎横突的应力则较小.对比研究发现,在不同相对工况下前屈、后伸、侧屈、旋转时C2-C3小关节应力均大于钩椎关节,颈枕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的应力分布特点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结果提示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得到的二维图像及simple ware、Ansys10.0软件,建立的颈枕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符合人体真实的运动规律,可以很好地模拟颈枕部的生物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传统种植体相比,阳极氧化种植体植入早期即可达到种植稳定,其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并不明确。目的:分析细胞趋化因子受体4在阳极氧化种植体植入早期表达的意义。方法:选取4月龄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种植体植入6,12,24h组及空白对照组。将阳极氧化和喷砂两种表面特性的种植体分别植入实验组所有大鼠左右侧胫骨。植入6,12,24h后处死各实验组大鼠,旋出种植体,截取种植体周围直径约2cm骨组织,对照组截取胫骨近骺端直径约2cm骨组织。将各实验组一半骨组织制备蛋白样品,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分析细胞趋化因子受体4蛋白,以β-actin作为内参。另一半骨组织进行中性EDTA脱钙、切片,进行细胞趋化因子受体4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将24h组取出的种植体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与结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种植体植入24h内,实验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细胞趋化因子受体4蛋白表达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同一时间点,阳极氧化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细胞趋化因子受体4表达量均高于表面喷砂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支持上述结果。扫描电镜可见,阳极氧化种植体较喷砂种植体表面黏附较多的间叶样细胞。提示阳极氧化种植体诱导机体骨组织细胞趋化因子受体4高表达,可能促使种植体达到早期稳定。  相似文献   

17.
背景:脊椎后路植骨融合是常见的脊椎术式,人工骨可以很好地辅助植骨融合,但是由于软组织可能对人工骨存在一定的反应,人工骨目前很少应用于脊椎后路植骨中. 目的:拟通过兔的脊椎后路植骨实验,探讨如何降低脊椎手术中软组织对人工骨反应. 方法:36只成年公兔随机分为可吸收止血纱布组和对照组,于 L2-3去皮质的椎板表面上,植入β-磷酸三钙人工骨,以可吸收止血纱布隔离背侧软组织为可吸收止血纱布组,无隔离物为对照组.检测植骨后不同时间点,兔血液中的 C-反应蛋白表达,记录植骨后1周和12周皮肤愈合和皮下组织愈合情况以及局部炎症反应,CT 检查记录植骨后不同时间点的人工骨爬行替代情况. 结果与结论:1周时,可吸收止血纱布组所有兔的背侧筋膜愈合完整;对照组9只中7只筋膜愈合完整,2只背侧筋膜愈合欠佳.12周时,可吸收止血纱布组9只中8只背侧筋膜愈合良好,1只愈合欠佳;对照组9只中6只愈合良好,2只愈合欠佳,1只轻度感染.1周时两组肌肉组织都存在一定充血,部分炎性细胞浸润,可吸收止血纱布组炎性细胞浸润较少,局部充血相对较少.12周时两组肌肉组织都存在一定的肉芽组织增生,可吸收止血纱布组炎性细胞浸润略少,对照组部分动物可见较明显的坏死组织.植骨后即刻,植骨后1周,4周时血液中的 C-反应蛋白表达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植骨后12周时,CT 检查显示靠近骨面的人工骨吸收明显,靠近软组织的人工骨无明显吸收,人工骨吸收情况在两组间无明显区别.结果提示,人工骨放置应尽量与植骨面多接触,这可促进人工骨尽早吸收,并降低软组织反应.减少人工骨和软组织接触,可以降低软组织对人工骨的反应.可吸收止血纱布的早期生物隔离和组织修复作用能一定程度减少组织对人工骨的反应.  相似文献   

18.
背景:终末期髋关节疾病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难度大,涉及面多,包括置换入路、置换中截骨、假体的植入、类型的选择等,专家学者各不相同,意见不统一,争议较多.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终末期髋关节疾病的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57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长期随访,随访时间14-8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27个月.随访并记录置换前后(末次随访时)的目测类比评分、Harris 评分,分析比较置换前后评分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52例患者中目测类比评分由置换前的(7.0±1.2)分降至置换后的(2.0±0.7)分,Harris 评分从置换前的(35.9±5.4)分增加到末次随访的(89.7±3.1)分,与置换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52例患者置换后均可扶拐或助行器下地行走,3个月后能独立行走,生活自理,X 射线评估无假体松动,治疗效果满意.说明精心的置换前准备、科学严谨的操作技术可预防髋部假体松动、感染、疼痛等并发症,置换后科学正确的康复锻炼是减少置换后疼痛、功能最大程度恢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钢板固定失效病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弹性髓内钉固定通过三点支撑使骨折实现弹力固定,适用于儿童横形和短斜形四肢长管状骨折。文章针对儿童股骨干骨折钢板失效病例,探讨采用弹性钉技术治疗的优势所在。目的:观察儿童股骨干骨折钢板固定失效后进行弹性髓内钉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中医院小儿骨科自2008年3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21例儿童股骨干骨折行钢板固定后出现断裂及失效患者,术中均在原切口处取出断裂钢板,断端清理后,自股骨远端髌上1.0—2.ocm处内外侧逆行经皮穿入弹性钉固定骨折。术后3—6个月根据影像学资料评估愈合情况取出弹性钉,按照2001年Flynn骨折愈合评判标准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与结论:21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0个月。优19例,良2例,差0例,骨折愈合优良率100%。随访10个月,2例患侧肢体过度生长,不等长〈1.0cm,1年内下肢不等长消失,3例为膝关节活动受限30°—50°,经功能练习1年后,2例膝关节活动受限〈15°,1例膝关节活动受限〉30°,无弹性钉断裂和骨不连现象发生。与切开复位治疗相比,弹性髓内针固定后骨折临床愈合恢复快,并发症少,是儿童股骨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