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5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下肢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三峡大学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入院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2例,其中30例采用动力髋螺钉髓外固定(对照组),32例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基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切口外形美观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他并发症情况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血液D-二聚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术中透视次数显著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也明显较对照组高(93.75%vs 73.3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较对照组低(3.13%vs 2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切口外形美观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6.87%vs 7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 D-二聚体水平、APTT显著低于对照组,PT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卧床时间,避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但术中透视次数增加。  相似文献   
3.
分离提取凋亡细胞对许多研究有重要意义 ,我们参考Martin等[1] 的方法 ,建立了一种简便易行的非实体瘤凋亡细胞分离提取方法。1 材料和方法1 1 细胞培养 HL 6 0细胞株 (本院血液病研究室提供 ) ,常规RPMI 16 40培养基 (Gbico产品 )培养 ,隔天换液 ,所有用于实验的细胞均处于对数生长期。1 2 凋亡细胞诱导 调整细胞浓度至 10 6/ml,加入以二甲基亚砜 (DMSO)溶解的抗癌药物VP 16 (Etoposide ,Sigma产品 )至所需浓度 (0、5、10、2 0、40 μg/ml)作用 3 5h ,PBS(pH 7 2 ,不含Ca+ 、Mg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去氢木香内酯调控肺癌干细胞干性分子的机制。方法:主要以CD133为特异性分子标志物,应用免疫磁珠分选(magnetic cell separation,MACS)方法分离肺癌干细胞,采用RT-qPCR法检测肿瘤干细胞标志物mRNA的表达。结果:经免疫磁珠分选后,成功获得肺癌干细胞。RT-qPCR检测结果显示,经药物处理后,肺癌干细胞中重要干性分子(β-catenin、FZ-2、Survivin、Cyclin D1、ABCG2、ABCB1)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不同程度降低。结论:本研究应用免疫磁珠分选方法成功分离出肺癌干细胞,初步探究了去氢木香内酯调控肺癌干细胞干性分子的机制,为靶向于肺癌干细胞的新药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背景: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及病理机制不明,传统的多巴胺(Dopamine,DA)假说不能完全解释其病理学及治疗学.谷氨酸(glutamate,Glu)及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假说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内的Glu或GABA浓度异常.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技术发现精神分裂症谷氨酸类物质水平在前额叶腹内侧(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vmPFC)(包括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升高.目的:探讨谷氨酸系统(谷氨酸及γ-氨基丁酸)在精神分裂症原因学及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4例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及24例性别、年龄及教育程度相配的健康志愿者入组,应用西门子MRI 3T采集被试的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数据,感兴趣区包括左侧前额叶背外侧(left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lDLPFC)、前额叶腹内侧(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vmPFC)及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运用LCModel软件分析了感兴趣区的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谷氨酸(glutamate,Glu)、谷氨酰胺(glutamine,Gln)、氮乙酰天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及氮乙酰天冬氨酸谷氨酸(N-acetylaspartylglutamate,NAAG)等物质浓度.同时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 Scale,CGI)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疾病严重程度.结果:精神分裂症组和健康对照组前扣带回的GABA浓度分别为1.90(Q1=1.55,Q3=2.09)及2.16(Q1=1.87,Q3=2.59)、Glu浓度分别为6.07(2.48)及6.54(1.99)、Gln浓度分别为0.36(Q1=0.00,Q3=0.74)及0.29(Q1=0.00,Q3=0.59),GABA浓度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5,p=0.003),GABA/(NAA+NAAG)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p=0.012),而Glu及Gln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精神分裂症患者组的年龄与前扣带回的GABA浓度呈负相关(R=-0.494,p=0.014),与GABA/(NAA+NAAG)呈负相关(R=-0.473,p=0.020),但对照组无此相关性.经过FDR方法校正后,未发现临床症状与各代谢产物浓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腹内侧的谷氨酸类物质浓度异常,而前扣带回的GABA浓度降低,支持精神分裂症脑内谷氨酸-GABA异常假说.精神分裂症患者前扣带回的GABA随年龄增长加速减退.临床症状与前扣带回的代谢物浓度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6.
