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了解噪声对作业人员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调查接触组229例作业工人,对照组197例作业工人,进行血压和心电图检查。结果:接触噪声组中高血压、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7.9%、11.8%,均高于对照组中高血压、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16.2%、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组在31-岁组间,两组高血压和心电图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噪声对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有影响,应加强防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噪声对锻造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某厂锻造车间接触噪声强度≥90dB(A)的322例锻造工人为观察组,非接触锻造噪声人员195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听力、心电图及血压等的差异。结果长期接触噪声作业工人其听力损伤、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过缓及血压增高等异常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长期接触高强噪声可引起听觉系统损伤及心血管系统的异常。  相似文献   

3.
非稳态噪声对作业工人健康危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正兴 《中国热带医学》2008,8(6):1007-1008
目的探讨非稳态噪声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对某公司371名从事冲压作业工人及对照组228人进行听力、血压、心电图及内、外、五官科检查。结果噪声组的听力损伤、心电图异常、高血压及神经衰弱综合征发生率均有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听力损伤主要表现为轻度和中度听损,随着接触噪声时间的延长,听力损伤发生率逐渐增加。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律不齐和右束支传导阻滞。结论非稳态噪声对作业工人中枢神经、听力和心血管均可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洗煤厂噪声对作业工人听觉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583名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为接触组,不接触噪声的201名后勤行政人员为对照组。结果接触组听觉受损率34.73%,对照组听力受损率5.97%;接触组高血压患病率8.58%,心电图异常率占28.77%,神经衰弱综合症发生率34.13%。接触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长期接触噪声可以引起作业工人听觉损害,同时对心血管系统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噪声作业工人368例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噪声对相关作业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轴承制造企业接触噪声作业工人368名和对照组298名进行健康检查,测定计算每组的语频、高频听力损伤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噪声接触组高频听力操作,神经衰弱,语频听损、心电图异常和高血压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接触工业噪声对听觉系统、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噪声对作业工人心血管和听力的影响。方法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宁夏某多晶硅厂接触噪声者186人为观察组,当地其他企业不接触噪声的后勤和办公室人员237人,对2组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包括听力和心电图检查。结果接触组听力、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对2组心电图影响主改变在窦性心律不齐(P〈0.05),其他心血管的改变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接触噪声对接触者听力、心血管系统都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肇庆市噪声作业工人听觉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异常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广东省肇庆市皮肤病医院职业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在岗职业健康体检的3 019名肇庆地区噪声作业工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听力、心电图、血压情况。结果:男性工人听力、心电图、血压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25~29岁、30~39岁、40~49岁、≥50岁男、女工人听力、血压异常检出率均高于18~24岁男、女工人,工龄5~9年、10~14年、15~19年、≥20年的男、女工人听力、血压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工龄<5年的男、女工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及年龄、工龄工人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噪强度>90 dB(A)的工人听力、心电图、血压异常检出率高于接噪强度<85 dB(A)、85~90 dB(A)的工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噪声会损害工人的听觉以及心血管系统,且随着工人年龄增长、工作时间延长、噪声强度加大,损伤不断加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噪声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 :对 1 1 3名稳态噪声作业工人 ,1 85名脉冲噪声作业工人及 1 38名非噪声作业工人进行询问既往史和听力、神经系统、心电图及血压检查。结果 :脉冲组听力受损检出率为 4 2 .7% ,稳态组为 2 6 .5 % ,高于对照组的 6 .0 % (P<0 .0 1 )。结论 :听力受损检出率随噪声暴露水平及接触工龄的增加而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力行业的作业环境存在的有害因素对从业人员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我县电业公司2003年和2006年接触有害因素的作业工人职业性健康检查资料,选择对判断心血管功能有临床意义的心电图及血压作为调查项目。结果3年后作业工人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明显增高,以窦性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为主占65.6%;高血压检出率3.47%。结论电力行业存在的噪声、磁场等主要有害因素对作业工人的心血管功能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和观察噪声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为进一步改善卫生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某五金厂噪声作业人员205人为观察组,选择同厂非噪声作业人员214人为对照组,进行心电图、血压和听力检查,同时测量工作场所噪声强度。结果噪声作业人员心电图异常率、高血压患病率、听力异常率分别为11.2%、13.6%、15.6%,与对照组3.7%、2.3%、0%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长期接触噪声不仅损伤听力,同时还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甲苯与职业噪声暴露对听力损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甲苯与听力损失的关系以及甲苯和职业性噪声对听力损失的影响。方法利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广州市某冷轧厂连续性噪声作业人员224名男性接触甲苯者为甲苯组,在相同的噪声暴露环境中选择140名男性不接触甲苯者为对照组,对噪声暴露作业场所进行测点选择和噪声强度测量〔dB(A)〕,并计算累积噪声暴露量(CNE)。对工人进行左、右耳500-6000Hz6个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测试,并问卷调查。分析噪声和甲苯对听力的影响以及两者的联合作用。