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杨兴忠 《陕西中医》2012,33(5):635-636
<正>红花是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花,又叫红蓝花,或者刺红花、草红花、红花草、红花缨子、红花菜。红花的药理作用为活血通经、祛瘀止痛;西医研究显示,红花具有降低血黏度、加快红细胞的流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1],以及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及改善微循环等[2]功效。红花注射液是从红花中提取而制成的中药注射剂。现就红花注射液上述功效中应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加热炒炙对红花中黄酮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红花及其炒红花、醋红花和红花炭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山奈素和槲皮素的含量。结果:加热炒炙对红花中黄酮类成分影响比较显著,最显著的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结论:加热炒炙对红花中黄酮类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损失最严重,且随加热时间的延长和加热程度的提高损失更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不同粉碎粒度对红花水提工艺的影响,并对红花超微粉的水提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红花饮片、中粉、细粉、超微粉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提取量,正交试验优选超微粉水提工艺。结果:红花超微粉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提取量明显高于其饮片、中粉、细粉;超微粉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5、12倍水,80℃低温动态提取2次,每次40min。结论:不同的粉碎粒度对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提取量有明显影响,其中以超微粉提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红花药材黄色素A含量的RP-HPLC测定及其资源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红花药材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红花优良品种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红花品种22个,在不同生态地区和不同年份进行栽培试验,并采用RP-HPLC测定各品种中主要活性成分黄色素A含量,建立药材质量评价标准,比较品种间差异,考察其遗传稳定性。结果:红花不同品种黄色素A的含量在0.70%~1.85%,品种间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其中,鱼台红花、合肥红花、芮城红花含量居前3位。结论:红花药材中的主要活性成分黄色素A为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鱼台红花、合肥红花、芮城红花为红花优良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5.
红花夹竹桃、红花寄生及桑寄生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红花夹竹桃、红花寄生及桑寄生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方法给小鼠一次性灌胃,观察7 d内小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以小鼠急性死亡率为指标,求红花夹竹桃、红花寄生及桑寄生3种药物对小鼠LD50和LD50的95%的可信限。结果红花夹竹桃、红花寄生及桑寄生的小鼠LD50分别为16.78,91.75,129.41 g.kg-1。结论红花夹竹桃毒性最大,其次为红花寄生,桑寄生毒性最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脑梗死恢复期血瘀质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5年12月在山东省中医院、烟台市中医医院、蓬莱市中医医院3家中医院住院的脑梗死恢复期血瘀质患者内服中药处方,采用关联规则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收集处方400首,分析得到规则250条,频次最高的药物是红花,其次是桃仁、当归、川芎、赤芍等。其中支持度较高的规则有:甘草+红花→桃仁,甘草+川芎→红花,当归+红花→桃仁,当归+红花→川芎,白术+红花→桃仁,当归+桃仁+红花→川芎,天竺黄→丹参,竹茹→红花,竹茹→丹参,赤芍+红花→桃仁,赤芍+川芎→红花,桃仁→红花,川芎+桃仁→红花,牛膝+红花→桃仁等。结论活血化瘀药合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合化痰药、活血化瘀药合清热药是脑梗死恢复期血瘀质常用的配伍方法。  相似文献   

7.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 ( Carthamustinctorius L.)的筒状花冠 ,味辛 ,味温。具有活血通经 ,消肿止痛等作用。临床使用制剂有红花注射液、复方莪红注射液、红花当归酊剂及红花油等[1] 。其主要成分为二氢黄酮衍生物红花醌苷、新红花苷等。红花苷系黄色素 ,在花瓣中酶的催化下可氧化成红色素即红花醌苷 [2 ]。《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一部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吸收度来检查黄色素及红色素。笔者对在本地使用的红花 1 6批进行黄色素、红色素检查 ,同时测水分 ,结果显示红花黄色素及水分不合格率较高。并将水分与黄色素吸收度作相关性检验 ,结果表…  相似文献   

8.
红花种子包衣的生物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红花种子包衣的生物效应。方法 :采用SCF1 ,SCF2种衣剂对YM-99和 27981-99红花种子进行 3种药种比的包衣 ,室内调查包衣红花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 ,田间调查出苗率、苗期生长量及病虫害发生情况。结果 :红花种衣剂能显著提高红花的出苗率、苗期生长量 ,同时有效控制红花生长前期蚜虫、锈病和病毒病的发生。结论 :红花种子包衣生物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9.
中药红花的药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为菊科植物红花的花。性味辛温,入心、肝经,具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功效。在历代医书及《本草纲目》中均有详细记载,是中医重要的活血化瘀药。本文重点介绍其药理研究。红花的化学研究国内外对红花化学成分的研究已有七十余年历史。目前认为红花的花中含黄酮类,如红花甙(Car-thamin,Carthamie acid,Safflor carmine,Safflorred,C_(21)H_(22)O_(11),0.4~0.6%)、红花醌甙(Carthamone,C_(21)H_(20)O_(11))、新红花甙(Neocarthamin,C_(21)H_(22)O_(11))及木  相似文献   