在裂缝性气藏中, 常规模型难以准确描述裂缝发育的非均质性。如何更准确的评价单井的产能, 是现场开 发生产中面临的紧迫问题。在分形渗流研究基础上, 引入裂缝发育参数, 用于表征井控范围内裂缝的分布与连通情况, 建立了分形渗流稳态产能方程, 明确了裂缝对产能计算结果的影响, 并用塔里木油田克深区块实际井例进行了验证。相 对于常规模型, 分形渗流产能方程使预测产量与实测产量误差由20. 9%下降为3. 53%, 预测结果与现场实测更加吻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尿液Ⅳ型胶原(Ⅳ-C)与尿微量蛋白变化预测糖尿病(DM)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微量尿白蛋白/肌酐(mAlb/Cr)比值,将72例DM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C组),检测各组尿Ⅳ-C、mAlb、转铁蛋白(TRF)和α1-微球蛋白(α1-MG)含量,分析Ⅳ-C/Cr与mAlb/Cr、TRF/Cr、α1-MG/Cr的相关性。结果 A组尿Ⅳ-C/Cr高于正常,B、C组尿Ⅳ-C/Cr、mAlb/Cr、TRF/Cr和α1-MG/Cr均显著高于正常(P〈0.05,〈0.01)。DM各组比较,C组各项指标显著高于B组,B组显著高于A组(P〈0.05,〈0.01)。Ⅳ-C/Cr与mAlb/Cr、TRF/Cr、α1-MG/Cr呈显著性正相关(r分别为0.3237、0.3749、0.4328)。结论 尿Ⅳ-C作为DM患者早期肾脏损伤的敏感指标优于尿微量蛋白,尿Ⅳ-C/Cr、mAlb/Cr、TRF/Cr和α1-MG/Cr进行性升高反映肾脏损害程度,联合检测对预测DM早期肾脏损害的发生和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肺癌仍是全球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新兴的癌症免疫疗法是肺癌治疗的重大突破,但肺癌的晚期诊断和不良预后常导致治疗失败及癌症复发。外泌体(exosome)是直径约为30~120 nm,且由脂质双分子层包被的小膜囊泡。外泌体包含有起源细胞的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在介导细胞间交流及调节肿瘤-宿主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功能。外泌体广泛存于人体血液及其他体液中,在癌症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中具有潜在的临床效用。该文主要综述了目前关于外泌体中miRNA和蛋白质作为肺癌诊断和预后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外泌体作为肺癌诊断和预后潜在生物学标志物的优点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影响胆总管结石患者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治疗后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我院诊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357例,常规行ERCP检查,发现胆管内有结石后行EST。对结石直径<1.0 cm者,用取石网篮取石;对结石直径≥1.0 cm者,用碎石篮碎石取出;对巨大结石,于胆管内置入支架,再择期取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治疗后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357例患者,行ERCP插管成功349例(97.8%),行EST取石成功334例(93.6%),其中一次取石成功者297例(88.9%),两次取石成功者37例(11.1%);随访发现结石复发138例,未复发219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组病程、年龄和乳头切口分别为(10.9±2.5)年、(66.8±7.2)岁和(15.6±1.9) mm,显著长于或大于未复发组【分别为(7.6±1.7)年、(57.3±8.7)岁和(7.9±2.2) mm,P均<0.05】,复发组有胆道手术史、乳头旁憩室、胆道狭窄、合并胆管或胰腺炎、结石数量≥2枚和结石直径≥10 mm比率分别为18.8%、29.7%、30.4%、78.9%、81.9%和40.6%,显著高于未复发组的1.8%、7.3%、11.4%、40.6%、64.8%和9.6%(P均<0.05);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胆总管直径≥10 mm和乳头切口≥15 mm为患者术后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乳头切口和胆总管直径较大的患者,临床应该警惕其术后结石复发,增加随访次数,以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新方法。方法高速离心将DNA样品区分为小分子量DNA片段及高分子量DNA(分别来自凋亡和未凋亡细胞)两部分,二苯胺(DPA)法测定各部分DNA含量,计算DNA片段率,从而分析细胞凋亡情况。以此方法分析了白血病细胞株HL-60受不同剂量抗癌药物VP-16诱导时的凋亡情况。结果与FCM法相比,各剂量组细胞凋亡率无显著差别(P>0.05),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提取的凋亡细胞,两种方法测得细胞凋亡率亦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二苯胺法测定DNA片段是分析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一种简单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