结果同一噪声暴露环境下,在4000Hz频段,甲苯组左、右耳听阈位移分别为[(30.1±13.3dB(A),30.2±13.6dB(A))]6000Hz听阈位移为[(27.0±12.9dB(A),28.4+16.4dB(A)]均高于对照组(P0.05)。甲苯组听力损失的发生率为20.5%,对照组为1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接触甲苯量50mg/m3以上听力损失发生的相对危险度是不接触甲苯的2.3倍(P0.05)。累积噪声量达80(dB(A))及以上时,甲苯与职业噪声联合作用的RR值(9.773)大于两个变量独立作用之和。结论大量接触甲苯可导致听力损失发生率增高,在高强度噪声暴露情况下,甲苯和职业噪声暴露对听力损失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the arterial compliance of noise exposu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ring loss, blood pressure and arterial compliance of female workers who exposed to occupational noise in a textile mill.Methods The noise levels in the workplace were measured with a HS6288 sound level meter. Cumulated noise exposure (CNE) wa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noise intensity and the exposure period. Hearing ability and arterial compliance were measured in 618 noise exposed workers. The database was set up with EpiData an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with SAS software 9.1.3. Results The noise levels were 80.1dB(A) to 113.5dB(A), of which the levels at 92.5% of the noise monitoring sites were over the national standard. The incidence of high frequency hearing loss (HFHL) was 24.43% and language frequency hearing impairment (LFHI) was 0.81%. The incidence of hypertension was 7.93%. Both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 in the high frequency hearing los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rmal hearing group (P&lt;0.05), while C(1) (large artery compliance) and C(2) (small artery complianc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P&lt;0.05). The high frequency hearing threshold (HFHT) of the hypertens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e normal blood pressure group (P&lt;0.05), while C(1) and C(2)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P&lt;0.05). C(1) and C(2) ha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HFHT, SBP, DBP, mean of arterial pressure (MAP), pulse pressure (PP) and pulse rate (PR) (P&lt;0.05). Th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es showed that blood pressure and PR we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n C(1) and C(2). LFHT was an influence on C(2) and HFHT on C(1).Conclusions Textile mill noise pollution is very serious and has an obvious influence on worker’s auditory function. The female workers with low artery compliance or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might be suffering from hearing loss; those with noise induced hearing loss might be suffering from hypertension if she is constantly exposed to loud industrial noise.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机车制造企业工人的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暴露及其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某机车制造企业焊接作业工人342名作为调查对象,非焊接作业工人95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工作场所粉尘、锰、噪声等职业性有害因素暴露水平,调查和收集作业工人作业方式及其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听力、血压等健康状况指标。结果机车制造企业存在多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焊接作业主要产生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和噪声,作业场所检测结果超标率分别为23.1%、20.0%及21.4%;健康检查发现,工人肺功能损伤、听力损伤、高血压、心电图异常、慢性鼻炎的发生率分别为9.65%、11.11%、27.19%、7.01%和23.68%。与对照组比较,异常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车制造企业焊接作业职业危害严重,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是降低职业暴露风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荆青山  臧静  王春玲 《重庆医学》2012,41(21):2181-2183
目的通过对某油田钻井公司作业环境生产性噪声暴露的测量以及作业工人的听力检查,探讨钻井行业噪声对钻井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方法对钻井公司作业环境进行噪声监测。用纯音听力计检查噪声组483名钻井作业工人和对照组491名后勤工人的听力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本次调查检出高频听力损失率为28.40%,噪声组在高频及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经χ2趋势检验,随着工龄的增加,钻井作业工人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有增加的趋势(P<0.01);随着累积噪声暴露量(CNE)的增加,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也有增加的趋势(P<0.01)。结论该油田钻井作业工人听力有明显损失,应积极采取一、二级预防措施来保障工人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情况的动态变化,为控制和消除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单位对某企业接触噪声作业且工作岗位相对固定的工人2008—2012年的纯音听力检查结果,并对听力损害与工龄、年份、工种(车间)的关系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效调查1929人次,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1.51%(222)显著高于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8.09%(156)有统计学意义(χ^2=12.78,P〈0.01);2008年与2012年高频及语频听力损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年份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组在6年与9年比较时,高频及语频听力损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种(车间)不同听力损失有差异,综合车间、工艺车间LAeq8h(8h等效连续A声级)噪声暴露水平高的岗位,听力损伤程度大于噪声暴露水平低的岗位。结论噪声暴露时间越长、暴露水平(剂量)越高,听力损伤率越高,且高频听力损失明显高于语频听力损失。  相似文献   

16.