10.
胡佳  郭琳  何涛 《光明中医》2016,(11):1561-1563
目的对红花染色掺伪进行检测。方法水试鉴别红花掺伪,薄层色谱法对红花染色进行初步判定,再利用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析红花中的染色成分。结果 27批红花样品中有18批红花掺有白色粉末,8批红花检测出含有胭脂红染色剂,4批含有酸性红73染色剂。结论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可以对红花中柠檬黄、酸性红73和胭脂红进行有效的鉴别。  相似文献   

11.
红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3  
施峰  刘焱文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666-1667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L.)的管状花,为主要活血化淤的中药之一,常用于血脉闭塞、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等证。目前世界上共有13种红花,我国仅有一种。红花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和脂肪油两大类,其中查耳酮类化合物红花黄色素(safflor yellow,SY)为红花的主要有效  相似文献   

12.
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是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类中药之一。迄今,红花中已分离并报道的化合物有210多种,包括醌式查尔酮类(红花黄色素和红色素)、黄酮类、亚精胺类、生物碱类、聚炔类、有机酸类等。红花黄色素作为红花主要的水溶性活性成分,常用水提法进行提取分离,而红色素常用碱提酸沉法进行提取。近年,天然深共熔溶剂作为一种绿色溶剂在红花的色素提取分离中呈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该文针对红花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地归纳,并对红花中色素类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合理利用红花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四种中成药中红花的薄层层析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胜华  陈惠贞 《中药材》1994,17(4):21-22
中药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花中含有红花甙(carthamin)、红花醌甙(carthamone)及新红花甙(Neo-carthamin),其中红花醌甙显红色。一九九○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红花生药的薄层鉴别,是用80%丙酮浸提,以乙酸乙酯:甲酸:水:甲醇(7:2:3:0.4)为展开剂,红色素斑点为特征斑点。但是,红花中红色素遇热极不稳定。而在含红花的中成药生产过程中,由于煎煮加  相似文献   

14.
红花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红花是菊科草本植物红花的干燥花,是活血化瘀的传统中药之一。现代药物研究表明,其提取物的主要有效成分有红花黄色素、红花甙、红花醌甙及新红花甙等,具有很多药理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红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蒙医、傣医、藏医、彝医和中医对红花的药性认识和临床应用特点为切入点,综述红花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最新研究进展,为红花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德都红花七味丸中红花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红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结果 TLC鉴别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且阴性无干扰;含量测定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峰形好,分离度符合要求,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0.186032.64μ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2%,RSD为0.72%。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德都红花七味丸中红花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7.
红花(Cartham us tinctorius L)为菊科植物红花的管状花,是传统的活血化瘀类中药.研究表明红花药材及制剂的质量品质的研究主要是以红花黄色素的含量,或者红花黄色素A、羟基红花黄色素的含量为标准.红花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一直是红花有效成分研究的基础,本文对红花质量分析及提取纯化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为更深入的开发利用传统中药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桃红四物汤及其拆方不同提取工艺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桃仁、红花、四物汤以及桃红四物汤不同提取工艺的镇痛效果。方法采用小鼠痛经模型和醋酸致痛模型,比较其痛闽值。结果在痛经模型中,红花水提上清液、红花醇提悬浮液、桃仁多糖、四物汤水提上清液、四物汤醇提物、四物汤多糖、桃红四物汤多糖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在扭体模型中,红花水提上清液、红花多糖、红花醇提悬浮液、桃仁醇提、桃仁多糖、桃仁+红花水提液、桃仁+红花醇提物、桃仁+红花多糖、四物汤醇提物、四物汤多糖、桃红四物汤水提、桃红四物汤多糖、桃红四物汤醇提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红花水提物、红花醇提物、桃仁醇提物、桃红四物汤多糖、四物汤醇提物和四物汤多糖的镇痛作用较好;其次桃红四物汤水提物、桃红四物汤醇提物、桃仁+红花醇提物、桃仁+红花多糖也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红花质量评价方法,对新疆昌吉、塔城、伊犁和和田几个主产地的红花进行质量分析。方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的水分、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红色素吸光度、浸出物、羟基红花黄色素A测定方法。结果:24批新疆不同产地红花的水分、浸出物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合格,和田产红花总灰分含量范围17.69%~25.48%、酸不溶灰分含量范围10.29%~17.05%,大大高于药典标准,部分样品的红色素吸光度为0.140 3~0.180 4,低于药典标准,其他产地样品则均合格。结论:对24批新疆不同产地的红花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和田产红花单独聚为一类,其他产地样品聚为一类,其中昌吉、塔城地区的样品更为相似,与伊犁地区的样品质量有一定差别。建议和田地区不宜大规模发展红花种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红花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和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碱提酸沉、棉纤维吸附、冷冻干燥等技术提取红花红色素,并考察了红花红色素溶解性及酸、碱、热对红花红色素的影响。结果红花红色素溶于80%丙酮溶液、碱性溶液,不溶于酸性溶液。红花红色素在pH 8~10值之间为稳定的酒红色。其热稳定性非常差,随着温度的升高,颜色逐渐褪去。结论本实验提取方法简单,重现性好,适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