噪声作业工人脂肪肝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噪声作业工人脂肪肝发病情况及其与职业噪声暴露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现场环境检测、肝脏B超检查、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测定等方法,对某汽车制造公司706名工人(噪声暴露403例,对照303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噪声暴露组的脂肪肝检出率为14.1%。明显高于对照组(8.9%);随着累积噪声暴露量(CNE)的增加,检出率明显升高,经趋势x2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排除了常见脂肪肝危险因素的影响后。噪声暴露与脂肪肝检出率之间仍然存在较强的联系。结论:工人累积噪声暴露量与脂肪肝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职业噪声暴露可能是工人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职业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心电图的影响。为保障作业人员健康和改进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接触高温(365例)、噪声(249例)、低剂量X-线辐射(207例)、射频辐射(173例)4种职业危害因素作业人员进行心电图检查和分析,并与同单位不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的人员进行对照比较。结果高温组、噪声组、低剂量X-线射频辐射组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24·6%、28·1%、24·6%,30·6%,接触组心电图总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其中高温作业窦性心动过缓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它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组窦性心律不齐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长期在高温、噪声、低剂量X-线、射频辐射等职业危害因素下作业,可出现心电图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噪声与振动联合作用对人听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和分析稳态噪声、脉冲噪声、脉冲噪声与振动联合作用对作业工人听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某企业接触噪声和振动的作业工人 60 0名 ,按工种分为 3组 :脉冲噪声与振动接触组 ;脉冲噪声接触组 ;稳态噪声接触组。测定计算每组每人的语频和高频听力损伤值 ,对各组计算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组作业工人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噪声性听力损伤。同时接触噪声和振动的工人较单纯接触噪声的工人语频听力损伤相对严重 ;接触脉冲噪声者较接触稳态噪声者语频听力损失较重而高频听力损失相对较轻。结论 噪声和振动联合作用能够加重工人的听力损伤。脉冲噪声较稳态噪声对工人语频听力损伤严重。  相似文献   

19.
高薇薇  夏贵华  纪科  刘绍胜  梅琼燕  王波  李功俊 《浙江医学》2011,33(12):1727-1728,1759
目的 从流行病学角度了解宁波市北仑区噪声企业工人听力损失情况及个体听力对噪声的易感性差异.方法 对区内12家企业的噪声作业环境进行调查,对1 023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听力测定,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纯音听力检查.结果 1 023名工人中共发现156名工人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情况,其中高频听力损伤发生率为11.34%,高于语频听力损伤的发生率(4.79%),高频及语频听力损伤检出率在各工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本研究中未发现听力损失检出率及听力损失程度与接触噪声工龄有明显相关关系;个体听力对噪声易感性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钟松更 《基层医学论坛》2013,(34):4522-4524
目的了解噪声作业人员就业前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职业禁忌证,为企业科学、合理地安排劳动者从事有职业病危害的工种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桌造船厂2011年-2012年拟从事噪声作业人员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噪声作业岗前体检人数1941人,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为15.97%,男性检出率为19.00%(255/1342),女性检出率为9.18%(55/599)。其中各种原因引起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70%,双耳高频(3000Hz,4000Hz、6000Hz)平均听阈≥40dB检出率为4.28%,中度以上传导性听力损失检出率为2.47%,双耳高频听损伴感音神经性听损的检出率为7.52%。结论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明确了劳动者健康状况、适宜工种,为企业和劳动者“双向选择”提供了依据,也为劳动者维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